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武成王的时代来到了!

燕武成王的时代来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清梦蓝PLUS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4/1/20 3:46:42

有的人本来就是上位不稳,燕武成王上位源于一场政变。这场政变在史书中没有具体的记载,只有“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一言,而公孙操大概率拥立的国君即为后来的燕武成王。燕武成王方当即位,韩魏楚三国即联盟攻打燕国,赵国亦在国际层面表达不满,而后数年之间又有齐国人攻打燕国之事,可见燕武成王在列国诸侯眼中,并非是最愿意认可的燕国君主。燕武成王的父亲是燕惠王,就是那个燕国巅峰盛世的国君燕昭王的继任。燕昭王是巅峰,而燕惠王则是在走下坡路。乐毅离开燕国是燕惠王的重大决策失误,正因之于此燕惠王很可能在军中受到某些重臣的指责,也才会导致“燕将”弑杀国君的悲剧发生。

燕惠王多少继承了燕昭王的遗产,而且整体说来燕惠王也还是个较为上进的君主,至少还是懂知错就改。在乐毅出奔赵国后主动派使臣送信向乐毅道歉,作为国君向臣子道歉还是有诚心的。如果说燕昭王是燕国的巅峰盛世,燕惠王是在勉力维持盛世,燕武成王时代则是燕国的急转直下,但多少还是能刹住车。在燕国遭受赵国攻打之后,燕武成王主动与赵国联姻,迎娶了赵惠文王的女儿。燕武成王在位之时,至少还是主动作为的,因此在其谥号的问题上,其继任者和臣子们还是给的良谥。所谓“武成”,其实最早源自《尚书·周书》篇,讲的是关于武王伐纣的故事。这段故事可以说是姬周家族最为神圣的记载,那么燕武成王可与周武王并列,燕国人对燕武成王的评判可谓相当之高了。燕武成王当时更多是在守成,遭受到诸国之侵扰,史书中说“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以伐燕,取中阳”,燕武成王在位期间丢失的燕国国土也就是中阳之地而已。可是,有丢失的记载,并没有开疆的记载,也即是说燕武成王很可能并没有对外拓战。

守住燕国当时已见辽阔的疆域,已经非常不容易。在燕武成王祖辈燕昭王时代,燕国已经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燕国国土扩展至辽东地区,在东北这个方向上来看燕国还是很成功的。燕昭王的更大成就,则是派乐毅率五国联军攻破齐国都城,几乎就要毁灭千年古国齐国,可惜燕武成王的父亲燕惠文王没有让燕国的伟业顺利过渡,反而是因乐毅的出走导致燕国功败垂成。燕国很可能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被齐国反攻的无措中,燕惠文王为燕将弑杀后,燕武成王能顺利上位,本身就说明了燕武成王在燕国的军中派系力量中是受支持的。所以,燕武成王后来多少还是出台过很多扶持燕国军中力量的政策的。即便燕武成王没有对外征战,守成方面也是乏善可呈,至少军中力量还是承认他的努力的。因此,“武成”这个良谥才给了他这位带领燕国走下坡路的国君。

标签: 燕武成王燕武齐国燕昭王乐毅燕国

更多文章

  • 乐毅被燕惠王猜忌后,为何选择投奔赵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乐毅,燕惠王,赵国,齐国,魏国,燕昭王,秦国,周朝,先秦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结果齐国输掉了济西之战。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

  • 读史|即墨之战:燕惠王助攻,昭王死,乐毅逃,田单火牛败燕复齐

    历史解密编辑:木兮书影标签:乐毅,田单,齐国,骑劫,周朝,先秦,燕惠王,燕昭王,周昭王,即墨之战,四大名将

    公元前279年,即墨城出现这样惊人的一幕:1000多头身披红绸,双角顶着尖刀,尾巴上燃着火,在伴随着一阵阵喧天锣鼓军号声冲出城门,发狂般冲向燕国军队的大营。燕国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被逼得四处逃窜。骑劫带领的燕军溃散逃命,胶着了五年的即墨之战落下帷幕,齐国军队在田单的带领下,收回了被五国联军攻占

