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隐公为何会与齐国联盟?帮助鲁国强大自身,巩固地位

鲁隐公为何会与齐国联盟?帮助鲁国强大自身,巩固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炮讲故事 访问量:413 更新时间:2023/12/27 0:16:14

全文共178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自从周武王建立周政权之后,就对一种诸侯进行分封,在这其中即有战功赫赫的异姓王,又有姬氏子弟,不过在分封的过程当中必定会有所偏向。对于周天子来说,他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心思想,将众多好处送到了姬氏子嗣的手中,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姬氏子嗣的诸侯王们也得到了许多好处,在这其中便有鲁国的身影。鲁国统治者作为诸侯国当中,周公后裔的分封国一直以来就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而且与其他姬氏子嗣相比,鲁国君王所获得的一系列福利则更为突出。众所周知,在西周时期,国家的祭祀活动是最为重大的一项活动。诸侯国只能以诸侯国的标准来祭祀自己的祖先,但显然鲁国是一个例外。

在祭祀活动当中,鲁国可以得到周天子的允许,以天子的礼仪来祭祀自己的祖先,而从中也可以看出鲁国的特殊所在。令人意外的是,拥有如此至高无上地位的鲁国,竟然会选择与齐国联盟,而这其中也是大有学问。一、周天子势力的衰弱诚然,在刚刚开始之时,周天子的势力令诸葛诸侯国所忌惮,而且周天子通过分封制以及宗亲制,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诸侯国集团。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周天子手中的权力便越发的分散了起来。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周天子所获得的威信便不如从前那般强盛,而且随着许多礼乐制度不断崩塌以及遗失,许多诸侯国也开始以下犯上了起来。例如秦国的秦文公,在进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便以天子的礼仪祭祀祖先。面对如此越界的行为,周天子是可以对其进行处罚的,但奈何周天子当时手中的势力大不如从前,所以面对这样的行为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周天子势力的不断衰弱,也致使鲁国的社会地位遭到了抨击。在鲁惠公在位之时,鲁国的综合实力还是较为昌盛的,所以渐渐的鲁惠公也开始自私自大了起来,他明白周天子不如从前那般风光,而他也想在其中讨一杯羹。所以他向周平王申请,希望鲁国也可以用天子之礼来祭祀上天。诚然,周公在整个周人的心中是具有至高无上且又神圣的地位的,但能用天子礼仪来祭祀祖先,周公也只有周天子一个人可以。鲁惠公想要以天子之礼来祭祀上天,那就意味着他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再加上当时周平王手中的权力,本已经就到了濒临破碎的地步。再加上其他诸侯王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断的挑起战争,周平王只能通过理智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所以周平王几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鲁惠公的请求。

二、与齐国联盟虽然这一要求遭到了周平王的拒绝,当鲁惠公仍旧一意孤行,依旧以天子之礼举行祭天仪式。而这一举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已经说明当时周天子的威仪已经荡然无存。鲁惠公在历史上十分长寿,所以在他年老之时,便将手中的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嫡子鲁隐公。鲁隐公为人圆滑,做起事来也能够权衡利弊。而在当时郑国与齐国联盟魏国也与其他国家形成盟约。双方呈现了对抗的局势,面对这一场面,鲁隐公也有所担心。所以他向联盟国的其他国家表示自己将要退出战争,而在双方对垒过程当中,宋国发生危机,向鲁隐公求助之时。鲁隐公更是直接拒绝。

于是这样一来,鲁隐公就得到了郑国的青睐。郑庄公多次向鲁隐公递交国书,希望能够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鲁隐公自然会抓住这样大好的时机,与郑庄公站在同一战营。而在郑庄公的牵线搭桥之下,鲁隐公也和齐国建立了沟通桥梁。虽然鲁隐公没有坐上鲁国的统治君王之位,其实国家的大部分权力早已经落在了鲁隐公的手中。只要鲁惠公去世之后,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坐上天子之位。所以,与其说鲁隐公在为了国家尽心尽力,还不如说他在为自己日后做打算铺路。

为了能够与其他国家形成联盟,鲁隐公又将自己的女儿姐妹嫁给了其他的诸侯国,建立起了姻亲关系。而鲁隐公也特别有智慧,他所挑选的这些国家,要么是与鲁国半斤八两,要么是能帮助鲁国有所发展。尽管这其中有的国家比鲁国强大,但他们仍愿意与鲁国公交好。其主要原因就是鲁国与齐国之间的关系渐渐的,在鲁隐公摄政的这11年当中,他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鲁国生存的方式。在周天子权力完全崩塌之时,鲁隐公就能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之所以会取得如此让人羡慕的成就,便是多年前与齐国达成的艾地会盟。

一个国家的兴起未必要通过变法来维持。鲁隐公的成功便是他懂得审视局势混乱不堪的局面当中,找到一条适合鲁国的发展之路。而随后通过一系列方法巩固这条道路的成功性。渐渐的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不起眼但又十分重要的因素,从而使得国家有了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鲁隐公鲁国周平王诸侯国齐国分封

更多文章

  • 先秦:春秋大幕拉开时的鲁国与鲁隐公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鲁隐公,鲁国,多尔衮,秦国,皇太极,宋国

