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何老夫人擅放官粮,乾隆嘉奖|齐顷公以孝误国,险当俘虏

何老夫人擅放官粮,乾隆嘉奖|齐顷公以孝误国,险当俘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吴前例 访问量:1175 更新时间:2023/12/18 9:48:23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后果。虽然,做决定前会有一番权衡,只是利害结果都有远近之分。无论是错估了结果还是不计后果,由此引发的一切,都是对当初行为的回报,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都需要自己承担。

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

一、氏老夫人擅自开官仓放粮

乾隆二十六年,山东德州大雨倾盆。持续数日的降雨引发特大水灾,城市内外一片泽国,屋倒房塌,人们只好扶老携幼登上城墙,在城墙上搭窝棚暂住。半个多月后,水还没有退,更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百姓家里的粮食全吃光了,眼看就要出现饿死人的事。

人们迫切盼望官府能放粮救人。山东粮道衙门的官仓就设在德州,可谓近水楼台,但负责此事的山东督粮道颜希深却在发大水之前,因公外出。现在大水围城,德州内外交通断绝,放粮之事无人署理。

那么,别人是否能够代办呢?按照规定,动用官粮,必须由督粮道上申请,获批后实施。否则擅放官粮,不但要丢官罢爵,还要自己补齐等量耗用的粮食。一则,事关前程;二则,数万饥民所需的粮食,哪里是普通官吏赔得起的。所以,没有人敢私开粮仓赈济。

颜希深的母亲何氏眼见有人饿得倒下,万分着急:官仓有粮却眼睁睁地看着人饿死!她从后宅来到前衙,派人叫来管理仓库的官吏:“人都要饿死了,为什么不开仓放粮?”

清代粮仓

官吏回到:“老夫人有所不知,朝廷规定,放粮须上司批准,否则将罢官、罚没财产!”

“饿死人了怎么办?”

“此事需颜大人向上申请,上官审批方可执行。颜大人不在,下官实在无能为力。”

何老夫人一跺脚:“我替儿子做主,马上放粮。出了事我儿一人承担,绝不连累大家。若要赔偿,我家的全部家产做押。”

官吏们深受感动,立即开仓放粮,解了灾民们的燃眉之急。

水灾退去,山东巡抚追究责任,弹劾颜希深擅动官仓。乾隆皇帝接到奏报后,在奏折上批道:

“汝为封疆大吏,有如此母良吏,不保举而反参劾耶?”

责备了山东巡抚之后,乾隆又决定耗用的粮食实报实销,何老夫人封诰三品,颜希深也随后受到重用。

清代官员

二、齐顷公孝母险丧国

春秋时众多诸侯国纵横捭阖,军事、外交活动频繁。晋国大夫郤克访问鲁国,又同鲁国大夫季孙行父一同出使齐国。在国都临淄他们又遇到了卫国使臣孙良夫、曹国使臣公子首。

接见四国使臣时,齐顷公心中啧啧称奇。原来这四个人各有缺陷:郤克一只眼睛,季孙行父秃顶,孙良夫跛足,公子首罗锅。

会客结束,他迫不及待地回到后宫去见母亲——这是个有轻度抑郁症的妈妈,生活中难露笑容。齐顷公非孝顺,平时总是想方设法逗母亲开心。

见儿子含笑而来,太后好奇地询问:“有什么有趣的事么?”

“今有晋、鲁、卫、曹四国,各派大夫前来通好,“他把四位使者的残疾描述了一番,又道,“世间残疾不罕见,只是四人各不相同,同时上堂,着实可乐。”在齐顷公此时的心中,博母亲一笑的心思已经压过了国政。

齐太后果然发生了兴趣,要求观看。

齐顷公为了让母亲高兴,慨然应允,并为了效果的最大化,还刻意做出安排:找来四个同样缺陷的人充作车夫迎接使者。

次日,齐顷公邀请四国使者赴宴,安排母亲在高台后偷看。

齐国上卿国佐劝谏道: “朝聘,是国家的大事。宾恭主敬,敬才成礼,不可当儿戏。”

齐顷公哪里肯听。

齐太后掀开帷帐,看到眼前行来的这四组八人,不由得大笑失声,连带身边的侍女也都忍俊不住。

郤克等人受此侮辱,无不愤恨,相约复仇,连夜回国了。

三年后,郤克率四国联军讨伐齐国,齐顷公损兵折将,险些被俘,只能割地求和。

齐晋鞌之战

同样是不顾规则、任性而为,带来的后果也都很巨大,只是这一利一害的极致,不得不说是源自两者出发点的云泥之别。

前者,何老夫人为救万民于生死一线,宁可牺牲自家全部利益,堪称是一次倾家荡产式的舍己为人。其后也有危机,遇到了好皇帝而得到褒奖,假使仍被惩罚,也无损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而后者呢?人常道百善孝为先,齐顷公事母至孝不是错,但其所作所为仅为一己之私,且毫无道义,于公失礼于天下,废误国政国事,于私失德于人前,以貌取人,侮辱能人异士,被人报复实在是咎由自取。

从何老夫人、齐顷公都出于好的动机,但结果与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迥异,不得不引人深思!

