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陷害孙膑挖了其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后来孙膑狠狠报复了他

庞涓陷害孙膑挖了其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后来孙膑狠狠报复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1/5 13:04:51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存在对立面的,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人也是一样,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即使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好坏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可是心术却完全不一样,师兄弟两人一直相爱相杀。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古人对这些道理更是清楚明了,当初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华,就将孙膑骗去弄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从而导致孙膑被其挖掉膝盖骨,并且还在脸上刺字。从此以后孙膑再也无法行走自如,可是孙膑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等待时机,最后狠狠报复了庞涓。

孙膑与庞涓的仇恨

孙膑是孙子的后代,依旧遗传了祖辈的优良基因,再加上经过神人鬼谷子的教导,更是能力出众,完全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与孙膑从小一起追随鬼谷子学习的还有庞涓,庞涓也是能力不凡,可是与孙膑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所以庞涓一直担心今后师兄弟两人会辅佐不同的君主,那就危险了。

可是现实始终还是现实,庞涓早早就出去追随魏王南征北战,并且成为魏国的一员大将,而此时的孙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可以说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庞涓明白孙膑的才能,同时也惧怕孙膑的才能,庞涓好不容易取得的一切,他担心会被孙膑辅佐其余君主,从而夺走。

出于这样的惧怕,庞涓就主动邀请孙膑到魏国去跟着自己一起辅佐魏王,孙膑当时一无所有,得知自己好兄弟邀请,自然喜出望外前往魏国,谁知道庞涓这个家伙并不是真心邀请孙膑一起成就大业,而是心怀不轨。

在孙膑去到魏国不久后,庞涓就利用自己大将的身份给孙膑搞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并且要用法刑来进行处置孙膑,所谓的法刑,就是要将孙膑双脚的膝盖骨挖掉,让其不能走路,为了能够赶尽杀绝,庞涓还在孙膑脸上刺字,防止以后孙膑出去影响自己。

可是庞涓不管怎么伤害孙膑,孙膑还是坚强活了下来,并且在后来齐国使者出使魏国首都大梁的时候,孙膑想方设法与之取得联系,通过交谈对方觉得孙膑是个人才,就把已经残废的孙膑带到齐国,成为田忌的门客。

孙膑逐渐崭露头角

孙膑去到齐国之后,并非马上就得到重用,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田忌赛马,当初田忌与人赛马,在孙膑的建议下,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从而取得胜利,得到田忌的赏识。

田忌后来又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被齐威王尊为军师,专门指导齐国作战,一时间孙膑可以说已经成为齐国的中流砥柱,与魏国的庞涓势均力敌,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孙膑怎可坐失机会。

孙膑开始报复庞涓

当时魏国实力很强,因此总想对周围国家采取行动,让其成为自己的地盘,魏国首先就对赵国下手,并且还是举全国之力,想要一举拿下赵国。赵国自知实力不如魏国,便请求齐国支援,而齐国派出去支援赵国的大将正是田忌,还有军师孙膑。

当时庞涓断然还不知道孙膑已经在齐国成为军师,所以很多事情也没有那么谨慎,在他们攻打赵国的时候,魏国首都大梁缺少人员把守,这一点瞬间被孙膑发现,从而原本是去救赵国的计划,被孙膑建议成去围攻魏国首都大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当齐国军队浩浩汤汤前往大梁,庞涓就知道事情不妙,从而带领军队返回拯救大梁,谁曾想孙膑已经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设下埋伏,以至于庞涓大败,魏国实力也衰减不少,赵国倒是被成功救下来。

经过这次的事情,庞涓对孙膑更是害怕,但是在军事方面,庞涓也变得更加谨慎,后来魏国再次要攻打韩国,庞涓就十分谨慎小心,避免齐国的孙膑再次利用计谋收拾自己。可惜毕竟孙膑就是技高一筹,不管庞涓怎么防止,还是要中计。

当时齐国孙膑在收到韩国求救后,一样采取的是之前的“围魏救赵”计谋,不过这次孙膑把很多细节丰富了一下,尤其是他早已经料到庞涓肯定会有所防备,所以孙膑更是采用连环计,让庞涓防不胜防。

当时的军队行军吃饭,总是会在吃饭的地上刨一个坑用来生火做饭或者放餐具粮食,因此孙膑就吩咐手下,第一次的时候挖坑10万,后来变成5万,逐渐减少,这样就可以让庞涓错误的以为齐国军队害怕了,在逐渐逃跑。

