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1/1 7:34:54

庄子是哪里人:庄子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在哪里?庄子故里之“蒙”以及“漆园”又是什么地方?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因为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素以用字简练著称,导致今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今之安徽蒙城,世称“山桑,北冢,古漆园”,改名蒙城虽自唐代天宝年间,但蒙城之“蒙’却由来已久。他们认为不独尽人皆知,且有史据可证。南朝宋罗泌《路史》云:“盘庚自奄迁于北冢;北冢,蒙也。”《嘉靖寿州志》还有记载:乾隆《颖州府志》“漆园城,在县河北三里,即旧蒙城;庄子为漆园吏在此”。

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他们从《隋书·地理志》于“谯郡·山桑”下找答案。《隋书·地理志》记载:“后陶置涡州涡阳县,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州,东魏改曰谯州,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涡州为肥水,大业初州废,改县曰山桑。又粱置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郡置蒙县,后又置郡,开皇初废郡。又梁置阳夏郡,东魏废。”他们认为:上面一段引文好像“山桑”(后为蒙城)也曾经称“蒙”。其实,《隋书·地理志》说的是“谯州”之内(南北朝时州辖郡,郡辖县)三个区域的建置沿革,其中涡阳、肥水、山桑的变迁,才属今之蒙城,而北新安、蒙郡、蒙县,仍属今商丘。并认为“粱郡·守城”(今商丘)注云:“梁置北新安郡,寻废”,这就是对上面的解释和照应性的说明,由此推出,迟至隋代,今蒙城从未沾上“蒙”字。

唐代学者比较流行的说法则认为庄子出生地在山东曹州。李泰等著的《括地志·冤朐县》说:“漆园故城在曹州冤朐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援引了这一记载,并说:“按:其地古属蒙县。”诗人李白居东鲁,在其《赠从弟冽》一诗中说:“自居漆园地,久别咸阳西。”这里说明唐代学者都把曹州漆园作为庄子作吏之地。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近代乃至今天。若把曹州与河南之“蒙”都看作“古属蒙县”,尚还可说得过去,但两者是否能连在一起,就比较牵强了,至少无材料足以佐证。

宋代学者朱熹对庄子故里有比较系统的考证。《朱子语类》说:“李梦先问:‘庄子孟子同时,何不一相遇?又不闻道及,如何?’曰:‘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然亦止是杨朱之学。但杨氏说得大了,故孟子力排之’。”“庄子去孟子不远,其说不及孟子者,亦是不相闻。今亳州明道宫乃老子所生之地。庄子生于蒙,在淮西间,孟子只往来齐、宋,邹、鲁,以至于梁而止,不至于南。”在朱熹看来,庄子乃楚国蒙地人。“淮西”指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安徽蒙城属楚,也正处于这个位置。

明代学者李时芳,主张庄子故里安徽蒙城说,他的考证没有多少新意和见解,只是维护王安石、苏轼等见解而已。但他反对庄子是山东曹州人之说。谈及苏轼、王安石的见解,有学者持极强烈的反对意见。严格的讲,苏、王持“庄周故里为安徽蒙城说”是没有几分考据的,只是苏轼曾经为安徽蒙城在宋朝时所建的庄子祠堂写过碑记,也就是著名的《庄子祠堂记》,当代学者刘文刚则认为苏轼的这篇碑记是“求文以为记”的应酬之作,不是什么考据文章,苏轼只是借此发挥他对庄子的推崇和赞美之情,而对于安徽蒙城是不是庄周故里,他在碑记中“不置一词,可见还是比较审慎的”。而王安石则是写过一首《过蒙城清燕堂诗》,其中最著名的四句是“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凭借一首诗里的两句话,即使作诗的人再有名气,在一些学者们看来也不足以说明庄周故里即为蒙城。此一说。

庄子究竟是哪里人?我们认为:《史记》载庄子为“蒙”人,《汉书》又列“蒙县”于“梁国”。那么,今天的蒙城在汉代是否叫“蒙”,是否又属于“粱国”,弄清这个问题,庄子的故里纷争就容易解决了。汉之“梁国”,原本秦之“砀郡”,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其领属范围既包括商丘东北境的“小蒙”,也包括商丘东南境的“大蒙”,梁国曾是汉梁孝王的封地,“梁孝王好营造宫室苑囿之乐以通宾客”,在商丘建造了“梁园”。小蒙近商,虽有“梁园”,但无“漆园”,大蒙偏远,却素有“漆园”之称,可见司马迁笔下的“蒙”当为“大蒙”而非“小蒙”。“大蒙”疆域原来甚辽阔,西北边境达雉河集(今涡阳)以北数十里,直至今豫、皖接界处,距商丘仅百余里。随着历史变迁,又几经分合,建置沿革也有变迁,但无论怎样,大蒙与今之蒙城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倾向于庄子为安徽蒙城说。