  • 王羲之楷書《樂毅論》筆勢分析:觀樂生遺燕惠王書

    历史解密编辑:未名斋主书法研究标签:楷书,笔势,写法,楷書,王書,晋朝,乐毅论,王羲之,樂毅論,书法家,偏旁部首

    王羲之楷书《乐毅论》笔势分析,精临示范:观乐生遗燕惠王书观:左右结构。十个笔势。左边,横爻势、两个竖笔势、立人势、竖笔势、奋笔势;右边,钩裹势、奋笔势、屈头势、虿毒势。多横画,注意横笔间距。“观”字笔势分析乐:前面几期中已经有三个乐字,看这两个“乐”字的笔势分析,可以看到上部两边“幺”与下部“木”笔

  • 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

    历史解密编辑:梦茹说娱标签:联考,释古之,金太阳,湖南省

    湖南省2023年5月高二年级金太阳联考(角标:♡)提前答案解析汇总:heimaojiaoyu.com.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 卷七·五子之歌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左传,大禹,后羿,太康,天子,卷七,五子之歌

    卷七·五子之歌太康失邦,启子也。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五子名字,书传无闻,仲康盖其一也。○须,马云:“止也。”汭,如锐反,本又作内,音同。[疏]“太康”至“之歌”○正义曰:启子太康,以游畋弃民,为

  • 人才招聘的学问,平台思维的燕昭王,重金打造燕国人才库—黄金台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燕昭王,燕国,齐国,乐毅,魏国,诸侯国

    不管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在它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人才战略一直是很关键的因素,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能称雄的背后,都与它们制定的人才政策有关,魏文王依仗“西河学派”成就了魏国的崛起,齐威王打造的“稷下学宫”,让齐国一直能持续着大国的底蕴,而当时地处北方,在诸侯国存在感低的燕国,更是因为燕

  • 姬职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昭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滕浩博说萌娃标签:燕国,秦国,魏国,齐国,应侯,嬴政,燕昭王,姬职战国,四大名将

    姬职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前320年,燕国被齐国吞并,燕史供图。最早的时候,燕国不仅势力强大,而且一直都有霸权之野心。但是他统一天下的野心却迟迟没有得逞。此次他会不会再次崛起呢?在此之前我们不如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分析一下赵国。燕昭王末年,赵氏与之父魏国发生了激烈的争斗,进而被两家所联合攻打,国都建

  • 如燕昭王增寿数年,燕国能尽吞齐国之地吗?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燕昭王,燕国,齐国,乐毅,赵武灵王,田单

    燕昭王姬职,也是战国时期一位风云人物。于公元前312~前279年在位。在位期间干了两件大事,一是秦开大破东胡,一直打到鸭绿江边。再是以乐毅统率联军,把齐国打的只剩即墨、莒两城。燕昭王本是燕国放在赵国的人质,因为燕国内乱,被赵武灵王送回燕国,才登了位。即位后整肃吏治,招揽人才,改善民生,让燕国逐渐强大

  • 一千两黄金买死马,燕昭王求贤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齐国,乐毅,秦国,燕国,死马,燕昭王,陈子昂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

  • 你读懂燕昭王和乐毅的故事了吗,在很多年之前他们就已经命运相连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乐毅,燕昭王,齐国,赵武灵王,燕国

    如果说燕国有伟大的国君,第一个是燕国始祖召公,而第二个就绝对是燕昭王。至少从史书中,可以看到的是召公建立了燕国,而历经数百年燕昭王才是让燕国成为战国七雄,即是让燕国成为中原强国的那个国君。燕昭王的身边有很多名臣,这似乎是个惯例,就是只要哪个诸侯身边有很多名臣的,这个国君在位期间国家的发展多少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