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再读《田忌赛马》:孙膑的计谋真是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3035 更新时间:2024/2/11 12:14:38

田忌赛马》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知,小时候只觉得孙膑果然是个足智多谋的幕僚。他聪明有智谋,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别人的短处,以微末之势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就如映照了他当时的处境一般,身处困境却毫不气馁,依然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齐国有名的谋臣。

只是小时候的褒扬在如今看来,却是产生了不一样的味道。恍然发现《田忌赛马》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利令智昏,善自为谋的真相。

计谋的背后是唯利是图

孙膑在魏国,因为处处彰显自己的智谋,而受到其师兄庞涓的嫉妒,于是孙膑被陷害与齐国暗中有来往而,最终被挖去膝盖骨并在脸上被刺字。

庞涓断了孙膑的后路,自觉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孙膑并不是那么容易心灰意冷的人。

在齐王派使臣去魏国的时候,孙膑抓住机会,暗自联络上齐国使臣并声泪俱下打动了他。

于是本该必死无疑的孙膑,竟然被带去了齐国将军田忌府中,并且赢得了田忌的同情与帮助。

在《田忌赛马》便可以看出,田忌十分信任孙膑,将自己的马全部交到孙膑的手中。

而孙膑则是命人将上等马鞍放置到下等马身上,以此来冒充上等马。在与齐威王斗马的时候,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则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且不说孙膑原本就破坏了游戏的公平性,齐王本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他的马能够战无不胜也并不是因为他的马比别人厉害得多。而是面对大王,所有的臣下必定会有意无意地放水。

身为行军打仗的将军,田忌自是不懂得朝臣的弯弯绕绕。但是智谋胜过庞涓的孙膑一定懂。可是他却依然这样做了,并且让齐威王输得一塌糊涂,颜面尽失。

虽然作为一国之君输掉一场比赛没什么,可是对田忌而言,赢了比赛却输了君王的信任。

赛马结束后,田忌毫无察觉,依然兴高采烈地对齐威王说出这个计策,自此孙膑便出现在齐威王的视野中。

相比一个将军府的幕僚,一国之君的谋臣,才更有利于孙膑施展他的才能。所以,他可以毫不客气踩着田忌的肩膀上位。

这一场斗马,将孙膑唯利是图的恶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坏一直隐藏在计谋之后,叫人无所察觉,难怪庞涓为隐藏他而陷害。

成功的背后是惨绝人寰

公元前354年桂陵一战 ,一出围魏救赵,双管齐下让孙膑在齐国站住了脚跟。 彼时魏国因为赵国夺取了他的同盟卫国的漆,富丘二地,所以便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危难之际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与一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采用兵分两路的办法,一路军队与卫国将领公孙仓汇合,另一路则由田忌带领,孙膑从旁协助一起救援赵国。

田忌在战场上虽勇猛无比,但他缺少军事谋略。孙膑双腿被废,急于立功。于是便建议田忌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本是一个千百年来,让人称赞不已的制胜奇谋,可这奇谋背后的真相,却让人心生寒意。

孙膑让田忌派遣两个并不懂军事的官员,带着上万人佯装攻打平陵。

平陵虽是魏国的一个小城,但它南接宋国,北临卫国,行军途中很容易断掉粮草的供应。是极其重要的军事重地。果然这一举措让庞涓看到了机会,便率军打了过来。

这出佯攻既能起到消耗庞涓的八万兵力和粮草,也能迷惑庞涓的作用,这个计谋对兵家来说是再好不过的。

只是这条计谋却非常残忍。且不说庞涓本身颇具军事才能,孙膑却派遣两个根本不懂任何军事谋略的官员去引敌,这无异于是以羊饲虎。更何况庞涓手里有八万士兵,以一万对八万,必死无疑。

战争结束后,孙膑的计谋完成得相当精彩,庞涓失败被擒,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复仇。

可讽刺的是,孙膑此举,便是故意让这些无辜士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抵挡庞涓八万士兵,其心残忍狠辣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庞涓。

信任的背后是欲望和野心

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世人都以为田忌与孙膑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可是这种交好却经不起推敲。

孙兵作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他的野心其实比想象中的更大。马陵之战结束后,一向睿智聪明的他却劝诫田忌不要懈怠,应该整顿兵士不要返回齐国,让那些老弱病残的士兵,把守重要的地方。

这个举措本身就不合理,战争刚结束,一切还未真正的尘埃落定。他便让一些毫无战力的士兵去镇守最重要的地方。

身为一个谋臣,他更是让田忌放弃加官进爵的机会,反而一反常态让田忌带领军队,控制齐国首都,这样一来齐国的大权就全都收入田忌的囊中。

田忌如果当权,依照他毫无谋算的城府,朝臣必定会被孙膑所把控。可见孙膑根本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他在魏国被陷害,是齐国顶住所有压力收留了他,并重用他。然而孙膑依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劝诫全然信任他的田忌,让田忌造反。只是,田忌并没有立刻答应他。

