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传奇:屠岸贾设计戮赵氏,赵门客舍身匿遗孤

春秋传奇:屠岸贾设计戮赵氏,赵门客舍身匿遗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3/12/16 23:30:54

春秋传奇:屠岸贾设计戮赵氏,赵门客舍身匿遗孤

冬十月,楚共王拜公子婴齐为大将,同郑师伐卫,破坏其郊。因移师侵鲁,屯于杨桥之地。鲁国仲孙蔑请贿赂楚军,于是收括国中良匠及织女、针女各百人,献干楚军,请和而退。晋亦遣使邀鲁侯同伐郑国,鲁成公复从之。

周定王二十年(公元前587年),郑襄公坚薨,世子费嗣位,是为郑悼公。因与许国争田界,许君诉于楚,楚共王为许君申冤,使人责郑。郑悼公怒,乃弃楚从晋。是年,郤克以箭伤失于调养,左臂遂损,于是告老;旋卒。栾书代为中军元帅。第二年,楚公子婴齐率师伐郑,栾书救之。

斯时,晋景公以齐、郑俱服,颇有矜慢之心,宠用屠岸贾,游猎饮酒,复如晋灵公之日。赵同、赵括与其兄赵婴齐不睦,诬以淫乱之事,逐之奔齐,晋景公不能禁止。时梁山无故自崩,雍塞河流,三日不通。景公使太史卜之。屠岸贾行赂于太史,使以“刑罚不公”为言。

晋景公曰:“寡人未常过用刑罚,何为不公?”

屠岸贾奏道:“所谓刑罚不公者,失入失出,皆不公者。赵盾弑灵公于桃园,载在史册,此不赦之罪,晋成公不加诛戮,且以国政任之。廷及于今,逆臣子孙,布满朝中,何以惩戒后人呢?况且臣闻赵朔、原、屏等,自恃宗族众盛,将谋叛逆。赵婴齐欲行谏沮,被逐出奔。栾、郤二家,畏赵氏之势,隐忍不言。梁山之崩,天意欲让主公申灵公之冤,以正赵氏之罪耳。”

晋景公自战邲时,已恶赵同、赵括专横,遂惑其言。问韩厥,韩厥回答:“桃园之事,与赵盾何关?况赵氏自成季以来,世有大勋于晋。主公奈何听小人之言,而疑功臣之后乎?”

景公意未释然。复问于栾书、郤锜。二人先受屠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景公遂信屠岸贾之言,以为实然。于是书赵盾之罪于木片上,交与屠岸贾曰:“汝好生处分,勿惊国人!”

韩厥知道屠岸贾之谋,夜往下宫,报知赵朔,使预先逃遁。赵朔道:“吾父为抗先君之诛,遂受恶名。如今屠岸贾奉有君命,必欲见杀,朔何敢避?但吾妻见有身孕,已在临月,倘生女不必说了,天幸生男,尚可延赵氏之祀。此一点骨血,望将军委曲保全,朔虽死犹生矣。”

韩厥泣道:“厥受知于宣孟,以有今日,恩同父子。今日自愧力薄,不能断贼之头!所命之事,敢不力任?但贼臣蓄愤已久,一时发难,玉石俱焚,厥有力亦无用处。及今未发,何不将公主潜送公宫,脱此大难?后日公子长大,庶有报仇之日也。”

赵朔道:“谨受教!”二人洒泪而别。

赵朔私下与庄姬约:“生女当名曰文,若生男当名曰武,文人无用,武可报仇。”独与门客程婴言之。

庄姬从后门上温车,程婴护送,径入宫中,投其母成夫人去了。夫妻分别之苦,自不必说。

比及天明,屠岸贾自率甲士,围了下宫。将晋景公所书罪版,悬于大门,声言:“奉命讨逆。”

遂将赵朔、赵同、赵括、赵旃各家老幼男女,尽行诛戮。旃子赵胜,时在邯郸,独免;后闻变,出奔于宋。当时杀得尸横堂户,血浸庭阶。简点人数,单单不见庄姬。屠岸贾道:“公主不打紧,但闻怀妊将产,万一生男,留下逆种,必生后患。”

有人报说:“夜半有温车入宫。”

屠岸贾道:“此必庄姬也。”

即时来奏晋景公,言:“逆臣一门,俱已诛绝,只有公主走入宫中。伏乞主裁!”

