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2/11 12:20:53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

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可惜至今鲜为人知。

第一,孙膑与庞涓的确是同学,《史记》记载是“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但鬼谷子是不是他们师父这就不清楚了,孙膑与庞涓的师父是鬼谷子的说法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

第二,孙膑所受的膑刑,并不是挖去膝盖骨,而是直接砍掉双足,《史记》记载庞涓使人“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之所以认为是挖去膝盖骨,主要是受孙膑的“膑”误导,其实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释中说的很清楚:夏有膑刑,挖其膝骨,周改刖(yuè)刑,即砍两足,孙膑所受正刖足。

坐上轮椅的孙膑威力丝毫不减,之后两次击败庞涓,还打倒了战国第一霸主,于是孙膑由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一生参与两次战争,即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前者是围魏救赵,后者是围魏救韩。

战国时代,中后期是秦国、赵国、楚国、齐国等争锋,但在前期真正的霸主却是后来不起眼的魏国。当时,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变法,尤其吴起创立的魏武卒横扫诸侯,甚至创造过五万大败五十万秦军的惊人战绩,于是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主,但魏国霸主地位却被孙膑给终结了。

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决定围魏救赵,既救援了赵国,又能削弱了魏、赵两国,之后就派田忌、孙膑等出兵。在孙膑指挥下,齐国伏击了庞涓回援兵马,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打破了魏武卒不可战胜的神话。根据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汉简记载,桂陵之战中孙膑还俘虏了庞涓,只是可能魏国主力尚在,齐国后来又放归庞涓。

十余年后,魏国入侵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于是齐国再一次实施围魏救赵战术,派田忌、孙膑等出兵救韩。孙膑采取增兵减灶之策,吸引庞涓紧追不舍,最后在马陵地区设伏,当场射杀魏国大将庞涓。之后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精锐数十万人,几乎全灭魏武卒,还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史记》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打败庞涓与打倒战国第一霸主魏国,其军事思想与作战方略等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而且要理论有理论、要战绩有战绩,既然如此为何孙膑还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其实,战国四大名将并不意味着战国最杰出的四位将领,背后有二个原因。

1,战国四大名将不是整个战国时代的四大名将,而是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一个显著特点即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这四人都是强秦与诸国频繁战争中的名将。简单的说,六国名将要符合战国后期和与强秦交战频繁胜利这两个条件才行,李牧、廉颇都与之交战且胜过,所以这两人入选,而秦国的白起、王翦本身战绩突出,入选更无争议。

正因如此,历史上吴起、孙膑、乐毅才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其中乐毅虽然生活在战国后期,但主要战绩是攻齐,没有与秦交过战。匡章曾率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秦,血战三天占领函谷关,迫使秦割地求和,在六国与秦两百多年战史上空前绝后,但当时秦国与关东六国的国力差距还没彻底拉开。

2,战国四大名将之说源于《千字文》,即“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之所以选“起翦颇牧”,还是为了押韵和对仗。

首先选出来的是李牧,“宣威沙漠”说的就是他,而古代廉颇与李牧合称“颇牧”,于是廉颇也就入选了。因为四字一句,为了对仗公整,自然还需两人,而谈到战国名将,白起怎么也绕不过去,于是白起入选,而《史记》中与白起合传的王翦,也顺势占有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吴起、孙膑等人无缘战国四大名将,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评选规则的原因。纵观整个战国时代,战国四大名将应该在吴起、孙膑、白起、李牧、王翦这五人中选择,如果一定只选四人的话,孙膑可能会落选,原因如下。

与吴起、乐毅等人不同,孙膑还有二个特殊情况,即孙膑身体状况以及身份。

上文谈到,孙膑遭受刖刑,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冲杀,严格来说不算将,只能运筹帷幄。《史记》记载:“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齐威王准备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委婉拒绝,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孙膑从实际军事指挥角度婉拒,由于孙膑行动非常不便,必然很难及时准确的掌握战场信息,从而做出合理应对,另外也不便出场鼓舞军心士气。

孙膑来到齐国之后,到底是什么身份,田忌家臣还是齐国官员?笔者认为,孙膑初来齐国之时,大概是田忌客卿,田忌赛马之后,田忌将孙膑献齐威王,“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孙膑成为齐威王的老师了。之后的桂林之战,因为孙膑婉拒为将,于是齐威王“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孙膑成为了军师。