以上是安徽学者孙以楷、钱耕森等的观点,另外安徽省内,特别是蒙城县内的学者都倾向于庄周是安徽蒙城人一说,这也许无法排除争荣之嫌,但如果论证的有理,又有充分的证据,那么这种论断就应该引起研究庄子的人的注意,另外知道了庄子到底属于哪个地方的人,对于研究庄子的文学艺术以及思想渊源诸方面的问题都大有裨益。

更多文章

  • 庄子:心安,才有风景;无用,方得从容

    历史解密编辑:淋筱绘故事标签:庄子,快乐,风景,钱钟书,张爱玲,人生,数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心安,才有风景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意思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就不会有有情绪的困扰,也就是通常说的“心安”。钱钟书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澡,吃一顿饭,假如你觉得快乐,并非全是因为你洗澡洗得干净,花开得有多么美丽,或者饭菜是否合你的胃口,主要是因为你心里没有什么挂碍,人生自然。”人生

  • 大咖会客厅 | 任泽平对谈于丹:庄子的智慧与人生哲学

    历史解密编辑:泽平宏观标签:于丹,庄子,小泽,任泽平,小说家,经济学家,大咖会客厅

    《大咖会客厅》由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梦之蓝独家赞助播出。任泽平博士每月将与两位业内外大咖对谈,解读财经热点,分析经济形势,洞察市场变化与产业趋势,讲述人生哲理与成功秘诀。5月10日晚20点,我们再次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和任老师一起更为深入的讲讲“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

  • 庄子镇: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历史解密编辑:民权县融媒体中心标签:庄子镇,民风,精神文明,高尚,家风

    庄子镇以移风易俗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风尚,不断推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一是加强多样化宣传。充分利用农贸市场、村务公开栏、村大喇叭、村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直接面向群众宣传,发放倡议书。发动全镇中小学、沿街门店充分运用宣传栏、展架

  •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庄子,惠子,庄子·秋水,鱼之乐

    初中课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

  • 庄子假死考验妻子,妻子却为了给男子治病,刀劈庄子棺椁取其脑髓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庄子,棺椁,田氏,脑髓

    古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是成功人士也难以逃脱婚姻中的考验,人们歌功颂德的那些爱情故事,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些难以见天日的东西。而这种世俗的桎梏,就连伟大的思想家庄子也没能躲过,在婚姻生活中,庄子的妻子先是为他编织了一场梦,随后又亲自将这个泡沫般的梦境打碎了。一个意外的念头庄子作为战国时

  • 庄子:别活在别人的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

    历史解密编辑:道教知识标签:庄子,惠子,船夫,聪明人,科学家,数学家,春秋战国

    梅花酒音乐:李祥霆-元曲古韵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古琴曲从前有一个小道童,长得胖乎乎的还有点笨,因此,师兄们称他为“馒头”。有一天,一位调皮的师兄在馒头脸上画了一只小乌龟并且藏起了他的镜子。馒头睡醒后,不自知地走出门去,看到馒头的样子,很多道士都忍不住笑了。老道长将馒头叫进自己的房间问:“你认为,大家

  • 庄子:活明白的人,都懂得这十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庄子,外物,物役,老子说

    一、不管不问,不计较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不要跟井里的青蛙谈论大海,青蛙只见过眼前的一隅天地;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夏虫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四季;不要跟迂腐的人谈论道理,他们的教养和见识有限。庄子了悟人生真谛,却从不把自

  • 孟琢:《庄子》“吾丧我”思想新诠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庄子,齐物论,大宗师,孟子

    人物关系是《齐物论》的核心议题,人对于万物的态度,又与其对“自我”的理解方式密不可分。因此,“吾丧我”作为《齐物论》的开篇命题,实统领了庄子的齐物之思。“吾丧我”的语义内涵和哲学寓意是丰富而模糊的,对它的解释吸引着大量学者;新世纪以来,仅《哲学研究》就发表了陈静、罗安宪、陈少明三位先生的专题论述。前

  • 庄子的离愁

    历史解密编辑:冷月哲思录标签:庄子,儒家,富贵,哲学,离愁,陶渊明,科学家,艺术家,数学家,春秋战国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庄子曰:“逍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脱离不了名利二字,正如今天有朋友问我《止学》应该如何看待的时候,我说这本书、这个人,还有他们所代表的一切,通通都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儒家的虚伪由是可见一

  • 庄子:40岁以后,人生最上乘的境界是......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道家,明镜,庄子,苏轼

    岁月在轮转,光阴在更替,而人之境界,也一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年轻人的火热,而立之年的冷热交织,中年之后的淡然。道家的庄子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大致意思是,恬淡、独处、不争,都是天地的本质。而对于人到中年的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恬淡做人、豁达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