晋景公曰:“吾如乃母夫人所爱,不可问也。”

屠岸贾又奏道:“公主怀妊将产,万一生男,留下逆种,异日长大,必然报仇,复有桃园之事,主公不可不虑!”

晋景公曰:“生男则除之。”

于是,屠岸贾日夜使人打探庄姬生产消息。数日后,庄姬果然生下一男。成夫人吩咐宫中,假说生女。屠岸贾不信,欲使家中乳媪入宫验之。庄姬情慌,与其母成夫人商议,推说所生女已死。此时,晋景公耽于淫乐,国事全托于屠岸贾,恣其所为。屠岸贾亦疑所生非女且未死,于是亲率女仆,遍搜宫中。庄姬乃将孤儿置于裤中,对天祝告曰:天若灭绝赵宗,儿当啼;若赵氏还有一脉之延,儿则无声。”

及女仆牵出庄姬,搜其宫,一无所见,裤中绝不闻啼号之声。屠岸贾当时虽然出宫去了,心中到底狐疑。或言:“孤儿已寄出宫门去了。”

屠岸贾遂悬赏于门:“有人首告孤儿真信赏之千金;知情不言与窝藏反贼一例,全家处斩。”

又吩咐宫门上出入盘诘。

赵盾有两个心腹门客,一个是公孙杵臼,一个是程婴。先前闻屠岸贾围了下宫,公孙杵臼约程婴同赴其难。婴说:“彼假托君命,布词讨贼,我等与之俱死,何益于赵氏?”

杵臼道:“明知无益。但恩主有难,不敢逃死耳!”

程婴道:“姬氏有孕,若男也,吾与尔共奉之;不幸生女,死犹未晚。”

及闻庄姬生女,公孙杵臼泣道:“天果绝赵乎!”

程婴说:“未可信也,吾当察之。”

于是厚赂宫人,使通信于庄姬。庄姬知程婴忠义,密书一“武”字递出。程婴私喜道:“公主果生男矣!”

当是屠岸贾搜索宫中未得,程婴与公孙杵臼见面说:“赵氏孤儿在宫中,搜之不得,此天幸也!但可瞒过一时耳。后日事泄,屠贼又将搜索。必须用计,偷出宫门,藏于远地,方保无虞。”

公孙杵臼沉吟了半晌,问程婴道:“立孤与死难,二者孰难?”

程婴道:“死易耳,立孤难也。”

公孙杵臼说:“子任其难,我任其易,何如?”

程婴道:“计将安出?”

公孙杵臼说:“诚得他人婴儿诈称赵孤,吾抱往首阳山中,汝当出首,说孤儿藏处。屠贼得伪孤,则真孤可免矣。”

程婴道:“婴儿易得也。必须窃得真孤出宫,方可保全。”

公孙杵臼说:“诸将中惟韩厥受赵氏恩最深,可以窃孤之事托之。”

程婴道:“吾新生一儿,与孤儿诞期相近,可以代之。然子既有藏孤之罪,必当并诛,子先我而死,我心何忍?”因泣下不止。

公孙杵臼怒道:“此大事,亦美事,何以泣为?”程婴乃收泪而去。

夜半,抱其子付于公孙杵臼之手。即往见韩厥,先以“武”字示之,然后言及杵臼之谋。韩厥道:“姬氏方有疾,命我求医。汝若哄得屠贼亲往首阳山,吾自有出孤之计。”

(本篇完)

标签: 屠岸贾赵括栾书赵胜赵氏程婴

更多文章

  • 屠岸贾率军队灭赵氏满门,赵朔夫人有孕在身,程婴妙计救赵氏孤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赵朔,程婴,屠岸贾,赵氏孤儿,春秋战国

    春秋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大夫屠岸贾带领大批军队,直奔赵氏所居住的下宫。屠岸贾派大军包围住了下宫,喊道:“格杀勿论!不要放走一个人!”那一天,下宫厮杀声、求饶声响彻云霄,血流成河。别说是住在下宫的所有赵氏宗族,就连在下宫的侍女们也无一幸免。屠岸贾更是命人捉住了赵盾的儿子赵朔,赵盾的弟弟赵