    公园前723前,鲁惠公离世。国君去世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国君的诞生,而这时鲁国则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庶长子公子息姑,一个是年幼还不能理事的太子允,另一个选择就是公族的其他人。当鲁惠公离世的时候,他正与宋国打得热火朝天。国君的突然离世自然会引起国家政策的大变化,所以宋国也就不那么步步紧逼了。宋国需要观

  • 令人惋惜的鲁隐公:庶子作国君众人不服,不死也许鲁国成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宋国,齐国,周王室,郑国

    一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鲁惠公原配夫人是宋国之女孟子,并没有生育。孟子陪嫁过来的声子作为次妃,生下了姬息姑。后来,鲁惠公强抢儿媳仲子为妻,又生下了嫡子鲁桓公。仲子鲁隐公被鲁惠公安排摄政时,其实十分尴尬。他首先得面对差点成为老婆的仲子,其次又得在众人的风言风语下,抚养、扶持原本可以当自己儿子的鲁

  • 35年前坐视公族杀宋昭公,身受其害才叹公室卑微,却扶持族人自固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宋昭公,公族,宋国,公室,楚庄王,华元

    大约在公元前611年前后,宋国华元坐上了右师之位。在宋国,华元是出身于宋戴公之族,是华督曾孙。公元前710年,华督看上了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老婆,便发起内乱,杀死孔父嘉和宋殇公,强抢孔父嘉之妻。至此之后,华督就拖累了他的后裔。公元前612年,华督的另一曾孙华藕访问鲁国,鲁文公想亲自宴请他。可不想华藕

  • 母狗挨宰前下跪流泪,原是腹中有子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坐牢,报应,罗来,大狗,狗肉,狗头

    罗来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以杀狗为副业。在香港,杀狗是犯法的,所以狗肉在黑市上贩卖,政府知道了会严惩。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爱狗,所以法律也应该保护狗。正因如此,物以稀为贵,越护越杀;因此,香港人到郊外旅游时,多半会吃一些狗肉。罗来生家境贫寒,嗜赌成性,嗜酒如命;当他吃饱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在乎。婚后,他

  • 华州区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

    历史解密编辑:华州之家标签:陵墓,古镇,华州区,石牌坊,人文景观,评审验收,郑桓公陵园

    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近日,渭南市文旅局评审专家组对郑桓公陵园创建AAA景区进行现场评审验收。评审组一行先后来到石牌坊、郑桓公陵墓、桓恩殿、陵园广场、文化长廊等地,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宣传片、查阅资料等形式,对郑桓公陵园景区创建3A景区工作进行了仔细检查。郑桓公陵园位于华州区西关街,占地

  • 郑桓公借土地建立国家,最后还把债主杀了,古人到底什么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桓公,周平王,齐国,周王朝,秦国,周幽王

    中国古代的帝王,崛起之路,千奇百怪,可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小君王——郑桓公。可以说是无耻到了极致,借别人的土地建国,最后还把人家给灭了。小编就一直寻思,郑桓公能空手套白狼,那么另外两个国家的君主,当时是如何想的,他们的什么逻辑思维。话说郑国公创业期间,曾经游说两个国家——虢国、郐国,各自借来一座城池

  • 从关中小国到中原称霸,绝世高手不是郑桓公祖孙,而是这位扫地僧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郑桓公,周王室,诸侯国,齐国,郑国

    一喜欢下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对局通常来说可分成三个阶段:布局、中盘、收官。棋坛上的高手,有些擅长于布局,有些擅长中盘战斗,还有些擅长于临近终局的收官。所以棋坛上有人号称“前五十步天下无敌”,有人被誉为“中盘十三段”,还有些人却是靠着强大后盘收束、即收官功夫而取胜。历史,有时也像极了围棋对局。就比如郑

  • 古代名人智慧:郑桓公智借敌手除劲敌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大喜,郐国,国君,贤臣,奸细,郑桓公,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西周末年,郑、郐两国相郐。郑桓公为了扩大地盘,打起郐国的主意来。但郐国有不少贤臣良将,却使郑桓公十分头疼,。这时,臣子中有人给郑桓公出主意,说可以借郐君之手杀掉这些人。郑桓公一听大喜,忙照他说的布置起来。郑桓公先派奸细打入郐国内部,千方百计打听到那批贤臣和良将的名单。郑桓公得

  • 春秋左传的智慧-郑桓公的一个决定,让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郑桓公,郑国,春秋左传,齐国,晋国,楚国,春秋,春秋(书),周朝,先秦,中国古文献

    《春秋左传》开头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极为经典。后来清代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郑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比齐桓公还要早,虽然实力比后续的齐桓晋文要差一些,但纵横捭阖的霸气那是一点不输啊。古代的地缘智慧——兵家必争之地《史记 郑世家》开头的故

  • 难度堪比哥德巴赫猜想的两周之交历史难题:郑桓公该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郑桓公,巴赫,周宣王,竹书纪年,左传,史记

    一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最有名的难题之一。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生都在全力破解这一难题,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前,也只能是在“1+2”上止步不前。哥德巴赫猜想,不过是数学领域的诸多难题之一,众多人类的天才人物提出了这些难题,又引发了更多的天才为之呕心沥血,奉献了终身。陈景润不单是数学领域,在历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