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赢虔,为秦国强大而生的悲剧人物

《大秦帝国》赢虔,为秦国强大而生的悲剧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六月的自留地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4/3/17 23:27:41

赢虔秦献公的庶长子,秦孝公的长兄,秦国名将,在秦国地位显赫,一心想使秦国强大,也为秦国的强盛付出种种努力。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确实强大了,可是赢虔却在秦国强大的过程中,从一个凌厉、洒脱的秦国重臣一步一步成为一个精神分裂、沉寂无声的悲剧人物。

赢虔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无论豪爽凌厉,还是沉寂无声,其个性都非常鲜明,豪爽洒脱时让人敬佩,沉寂分裂时让人心疼。

01

第一阶段,赢虔是秦国大将军,手握五万骑兵精锐,威振一方的人物。

少梁之战,秦献公中箭,没有来得及立太子就死了。赢虔作为庶长子,手握秦国五万铁骑精锐,绝对有实力争得国君之位,可是他为了秦国不发生动荡,为了秦国有一个好国君,一力支持弟弟秦孝公赢渠梁即位。

在战国那个大争之世,为了王位,父子兄弟不惜刀兵相见的时代,赢虔能真心实意辅佐弟弟赢渠梁即位,无论是心胸格局,还是兄友弟恭,都让人心生敬佩。

赢虔不仅真心拥戴弟弟即位,还处处维护他的尊严,让他迅速立稳于朝堂。秦孝公能在即位初期,事事顺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全赖赢虔这个兄长的支持。

他礼送俘虏公叔痤回魏国,把已经抢回来的函谷关再次割让给魏国,这些让朝堂非议,宗士、士兵坚决不同意的事情,他都顺利按自己的心意做了,都是赢虔在后面一力支持,因为赢虔相信弟弟赢渠梁心思缜密,他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是对秦国有利的,事实证明,赢渠梁此举是非常明智的。

秦国有赢虔这样忠诚的重臣,是秦国的幸运,赢渠梁有这样一位支持自己的哥哥,是他的福气。

六国灭秦的消息传来,秦国为了化解这场危机,决定使用金钱珍宝和美女收买贿赂六国权臣,瓦解六国联盟,赢虔忍痛把自己的武器蚩尤天月剑献了出来。

蚩尤天月剑乃秦国家传宝贝,是上古名剑,堪称天品级别。这样的珍品,对于一个猛将来说,就像生命一样,可是为了化解秦国危机,赢虔二话不说就献了出来,可见其洒脱,在关键时刻,分得清轻重,心思清明。

蚩尤天月剑确实派上了大用场,魏国公子卬一见爱之如命,立即向化名为商人垣猗的景监承诺,两个月内联军不攻秦国,后来又在公子卬的劝说下,魏惠王干脆打消了攻秦的心思,这场由魏国发起的六国攻秦联盟就这样解散了,蚩尤天月剑算是居功至伟。

六国联盟攻秦,赵国还策反了秦国西部的戎狄,又是赢虔带领秦国的五万铁骑一举歼灭了戎狄八万骑兵,既解了西部戎狄的威胁,也间接让东方六国看到秦国的实力,促使了六国联盟的瓦解。

这个时期的赢虔,可说是秦国的支柱,秦孝公的左膀右臂,秦国军队的将领和灵魂人物。这个时期,也是赢虔活得洒脱、豪爽的时期。

02

第二阶段,赢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支持商鞅变法。

商鞅来到秦国开始变法,宗室贵族皆反对,唯有赢虔一力支持,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变法才能让秦国强大,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他也一力支持,而不像甘龙等一帮贵族,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竭力反对商鞅变法,不惜使出阴谋诡计。

赢虔不仅支持商鞅变法,而且甘心让出自己的权利,把自己左庶长的权力全部让给商鞅,为了让变法更顺利,自己仅担了一个太子左傅的虚名,却完全不在意。

在这一点上,赢虔的心胸宽广,格局宏大,他不是站在臣子的角度看待变法,而是站在更高一层的位置,全局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他宁愿委屈自己,甘心让出自己手中的权利,牺牲自己的利益,让秦国强大起来,在这一点上,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赢虔。

