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魏丑夫,必谈“昭王母”:
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
这位“昭王母”,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奇女子——史书称她为“秦宣太后”,电视剧中唤她什么“芈月”。
姑且叫她“芈月”吧,毕竟一部大型历史电视剧《芈月传》让她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将她从浩如烟海尘封的历史中再度唤醒,让人们津津乐道,评头论足。
她被唤作“芈月”,不可信之,姑且称之吧。但出自“芈”氏,铁板钉钉。
“芈”姓,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贵族的姓氏。 为“荆楚十八姓”之祖。芈姓后来形成了很多其他的姓氏,著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就和这位名气很大的“芈月”同祖同宗,沾亲带故。
当自己的儿子嬴稷奇迹般幸运地登上大秦的王位,昔日的“芈八子”,便被尊称为“宣太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芈月”太后用了“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等词语,向世人演绎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太后”?
“芈月”,绝对是个奇女子!在秦宫长袖善舞,在秦国指点江山。秦国在这位“芈月”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列国战战兢兢,甚至胆寒。
“芈月”又是一位心狠手辣的毒妇!夜晚还和义渠君恩恩爱爱,情意绵绵。白天便将情郎无情毒杀,哪怕傻得可爱的义渠君和自己已生下二子,但为了大秦的西部安定,为了大秦的开疆扩土,杀死义渠君,“芈月”眼都不眨一下。甘泉宫除掉了心爱之人,也除掉了秦国的心腹大患。试问几个女子能做得到?
当一个叫“范睢”的魏国人化名为“张禄”,不远千里来到秦国后,三言两语就让“芈月”太后黯然退出了秦国的政治舞台。
既然不能再在朝堂上指手画脚,那就丰富自己的生活吧。小文中的主人公——魏丑夫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年轻“貌美”的魏丑夫同时也走进“芈月”太后的心里。
俺敢断定,“老牛吃嫩草”,魏丑夫绝对不是心甘情愿。何况“芈月”太后这个“老牛”还精力旺盛,五六十岁的人,却有着“三十多岁的心脏”。俺也很想知道,面对“王的亲妈”,魏丑夫是否哆哆嗦嗦?
俺敢说,作为“太后的男人”,魏丑夫绝对没有也不敢像后世的张昌宗、张易之哥俩那样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毕竟“宣太后的男人”和“女皇帝的男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事实上,魏丑夫虽说得到了“芈月”的独宠,但“芈月”太后并没给他一官半职和封爵。则天大圣皇帝的男人可是身居要职,显霍无比。张昌宗官拜云麾将军、右散骑常侍、春官侍郎。张易之官居控鹤监,封爵“恒国公”。
俺要说,“芈月”太后没封赏给魏丑夫一官半职和爵位,实际上也间接保全了魏丑夫的性命。
是的,不管“芈月”太后怎么喜欢魏丑夫,其实就是把他当做了一个可随时“把玩”的“珍宝”,直接说魏丑夫是一件“玩物”,可能有点对人家小魏不太尊重。
魏丑夫,被秦人尊为“魏子”,可见魏丑夫还有点自知之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谁都逃不过自然规律,“芈月”太后虽贵为“王妈”,还是要驾鹤西游滴。临驾鹤前,“芈月”太后想和魏丑夫生生死死再一起。咱这位“芈月”太后准备留下遗嘱:“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
估计魏丑夫直接吓瘫。还好,秦国大臣庸芮为魏丑夫说情,便有了以下精彩的对话:
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俺估计,“芈月”太后,虽心有不甘,但也实在没有当年诛杀义渠王的杀伐果断。毕竟人家小魏这个“服务员”为她付出了青春和精力,毕竟小魏还是非常称职的。
魏丑夫就这样在大臣庸芮的帮助下,暂逃一死。有网友说,有人肯替魏丑夫求情,说明魏丑夫为人还不错。俺同意这种观点。下面继续:
“芈月”太后薨了,魏丑夫又一次走到风口浪尖,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芈月”太后的亲生儿子——秦王嬴稷,是否能忍下这口“恶气”?
历史已给了俺们答案:魏丑夫安然无恙。
俺估计秦王嬴稷有杀魏丑夫的心,毕竟魏丑夫是太后亲妈的“男人”,脸面上有点挂不住。有人要说,魏丑夫是秦王嬴稷的“继父”,放在今天实事也如此。但是在帝王的眼里,哪有什么“继父”?也有人会说,当时的秦国还不怎么讲究“贞洁”,俺一点也不赞同。秦王嬴稷毕竟是君临天下的“王”啊!为什么以前的秦国,什么王后、夫人、八子之类的女人们,秦王去世都规规矩矩?为什么秦王嬴政的亲妈——“帝太后”赵姬找个嫪毐还偷偷摸摸?
最后俺要说,秦王嬴稷之所以不杀魏丑夫的主要原因:
一是母子情深。“芈月”太后有着强烈的舔犊之情。早先的“芈八子”只不过是秦惠文王嬴驷的一个小妾。所谓的“八子”,后宫的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待遇不过是相当于中二千石官。可见咱这位“芈月”,并不是像电视剧《芈月传》《大秦帝国》中那样,惹得秦惠文王嬴驷心猿意马,甚至是恃宠而骄!
自从产下了嬴稷,“芈月”就将满腔柔情和母爱给了嬴稷。嬴稷被当作“质子”送往燕国,“芈月”义无反顾地陪同。说好听点叫“质子”。说不好听点就是被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人质”是什么概念?
燕国,异国他乡,母子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秦国,“芈月”不顾一切地帮助儿子嬴稷登上王位。“芈月”太后又不顾一切地“色诱”义渠王,牺牲自己,将义渠国的版图尽收秦国的囊中。这是“芈月”太后对秦国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芈月”太后虽胜之不武,但大公无私的行为却受到秦人的尊重和儿子嬴稷的敬重。
既然“芈月”太后留下遗嘱,不杀魏丑夫,孝顺儿嬴稷自然就落得个顺水推舟,何况嬴稷还是个英明的君主,他的肚子里还是能“撑船”滴。
二是魏丑夫低调做人。魏丑夫虽说是被逼无奈吃了“软饭”,但魏丑夫却能认清现实,低调做人。史书中关于魏丑夫的记载很简单,寥寥数笔。重点就是记载“芈月”太后想让魏丑夫殉葬的事。史书记载魏丑夫时,对他采用了“魏子”的词语,不管出自谁口,可见魏丑夫没有什么恶行。
当好“服务员”就是魏丑夫的职责,谨言慎行,尽职尽责的品质也让魏丑夫得以保命。
三是魏丑夫对秦国乃至秦王嬴稷一点也构不成任何威胁。前面俺也说了,魏丑夫没有官职,没有封爵,没有培植个人势力。“三没有”的魏丑夫,根本就荡不起一点涟漪。
俺曾想,“魏子”魏丑夫得以保命。为甚“张郎”张昌宗、张易之为甚就不长点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