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故事:西门豹治邺,惩办河神娶妻,救了别人却害了自己

故事:西门豹治邺,惩办河神娶妻,救了别人却害了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柳故事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3/12/23 2:29:02

记得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妙趣横生的古代历史故事。其中《西门豹巧治河神》的故事至今难忘,只要一看到“河神”、“巫婆”这些字眼,就会想到足智多谋的西门豹。

相比寥寥只有几百字的课本,在民间故事中,西门豹治河神的故事要更加有趣,今天咱们就说说这段民间故事。

西门豹治河神发生在河北邺城(如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当地有一条河名叫漳河,西门豹来这里当县令,没过多久,就发现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明明有整片的平原沃土,但大多荒废无人耕种。很多房子被泥土封堵上,无人居住,老百姓的眼神充满着怀疑敌视。

西门豹觉得奇怪,换上了民服微服私访,出了镇子没多久,就碰见个放羊的老汉,西门豹热情地打招呼,而后凑过去问:“老伯,这里的地荒着不种,大家封门闭户,这是为啥呢?”

放羊老汉狐疑地打量西门豹,见他不像是个坏人,这才放松警惕,坐在树下讲起了河神娶妻的事。

原来这里的漳河居住着一个脾气古怪的河神,时掀起洪水,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从几十年前开始,这里每年都要选出一个年轻姑娘,在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把她绑在纸扎的彩船里,然后推到河心。

彩船遇到水很快就会沉没,汹涌的江水转眼吞噬掉年轻的生命,围观之人无不惋惜。

每当河神娶妻的时候,神棍巫婆们就会趁机勒索百姓,恐吓那些有姑娘的人家,如果不交出足够的供奉,就把姑娘嫁给河神。有钱人舍不得姑娘嫁给河神,就只能舍财免灾。结果到最后,吃亏的永远是交不起银子的普通人家女子。

巫婆信誓旦旦告诉大家,这是给河神娶老婆,姑娘们都去享福了。但谁也不傻,谁也舍不得把亲生骨肉往河里扔!于是很多人家封门闭户,带着女儿逃到了外乡。

西门豹点了点头,又问:“今年河神娶的是哪家的女子呀?”

老汉长叹一声,指了指远方的一处茅草屋:“哎,前面的家就是因为穷交不起钱,结果姑娘被选中。如今如花似玉的十八岁姑娘已经被抓走,想想只有不到七天的光阴了,可怜咱们这些穷苦人呀……”

老汉说到这里不禁落下泪水,再也说不下去了。

西门豹听着老汉的话,眉头拧成一疙瘩,也不再问话,望着滚滚的漳河,陷入了沉思……

转眼就到了六月二十四日,河神娶妻的日子。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看热闹。一只纸扎的彩船,早早放在漳河岸边,就等着时辰一到,敲锣打鼓将姑娘送到河里。

巫婆们忙前忙后,颐指气使指挥着百姓准备仪式,突然人群之中开始躁动,有人高声喊道:“西门大人来给河神贺喜!”

这一下子可把巫婆们乐坏了。她们心想着有西门大人前来贺喜,就等于对她们支持,看今后还有谁敢说三道四!赶紧跑上去跪下迎接。

西门豹瞥了一眼谄媚的巫婆,若无其事问道:“今天河神娶妻,我也来凑个热闹,不知挑选的是哪家姑娘,长得如,切莫得罪了河神呀!”

巫婆们忙把选的姑娘领了过来,西门豹看了一眼,连连摆头,说:“这姑娘长得太丑了,这不是给河神添堵吗?我看不如换一个更好看的送去,你们意下如何?”

巫婆们哪有反对的,个个附和说好。

西门豹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得先找河神商量一下,不知道你们谁去呢?”

巫婆们一听都傻了眼,个个闭上了嘴巴,谁也不吭声。

西门豹看没人站出来,就指着装扮最华丽的大巫婆说道:“你的面子最大,这样重要的事,还是委屈你走一趟吧!”

大巫婆还没反应过来,西门豹右手一挥,很快有两名武士冲上去,架起大巫婆不由分说地就扔到了漳河里。

河面上溅起巨大的浪花,一个浪头过去,大巫婆连“救命”都没来得及喊,就被旋涡卷到了河底。

西门豹站在河边等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咋不见回来呀?看来这工作一个人还办不好呀,那就只能再派一个人下去催一催了!”

说着,西门豹又把手一挥,两名武士又架了一个巫婆扔到了河里。

西门豹又等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可不行呀,是不是河神怪罪,把她们两个扣下了?看来还得派人手下去呀!”