赢虔与秦孝公、商鞅形成稳定的铁三角,支持变法,宗室、重臣和贵族不敢轻举妄动,才使得变法能够顺利推行。

可以说,商鞅变法能够顺利推行,赢虔居功至伟。

这个时期的赢虔,沉稳、广阔,就像滔滔河水中的一块巨石,有他坐镇变法,再大的暗涌,也翻不起风浪,一切都风平浪静。

03

第三阶段,太子赢驷触犯新法,赢虔作为太子傅被商鞅割了鼻子,从此闭门不出,是精神分裂的一个时期。

赢虔一力支持变法,阻碍了以甘龙为首的贵族利益,他们就想搬开他,于是一场阴谋就在悄悄进行。

白氏一族给太子赢驷的贡粮中竟然掺有大量沙石尘土,赢驷一怒之下杀死了三十多个白族之人,酿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交农”事件,商鞅为了快速平熄这场灾祸,并且一举清除潜在的隐患,惩治了太子和太子傅,太子左傅赢虔被割了鼻子,太子右傅公孙贾被脸上刺了字,流放陇西。

赢虔本来一力支持变法,一力支持商鞅,结果商鞅为了平熄白族之人的怒火,解决这次祸端,竟然牺牲了他,这让赢虔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从此,赢虔闭门不出,不见外人,就连国君赢渠梁都不见,把自己封闭在府中,十几年不出门。

赢虔恨商鞅,可是他理智地知道,秦国需要商鞅,需要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强大,所以他纵然恨商鞅,却不会想着杀商鞅,更不会破坏商鞅变法。

只是在自我封闭的岁月里,他一天一天地变得偏执,变得愤恨,一方面恨商鞅,一方面又希望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这个时期,他是精神分裂的一个时期,是最让人心疼的。

04

第四阶段,孝公死后,赢虔复出,帮助赢驷车裂商鞅,铲除复辟的贵族,保护新法,然后基本退隐。

秦孝公死后,赢驷即位。

此时,商鞅已经在秦国变法二十年,秦国已经强大,一战收回了河西,隐隐成为一流强国。商鞅制定的律法、制度已经完善,而且新法已经深入人心,商鞅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功成身退了。

这时,贵族老臣全部冒出头来,反对商鞅,要杀了商鞅。

因为白族交粮事件,商鞅惩治了太子赢驷、割了赢虔的鼻子、在公孙贾的脸上刺字,使得秦孝公把赢驷扔到山野十几年,赢驷对商鞅并无好感,可以说是有仇,而且时此的商鞅变法深入人心,威名太盛,压过了新君赢驷。

赢驷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搬开商鞅这块挡路的石头,正值贵族老臣上书请愿杀了商鞅,六国使者也上书杀了商鞅,有点正合赢驷之意。

赢虔适时复出,为新君赢驷出谋划策,借着贵族、六国的汹涌逼迫杀了商鞅,然后调转头,又借着民愿呼声杀了反对变法,试图复辟的贵族,保护了新法,然后被赢驷封了一个太傅的称号,渐渐在朝堂隐去。

赢虔终于杀了商鞅,大仇得报,又帮助赢驷铲除了复辟的贵族,一举廓清了朝堂,保护了新法。

这个时期的赢虔,有点心愿了了,基本退隐的状况。

赢虔的这一生,前期的肆意洒脱是为了秦国,后期的隐忍憋屈依然是为了秦国,就连最后铲除复辟贵族,保护新法,都是为了秦国,他好象就是为了秦国的强大而生的。

秦国需要他让位,鼎力支持秦孝公赢渠梁时,他实心实意帮他;秦国需要他支持变法时,他全力支持,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利益;秦国需要牺牲他保护变法时,他被迫接受,憋屈隐忍十几年;秦国需要他保护新法时,他再次复出,帮赢驷杀了商鞅,铲除复辟贵族,保护新法,等这一切全部完成,他的使命也完成了,而他也老了,也该退出了。

所以说,赢虔,就是为了强大秦国而生的,为了秦国,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标签: 秦国商鞅魏国赢驷商鞅变法秦孝公

更多文章

  • 赵氏孤儿案:始作俑者是屠岸贾,可这个案子背后的真凶却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山月史官标签:赵括,元帅,赵武,赵朔,屠岸贾,楚庄王,历史片,古装片,赵氏孤儿案

    世人皆知“赵氏孤儿案”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名叫“屠岸贾”的司寇,可这个案子背后的真凶却另有其人,他是谁呢?此人正是“赵氏孤儿”的始作俑者,有大才却心胸狭窄的晋国元帅栾书。公元前597年春天,楚庄王北上攻打依附晋国的郑国,郑国为了自保,一边派人去楚国表达心意,一边又派人去向晋国示好。聪明的栾书一眼看穿了其

  • 司寇屠岸贾错杀一人, 竟全族被灭, 让赵氏孤儿后代称雄战国二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刘秀说生活标签:屠岸贾,赵氏孤儿,重耳,赵襄子,赵盾,韩厥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没了,如何成为战国七雄的?谈秦说汉(246)晋国司寇屠岸贾错杀一人,竟全族被灭,让赵氏孤儿称雄战国二百年赵氏孤儿一脉续存,后来在韩厥的支持下,晋景公又恢复了赵氏的封地,并让他承袭了祖业。再后来,赵氏的后人赵敬侯赵章、魏武侯魏击、韩哀侯三卿在晋国的内斗中胜出,一起瓜分了晋国的

