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春秋大幕拉开时的鲁国与鲁隐公

先秦:春秋大幕拉开时的鲁国与鲁隐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明月好 访问量:3192 更新时间:2023/12/18 13:26:35

公园前723前,鲁惠公离世。国君去世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国君的诞生,而这时鲁国则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庶长子公子息姑,一个是年幼还不能理事的太子允,另一个选择就是公族的其他人。

当鲁惠公离世的时候,他正与宋国打得热火朝天。国君的突然离世自然会引起国家政策的大变化,所以宋国也就不那么步步紧逼了。宋国需要观察一下鲁国新国君的态度,看看谁会是鲁国的新国君。鲁惠公的意愿不用说都清楚,他既然立嫡子公子允为太子,那自然是要让太子继承大统的。可是他的离世还是有些早,太子的年纪太小了,完全不能处理任何政事。

太子身旁还有一个势力强大的庶长子息姑,如果处理不好年幼的太子就会丧命,鲁国就会陷入内部纷争。太子年幼,必须有一个摄政之人,而息姑又是唯一的人选。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安排息姑都会是事实上的鲁国国君,掌握鲁国的实权。因为息姑是惠公的儿子当中唯一一个有能力处理政务的人选。如果不选择息姑辅政,而选择了公族中其他旁支,那太子基本上就没有活路了,国君之位也会远离惠公的血脉了。

至于所谓的垂帘听政,这个时代还不时兴。女人们把持国家大政那要到战国时代才出现,最著名的就应该是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的芈月了。她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儿子,在秦国的残酷宫廷中一路搏杀,最后终于掌控了大权。但她的权力也是通过自己的至亲兄弟们帮着行使得的,她可没办法带兵打仗,上阵杀敌。可是儿子一长大,还是很快就收回了大权,什么母亲,什么舅舅,在权力面前都是可以舍弃的。所以女人的权力还是建立在男人基础上的,没有男人的帮衬,想说东道西是没人理会的。

但在春秋初年,女人还是无法插手政事的。所以让仲子垂帘听政,在鲁国那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出现的选项。这个时候的息姑、仲子和太子允其实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有着共同利益,国君之位不能落在外人手里。这个局面有些类似于满洲初年皇太极离世之后的局面,庄妃带着年幼的儿子福林与多尔衮豪格争夺继承人的宝座。

如果豪格成功,福林和多尔衮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多尔衮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先把豪格踢出局再说,剩下来的就是他与福林的争夺了。福林年纪幼小,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谋划。可多尔衮最后也没能度过美人关,被庄妃的软刀子拿下了。福林最后巩固了皇位,成为入驻北京的第一位满洲皇帝。息姑也一样,他先要保证国君之位落在自己父亲一支才可以,否则其他一切都要面谈。

鲁惠公到底做了怎样的布置,史书并没有记载,也许是摄于站在太子一边的力量也不小,也许是息姑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也要执行父亲遗命的纯孝之人,最后息姑还是没有越过太子直接继位。息姑成了不是国君的国君,他可以行使国君的权力处理所有的国家大事。他完成了朝庙告朔等国君才能做的事儿,也改了年号,但他就是没有迈出最后一步,即位成为正式国君。

太子允还是太子,还是未来的国君,但太子允需要等到息姑愿意交出权力的时候才能成为国君。这个时候的太子允还不知世事,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后来的鲁国年幼被杀的嫡子和国君可是不少,息姑没对太子允下手已经够仁至义尽了。息姑摄政,成为鲁国的无冕之,这就是春秋大幕拉开的那一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对于鲁国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鲁国的开国第一人周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而到了春秋开的时候,鲁国又要重新重复一遍周公的道理。

标签: 鲁隐公鲁国多尔衮秦国皇太极宋国

更多文章

  • 令人惋惜的鲁隐公:庶子作国君众人不服,不死也许鲁国成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宋国,齐国,周王室,郑国

    一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鲁惠公原配夫人是宋国之女孟子,并没有生育。孟子陪嫁过来的声子作为次妃,生下了姬息姑。后来,鲁惠公强抢儿媳仲子为妻,又生下了嫡子鲁桓公。仲子鲁隐公被鲁惠公安排摄政时,其实十分尴尬。他首先得面对差点成为老婆的仲子,其次又得在众人的风言风语下,抚养、扶持原本可以当自己儿子的鲁

  • 35年前坐视公族杀宋昭公,身受其害才叹公室卑微,却扶持族人自固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宋昭公,公族,宋国,公室,楚庄王,华元