更多文章

  • 「齐顷公5」讨伐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齐顷公,鲁国,齐国,齐军,国君

    公元前589年春,齐军三军出动两军讨伐鲁国。齐顷公亲率中军,由自己最喜爱的勇将卢蒲就魁为先锋,大军一路南下,侵入并包围了鲁国北部边邑龙城。两年前齐军曾突袭鲁国边城得手,但这一次,鲁国吸取了教训,他们加固了城墙,作好了充足的防御准备。齐顷公的先锋卢蒲就魁一路猛打猛进,他身先士卒,仅率少数兵士便驾车直冲

  • 战败归来,遇一女子拦路问了俩问题,齐顷公查明身份后送她一块地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国,卫国,鲁国,韩厥,先秦,周朝,齐顷公,楚庄王,春秋战国

    公元前592年春天,齐国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齐顷公邀请自己的母亲萧桐叔子坐在帷幕中观看一场戏。原来齐国迎来了三位使者,分别是晋国的卿大夫郤克、鲁国使者和卫国使者。这三位使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体有点不同于常人:郤克驼背、鲁国使者跛足、卫国使者一只眼睛瞎了。按理来说,一国之君接待他国使者,

  • 「齐顷公2」断道之盟1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齐国,晋景公,士会,晋国,国君

    齐国上卿国佐长叹一声道:“外交,乃国之大事,理应行尊敬之行,怎么可以拿来戏弄使臣呢?”齐顷公虽有些自责,但想想能够让母亲如此开怀一笑,值了。见齐顷公如此不当作一回事,国佐无奈叹道:看来,从此我们齐国要惹上大麻烦了。齐国真要惹大麻烦了么?在齐顷公看来貌似不会。当时的齐国,经历齐惠公的十年休养生息,收拢

  • 齐顷公恶搞残疾人后果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齐国,卫国,大军,齐军,周朝,先秦,齐顷公,晋景公,残疾人,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齐顷公恶搞残疾人后果很严重齐顷公十年(前589),齐国征伐鲁、卫,鲁卫两国请求晋国出兵解救。晋国派出兵车八百乘,以郤克为统帅,大军来到鞍地(今山东济南东北)。战争开始,齐顷公自恃其勇,根本不把晋国人放在眼里,战马没有披甲,兵士们没有吃早饭就向晋军发起了攻击。而晋、鲁、卫联军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个个奋

  • 齐懿公:杀人父夺人妻,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齐国,崔杼,左传,齐懿公,司马迁,伍子胥,齐昭公,齐桓公

    仇恨是一种对过去经历中的被剥夺、被迫害、被攻击不能释怀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不共戴天”,人们常用来形容仇恨极深,意思是不愿和仇敌在同一片天底下并存。古人总结不共戴天之仇主要有四: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亡国之奴、灭门之仇。“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史记·伍子胥列传》司马迁正是

  • 齐懿公吕商人:杀大臣的父亲,夺大臣的妻子,结果玩火者终自焚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懿公,吕商人,齐国,吕舍,齐昭公,国君,齐懿公吕商人

    (齐孝公吕昭)公元前633年,齐国的第十八位国君,齐孝公吕昭死了。春秋时期,权力传承早就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所以既然老子吕昭死了,那么王位就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齐孝公的儿子,姓甚名谁,作者翻遍《史记》和《左传》,也没有找到记载,但作者找到的记载表明,齐孝公一死,齐国的权臣开方就袭杀了齐孝公的儿子

  • 齐国公孙无知之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齐国,左传,鲍叔牙,齐襄公,齐僖公,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公元前686年,鲁庄公八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齐国发生了公孙无知之乱,齐襄公被弑杀,公孙无知篡位自立。仔细阅读《左传》所述的这一段历史,虽然惊心动魄,好像事发偶然,但其实,只有相信这是酝酿已久的阴谋行动,才符合历史的真实。连称、管至父为何会被派遣去葵丘驻守?春秋时期,载于《左

  • 齐国公孙无知政变涉及的七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齐国,管仲,雍廪,国君,齐襄公,历史故事,公孙无知政变

    鲁庄公八年冬,齐襄公堂弟公孙无知发动政变,借助连称、管至父之手,杀害齐襄公于姑棼,也即今天山东省博兴县之南。公孙无知发动的这场政变,从现有《春秋》、《左传》的记载来看,并参照《史记》,就会发现许多疑点,且存在许多令人不解的问题。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政变的时间问题。按照《春秋》记载,齐襄公死于鲁庄公八

  • 小霸陨落:齐僖公伐纪不成,含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林熙的熙标签:齐国,商朝,分封,郑国,周朝,先秦,周王朝,诸侯国,齐僖公,小霸陨落,汉高祖刘邦

    齐国的始封君姜太公姜子牙据说去世时已有一百多岁,其子吕伋继位,是为齐丁公,丁公死,齐乙公继位,乙公死,癸公继位,癸公死,其子不辰(不臣)继位,是为齐哀公。齐哀公没能像祖先们一样勤勉治国,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史料记载他:荒淫失政,致使国愤民怨;贪恋床第之欢不上早朝;沉溺于田猎,使齐国百姓田猎成风;号令不

  • 齐襄公和妹妹之间真的不清不楚吗?齐僖公是如何被三个女儿打脸的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齐襄公,齐国,卫国,齐桓公,国君,哀姜,齐僖公,周朝,先秦

    被尊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齐僖公很糟心,三个女儿都系不紧裤腰带,轮番抽他的老脸,其中有一个还跟亲哥哥不清不楚,差点引发齐鲁两国交恶。如果您对齐僖公不太熟悉,那你一定听说过齐桓公,他就是齐桓公姜小白的老爸。齐桓公是齐僖公的第三子,原本没资格接老爸的班,接班人是大哥齐襄公姜诸儿。后来大哥不学好,因为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