  • 春秋传奇:屠岸贾设计戮赵氏,赵门客舍身匿遗孤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屠岸贾,赵括,栾书,赵胜,赵氏,程婴

    春秋传奇:屠岸贾设计戮赵氏,赵门客舍身匿遗孤冬十月,楚共王拜公子婴齐为大将,同郑师伐卫,破坏其郊。因移师侵鲁,屯于杨桥之地。鲁国仲孙蔑请贿赂楚军,于是收括国中良匠及织女、针女各百人,献干楚军,请和而退。晋亦遣使邀鲁侯同伐郑国,鲁成公复从之。周定王二十年(公元前587年),郑襄公坚薨,世子费嗣位,是为

  • 屠岸贾率军队灭赵氏满门,赵朔夫人有孕在身,程婴妙计救赵氏孤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赵朔,程婴,屠岸贾,赵氏孤儿,春秋战国

    春秋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大夫屠岸贾带领大批军队,直奔赵氏所居住的下宫。屠岸贾派大军包围住了下宫,喊道:“格杀勿论!不要放走一个人!”那一天,下宫厮杀声、求饶声响彻云霄,血流成河。别说是住在下宫的所有赵氏宗族,就连在下宫的侍女们也无一幸免。屠岸贾更是命人捉住了赵盾的儿子赵朔,赵盾的弟弟赵

  • 赵氏被奸臣屠岸贾灭族,赵武却侥幸逃脱,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武,屠岸贾,赵括,奸臣,赵氏

    晋景公是在公元前599年继位的,而赵氏的领袖赵盾在两年前的公元前601年就去世了。可由于赵盾经营得当,所以在他去世之后,赵氏在晋国的地位不降反增。在当时,晋国有九大家族,分别是赵、郤、栾、中行、范、胥,智、魏、韩,可当时最重要的官位只有八个。按正常逻辑推论,应该是每家一个,最弱的一家没有。可现实却是

  • 身份特殊,屠岸贾不是她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秦国,庄姬,赵武,屠岸贾,赵氏孤儿

    庄姬命途波折多,婚姻不顺身历殃。初恋赵朔无回应,晋景公子早早亡。晋灵公缘何盼难成,母亲反对结头情。流放秦国相知君,痴情屠岸贾难伴行。一生爱男如饮水,但得幸福谁可知?英名千古留遗迹,泪洒华山为何事?庄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主,晋灵公的同父异母妹妹,也是晋景公的夫人。她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和悲剧,但是她的爱

  • 古代志怪故事:盗跖据文庙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盗跖,柳下惠,孔子,穷奇,黄帝,比干

    广州府学门斗(看门人)当初也是个读书人,性格耿直但运气不好,困顿无所依,沦为了门斗。府学祭祀文昌庙的前一天,门斗负责打扫庙里的卫生。他干了一天活有些累,天黑时就在神座前搭了一个铺睡着了。睡到半夜,听到有人召唤:“赶紧起来,神来了!”他睡眼朦胧醒来,看到一个青衣人站在旁边,就问道:“什么神?”青衣人说

  • 《南华经(庄子)》杂篇·盗跖 第二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庄子,孔子,盗跖,南华经(庄子),文王,天下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

  • 薛宝钗为何对夏金桂无计可施,看懂“女盗跖”,便知宝钗难处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薛蟠,香菱,薛宝钗,夏金桂,薛姨妈

    薛宝钗八面玲珑的性格,在贾府上下的口碑甚好,但是她这一辈子恐怕只怕一个人,那就是她的嫂子夏金桂。在夏金桂面前,薛宝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的口齿和思维似乎都停顿了,唯有忍气吞声的份儿。那么为何薛宝钗无法应对野蛮粗俗的夏金桂呢?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薛家的主人不是她薛宝钗早年丧父,此后薛家的产业就由薛

  • 季札挂剑:春秋战国剑术风靡,除了能战场杀敌,剑还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冷兵器标签:阖闾,剑术,先秦,春秋战国,吴越春秋,季札挂剑,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在冷兵器时代,剑的地位崇高,在战场上兼有防身、格斗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剑的历史地位逐渐降至热武器身后,不利于远程攻击。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剑术风靡,各种宝剑铸造至今仍令后世津津乐道。如“越王勾践剑”、“鱼肠”、“巨阙”等著名宝剑横空出世,诞生了如干将莫邪夫妇这样的铸剑名家。同时,剑术的盛行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