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晋献公五子
春秋时期,晋献公攻打骊戎,骊戎求和,献上两位美女姐妹花,大的人称骊姬,小的称少姬。
几年后,骊姬与少姬各自给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分别是奚齐和卓子。
此时,晋献公非常宠爱骊姬,将其封为夫人,所以骊姬便有心让自己的儿子做晋国太子。
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历史上有记载的有五个。
除了奚齐和卓子以外,还有晋献公与庶母齐姜通奸而生的太子申生;以及公子重耳与公子夷吾,这两位的母亲也是一对姐妹花,是犬戎出身。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犬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
后来,太子申生的母亲亡故,晋献公便想将骊姬立为夫人,于是用龟甲占卜,可是结果很不利。
晋献公觉得龟甲不靠谱,又改用蓍草来占卜,终于得到大吉大利的结果。
于是,晋献公对占卜之人说:“那就按照蓍草占卜的结果来办!”
占卜之人却道:“蓍草占卜不靠谱,龟甲占卜更灵验,不若按灵验的来办!再说,蓍草占卜的兆辞说:‘过度专宠会导致变乱发生,夺去你的挚爱,香草和臭草放一起,过了十年依旧会㕛臭味存在。’一定不能这么做!”
但是,晋献公哪里听得进去占卜之人的话,依旧将骊姬立为夫人。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晋献公占卜无非就是为了图个吉利,他自己对这事儿也未必有多信。
02.离间计
骊姬当了夫人之后,便将让奚齐夺取太子的事儿提上了日程,为此,骊姬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她先是收买晋献公的男宠,让他们将太子申生派去收祖先宗庙所在的曲沃,并将公子重耳与夷吾也分别派往他地镇守一方 。
名义上是为了保护金国的领土,实际上是让他们远离晋献公,远离都城。
第二步:骊姬暗中派人散布谣言,诽谤太子,表面上却佯装对太子赞誉有加。
晋献公听到谣言之后,就私下里对骊姬说:“我想要废黜太子申生,让奚齐做太子。”
骊姬一听到晋献公的话,便哭诉道:“申生被立为太子的事,已经传遍诸侯,而且他数次领兵为晋国征战,深得百姓爱戴,怎能因为我的缘故而废嫡立庶(骊姬在被封为夫人之前生的孩子也算庶子,而非嫡子)?若是您一定要这么做,那我只好自杀而谢罪了!”
晋献公一听骊姬的话,对她与奚齐更是宠爱,并再也没有怀疑过她是否会对太子不利。
第三步:离间计。
晋献公二十一年,太子回到都城拜见献公,骊姬私下对他说,你父亲昨天夜里做噩梦,梦到你的母亲齐姜,在地下吃不饱饭,你应该去祭祀一下,然后将祭祀的胙肉献给你父亲。
申生没有多想,便按照后母的吩咐去做,到曲沃去祭祀母亲之后,又将胙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
这时候,献公刚好外出打猎,骊姬就将肉放在宫中。
两天后,献公打猎归来,骊姬暗中派人在肉中下毒,然后再让厨师做好了呈给晋献公。
晋献公看到桌上的胙肉,想都没想便夹起一片,正准备放进口中的时候,骊姬突然用筷子打断了献公的进食,对他说:“这肉是从宫外来的,还是先试试再吃!”
说罢,骊姬便夹起一片肉,扔到地上给狗吃,很快,狗吃了肉之后便口吐白沫,眼看是不行了。
晋献公也慌了,连忙指着旁边一位仆人,道:“你来吃!”
仆人吓得脸都黑了,但是不敢违命,哆哆嗦嗦好一阵才将 一片肉咽下去。
没过多久,这个仆人也死了。
骊姬好似受了惊吓一般,连忙哭泣到:“太子怎么能如此残忍呢?连自己的父亲都要去残害!再说,父君已经年迈,迟早国君之位都是他的,何必这么迫不及待呢!”