造反之事颇为重要,田忌却向江湖术士堂而皇之地询问此事。原本齐威王在成侯邹忌的挑拨下已经对田忌颇为不满。听到田忌要造反的消息,更是大发雷霆。于是便下令捉拿田忌和孙膑。

最终田忌被逼无奈只能逃向楚国。一直到齐威王死后,才得以沉冤昭雪。

孙膑作为谋臣,并非不知晓田忌的性格,可一旦田忌起兵造反,他便是最大的从龙之臣,毕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诱惑太大。

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强烈的欲望和野心导致他前功尽弃,最终害人害己,仓皇逃窜。

小结:

毋庸置疑,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他的聪明与智谋使得齐国蒸蒸日上,这种功劳放眼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也找不出几个。

但看一个历史人物,不仅是从他的聪明才智,还要客观地从他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观察。

就像在《田忌赛马》里,孙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利用与自己有恩的田忌,不惜让其与齐王心生嫌隙,只为让自己重新在一片天地里施展拳脚,大放异彩。功过是非,我们不应以偏概全,而是功是功,过是过得看待!

更多文章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狠毒的真面目,怪不得会被庞涓挖掉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齐国,鬼谷子,魏惠王

    品读《史记》故事,学习古人智慧,学以致用,借古鉴今!1972年4月10日,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座卫生大楼正准备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地基,一时间,银雀山上被机器的轰鸣声,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随之重见天日。就在工程紧锣密鼓的进行时,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却意外发现一处与众不同的土壤,这里质

  • 孙膑打败庞涓,打倒战国第一霸主,为何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吴起,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了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地捷星美食标签:庞涓,孙伯灵,齐国,田忌,魏国

    《足弱二首》有言: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内,我国各地的情况都非常混乱,这也使得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在那个时候,很多诸侯国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打败其他国家,并最终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而正是在这样的乱世

  • 被庞涓砍膝盖骨,脸上也被刺字的孙膑,最后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鬼谷子

    《史记》曾言:“其孙膑脚,筹策庞涓。”战国年间,虽孙膑庞涓师出鬼谷子门下,具同门情谊,然因嫉妒之心,庞涓却屡屡排斥孙膑,两人互相争斗,亦从未停歇。虽在很多人看来,不同优秀人才之间,理应有着和谐的关系,基于彼此的帮助与扶持,双方均能实现共同发展。可古往今来,受嫉妒心的影响,很多人才之间难以获得和谐关系

  •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在脸上刻了字,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恨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魏国,鬼谷子,齐国

    孙膑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这是一桩同门的仇恨。孙膑和庞涓这两个人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而且对于“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样的历史故事,你是不是也非常清楚呢?是的,这两个历史故事以孙膑、庞涓为主角而展开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这两个故事我们后面有详述,先看一下孙膑与庞涓的“5个

  • 长大再读《田忌赛马》:孙膑计谋真又蠢又坏,难怪庞涓挖他膝盖骨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孙伯灵,庞涓,田忌赛马,田忌,齐国,魏国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们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抱负,其中包括孙膑和庞涓两位师兄弟。庞涓是孙膑的师兄,二人本是好兄弟,却因为功名利禄而相爱相杀。之前,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孙膑被好友庞涓介绍到魏国从政,却被

  • 庞涓断孙膑腿,孙膑用几十年布局复仇,为何同门相残成战国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庞涓,魏国,战国,相残,同门,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在战国时期,同门相残的情况并不罕见。其中一位著名的例子就是庞涓与孙膑之间的恩怨。庞涓是一个军事家,曾经在魏国为将,后来又成为了赵国的大将。孙膑则是另一位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曾为赵国效力。庞涓和孙膑都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学习过一样的战术技巧,但最终却因为一个腿而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庞涓曾经误用孙膑的

  • 山东挖出一竹简,解开庞涓残杀孙膑真相:孙膑被挖掉膝盖骨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庞涓,孙伯灵,田忌,魏国,鬼谷子

    导语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没有被载入历史教材之中,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鲜有人知的历史事件。孙膑,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兵圣孙武的后代,以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的头衔闻名,军事能力可见一斑。但他在历史上被人所知的身份不只是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仇必报之人。与同门师兄弟庞涓间的恩怨

  • 庞涓不杀孙膑,将其处以膑刑,为何不怕孙膑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公元前342年,韩魏爆发战争,韩国屡战屡败,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于是派田忌、田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援助韩国。在这一战中,孙膑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采用围魏救赵战略调动庞涓,又用增兵减灶诱惑庞涓轻兵冒进,最终在马陵道上一举击杀庞涓,报了当年膑刑之仇。回读这段历史,固然为孙膑的计谋喝

  • 庞涓断孙膑腿,孙膑用数十年布局复仇,为何师兄弟相残成战国常态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引言:随着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各诸侯王逐渐压抑不住自己的野心,走上了争霸的道路,天下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之间利益关系极其复杂,有时形成同盟,有时反目成仇。战国比起春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思维也随之改变。春秋时期,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