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军援救,径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韩国回撤,可这时齐国的军队已向西进入了魏国境内。
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著称。早在魏文侯时,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荀子·议兵》对魏武卒的建立做了详细的记载:每位士卒都要经过认真严格的挑选,参选者要身穿铠甲,操十二石的强弩,携带五十只箭,肩扛长矛,腰佩利剑,带三天食用的粮食,一天能行走百里,才有资格人选。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选出的士兵,自然个个身强体壮,再经过严格的训练,其战斗力非一般军队所能比。为了解除士兵的后顾之忧,还免除士卒家庭的赋税徭役。正是由于魏武卒的精干,才使魏国成为军事大国。到魏惠王时,魏国仍是军事强国,所以魏国的军队一向骄傲轻敌。
孙膑针对这一情况,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一向骄傲而轻视齐国,齐国被其称为怯。善于作战的人应当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兵法上说,如果走百里去争利,就会使部队受挫;如果走五十里去争利,也只能有一半的士兵能够赶到。我们进入魏境的第一天造十万人的锅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再减少为三万人的锅灶,让魏军以为齐军每天都在减少,从而产生轻敌思想。”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依计而行。当庞涓追赶了三天后,发现锅灶一天比一天减少,心中暗喜,不无傲气地说:“我就知道齐军一向怯懦,进入我国三天,士卒已逃亡过半。”于是丢弃步军,只率轻骑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用兵的特点,估计在天黑时他将行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旁边多阻碍,地势险要,便于设伏。孙膑让人把马陵道上一棵大树的皮剥下,在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挑选善于射箭的士卒一万人埋伏在道路两旁,并下令说:“夜里看到火把,就万箭俱发。”
庞涓在夜里果然行军至马陵,隐约看到剥了树皮的树上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看树上写的什么字,还没有读完,齐军就万弩俱发,魏军猝不及防,乱成一团,四处溃散。庞涓自知失败已成定局,乃拔剑自杀,死前不无遗憾地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歼灭了庞涓的军队,并俘虏了魏太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