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雍被饿死后,赵国不仅损失了一员名将,统一中原的希望也破灭了

赵雍被饿死后,赵国不仅损失了一员名将,统一中原的希望也破灭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2861 更新时间:2024/1/27 8:13:18

文|飞鱼说史

历史之所以精彩,就是处处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意外。

战国时期的历史,在这点上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与其说战国时代是一本被当时人看不懂的书,不如说它是诸侯国不断争霸的舞台,因为所有的诸侯国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统一华夏。

战国历史三百多年,并没有哪个诸侯国一直强大,战国初期最有希望统一华夏的是魏国,战国中期,诸侯并起,秦、楚、齐都有希望统一华夏,而到了战国中后期,只有秦和赵希望最大,只是赵国没有把握住历史给予它的机遇。

赵国的中兴,要源自于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赵雍,但是赵武灵王却被自己的儿子和臣下在沙丘宫中饿死了,那么赵雍被饿死后,究竟损失了什么呢?

你可能会说,赵国的损失当然是赵武灵王这位英明的君主啦,其实不止,赵国还损失了一员名将,连带着统一中原的希望也破灭了。

这位名将就是乐毅,你可能会说乐毅不是燕国的吗,当然不是,其实他应该算魏国人,那么本为魏国名将乐羊之后的乐毅,为何又是赵国人,他又为何会效忠燕国的呢?

乐毅的故事,我们还得从乐羊说起。

在中山出生的乐毅成了赵国人。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战国的时代就拉开了序幕,这时候的魏国空前强大,因为魏国有位贤明的君主,也就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期间,魏国的领导队伍简直豪华的无以复加,李悝,吴起,乐羊、翟璜、西门豹等群星荟萃。

正是这群人的存在,让魏国可以蔑视一切诸侯,这时候的魏国看中了一个小国——中山国,于是魏国就派大将吴起和乐羊一起攻伐中山,毫无疑问弱小的中山被这两个人打的找不到北,中山就成为了魏国的一块”飞地“。

何为飞地呢,其实就是不和自己领土接壤的土地,像现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一样,乐羊因为有功,就被封在了中山,从此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就在中山这块地上繁衍生息。

但是魏文侯魏武侯的时代结束之后,魏国国力不断衰弱,中山这块飞地魏国就顾及不到了,倔强的中山就复了国,没多久赵国瞅着中山又无比烦躁,就发兵攻打中山,于是乎,中山又成为了赵国地盘,乐毅也顺利成章的又成为了赵国人。

乐毅有才初长成,立志为赵国效力。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并不像现在这样国别分明,所以无数有才之士会择良木而栖,哪个国家强大给的福利待遇好,就去哪个国家,这虽然正常,但是更多的人填报的第一志愿都是自己的国家,乐毅就是如此。

乐毅成长起来的环境,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中兴赵国的时期,自幼聪明伶俐,又精通兵法的乐毅,自然也会成为金子闪耀出自己的光芒,所有长大后,乐毅就被人举荐给赵武灵王,只是意外发生了。

这个意外就是赵武灵王的生命,赵武灵王由于在继承人上犯了迷糊,立了赵何为王之后,又想立赵章为王,自古国无二君,赵何就在李兑和公子成的鼓动下发动沙丘兵变,活活地把赵雍给饿死了。

当然举荐乐毅给赵武灵王的书信,也消失不见了,你可能会说,赵武灵王死后,乐毅可以效命新的赵王啊,但是乐毅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能把自己爹都饿死的王,又怎么会英明呢,就这样本以为会在赵国声名鹊起的乐毅,走了。

乐毅弃魏去燕,终究大放光芒。

离开赵国的乐毅并没有直接去燕国,而是来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魏国,这时期的魏国是魏昭王时期,我们都知道魏国从魏武侯之后,国力直线下降,到了这个时期,魏国已经成为了强秦或者强齐的附庸,当然魏昭王也不是一个明君。

乐毅投靠了魏国之后,并没有受到重用,但是命运之神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在出使燕国的时候,乐毅就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因为燕昭王绝对是燕国最贤明的君主。

就这样,在燕昭王黄金台的橄榄枝下,乐毅从魏国走了,从此之后,默默无闻的乐毅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响彻战国的名将。

那么乐毅究竟做了什么能被后人列为名将?其实仅仅只是凭一场燕国灭齐这一场战争,齐泯王不顾国际局势硬生生的吞掉了烫嘴的山芋宋国。

结果引来了五国伐齐,这场战争乐毅表现令人叹服,仅凭燕国几万士兵,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包括齐国的首都临淄,齐国为此几乎被灭国,而乐毅也被燕昭王封为了昌国君,说完了能打仗的乐毅,我们接着再说赵国。

假如赵武灵王没有发生意外,赵国会怎样?

赵武灵王的死亡,标志这赵国开始从盛转衰,假如他不死,那么赵国的改革还会继续,那么乐毅就有被赵武灵王重用的机会,这样的话,赵国就不会有奸臣李兑等专权。

赵武灵王不死,乐毅在赵国效命,那么接下来赵武灵王规划好的从北部匈奴绕过秦国函谷关,攻打秦国的计划就会被实施,这时候的秦国,秦昭襄王还很小,宣太后当政,即使有魏冉辅佐,秦国也不会是赵国的对手。

攻灭了秦国的赵国,用秦国作为补给后援地,这样的话就有了进可南下争雄,退依然可以立于不败的境地,安知赵国不会统一华夏?