话音刚落,西门豹眼神犀利如利剑一般,直射一名巫婆。

被西门豹盯住了巫婆头皮发麻,吓得“咚”的一声跪在地上:“西门大人呀,你就饶了我这条命吧!那都是假的呀!”说着,就把借河神娶妻骗财、坑人害命的事情全部交代出来。

西门豹哈哈一笑,当即让人释放了那位选中的姑娘,放她回家。而后又没收了巫婆们这些年骗的钱财,用它修了十二道水渠引漳河水灌溉良田。

没有了害人的巫婆,邺镇民风大为改善,逃往外乡的百姓也陆续搬了回来,过上了太平日子。

可惜的是,西门豹虽然励精图治治理有方,但也得罪了不少小人被多次诬陷,若干年后被新上任的魏武侯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标签: 西门豹河神魏武侯百姓漳河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西门豹是怎么死的?西门豹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战国,李悝,廷掾,邺县,西门豹,魏文侯

    西门豹是怎么死的:西门豹,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那么历史上的李悝又是怎么死的呢?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

  • 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并有赫赫战功,却为何惨遭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西门豹,破除迷信,河神,魏文侯,邺地

    古代清官之西门豹西门豹这个名字很熟悉,我记得小学时候学的一篇文章。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中国古代政治家、水利家。因为才能突出,被派往邺地当县令。西门豹上任以后,就明察暗访,向当地德高望重的一些乡老了解当地民情。老人们告诉他,最苦的就是每年给河神娶媳妇了,为了给河神娶媳妇,整个邺地都被搞得民不聊生。

  • 西门豹治邺,最大功绩其实不是揭露“河伯娶妇”骗局?|读战国(4)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西门豹,魏文侯,娶妇,治邺,百姓,官绅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西门豹治邺文/松鼠爸爸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魏国大都市邺(yè)城外的一条大河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当地的官员、士绅和富豪们齐聚一堂,出席当地著名的大型户外情景艺术节目“河伯娶妇”仪式。这是当地大事,看热闹的百姓就有两三千人,街巷皆空。“河伯娶妇”是个什么鬼呢?有

  • 战国传奇:威烈王册立三晋君,乐羊妻断杼训乐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文侯,乐羊,王册立,孟尝君,秦国

    战国传奇:威烈王册立三晋君,乐羊妻断杼训乐羊话说齐相国田盘,闻三晋尽分公家之地,亦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遣使致贺于三晋,与之通好。自是列国交际,田、赵、韩、魏四家,自出名往来。齐、晋之君,拱手如木偶而已。斯时,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以续周公之官职。揭之少子班,别封于巩邑。因巩邑在王城之东

  • 乐羊食子,谁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捡美酒与花瓣标签:乐羊,魏文侯,魏国,乐毅,秦武王

    乐羊担任魏将而攻打中山国。乐羊是战国名将乐毅的祖先。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君割烹了他的儿子,而且给他送来一杯肉羹。肯定是中山君与乐羊和谈不成,企图挫败乐羊的战斗决心和毅力。中山国君王的手段可谓卑劣。乐羊坐在营帐里一饮而尽。乐羊的举动应该出乎中山君的意料。他外表可能是平静的,内心必然是鲜血直流。魏文

  • 乐羊儿子堪比伯邑考第二,但乐羊注定无法成就周文王那样的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乐羊,姬昌,国君,周朝,唐朝,先秦,周文王,魏文侯,中山国

    传说殷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是不是贤人,就让他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姬昌为了能够逃回西岐,若无其事的吃了下去。后来,周文王帮助儿子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就是乐羊为了攻打中山国,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乐羊却未能成就一番霸业。魏文侯打算让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但是考虑到乐羊儿子乐舒还在中山国

  • 历史上著名的变法有哪些?变法之始李悝变法,经典变法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秦国,魏国,赢驷,科学家,商鞅变法,李悝变法,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变法之对一个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的变革,为此而变强,国家进行变法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军事实力,或者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或是改革政府机构、减少赋税、重视农业等一系列的政策,变法的根本就是让国家进行改革,从而适应大环境,进而变强。一个国家到了进行变法的时候而最终没能进行改革或

  • 战国法家第一人李悝,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何老师都是儒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韩非,李悝,法家,儒家,孔子,荀子,子夏,韩非子,艺术家,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治国理念,没有得到列国响应,只能怀着失望的心情返回鲁国,从此静下心来搞学问、教弟子。返回鲁国之后,孔子传《易经》、作《春秋》,还收了一位入室弟子——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子夏非常聪明,深得孔子喜爱,《论语》中还特意记载了一段师徒对话。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

  • 魏国李悝变法, 政治、经济、法律三管齐下, 造就强国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于柴铭蕊书单分享标签:法律,政府,宪政,魏国,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推动魏国强大: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改革》是一个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也是中国古代变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法律改革。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悝变法的历史背景、改革内容和影响,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变法运动的历史发展。政治改

  • 商鞅、吴起、吕不韦、李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湖北卫士标签:商鞅,李悝,卫国,吴起,吕不韦,科学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商鞅、吴起、吕不韦、李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卫国”引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英才勃兴,每逢科考,江南省一省的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一半,故而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江南”。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也有一个地方盛产英才,其所产英才至列国或为将或为相,为将者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为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