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1):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松鼠爸爸
与秦孝公差不多同时变法的,还有齐威王。
齐威王刚即位时,常常彻夜饮酒,淫乐无度,将政事全部委托给下面的大臣。文武百官一看国君做甩手掌柜,谁也不认真负责,跟着齐王一块荒淫放纵。
各国一看齐国没人管事,于是都率兵侵犯。不仅魏国、赵国和楚国等强国时常欺负齐国,就是弱小的鲁国和卫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
齐国被诸侯攻城夺地,国家危在旦夕,可是齐王身边的近臣,谁也不敢进谏。
关键时刻,有一人挺身而出。谁?
淳于髡(kūn)。
淳于髡
淳于髡据说是齐国的“上门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幽默,一肚子的笑话,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但从不辱使命。
淳于髡一看齐威王这样下去可不行,可是担心触怒他,又不敢实言明劝,于是编了一个故事。
淳于髡说:“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可知这只鸟是怎么回事吗?”
齐威王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知道淳于髡在说他,于是答:“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就使天下皆惊。”
齐威王说完,开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齐国于是大治。
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的出处。也有人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齐威王治国
齐威王能够成为一代名君,除了淳于髡,还与国相邹(zōu)忌的劝谏有关。
邹忌是一个颜值超高的大帅哥,身高八尺,又帅又挺拔。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在镜子前扭来扭去,自恋地问夫人:“老婆,你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帅呀?”
夫人笑道:“当然是夫君你更帅。徐公那糟老头,哪能跟你比?”
邹忌很高兴,但心里随即一格登:城北徐公是我国有名的大帅哥,成天被美女排着队倒追,怎么会没我帅?
邹忌虽然自恋,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不信自己比徐公更帅,于是又找小妾确认:“亲爱的,我同徐公比,谁更帅呀?”
小妾冲他媚笑道:“Darling,徐公怎么能比得上夫君您呢?”
邹忌既得意又困惑,第二天,有外客来访时,邹忌又问:“我跟徐公比,谁更帅?”
客人道:“徐公当然不如先生帅。”
邹忌有点相信了。可是第二天,他见到徐公本人,反复打量,还是觉得自己不如对方帅。再照镜子,越发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邹忌大伤自尊,当晚彻底失眠,好奇道:为什么我明明不如徐公,却一致被认为我比徐公帅呢?他们为什么都要欺骗我、蒙蔽我?
一晚上各种反思和总结,邹忌终于明白:“我夫人说我帅,是因为爱我;我的小妾说我帅,是因为怕我;我的客人说我帅,是因为有事求我。”
邹忌由自己的虚荣心想到朝政。第二天上朝,他见到齐威王之后,就基于这件私事展开联想:“大王,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帅。可是我夫人因为偏爱我,我的小妾因为害怕我,我的客人因为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帅。”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心道:邹爱卿这是闲得蛋疼吗,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干吗?
却听邹忌说:“如今齐国疆域方圆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中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的子民,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不比臣浅啊!”
齐威王是位明主,一点就透,大受触动,于是下令:“齐国臣民,但凡能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受上赏;书面劝谏寡人的,受中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寡人过失、并传到寡人耳中的,受下赏。”
威王这道诏令一下,齐国人全疯了,臣民纷纷前来进谏,一时间王宫门庭若市。齐威王来者不拒,欣然采纳,然后重用邹忌实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
诸侯各国国君听说此事,深感齐威王心胸广阔、格局宏大,纷纷到齐国朝见。
松鼠父子读战国:齐威王他爸是哪个“齐桓公”?
小松鼠问:“淳于髡为什么要绕弯子,把齐威王比作一只大鸟?”
“这是说(shuì)客的常见套路。以打比方、讲故事、说寓言的方式向国君进谏,在春秋战国时特别流行。说话太直,国君不爱听,甚至还会生气。严重的,还可能迎来杀身之祸。”
“上次您讲齐国故事时,是‘姜齐’的齐康公。现在的齐威王是‘田齐’的君王吗?”
“是。齐威王是‘田齐’的第四任君王。前面三任分别是齐太公、齐废公和齐桓公。齐威王就是齐桓公的儿子,他即位时,田齐已经开国30多年,但因为政治混乱,一开始国力并不强,经常受欺负。”
“齐桓公不是春秋时的国君吗?”小松鼠奇道。
“齐国历史上有两个齐桓公,一个是姜齐桓公,名叫姜小白;一个是田齐桓公,名叫田午。”
“对了,老爸,您说要给我讲‘田代姜齐’的故事,还没讲呢。”
“哦,忘了!”松鼠爸爸猛拍脑袋,“战国的故事太丰富,线索有点复杂,一不小心就错过精彩。好,我这就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