只是这一切都是假设,随着赵武灵王被饿死,乐毅弃赵而去,赵国已经显露出疲态,再加上西部的秦国不断蚕食诸侯,虽然赵国还有廉颇、李牧,但攻灭秦国,统一华夏的时机已经不复存在了。

飞鱼说:

赵雍被饿死后,赵国不仅损失了一员名将乐毅,统一中原的希望也破灭了,赵武灵王时期是赵国攻灭秦国的最好时机,只是赵国没有把握住。

本为魏国名将乐羊之后的乐毅,为何是赵国人,又为何会效忠燕国?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历史巧合中的必然,有才能之人,总会找到让自己发光的地方,燕国对于乐毅来说,就是这样的地方。

战国时期的”战争“,说到底其实打的就是人才,如果君主开明,就会选贤任能,那么国家就会有活力而滚滚向前,就像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如果君主昏庸,即使给他千座金山,也会被他们败光,就像战国中后期的魏国一样。

任何一个国家不会无缘无故的强大,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衰弱,对此,您怎么看呢?

标签: 赵雍赵国魏国秦国赵武灵王乐毅

更多文章

  • 中国最牛的土丘:纣王在此酒池肉林,赵雍饿死于此,嬴政病死于此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纣王,嬴政,扶苏,土丘,书法家,赵武灵王,汉高祖刘邦,赵雍(画家)

    在中国先秦历史上,由于古人会盟需要高台,所以要么寻找天然高地,要么堆建一个土丘,比如安徽的禹墟、黄帝釜山会盟等。不过,这些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土丘,却充满了传说色彩,是真是假都难以确定,而且历经风雨之后,如今也难以辨别了。然而,中国有一个土丘,却贯穿中国3000多年历史,一直保存了下来,见证了一系列惊心

  • 赏画 | 赵雍 《青影红心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雍,青影红心图,赵孟頫,篆书,兰竹

    赵雍 《青影红心图》 立轴 绢本 设色纵74.6厘米 横4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此幅以淡彩汁绿写兰竹,为元人兰竹画中所罕见。图中危石耸立,以中锋淡墨勾画轮廓,略加皴擦,石间生出一枝修竹,枝条如弯弓曲弧,竹叶纷披多姿。坡地丛生蕙兰,茎叶青翠穿插交错,一荑盛开五六朵白花,蕊心浅红点缀,清幽含芳。画家将

  • 赵雍“人马画”的图像与精神内涵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赵雍,赵孟頫,李公麟,挟弹游骑图,秋郊饮马图,人马图

    《挟弹游骑图》由元代书画家赵雍(一二八九—一三六九)所绘,最初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而在三十多年之后,该作品又被重新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可见它在绘画收藏中所受到的重视非同一般,从绘画艺术来看,这幅画更被认为是赵雍对其父赵孟頫以及古代青绿人马画法传承的重要证明。检索赵孟頫的传世作品可以发现,他的“人马

  • 父子书法!二王赵孟赵雍欧阳询欧阳通梁诗正梁同书,儿胜父?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赵雍,欧阳询,欧阳通,赵孟,书法,楷书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都有不少父子书法家,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王”,还有我们熟悉的赵孟赵雍,欧阳询欧阳通,梁诗正和梁同书,不过,从他们的身上也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从历史角度看,作为儿辈的书法,却没有赶超其父亲的书法,尤其是在书法地位上,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个发现呢?下面就让我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断其双足、剔去膝盖骨,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田忌

    前言: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所谓乱世出英雄,战乱年代的人才容易被发掘,启用。在战乱年代,会打仗的人尤其受欢迎,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希望打胜仗,以彰显自己的强大,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思想尤为常见。孙膑惨遭庞涓背刺说起大名鼎鼎的孙膑,肯定会想起《孙子兵法》的孙武,两人不仅是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魏惠王

    庞涓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孙膑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与庞涓,同受鬼谷诀”,相传二人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可谓是学有所成的,二人皆为当时的兵法大家。之后庞涓到魏国担任将军,离开时,孙膑为其送行,二人也是流泪相别。此后经年,二人的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庞涓对孙膑施以膑刑黥刑,孙膑也展开了无尽的报复

  •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孙伯灵,庞涓,魏惠王,魏国,孙武,兵法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孙膑行至魏国,寓居于庞涓府中。孙膑感谢庞涓举荐之恩,庞涓面有德色。孙膑又讲述鬼谷先生改宾为膑之事,庞涓惊道:“膑非佳语,何以改易?”孙膑讲:“先生之命,不敢违也!”次日,同入朝中,谒见魏惠王,惠王降阶迎接,其礼甚恭。孙膑再拜奏道:“臣乃村野匹夫,过蒙大王聘礼,

  • 庞涓陷害孙膑挖了其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后来孙膑狠狠报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存在对立面的,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人也是一样,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即使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好坏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与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可是心术却完全不一样,师兄弟两人一直相爱相杀。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古人对这些道理更是清楚明了,当初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掉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田忌

    “围魏救赵”,“田忌赛马”,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而孙膑和同门师兄庞涓的恩怨情仇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让我们疑惑的是,两个人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为什么会走到手足相残这一步?庞涓不仅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去了他的膝盖骨,可是孙膑也不是吃素的,他死里

  • 孙膑马陵之战败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热度一生标签:庞涓,马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军援救,径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韩国回撤,可这时齐国的军队已向西进入了魏国境内。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著称。早在魏文侯时,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荀子·议兵》对魏武卒的建立做了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