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名人智慧:郑桓公智借敌手除劲敌

古代名人智慧:郑桓公智借敌手除劲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读与苦读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1/14 22:22:49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西周末年,郑、郐两国相郐。郑桓公为了扩大地盘,打起郐国的主意来。但郐国有不少臣良将,却使郑桓公十分头疼,。

这时,臣子中有人给郑桓公出主意,说可以借郐君之手杀掉这些人。郑桓公一听大喜,忙照他说的布置起来。

郑桓公先派奸细打入郐国内部,千方百计打听到那批贤臣良将的名单。郑桓公得到这些名单后,便放出风来,说郐国有一批贤良之人,品行高洁,功劳卓著,却得不到郐君的重用,若我一旦攻下郐国,必用郐之良田赐与他们。

消息传到郐国,郐君大惊,怀疑自己内部有人私通郑国,于是一边在内部暗访,一边郑国派出奸细,探查郑桓公所说的那批“贤人”究竟有谁。

郑桓公得知郐国奸细到来,便佯装不知,放出风来,将在郑郐交界处设坛奠神,立下盟誓,以表封郐贤臣之意不改。郐国奸细得到消息,便密切注视着郑桓公行动。

一个良辰吉日,郑桓公盛装出城,车马随从一大片,向郐国方向去了。郐国奸细知道郑桓公要去祭神盟誓,忙尾随前往。

到了郑郐交界处一山丘上,郑桓公下车来到丘山,令手下筑土作坛,向神拜祭,宣读誓约,表示要诛灭昏君,将其土地分给其贤臣某某、某某。当场令手下把誓约写在玉版上,掘祭坑埋入地下,并杀鸡宰猪,以其血沥于祭坑,而后封埋回城。

郐国奸细好不容易等郑桓公一行离去,忙来到祭坑边,手扒脚踢,起出玉版祭辞,记下郑桓公盟暂所记十数人,速回郐向国君复命去了。

郐国君得此名单,逐一逮捕处死所列之人。一时间,朝廷为空。郑桓公得此消息,亲率五百战车攻郐,轻而易举地灭郐国,扩大了封地。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更多文章

  • 春秋左传的智慧-郑桓公的一个决定,让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郑桓公,郑国,春秋左传,齐国,晋国,楚国,春秋,春秋(书),周朝,先秦,中国古文献

    《春秋左传》开头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极为经典。后来清代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郑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比齐桓公还要早,虽然实力比后续的齐桓晋文要差一些,但纵横捭阖的霸气那是一点不输啊。古代的地缘智慧——兵家必争之地《史记 郑世家》开头的故

  • 难度堪比哥德巴赫猜想的两周之交历史难题:郑桓公该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郑桓公,巴赫,周宣王,竹书纪年,左传,史记

    一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陈景润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

  • 古代名人智慧:郑武公假借联姻灭胡国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郑武,胡国,诸侯国,郑国,国君,大臣,古代名人智慧,郑武公,先秦,周朝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春秋初礼坏乐崩,诸侯国尔虞我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会不择一切手段。郑武公虽然势单力薄,没有足够的军队和经济实力称霸一方,但是他的野心并不小,他想先吞并胡国。郑武公有自知之明,他明白不能强夺,只能巧取。郑武公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他先打起了女儿的主意,把她许给了胡国国君为

  • 郑武公变身扩张狂魔,古代王朝开启领土扩张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渤哥点评标签:国君,诸侯,先秦,周朝,郑武公,统治者,古代王朝

    郑武公继承了郑国国君的位置,成为这个古老王朝的统治者。而在他召开的扩大会议中,他提出了国家扩张的重要议题。这对于一个古代国家来说,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而郑武公的这个决定,自然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在这个扩大会议中,郑武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即扩大领土和疆域,确保郑国在诸侯中立足,并为后世子孙奠定

  • 郑国第二任国君:郑武公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忆梦泪无痕标签:郑国,先秦,周朝,郑武公,周平王,周王室,周幽王,历史故事

    郑武公,姬姓、郑氏、名掘突,郑桓公长子,郑国第二位国君。公元前771年,申国国君申侯因周幽王废除他的女儿申后以及外孙姬宜臼太子之位,联合犬戎袭击西周都城镐京。镐京城破后,郑桓公与周幽王都惨死于犬戎之手。郑桓公去世后,郑国国人拥戴郑桓公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史称郑武公。郑武公即位之初,联合秦、晋、卫三国一

  • 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姜何以一愚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武姜,寤生,世子,武公,庄公,先秦,周朝,窦太后,手心手背

    郑武公十年,申侯之女远嫁郑国,即武姜。四年后,武姜为武公生了长子寤生,至于为什么叫寤生,史书没有明言,但解释大约有几种,一是说寤生是在武姜熟睡中诞生的;二是说难产,脚先出,头后出;三说生下来没有声响,不会哭;四说这个孩子一生下来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怕光,即可便睁眼看人了。但不管是哪种情形,都留给史学家

  • 程婴与公孙杵臼:中国古代的义士,为了正义,不惜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子阳简笔画标签:程婴,门客,屠岸贾,公孙杵臼,赵氏孤儿

    忠义讴歌赞程公,嫉恶如仇英灵动。救一孤儿身自险,生死之间心向红。公孙杵臼亦同心,殒命保护主文明。指控屠岸欺众邪,依法论断凭正义。义舍舍亲报真情,传颂千秋可歌声。古今忠义流芳永,豪气千古一座山。公孙杵臼是一位非常勇敢和忠诚的人,他在《赵氏孤儿案》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营救赵氏孤儿,他与程婴合谋,藏匿

  • 春秋传奇:宋襄公伐齐立世子,高国公城楼除竖刁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世子,宋襄公,齐国,管仲,诸侯

    春秋传奇:宋襄公伐齐立世子,高国公城楼除竖刁因齐国生变,世子昭逃奔宋国,见了宋襄公,哭拜于地,诉以易牙、竖刁作乱之事。斯时,宋襄公召集群臣问道:“昔齐桓公曾以公子昭嘱托于寡人,立为世子,屈指已十年。此事寡人藏在心中,不敢忘怀。如今易牙、竖刁内乱,世子被驱逐,寡人打算约会诸侯,共讨齐罪,拥世子昭入齐,

  • 太监的一生:竖刁,第一个做太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竖刁,太监,管仲,赵高,齐国,宦官

    作者: 甘棠提起太监,或许很多人都会说是赵高。赵高并不是第一个太监,但是赵高是第一个让人们注意到太监的存在,多么的可怖。根据历史,最初的太监并不需要被阉割这么不人道,直到东汉,才开始要求所有的太监必须是被阉割的男性,自此之后,太监才有了独特形式的存在,也有了近千年的延续,直到封建年代的结束。那么第一

  • 《孟子》第11章 告子上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孟子,告子,仁义,孔子

    《孟子》第11章 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