抱怨完之后,骊姬又换了一副表情,自责道:“唉,太子这样做,肯定都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我希望您让我和奚齐躲到别的国家去,或者自杀算了,不然白白让我们 母子俩被太子作践,迟早也是一个死。早先您想废了他,我还帮他求情,现在才知道,我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晋献公虽然已经老了,但是还没有轻信骊姬的话,正在踌躇不决。
另一边,太子申生已经从其他人口中得到了骊姬陷害自己的事,于是他二话不说,便收拾东西逃出了京城。
见太子逃亡,骊姬又在晋献公耳边说道:看吧,太子知道谋害失败,畏罪潜逃了!
晋献公此时也觉得太子一声不吭就跑,定然是做了亏心事,没有捉到太子,便拿太子的老师杜原款泄愤,将他的老师杀死。
这时候,有人劝太子去向国君申辩,说国君一定能明辨是非。
可是,太子申生却说:“君父如果没有了骊姬,便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若是申辩了,有罪的骊姬被处死,那么谁来让君父快乐呢?君父可以没有我,但是不能没有骊姬。”
于是,申生放弃了申辩的机会,却又不肯出逃到国外。
因为,他觉得骊姬陷害自己的事儿既然没有水落石出,他就还背着一个弑父的罪名,试问哪个诸侯愿意接纳这样的人呢?
满心矛盾的太子申生一时心灰意冷,生无可恋,便找了根绳子自挂东南枝了。
03.竹篮打水一场空
太子申生逃亡之后,骊姬觉得公子重耳和夷吾名声比较好,也是自己儿子的潜在对手,于是又对晋献公说,这两个人也都参与了太子的阴谋之中。
很快,得到消息的公子重耳与夷吾,也分别逃出了晋国都城。
五年后,晋献公临终前,将奚齐作为继承人,托付给相国荀息。
此时奚齐尚且年幼,晋献公不太放心,就对荀息说:“我把奚齐立为继承人,但是他年纪弱小,难以服众,恐怕又会发生祸乱,您能拥立他吗?”
荀息毫不犹豫点头说:“能!”
晋献公拉着他的手,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他,问道:“你用什么保证?”
荀息回答:“即使您死而复生,我也不会感到惭愧,这就是我的保证!”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後,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
晋献公看到荀息的保证,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撒手人寰。
晋献公死后,荀息立年仅11岁的奚齐为国君,并为献公举行治丧仪式。
就在这时,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同时也是晋献公肱股之臣的里克出手了,他纠结了一批拥护申生、重耳、夷吾的大臣向荀息发难,希望他放弃立奚齐为国君的想法,但是被荀息毫不犹豫拒绝了。
但是里克并没有放弃,他趁着给献公办丧事的时候,混杂在卫队里,将刚刚继位的国君奚齐刺死在灵堂之上。
这时,灵堂内外一片哭喊声,荀息不禁伏在献公灵柩前痛哭起来,说着就要撞死在他的灵柩前。
这时候,有亲信拉住了他,对他说:“奚齐死了,不是还有卓子吗?这二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荀息一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在丧事办完之后,召集文武百官,将九岁的卓子扶上王座,立为新的国君。
在卓子继位之后,本来有大臣想要追究里克的责任,但是被荀息制止了,因为里克手中握有兵权,他并不想让晋国发生内乱,于是隐忍了下来。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克贼心不死,在新君继位一个月后,故技重施,再次刺杀了幼主。
这一次,荀息也终于感觉无脸面见晋献公了,于是在悲愤中自杀而亡。
荀息死了,儿子和外甥也死了,骊姬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也被里克拉到闹事鞭杀而亡。
《列女传》:“鞭杀骊姬于市。”
骊姬之乱的影响
里克先后弑杀两位幼主,逼死了国相,彻底掌控了国家大权,便与大臣商议,决定拥立重耳为国君。
谁知道重耳并没有当国君之心,拒绝了里克的邀请,里克不得不拥立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之后,对权臣里克弑杀两位幼主的事耿耿于怀,最终逼死了里克,并一举铲除了里克余党。
晋惠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晋怀公不得人心,公子重耳在秦国的支持下回到晋国,赶走晋怀公,登上国君之位,是为晋文公。
因为骊姬之乱的缘故,晋国公室子弟惨遭屠戮,晋文公上位之后,便设三军六卿,从此之后尾大不掉,直到春秋末期,朝政完全被六家大夫所把持,直到最终三家分晋,曾经作为霸主之一的晋国彻底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不知道,骊姬的这种做法算不算为自己的骊戎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