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可爱到可笑的燕王喜:你杀了儿子太子丹,秦始皇就会忘了荆轲?

可爱到可笑的燕王喜:你杀了儿子太子丹,秦始皇就会忘了荆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 访问量:2746 更新时间:2023/12/7 10:43:24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秦军灭赵的同时,燕国太子丹也在易水为荆轲送行。为了刺杀秦始皇,荆轲不仅带了燕国的地图,还带上了樊於期的项上人头,和徐夫人铸造的淬毒匕首。这把淬毒匕首锋利无比,耗费太子丹百金求购,只要破皮即可毒杀嬴政。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太子丹还找来了燕国勇士秦舞阳,协助并监督荆轲刺秦王。在易水之畔,荆轲焦急地等待一位朋友之时,太子丹起了疑心。他认为荆轲是畏惧了,才迟迟不肯动身。太子丹的催促,使得蒙受侮辱的荆轲,带着秦舞阳匆忙出发了。

但刚到秦廷不久,号称13岁杀人的燕国勇士秦舞阳,就因恐惧而战战兢兢了。秦舞阳的异常表现,让秦国君臣起了疑心,荆轲被迫提前动手。秦舞阳展开燕国地图,秦始皇低头观看时,图册端头的匕首漏了出来。

荆轲急忙用左手拽住嬴政袖子,右手握着匕首就刺了过来。惊慌失措的嬴政,一下跳了开来,扯断袖子的同时与荆轲拉开了距离。而后试图拔出身上长剑,回刺只有匕首的荆轲。

嬴政绕着柱子躲荆轲时,医官夏无且将滚烫的药罐,砸向了刺客。同时,大臣们喊道:“大王,把长剑背到身上,拔出来刺荆轲”。拔出长剑的嬴政,只一剑便砍断了荆轲的左腿。失去行动能力的荆轲,最后将淬毒的匕首投掷了出去,却砸在了铜柱之上。

虚惊一场的嬴政,一连刺了荆轲8剑,而后进殿的侍卫将荆轲带了下去。在整个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秦舞阳做了“透明人”。荆轲用左手抓嬴政袖子时,地图一旁的秦舞阳,不仅没有死命抱住嬴政,甚至来拉上一把都没有。

嬴政逃脱之后,荆轲再也无法追上,最后只能投掷匕首、殊死一搏。没有等到的朋友;毫无作为的秦舞阳;让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受到生命威胁的嬴政,当即命令王翦渡过易水,全力进攻燕国。

燕太子丹亲自领兵,与王翦交战于蓟城。太子丹虽然倾尽了全力,但秦军战力远胜燕军,最终蓟城沦陷。燕王喜与太子丹,带领残余燕军,撤退到了千里之外的襄平(今东北辽宁)。

吃尽苦头的燕王喜,不思索反击秦军、加固防御的办法,竟然又打起了太子丹的注意。燕王喜听信了代王嘉的书信,可笑地相信了——是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嬴政,才有了燕国都城的沦陷。

这个昏庸的君主,懦弱的父亲,派人杀害了前方收拢燕军的太子丹。并将亲儿子的头颅,送到了咸阳城,以换取嬴政的谅解。但燕王喜的举动,并未换的秦军的退兵。王翦之子王贲,继续向襄平进犯而来。

没有了收拢燕军的太子丹,燕王喜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塞外严寒的天气了。太子丹死后2年,王贲带领的秦军,攻破了襄平城。可爱到可笑的燕王喜,杀死儿子讨好仇敌的燕君,被送往了咸阳城,燕国正式灭亡。

六国合纵抗秦,秦国未曾破灭,反而越战越强。其中如燕王喜之辈,为秦并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无视秦国的雄心,一心求一刻的偏安;六国之间,互相算计私利;一国之内,抗秦者以作贿赂秦国之用。如此六国,如何不灭?

标签: 嬴政荆轲太子丹王翦秦军

更多文章

  • 村民4次发现窖藏,挖出40件青铜器,专家:主人是燕王喜和太子丹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嬴政,荆轲,窖藏,周朝,先秦,青铜器,太子丹,燕王喜,秦始皇统一六国

    相信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几乎都应该有所听过吧?就是燕国刺客荆轲受燕王喜和太子丹的命令去刺杀秦始皇嬴政,最后的结果的确是没有成功,但是却也为后人塑造了荆轲这么一个超级的英雄形象。后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作为幕后指使者的受燕王喜和太子丹自然是非常的害怕,因为秦始皇嬴政怎么可能饶得了他们,为此两人自然是选择了

