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智伯待豫让是国师之礼,智伯去世后豫让只身替他复仇

智伯待豫让是国师之礼,智伯去世后豫让只身替他复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言雾由终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3/12/11 12:02:30

战国时豫让拔剑刺穿赵襄子衣服,然后天长叹“我总算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智伯!”说罢拔剑自裁让不少仁人志士潸然泪下

一介布衣豫让即使换过两位主公也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投靠智伯。智伯非常尊重豫让,用国师之礼相待,豫让因此获得了大展宏图、锦衣玉食、功成身退的机会。

此后,智伯兵败被赵襄子斩首,并将其头骨拿去做尿壶,那又要多少愤恨呢?

的确,赵襄子和智伯早就有了恩怨。

有一次智伯带着赵襄子带兵围攻郑国京师,智伯要赵襄子前去攻打,赵襄子不干了,智伯只得亲自上去。

他恶毒地骂赵襄子:“你一个庶出,貌丑不说,又胆小怯懦,赵简子咋瞎了眼睛,把你立为继承人呢?”

后两人又受晋派遣讨伐郑国。打了一个很大的胜仗,所以人们都摆了酒来庆祝。智伯装作喝得很高,提着酒罐子往赵襄子身上撞去。

赵襄子部下见要与智伯拼个你死我活,遭其阻止,小不忍便乱大谋!

公元前455年智伯与韩康子魏桓子合兵围攻赵襄子的晋阳城,晋阳之战打响。

久攻不下使智伯勃然大怒。他望着汾河边波涛汹涌的江水,顿生灵感,不如水中一试?

于是智伯命将士挖壕沟引河灌城,见坚不可摧的晋阳城被淹得唏哩哗啦,不禁狂笑:“我过去只知道水可以救火,结果还可以破城市呀!”

说得人无心,听得人有心。身旁韩康子和魏桓子二人面色顿时苍白。原韩康子都平局阳有一江水逶迤城东;魏桓子定都安邑西靠滔滔盐湖、东看滚滚黄河。两人很有可能是智伯接下来围攻的对象呀!

思来想去,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各自认清了自己的现境。

就在此时,赵襄子派人使张孟谈悄悄地到了他们两人的军营。

说智伯志存高远,就是为了治天下!一旦咱们赵家不在,他一腾云驾雾就要把你和我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你也赶紧完了!倒不如咱们三家合力铲除智伯、平分其地吧!

面对着极大的威胁与利益,韩康子与魏桓子二人决定反水。战局顷刻发生惊天大反转,两人前追后堵将智伯干掉,智伯命在旦夕。

赵襄子总算洗了雪。他恨智伯,诛灭其族不说,又斩首,制成尿壶。

身为智伯忠实家臣的豫让亦被诛杀,被迫遁入深山。听说智伯脑袋变成尿壶后,为了报智伯知遇之恩,毅然为智伯复仇。

所以马上到晋阳城找对时机。

有一天他探听到有犯人在整修赵襄子宅院厕所,便混在犯人中间,边劳动边找机会动手。赵襄子的警惕性极强,卫士们不离不弃,确实没有机会。

人们吃五谷杂粮最终都是为了如厕,在如厕这一场所,卫士们不能跟在后面看主子们的动静,只有卫士们才能躲避得住,而且还不能轻易得逞。

所以豫让决定守株待兔了,自己每天做好了事情都躲在厕所,就是为了等待赵襄子。

最后赵襄子赶到,豫让向赵襄子便是一刀,但赵襄子却是一个极其灵活之人,避刀而飞。卫士蜂拥而起,遂取豫让。

豫让称自己是为了替智伯复仇,赵襄子对其忠义感动不已,遂将其释放。

可豫然仍不死心,剃发涂漆,结果皮肤受刺激化脓长癞疮。他再吞痰把喉咙搞哑,由声及貌,完全变了。

变了模样的豫让连妻子也不认得自己是谁。就在他偷偷着乐的时候,被朋友认出。朋友们都说可以投靠赵襄子并获得其信任,然后寻机刺杀。

豫让认为如友人所言,违背道义,毅然拒绝。

不久,豫让探听了赵襄子出门的消息后,便在自己必经的大桥下伏击。

赵襄子一行人过了桥,顿时马匹惊恐万分。觉得事情不对,赵襄子马上派人去察看。经过一番寻找,桥下找到形迹可疑豫让。

赵襄子有点疑惑,便问豫让:“智伯皆亡,必为之?”

豫让说:“智伯视我为国士,我要作为国士回报!”

赵襄子放过了他一次,豫让得知自己没有机会再复仇,便央求赵襄子送上一件衣服以实现愿望。赵襄子闻之肃然,脱衣送之。

所以于是拔剑跃起三击斩衣以表示替智伯报仇,此即成语“斩衣三跃”之来历。

随后豫上望天长叹“我总算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智伯!”然后拔剑自裁。

豫让故事不胫而走,赵国仁人志士都被其精神打动,扼腕叹息。

豫让刺杀赵襄子虽败犹荣,其精神不朽!

