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去的梦呀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3/12/7 9:58:03

春秋时期的刺客,与如今我们简单理解的杀手不同,那个时候,刺客们基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信条,因此带有一些侠士的气息。有人曾说:刺客之道,以寡敌众,是勇气!刺客之道,杀身成仁,是忠义!刺客之道,三尺直剑,五步之内,血染金殿,者畏惧,是勇气!刺客之道,舍身报恩,是忠义!

本篇我们说说《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刺客——豫让,讲讲他悲壮忠义的故事!豫让,晋国人,是晋国大夫智伯的家臣,智伯对他很敬重,并按照国士的礼节对待豫让,然而公元前453年,智伯在晋阳之战被韩、魏两家反水,赵、魏、韩联合起来杀死了智伯,并屠杀智伯家族两百人,瓜分智氏封邑,天下震惊!智伯身死后,赵襄子甚至把他的头骨漆成饮具!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唉!侠士为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人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现在智伯理解我,我定要为他报仇而死,以报答智伯,那样我死而无憾了!)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他时刻怀揣着匕首,打算伺机行刺。有一天赵襄子正要上厕所时,忽然觉得心神不定,就下令把修整厕所的人抓来审问,这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于是将其逮捕。被审问时,豫让直言不讳地说:“欲为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却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家臣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

这次的失败并没有磨灭豫让复仇的心。过了不久,他把全身涂上漆,使皮肤溃烂,变成了一个生疮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以至于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朋友路过他时,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他回答说:“是我。”朋友流着眼泪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主君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困难的,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最后,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提前一天,埋伏于赤桥之下,赵襄子到达桥边时,马突然受惊,他猜到是有人行刺,让手下人去查看,果然是豫让在桥下面。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都以对待普通人的礼节来待我,我因此也以普通人的礼节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以对待国士的礼节对待我,我因此以国士的礼节报答他)

赵襄子听完很受震动,但为了自己的安全,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包围他。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便对赵襄子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掩盖别人的美德,忠臣为了完成信念不会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您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您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可是我还是想得到您的衣袍,让我刺几下,以表达我报仇的心意,那么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这就是豫让的故事,他舍身报恩,杀身成仁的事迹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为历代人称颂。

更多文章

  • 四年级语文上册42: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微课视频、知识点、课件讲解、课课练~

    历史解密编辑:孩儿妈幸福生活标签:河神,官绅,百姓,魏文侯,西门豹治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自学资料。——课堂笔记、微课视频、教材分析、课件讲解——课堂笔记微课视频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微课:知识点一、人物介绍: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安邑 (今山西省运城市)人。魏文侯时任邺县县令,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

  • 重温小学课文《西门豹治邺》记忆暖暖,未知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笙箫尽陌标签:西门豹治邺,魏文侯,子产,周文王,西门豹,治邺

    提起「西门」大官人,你首先想到谁?是那位勾搭潘金莲伙同王婆请武大郎「趁热喝了这碗药」的痞商西门庆?还是和叶孤城决战紫禁城之巅的西门吹雪?或许不一定有人知道三千年前西门氏之始的商汤之臣西门疵,但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西门子。可记否,曾经出现在小学课本启蒙故事中的战国魏臣西门豹?西门豹的

  • 《太平广记》志怪短故事:除妖罗生门,西门豹再世?西门庆早生?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西门庆,太平广记,西门豹,罗生门,信平君

    一兰阳太守张遣,被罢了官,回嫣城老家赋闲。宦海沉浮,心累得很;久不事农桑,颇觉技痒。正值春播,该种的地都种上了;只甩了一块地还荒着,四四方方的有两亩左右,正中间一棵大槐树,亭亭如盖,阴翳蔽日。张遣纳闷,召人来问。都说,有那棵树影着,四周寸草不生,种啥死啥,多少年了一直撂荒。张遣很不理解:“砍了,不就

  • 民间故事——西门豹赠驴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西门豹,民间故事,问道,掌柜,盐店

    永乐埔对岸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妇,没有田地,靠卖豆腐过日子。 有一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嘴不闲,崂叨起西门豹来。老婆说:“西门大夫可真好, 破除了河神娶妻的迷信,没收了神头社首骗的钱财,用到修渠上,引水浇地,算得个清官哪!” 老头一听:“咳!咱没儿没女,也没田地。他破除迷信也好,引水浇

  • 战国传奇:西门豹治理邺城,亲送河伯娶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西门豹,魏文侯,邺城,太守,吴起,世子

    战国传奇:西门豹治理邺城,亲送河伯娶媳妇魏文侯考虑中山地远,必得亲信之人防守方保无虞。于是派世子击为中山君,世子击受命而出,遇田子方乘破车而来。世子击慌忙下车,拱立道旁致敬。田子方驱车直过傲然不顾。世子击心怀不平,于是派人牵田子方车索上前道:“世子击想问汝,是富贵者骄人呢?还是贫贱者骄人呢?”田子方

  • 古代名人智慧:西门豹顺势为制惩巫婆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西门豹,河神,魏文侯,邺地,娶妇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魏文侯时,西门豹做邺地令。邺地处在黄河中游,本是历史上的富地,但西门豹到任一看,却见田园荒芜,百姓逃亡。他大惑不解,忙问缘故。当地百姓告诉他:“本地风俗,一年要为河神娶一个媳妇。选到谁家女子,便打扮起来,放到河中床上,行不太远就沉下去了。有女儿的怕被选成河伯妇,带女儿出逃。其

  • 《史记》故事“西门豹治邺”:治民能臣西门豹计除为祸乡里的女巫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树木标签:西门豹,女巫,魏文侯,百姓,廷掾

    “西门豹治邺”是《史记·滑稽列传》中所记载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于战国初期,当时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县令,面对当地因“河伯娶妻”而民不聊生的现状,为了解救当地百姓,西门豹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将主持此事的巫婆和三个弟子三后处死,最终破除了迷信。“河伯娶妻”之事导致邺县民不聊生战国初期

  • 京剧日历:2014年5月12日,京剧电影《西门豹》开机

    历史解密编辑:早安京剧标签:郑岩,艺术,西门豹,文化部,京剧电影,京剧演员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京剧日历》2014年5月12日京剧电影《西门豹》开机2014年5月12日,京剧电影《西门豹》在大连宏济大舞台隆重开机。该剧由杨赤担任主演及出品人,郑岩、石晓亮、窦晓璇参加演出。由文化部、广电总局和北京、上海、天津市委宣传部以及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复旦大

  • 故事:西门豹治邺,惩办河神娶妻,救了别人却害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柳故事标签:西门豹,河神,魏武侯,百姓,漳河

    记得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妙趣横生的古代历史故事。其中《西门豹巧治河神》的故事至今难忘,只要一看到“河神”、“巫婆”这些字眼,就会想到足智多谋的西门豹。相比寥寥只有几百字的课本,在民间故事中,西门豹治河神的故事要更加有趣,今天咱们就说说这段民间故事。西门豹治河神发生在河北邺城(如今河北临

  • 战国时期西门豹是怎么死的?西门豹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战国,李悝,廷掾,邺县,西门豹,魏文侯

    西门豹是怎么死的:西门豹,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那么历史上的李悝又是怎么死的呢?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