    大约在公元前611年前后,宋国华元坐上了右师之位。在宋国,华元是出身于宋戴公之族,是华督曾孙。公元前710年,华督看上了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老婆,便发起内乱,杀死孔父嘉和宋殇公,强抢孔父嘉之妻。至此之后,华督就拖累了他的后裔。公元前612年,华督的另一曾孙华藕访问鲁国,鲁文公想亲自宴请他。可不想华藕

  • 母狗挨宰前下跪流泪,原是腹中有子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坐牢,报应,罗来,大狗,狗肉,狗头

    罗来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以杀狗为副业。在香港,杀狗是犯法的,所以狗肉在黑市上贩卖,政府知道了会严惩。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爱狗,所以法律也应该保护狗。正因如此,物以稀为贵,越护越杀;因此,香港人到郊外旅游时,多半会吃一些狗肉。罗来生家境贫寒,嗜赌成性,嗜酒如命;当他吃饱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在乎。婚后,他

  • 华州区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

    历史解密编辑:华州之家标签:陵墓,古镇,华州区,石牌坊,人文景观,评审验收,郑桓公陵园

    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近日,渭南市文旅局评审专家组对郑桓公陵园创建AAA景区进行现场评审验收。评审组一行先后来到石牌坊、郑桓公陵墓、桓恩殿、陵园广场、文化长廊等地,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宣传片、查阅资料等形式,对郑桓公陵园景区创建3A景区工作进行了仔细检查。郑桓公陵园位于华州区西关街,占地

  • 郑桓公借土地建立国家,最后还把债主杀了,古人到底什么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桓公,周平王,齐国,周王朝,秦国,周幽王

    中国古代的帝王,崛起之路,千奇百怪,可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小君王——郑桓公。可以说是无耻到了极致,借别人的土地建国,最后还把人家给灭了。小编就一直寻思,郑桓公能空手套白狼,那么另外两个国家的君主,当时是如何想的,他们的什么逻辑思维。话说郑国公创业期间,曾经游说两个国家——虢国、郐国,各自借来一座城池

  • 从关中小国到中原称霸,绝世高手不是郑桓公祖孙,而是这位扫地僧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郑桓公,周王室,诸侯国,齐国,郑国

    一喜欢下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对局通常来说可分成三个阶段:布局、中盘、收官。棋坛上的高手,有些擅长于布局,有些擅长中盘战斗,还有些擅长于临近终局的收官。所以棋坛上有人号称“前五十步天下无敌”,有人被誉为“中盘十三段”,还有些人却是靠着强大后盘收束、即收官功夫而取胜。历史,有时也像极了围棋对局。就比如郑

  • 古代名人智慧:郑桓公智借敌手除劲敌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大喜,郐国,国君,贤臣,奸细,郑桓公,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西周末年,郑、郐两国相郐。郑桓公为了扩大地盘,打起郐国的主意来。但郐国有不少贤臣良将,却使郑桓公十分头疼,。这时,臣子中有人给郑桓公出主意,说可以借郐君之手杀掉这些人。郑桓公一听大喜,忙照他说的布置起来。郑桓公先派奸细打入郐国内部,千方百计打听到那批贤臣和良将的名单。郑桓公得

  • 春秋左传的智慧-郑桓公的一个决定,让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郑桓公,郑国,春秋左传,齐国,晋国,楚国,春秋,春秋(书),周朝,先秦,中国古文献

    《春秋左传》开头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极为经典。后来清代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郑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比齐桓公还要早,虽然实力比后续的齐桓晋文要差一些,但纵横捭阖的霸气那是一点不输啊。古代的地缘智慧——兵家必争之地《史记 郑世家》开头的故

  • 难度堪比哥德巴赫猜想的两周之交历史难题:郑桓公该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郑桓公,巴赫,周宣王,竹书纪年,左传,史记

    一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陈景润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

  • 古代名人智慧:郑武公假借联姻灭胡国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郑武,胡国,诸侯国,郑国,国君,大臣,古代名人智慧,郑武公,先秦,周朝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春秋初礼坏乐崩,诸侯国尔虞我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会不择一切手段。郑武公虽然势单力薄,没有足够的军队和经济实力称霸一方,但是他的野心并不小,他想先吞并胡国。郑武公有自知之明,他明白不能强夺,只能巧取。郑武公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他先打起了女儿的主意,把她许给了胡国国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