标签: 豫让复仇晋王国师智伯赵襄子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战国——豫让以死尽忠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豫让,智伯,权臣,赵襄子,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豫让,是春秋时候晋国人。他曾经侍奉过晋国的权臣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又投靠晋国的另一位权臣智伯,智伯给他很高的礼遇。后来智伯去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晋国的另外两家权臣,打败了智伯,并把他的土地瓜分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逃亡到山中的豫让听到智伯被杀的消息,便道:“士为知己者

  • 资治通鉴故事4:士为知己者死——义士豫让的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学霸修炼宝典标签:赵襄子,豫让,士为知己者,韩魏,资治通鉴,智伯

    韩魏赵三家灭了智氏之后,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刷上漆,做成了饮器(关于这个饮器,有的说法是酒壶,有的说法是尿壶)。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他报仇,决定刺杀赵襄子。豫让改了名字,跑到赵襄子家里应征当个杂役。有一天,豫让怀藏匕首在厕所里打扫卫生,准备趁赵襄子上厕所时进行刺杀。赵襄子去上厕所的时候,走到了厕所边上时

  •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我是有气节还是只会愚忠?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赵襄子,豫让,智伯,襄子,中行氏,晋国

    豫让(生卒年不详),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晋国自献公,文公之后一直是个强国,但文公去世之后,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相继把持着晋国的政权,史称晋国六卿。春秋末年,晋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只剩下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最强。春秋末年智瑶继承了智氏家产和地位,史称智襄子。智襄子长得很

  • 智伯对豫让以国士之礼相待,智伯死后,豫让独自一人为其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赵襄子,豫让,国士,智伯,赵国,晋阳城

    战国的豫让拔剑刺破了赵襄子的衣服,随后对天长叹“我终于可以去见九泉之下的智伯了!”说完便拔剑自裁,令许多仁人志士泪目豫让,一介布衣,连换了两个主公都一直不受重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投奔智伯。智伯对豫让十分地敬重,以国士之礼待他,豫让这才有机会大展拳脚,锦衣玉食,功成名就。之后,智伯战败被赵襄子砍了脑

  • 北有荆轲、南有豫让—慷慨燕赵之邢台豫让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牛城夜话标签:荆轲,赵襄子,豫让桥,邢台豫,邢台站

    文:丹枫飞云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燕地代表为荆轲,其有名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赵地代表为豫让,其有名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河北省的豫让文化。在河北邢台市襄都区豫让桥街道翟村西南角,这里原来地势下洼,泉水潺潺,每到秋天,更是蒹葭苍苍,白絮茫茫,

  • 豫让——忠诚成就的义士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豫让,赵襄子,三家分晋,智伯,襄子

    作者:乔永胜《史记刺客列传》一共记述了五位刺客的故事,豫让是其中之一。(一)出身豫让是山西人。山西这个地盘,在春秋战国时多出义士。豫让曾经得宠于智伯,也就是智伯有恩于他。然而,智伯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却是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的,因为正是他的贪婪,直接造成了晋阳古城历史上的第一次被淹,以及赵襄子与智伯间的

  • 豫让为智瑶复仇的行为,究竟是“忠义”还是“权责对等”?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智瑶,豫让,赵无恤,复仇,周平王

    灭掉智氏以后,赵无恤干了一件挺不厚道的事:他将智瑶的头颅加工处理,变成了一个酒壶。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工成了便器。这种行为惹怒了智瑶的家臣豫让,于是决定刺杀赵无恤。但豫让毕竟不是专业刺客,所以第一次行动不但没成功,反而被赵无恤活捉了。抓住豫让之后,赵无恤劝他投降,但豫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示自己生

  • 豫让论——更像是一篇检讨书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智伯,国士,智谋,赵襄子,方孝孺,士大夫,豫让论,检讨书

    方孝孺〔明代〕明朝士大夫的文章真没法看,动不动就要“死谏”、死忠,大义凛然状;试以此篇之立意遍责明之士大夫,又有几人能做到?观孝孺之行,第一段恰像是在自己检讨自己啊。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

  • 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历史解密编辑:过去的梦呀标签:赵襄子,豫让,士为知己者,智伯,中行氏

    春秋时期的刺客,与如今我们简单理解的杀手不同,那个时候,刺客们基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信条,因此带有一些侠士的气息。有人曾说:刺客之道,以寡敌众,是勇气!刺客之道,杀身成仁,是忠义!刺客之道,三尺直剑,五步之内,血染金殿,王者畏惧,是勇气!刺客之道,舍身报恩,是忠义!本篇我们说说《史记·刺客列传》

  • 四年级语文上册42: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课堂笔记、微课视频、知识点、课件讲解、课课练~

    历史解密编辑:孩儿妈幸福生活标签:河神,官绅,百姓,魏文侯,西门豹治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自学资料。——课堂笔记、微课视频、教材分析、课件讲解——课堂笔记微课视频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 第26课《西门豹治邺》微课:知识点一、人物介绍: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安邑 (今山西省运城市)人。魏文侯时任邺县县令,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