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豫让拔剑刺穿赵襄子衣服,然后向天长叹“我总算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智伯!”说罢拔剑自裁让不少仁人志士潸然泪下
一介布衣豫让即使换过两位主公也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投靠智伯。智伯非常尊重豫让,用国师之礼相待,豫让因此获得了大展宏图、锦衣玉食、功成身退的机会。
此后,智伯兵败被赵襄子斩首,并将其头骨拿去做尿壶,那又要多少愤恨呢?
的确,赵襄子和智伯早就有了恩怨。
有一次智伯带着赵襄子带兵围攻郑国京师,智伯要赵襄子前去攻打,赵襄子不干了,智伯只得亲自上去。
他恶毒地骂赵襄子:“你一个庶出,貌丑不说,又胆小怯懦,赵简子咋瞎了眼睛,把你立为继承人呢?”
后两人又受晋王派遣讨伐郑国。打了一个很大的胜仗,所以人们都摆了酒来庆祝。智伯装作喝得很高,提着酒罐子往赵襄子身上撞去。
赵襄子部下见要与智伯拼个你死我活,遭其阻止,小不忍便乱大谋!
公元前455年智伯与韩康子和魏桓子合兵围攻赵襄子的晋阳城,晋阳之战打响。
久攻不下使智伯勃然大怒。他望着汾河边波涛汹涌的江水,顿生灵感,不如水中一试?
于是智伯命将士挖壕沟引河灌城,见坚不可摧的晋阳城被淹得唏哩哗啦,不禁狂笑:“我过去只知道水可以救火,结果还可以破城市呀!”
说得人无心,听得人有心。身旁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人面色顿时苍白。原韩康子都平局阳有一江水逶迤城东;魏桓子定都安邑西靠滔滔盐湖、东看滚滚黄河。两人很有可能是智伯接下来围攻的对象呀!
思来想去,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各自认清了自己的现境。
就在此时,赵襄子派人使张孟谈悄悄地到了他们两人的军营。
说智伯志存高远,就是为了治天下!一旦咱们赵家不在,他一腾云驾雾就要把你和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你也赶紧完了!倒不如咱们三家合力铲除智伯、平分其地吧!
面对着极大的威胁与利益,韩康子与魏桓子二人决定反水。战局顷刻发生惊天大反转,两人前追后堵将智伯干掉,智伯命在旦夕。
赵襄子总算洗了雪。他恨智伯,诛灭其族不说,又斩首,制成尿壶。
身为智伯忠实家臣的豫让亦被诛杀,被迫遁入深山。听说智伯脑袋变成尿壶后,为了报智伯知遇之恩,毅然为智伯复仇。
所以马上到晋阳城找对时机。
有一天他探听到有犯人在整修赵襄子宅院厕所,便混在犯人中间,边劳动边找机会动手。赵襄子的警惕性极强,卫士们不离不弃,确实没有机会。
人们吃五谷杂粮最终都是为了如厕,在如厕这一场所,卫士们不能跟在后面看主子们的动静,只有卫士们才能躲避得住,而且还不能轻易得逞。
所以豫让决定守株待兔了,自己每天做好了事情都躲在厕所,就是为了等待赵襄子。
最后赵襄子赶到,豫让向赵襄子便是一刀,但赵襄子却是一个极其灵活之人,避刀而飞。卫士蜂拥而起,遂取豫让。
豫让称自己是为了替智伯复仇,赵襄子对其忠义感动不已,遂将其释放。
可豫然仍不死心,剃发涂漆,结果皮肤受刺激化脓长癞疮。他再吞痰把喉咙搞哑,由声及貌,完全变了。
变了模样的豫让连妻子也不认得自己是谁。就在他偷偷着乐的时候,被朋友认出。朋友们都说可以投靠赵襄子并获得其信任,然后寻机刺杀。
豫让认为如友人所言,违背道义,毅然拒绝。
不久,豫让探听了赵襄子出门的消息后,便在自己必经的大桥下伏击。
赵襄子一行人过了桥,顿时马匹惊恐万分。觉得事情不对,赵襄子马上派人去察看。经过一番寻找,桥下找到形迹可疑豫让。
赵襄子有点疑惑,便问豫让:“智伯皆亡,何必为之?”
豫让说:“智伯视我为国士,我要作为国士回报!”
赵襄子放过了他一次,豫让得知自己没有机会再复仇,便央求赵襄子送上一件衣服以实现愿望。赵襄子闻之肃然,脱衣送之。
所以于是拔剑跃起三击斩衣以表示替智伯报仇,此即成语“斩衣三跃”之来历。
随后豫上望天长叹“我总算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智伯!”然后拔剑自裁。
豫让故事不胫而走,赵国仁人志士都被其精神打动,扼腕叹息。
豫让刺杀赵襄子虽败犹荣,其精神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