  • 赵氏被奸臣屠岸贾灭族,赵武却侥幸逃脱,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赵武,屠岸贾,赵括,奸臣,赵氏

    晋景公是在公元前599年继位的,而赵氏的领袖赵盾在两年前的公元前601年就去世了。可由于赵盾经营得当,所以在他去世之后,赵氏在晋国的地位不降反增。在当时,晋国有九大家族,分别是赵、郤、栾、中行、范、胥,智、魏、韩,可当时最重要的官位只有八个。按正常逻辑推论,应该是每家一个,最弱的一家没有。可现实却是

  • 身份特殊,屠岸贾不是她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秦国,庄姬,赵武,屠岸贾,赵氏孤儿

    庄姬命途波折多,婚姻不顺身历殃。初恋赵朔无回应,晋景公子早早亡。晋灵公缘何盼难成,母亲反对结头情。流放秦国相知君,痴情屠岸贾难伴行。一生爱男如饮水,但得幸福谁可知?英名千古留遗迹,泪洒华山为何事?庄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主,晋灵公的同父异母妹妹,也是晋景公的夫人。她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和悲剧,但是她的爱

  • 古代志怪故事:盗跖据文庙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盗跖,柳下惠,孔子,穷奇,黄帝,比干

    广州府学门斗(看门人)当初也是个读书人,性格耿直但运气不好,困顿无所依,沦为了门斗。府学祭祀文昌庙的前一天,门斗负责打扫庙里的卫生。他干了一天活有些累,天黑时就在神座前搭了一个铺睡着了。睡到半夜,听到有人召唤:“赶紧起来,神来了!”他睡眼朦胧醒来,看到一个青衣人站在旁边,就问道:“什么神?”青衣人说

  • 《南华经(庄子)》杂篇·盗跖 第二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庄子,孔子,盗跖,南华经(庄子),文王,天下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

  • 薛宝钗为何对夏金桂无计可施,看懂“女盗跖”,便知宝钗难处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薛蟠,香菱,薛宝钗,夏金桂,薛姨妈

    薛宝钗八面玲珑的性格,在贾府上下的口碑甚好,但是她这一辈子恐怕只怕一个人,那就是她的嫂子夏金桂。在夏金桂面前,薛宝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的口齿和思维似乎都停顿了,唯有忍气吞声的份儿。那么为何薛宝钗无法应对野蛮粗俗的夏金桂呢?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薛家的主人不是她薛宝钗早年丧父,此后薛家的产业就由薛

  • 季札挂剑:春秋战国剑术风靡,除了能战场杀敌,剑还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中华冷兵器标签:阖闾,剑术,先秦,春秋战国,吴越春秋,季札挂剑,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在冷兵器时代,剑的地位崇高,在战场上兼有防身、格斗的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剑的历史地位逐渐降至热武器身后,不利于远程攻击。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剑术风靡,各种宝剑铸造至今仍令后世津津乐道。如“越王勾践剑”、“鱼肠”、“巨阙”等著名宝剑横空出世,诞生了如干将莫邪夫妇这样的铸剑名家。同时,剑术的盛行逐渐

  • 季札观乐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子产,吴王,季子,延陵,晋国,诗经,艺术家,演奏家,弦乐器,打击乐器,历史故事,吴季札(钢琴家)

    吴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关于吴季

  • 季札:春秋吴国先贤,“三让其国”,功与过谁人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丹青史迹闲话标签:季札,吴国,郑国,孔子,子产,鲁国

    春秋吴国,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先贤,贤到孔子都仰慕他,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历史评价他品德高尚,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三次让国:品德高尚还是推卸责任?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孔子说泰伯是“至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泰伯本来是周朝的王位继

  • 孔子与季札有何关系?孔子有没有为其写过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孔子,季札,周敦颐,吴国,左传,季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人们尚未懂得种植庄稼,只知道挖取湖汊中的水生植物嫩块茎和捕鱼为生。季札将中原的大豆、麦子种子献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