果然,庞涓一开始还十分谨慎,后来看到数量逐渐减少的坑之后,庞涓大喜过望,他觉得齐国军队肯定是被自己的雄威所吓到,纷纷叛逃了,如今只要快马加鞭追到齐国军队,定可以一举拿下,还有孙膑这个眼中钉,也要将其处决。

庞涓于是带领一部分精兵迅速追击孙膑,而孙膑早猜到庞涓会上当,就在路上埋伏起来,等到庞涓赶到之时,只见四周箭如雨下,瞬间魏国军队兵败如山倒,庞涓看着自己的队伍慢慢倒下,悲伤欲绝,最后自刎而死,孙膑的大仇终于报了。

结语

原本师兄弟二人并非不能一起共事,只是因为心中的私欲和贪念,导致人失去了理智,被欲望最终迷失方向,才会做出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可是人在做,天在看,自古以来,不是没有报应,而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所有做错的事情,最终都会受到惩罚。

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厉害,都应该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不要过分骄纵,也不要过分妒忌,因为那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有自己好好做好自己,才是成就一番功绩并且稳定维持的最佳办法,那些歪门邪道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掉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田忌

    “围魏救赵”,“田忌赛马”,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而孙膑和同门师兄庞涓的恩怨情仇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让我们疑惑的是,两个人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为什么会走到手足相残这一步?庞涓不仅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去了他的膝盖骨,可是孙膑也不是吃素的,他死里

  • 孙膑马陵之战败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热度一生标签:庞涓,马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军援救,径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韩国回撤,可这时齐国的军队已向西进入了魏国境内。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著称。早在魏文侯时,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荀子·议兵》对魏武卒的建立做了详细的记载:

  • 《资治通鉴有意思》8:既生庞涓何生孙膑,对手成就你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藤藤爸说学习标签:孙伯灵,庞涓,资治通鉴有意思,田忌,魏惠王,魏国

    ─── 资治通鉴有意思 ─── 第8篇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对手。 你会把他当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还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生相爱相杀的庞涓和孙膑。 苦难成就你的伟大,对手成就你的人生。 上篇讲了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故事。秦国日盛,魏国日衰。 魏国衰落的标志是两场仗、两个人。 表面是二

  • 庞涓把师兄孙膑挖掉双膝致残,还在脸上刻字,孙膑的报复更加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渐渐失去统治权威,失去了凝聚力,原本紧密团结在周天子周围的各诸侯出现离心倾向,诸侯无不胸怀大志想做大做强。每当专制制度失去权威的时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是舆论宽松,思想自由的年代,更是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英雄辈出的年代。乱世让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横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双膝、隔断双脚,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提起古代的军事家,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孙膑,另外他和和庞涓的故事也总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关于两人的故事以及恩怨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根据史书的记载知道两人本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但庞涓先出山,辅佐魏国,在魏国也受到了重用。然而之后孙膑出山后,庞涓嫉妒他的才华并且感受到了威胁,而设计陷害了他。当然,最终孙膑得知

  •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为何会如此仇恨对方,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孙膑

    同窗之情是大家比较看重的一种友情,进入社会后,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提携、帮助,抱团取暖。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为何会如此仇恨彼此,要置对方于死地,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名师出高徒。鬼谷子的一生中,教出了很多的名弟子,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鬼谷子的徒弟,大多不和,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期,一个推行“

  • 庞涓妒忌孙膑才华,挖掉了孙膑的膑骨,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动乱时期,在这个时期自然也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出现,孙膑和庞涓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特别是孙膑。孙膑被称为中国兵法的集大成者,孙膑、庞涓师从于鬼谷子。其实孙膑和庞涓虽然同样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差别很大,庞涓想要打压孙膑,避免孙膑日后获得

  • 桂陵之战,孙膑如何领兵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有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倾听这个世界标签:庞涓,魏国,魏军,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桂陵之战,史说三国

    作者:拾荒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

  • 历史故事:孙膑庞涓师承鬼谷子,本是同窗好友为何最后却水火不容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孙伯灵,庞涓,鬼谷子,魏国,田忌,魏惠王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01战国年间,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同时拜入鬼谷子的名下进行学习。期间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共同立志他

  • 庞涓和孙膑师出同门,为何孙膑落得如此下场,孙膑又是如何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分裂割据,各诸侯国混战的时期,既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战国中那些直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的人物们,少不了孙膑和庞涓。这两人同窗一场,却没有留下半点感情,反倒是结下了不小的梁子,甚至自相残杀,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渊源呢?嫉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