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策小故事《邹忌摇琴进谏》

战国策小故事《邹忌摇琴进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洋葱辣眼睛哦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3/12/12 1:31:50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齐威王纳谏》

齐国王都临淄,沉浸在一片欢悦之中,新王登基了,史称齐威王。上任伊始,这位决定大干一番的新王却沉浸在管乐之中无法自拔。大王喜欢音乐的消息不胫而走,投其所好的奸佞臣子,便四处搜罗各路乐师进京演奏,以博取新王宠幸。一天一个身高八尺、仪表堂堂的青年才俊来到齐王宫,自称乐师,要为齐王摇琴演奏。齐王甚是高兴,可这位乐师手拿摇琴,立于朝堂之上,纹丝不动齐王催促道:乐师,为何迟迟不奏啊?乐师:这就好,然后依然不奏乐…………

齐王三次催促,乐师只答就好,却不奏乐。齐王怒道:乐师来到宫中,说会摇琴,为何还不演奏?乐师:禀大王,我不会摇琴齐王大怒:身为乐师不会奏乐,配当乐师吗?来此戏耍本王,该当何罪!乐师反问:身为大王,沉迷声乐不理朝政,配当大王吗?戏耍齐国百姓,该当何罪!……齐威王走到乐师面前,深鞠一躬。拜这位青年才俊邹忌为上卿,辅助朝政……历史记载的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著称。齐威王在位时期,任邹忌,田忌孙膑等一干贤臣良将辅佐,国力日强……明君贤臣,进谏纳谏,开中兴盛世传为佳话,其实昏君当政,朝堂之上没有忠臣吗?只是没有明君而已。邹忌一个出身乡野的青年才俊,能够摇琴进谏,扶摇直上,身居相国席位,除了自己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进谏方法,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遇到了一位明君。才能有机会建功立业留名史册。想想看看我们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呢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琴谏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邹忌,齐国,王见,齐威王,威王,臣子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是战国中期齐国名士,博学善辩,曾以琴谏闻名,拜齐国之相。邹忌获悉齐威王正思励精图治,便前去求见。威王本好音律,听说邹忌擅长鼓琴,真是喜出望外,热忱地将他挽留在宫中。齐威王理毕朝务,悠然走近琴台。刚刚调正大弦小弦,邹忌忽然推门径入,连声赞扬说:“好高超的琴艺啊!”威王见他唐突而至,

  • 十年前邹忌猜忌田忌,十年后田婴猜忌田盼,是齐威王重用了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邹忌,齐威王,田忌,田婴,齐国,魏国

    楚威王即位后,东周局势大变已然发生。此时,三晋中的魏国经历了桂陵、马陵两次大战的沉重打击,已彻底走向没落。而桂陵、马陵两战中大获全胜的齐国,国力则步入鼎盛,一时间无人能敌。原本偏居一隅的秦国,则虎视眈眈地加大了东扩力度,不但迫使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还侵占了魏国河西的大片土地。就在中原城头大

  • 上下五千年105:齐王玩物丧志,邹忌以琴喻政,广开言路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邹忌,齐国,扁鹊,齐王,楚庄王,齐威王,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

    #历史开讲#上回说到扁鹊见蔡桓公,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疾病深入骨髓,扁鹊也无法医治,最后很快病死了,公元前356年,他的儿子齐威王继位。齐威王上任后不理朝政,专心在宫中抚琴,国势衰弱,赵魏韩等国家都趁机攻打齐国,齐国抵抗也总是吃败仗,甚至有大臣觐见,劝说齐威王玩物丧志,还被齐威王杀头,所以没过几

  • 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这个必背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到底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粥又可温标签:邹忌,田忌,齐国,秦国,李斯,楚王,徐公,齐威王,四大名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一代美男子因为照镜子问了下自己老婆和小妾,我和城北徐公谁美?发现了一个千古规律,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人的天性。他讲这个事情告诉了齐威王,表示像我老婆和小妾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有的有求于你,有的害怕你的权势,如果你只听一面之词,时间久了就会被蒙蔽

  • 古代名人智慧:邹忌以美讽喻谏威王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邹忌,威王,齐国,齐威王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邹忌是战国齐威王的国相,齐威王不善于听从别人的劝谏,邹忌便想法让威王广采群言,以便战胜诸侯。他想起来前些日子他的妻、妾、朋友对他赞美的事,何不以此来劝威王呢?事情是这样的,邹忌是位仪表堂堂的美男子。这天早上,他穿戴好了衣帽照着镜子,问他妻子:“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他的

  •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邹忌对齐国影响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邹忌,齐国,魏国,秦国,齐威王,齐王建,历史故事

    公元前355年,齐国一个叫邹忌的大臣,某天来找齐国当时在位的齐威王,说自己之前早上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很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对于这个故事,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都听过,因为语文课本上有这个课文,而且需要全文背诵。这篇课文的原文,出自《战国策》,讲得大概就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邹忌的

  • 项伯行侠与张良交,鸿门舞剑背叛项羽,护驾刘邦封地射阳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项羽,刘邦,项伯,张良,范增,樊哙

    南宋学者徐钧有诗云“霸上孤军势莫支,鸿门一剑事尤危。射阳不与留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这首诗说的就是鸿门宴的事情,射阳为项伯,留侯为张良。在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范增给项羽使眼色,让项羽赶紧杀死刘邦,但是项羽装作没看见。后来范增让项庄舞剑杀死刘邦,但是由于项伯的阻挡项庄未能得手。鸿门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

  • 项伯是项羽的“小叔叔”,为何名字叫“项伯”?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项羽,项伯,刘邦,吴广,孔子,曹操

    还老根据《史记索隐》所载:崔浩云“伯﹑仲﹑叔﹑季,兄弟之次,故叔云叔父,季云季父”,即“伯”的确“老大”的意思。而《释名释亲属》对“伯﹑仲﹑叔﹑季”的解释分别是:“伯,把也,把持家政也;仲,平也,位在中也;叔,少也;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不过,“伯﹑仲﹑叔﹑季”的排序不是固定的,

  • 鸿门宴前夜,刘邦与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后来咋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邦,项伯,项羽,张良,鸿门宴,汉惠帝

    文|小河对岸鸿门宴,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饭局,其直接影响了秦末之际的天下归属。而影响鸿门宴结局的走向,却又是项伯的通风报信。项伯,名缠,是项羽的叔父。因张良曾对其有恩,而张良又在刘邦军中,恐张良被殃及。故将楚军打算次日攻击刘邦军队的消息告知了张良,而张良却以逃亡不义为由,一心为刘邦谋划,并劝说项伯

  • 鸿门宴保下刘邦的项伯,在项羽死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项羽,项伯,范增,韩信,秦朝,汉朝,鸿门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就是秦朝,但是可惜的是,这个王朝因为刑法太过苛刻,再加上这个王朝的皇帝胡亥是一个昏君,所以秦王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在这之后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楚汉之争。范增楚国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谋臣叫做范增,虽然他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但是非常有谋略。面对日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