严格来说,孙膑不能算将,用现在话说应该是参谋长,没有独立带兵打仗的经历,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之列也可以理解。所以,整个战国的四大名将应该是:吴起、白起、李牧、王翦。

参考资料:《史记》等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地捷星美食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魏国

    《足弱二首》有言: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内,我国各地的情况都非常混乱,这也使得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在那个时候,很多诸侯国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打败其他国家,并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而正是在这样的乱世

  • 被庞涓砍膝盖骨,脸上也被刺字的孙膑,最后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鬼谷子

    《史记》曾言:“其孙膑脚,筹策庞涓。”战国年间,虽孙膑庞涓师出鬼谷子门下,具同门情谊,然因嫉妒之心,庞涓却屡屡排斥孙膑,两人互相争斗,亦从未停歇。虽在很多人看来,不同优秀人才之间,理应有着和谐的关系,基于彼此的帮助与扶持,双方均能实现共同发展。可古往今来,受嫉妒心的影响,很多人才之间难以获得和谐关系

  •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在脸上刻了字,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魏国,鬼谷子,齐国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这是一桩同门的仇恨。孙膑和庞涓这两个人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而且对于“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样的历史故事,你是不是也非常清楚呢?是的,这两个历史故事以孙膑、庞涓为主角而展开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两个故事我们后面有详述,先看一下孙膑与庞涓的“5个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们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其中包括孙膑和庞涓两位师兄弟。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二人本是好兄弟,却因为功名利禄而相爱相杀。之前,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孙膑被好友庞涓介绍到魏国从政,却被

  • 庞涓断孙膑腿,孙膑用几十年布局复仇,为何同门相残成战国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庞涓,魏国,战国,相残,同门,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战国时期,同门相残的情况并不罕见。其中一位著名的例子就是庞涓与孙膑之间的恩怨。庞涓是一个军事家,曾经在魏国为将,后来又成为了赵国的大将。孙膑则是另一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曾为赵国效力。庞涓和孙膑都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学习过一样的战术技巧,但最终却因为一个腿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庞涓曾经误用孙膑的

  • 山东挖出一竹简,解开庞涓残杀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国,鬼谷子

    导语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没有被载入历史教材之中,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鲜有人知的历史事件。孙膑,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兵圣孙武的后代,以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的头衔闻名,军事能力可见一斑。但他在历史上被人所知的身份不只是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仇必报之人。与同门师兄弟庞涓间的恩怨

  • 庞涓不杀孙膑,将其处以膑刑,为何不怕孙膑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公元前342年,韩魏爆发战争,韩国屡战屡败,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是派田忌、田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援助韩国。在这一战中,孙膑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采用围魏救赵战略调动庞涓,又用增兵减灶诱惑庞涓轻兵冒进,最终在马陵道上一举击杀庞涓,报了当年膑刑之仇。回读这段历史,固然为孙膑的计谋喝

  • 庞涓断孙膑腿,孙膑用数十年布局复仇,为何师兄弟相残成战国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引言:随着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各诸侯王逐渐压抑不住自己的野心,走上了争霸的道路,天下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之间利益关系极其复杂,有时形成同盟,有时反目成仇。战国比起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思维也随之改变。春秋时期,儒

  • 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庞涓,齐国,魏国,孙膑,孙伯灵,田忌赛马,四大名将

    成年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读《史记》,说《史记》,今天我为大家讲解《史记·孙膑列传》的故事。学过中学语文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而这则故事出自《史记·孙膑列传》。当时,孙膑遭到同门师兄庞涓的陷害,在魏国被挖掉了膝盖骨,脸上也刺了字。之后因为一

  • 1972年山东挖出一竹简,才知庞涓残害孙膑真相,被挖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战国时期的孙膑是一个大军师,乃兵家之大成者。历来无论是文献上还是影视剧里都在讲述孙膑的故事,而且多数是比较正面、聪明的形象。但是真正历史上的孙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年庞涓设计残害孙膑,是否是属实?这些需要有力的物证才能得出事实结果。据说我国山东曾挖掘出过一段竹筒,里面揭开了孙膑被割掉膝盖骨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