  • 燕王喜为什么要派兵偷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赵国,秦国,大军,燕国,先秦,周朝,平原君,燕王喜,四大名将

    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为削弱。此时之燕国,是燕武成王在位。这位燕武成王还是燕国少有的一代有为之君。燕武成王带领燕国大军大举向辽东扩张、向东胡进军,此时之燕国疆域达到了历史上的峰值。但是,当年燕武成王刚刚即位的时候,列国尤其是赵国人是有怨言的,甚至还发动了对燕国的战争。《史记》:“惠王七年卒。韩、魏、

  • 燕武成王的时代来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水清梦蓝PLUS标签:燕武成王,燕武,齐国,燕昭王,乐毅,燕国

    有的人本来就是上位不稳,燕武成王上位源于一场政变。这场政变在史书中没有具体的记载,只有“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一言,而公孙操大概率拥立的国君即为后来的燕武成王。燕武成王方当即位,韩魏楚三国即联盟攻打燕国,赵国亦在国际层面表达不满,而后数年之间又有齐国人攻打燕国之事,可见燕武成王在列国诸侯眼中,并非

  • 乐毅被燕惠王猜忌后,为何选择投奔赵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乐毅,燕惠王,赵国,齐国,魏国,燕昭王,秦国,周朝,先秦

    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激战于济西,结果齐国输掉了济西之战。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

  • 读史|即墨之战:燕惠王助攻,昭王死,乐毅逃,田单火牛败燕复齐

    历史解密编辑:木兮书影标签:乐毅,田单,齐国,骑劫,周朝,先秦,燕惠王,燕昭王,周昭王,即墨之战,四大名将

    公元前279年,即墨城出现这样惊人的一幕:1000多头身披红绸,双角顶着尖刀,尾巴上燃着火,在伴随着一阵阵喧天锣鼓军号声冲出城门,发狂般冲向燕国军队的大营。燕国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被逼得四处逃窜。骑劫带领的燕军溃散逃命,胶着了五年的即墨之战落下帷幕,齐国军队在田单的带领下,收回了被五国联军攻占

  • 王羲之楷書《樂毅論》筆勢分析:觀樂生遺燕惠王書

    历史解密编辑:未名斋主书法研究标签:楷书,笔势,写法,楷書,王書,晋朝,乐毅论,王羲之,樂毅論,书法家,偏旁部首

    王羲之楷书《乐毅论》笔势分析,精临示范:观乐生遗燕惠王书观:左右结构。十个笔势。左边,横爻势、两个竖笔势、立人势、竖笔势、奋笔势;右边,钩裹势、奋笔势、屈头势、虿毒势。多横画,注意横笔间距。“观”字笔势分析乐:前面几期中已经有三个乐字,看这两个“乐”字的笔势分析,可以看到上部两边“幺”与下部“木”笔

  • 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

    历史解密编辑:梦茹说娱标签:联考,释古之,金太阳,湖南省

    湖南省2023年5月高二年级金太阳联考(角标:♡)提前答案解析汇总:heimaojiaoyu.com.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慎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 卷七·五子之歌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左传,大禹,后羿,太康,天子,卷七,五子之歌

    卷七·五子之歌太康失邦,启子也。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五子名字,书传无闻,仲康盖其一也。○须,马云:“止也。”汭,如锐反,本又作内,音同。[疏]“太康”至“之歌”○正义曰:启子太康,以游畋弃民,为

  • 人才招聘的学问,平台思维的燕昭王,重金打造燕国人才库—黄金台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燕昭王,燕国,齐国,乐毅,魏国,诸侯国

    不管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在它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人才战略一直是很关键的因素,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能称雄的背后,都与它们制定的人才政策有关,魏文王依仗“西河学派”成就了魏国的崛起,齐威王打造的“稷下学宫”,让齐国一直能持续着大国的底蕴,而当时地处北方,在诸侯国存在感低的燕国,更是因为燕

  • 姬职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昭王末年

    历史解密编辑:滕浩博说萌娃标签:燕国,秦国,魏国,齐国,应侯,嬴政,燕昭王,姬职战国,四大名将

    姬职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前320年,燕国被齐国吞并,燕史供图。最早的时候,燕国不仅势力强大,而且一直都有霸权之野心。但是他统一天下的野心却迟迟没有得逞。此次他会不会再次崛起呢?在此之前我们不如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分析一下赵国。燕昭王末年,赵氏与之父魏国发生了激烈的争斗,进而被两家所联合攻打,国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