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3/12/4 11:48:52

战国传奇:兄弟情义全不顾,庞涓设计害孙膑

孙膑行至魏国,寓居于庞涓府中。孙膑感谢庞涓举荐之恩,庞涓面有德色。孙膑又讲述鬼谷先生改宾为膑之事,庞涓惊道:“膑非佳语,何以改易?”

孙膑讲:“先生之命,不敢违也!”

次日,同入朝中,谒见魏惠王,惠王降阶迎接,其礼甚恭。孙膑再拜奏道:“臣乃村野匹夫,过蒙大王聘礼,不胜惭愧!”

魏惠王曰:“墨子盛称先生独得孙武秘传。寡人望先生之来,如渴思饮,今蒙降重,大慰平生!”

惠王遂问庞涓曰:“寡人欲封孙先生为副军师之职,与卿同掌兵权,卿意如何?”

庞涓道:“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乃臣之兄也,岂可以兄为副?不仿权拜客卿,待有功绩,臣当让爵,甘居其下。”

魏惠王准奏,即拜孙膑为客卿,赐第一区,亚于庞涓。客卿者半为宾客,不以臣礼加之,外示优崇,不欲分兵权与孙膑。自此,孙庞频相往来。庞涓想道:“孙子既有秘授,未见吐露,必须用意探之。”

遂设席请酒,酒中因谈及兵机,孙膑对答如流。当孙膑问及庞涓数节,庞涓不知所出,于是假意问道:“此莫非孙武子《兵法》所记载吗?”

孙膑全不疑虑,对言:“然也。”

庞涓道:“愚弟昔日亦蒙先生传授,自不用心,遂至遗忘。今日借观,不敢忘报。”

孙膑说:“此书经先生注解详明,与原本不同,先生止付看三日便即取去,亦无录本。”

庞涓道:“吾兄还记得否?”

孙膑说:“依稀尚存记忆。”

庞涓心中巴不得便求传授,只是一时难以骤逼。

过数日,魏惠王欲试孙膑之能,于是阅武于教场,使孙膑、庞涓二人,各演阵法。庞涓布的阵法,孙膑一见即能分说此为某阵,用某法破之。孙膑排成一阵,庞涓茫然不识,私问于孙膑。孙膑说:“此即颠倒八门阵”。庞涓道:“有变化吗?”

孙膑说:“攻之则变为‘长蛇阵’矣。”

庞涓探得了孙膑说话,先报魏惠王道:“孙子所布,乃‘颠倒八门阵’,可变‘长蛇’。”

不久,魏惠王问孙膑,所对相同。魏惠王以为庞涓之才,不弱于孙膑,心中愈喜。只有庞涓回府,思想:“孙子之才,大胜于吾,若不除之,异日必为欺压。”

庞涓遂心生一计,于相会中间,私问孙子道:“吾兄宗族俱在齐邦,今兄已仕魏国,何不遣人迎至此间,同享富贵?”

孙膑垂泪言道:“汝虽与吾同学,未悉吾家门之事也。吾四岁丧母,九岁丧父,叔父孙乔育于身畔。叔父仕于齐康公为大夫。及田太公迁康公于海上,尽逐其故臣,多所诛戮,吾宗族离散,叔与从兄孙平、孙卓,携吾避难奔周,因遇荒岁,复将吾顾佣于周北门之外,父子不知所往。吾后来年长,闻邻人言鬼谷先生道高,而心慕之,是以单身往学。又复数年,家乡杳无音信,岂有宗族可问哉!”

庞涓复问道:“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

孙膑说:“人非草木,怎能忘本?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今已作魏臣,此话不须提起矣。”

庞涓探了口气,假意应道:“兄长之言甚当,大丈夫随地立功何必故乡也?”

约过半年,孙膑所言,都已忘怀了。一日,朝罢方回,忽有汉子似山东人语音,问人道:“此位是孙客卿否?”孙膑随唤入府,问其来历。那人道:“小子姓丁名乙,临淄人氏,在周客贩,令兄有书托某送到鬼谷,闻贵人已得仕魏邦,迂路来此。”说罢,将书呈上。

孙膑接书在手,观之略云:吾自家门不幸,宗族荡散,不觉已三年矣。向在宋国为人耕牧,汝叔一病即世,异乡零落,苦不可言。今幸吾王尽释前嫌,招还故里,正欲奉迎吾弟,重立家门。闻吾弟就学鬼谷,良玉受琢,定成伟器。兹因某客之便作书报闻。早为归计,兄弟复得相见!

孙膑得书,认以为真,不觉大哭。丁乙道:“承贤兄吩咐,劝贵人早早还乡,骨肉相聚。”孙膑曰:“吾已仕于魏,此事不可造次。”

于是款待丁乙酒饭,付以回书。前面亦叙思乡之语,后云:“弟已仕魏,未可便归,待稍有建立,然后徐为首邱之计。”送丁乙黄金一锭为路费。丁乙接了回书,当下辞去。

谁知来人不是什么丁乙,乃是庞涓手下心腹徐甲也。庞涓套出孙膑来历姓名,遂伪作孙平、孙卓手书,教徐甲假称齐商丁乙,投见孙膑。孙膑兄弟自少分别,连手迹都不分明,遂认以为真了。

庞涓诓得回书,遂仿其笔迹,改后数句云:“弟今身仕魏国,心悬故土,不日当图归计。倘齐王不弃微长,自当尽力。”

于是入朝私见魏惠王,屏去左右,将伪书呈上,言:“孙膑果有背魏向齐之心,近日私通齐使,取有回书,臣遣人邀截于郊外,搜得在此。”

魏惠王看毕,曰:“孙膑心悬故土,岂以寡人未能重用,不尽其才耶?”

庞涓对言:“孙膑祖孙武子为吴王大将,后来仍旧归齐。父母之邦,谁能忘情?大王虽重用孙膑,膑心已恋齐,必不能为魏尽力。况且孙膑才干不下于臣,若齐用为将,必然与魏争雄,此大王异日之患也。不如杀之。”

魏惠王曰:“孙膑应召而来,今罪状未明,遽然杀之,恐天下议寡人之轻士也。”

庞涓对言:“大王之言甚善。臣当劝谕孙膑,倘肯留魏国,大王重加官爵,若其不然,大王发到微臣处议罪,微臣自有区处。”

庞涓辞了魏惠王,往见孙膑,问道:“闻兄已得千金家报,有之乎?”

孙膑是忠直之人,全不疑虑,遂应道:“果然。”

因备述书中要他还乡之意。庞涓道:“弟兄久别思归,乃人之常情,兄长何不在魏王前请暂给一二月之假,归省坟墓,然后再来?”

孙膑道:“恐主公见疑,不允所请。”

庞涓道:“兄可向大王试着请假,弟当从旁力赞。”

孙膑说:“全仗贤弟玉成。” (本篇完)

标签: 孙伯灵庞涓魏惠王魏国孙武兵法

更多文章

  • 庞涓陷害孙膑挖了其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后来孙膑狠狠报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存在对立面的,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人也是一样,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即使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好坏也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庞涓与孙膑,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可是心术却完全不一样,师兄弟两人一直相爱相杀。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古人对这些道理更是清楚明了,当初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掉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田忌

    “围魏救赵”,“田忌赛马”,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而孙膑和同门师兄庞涓的恩怨情仇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让我们疑惑的是,两个人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为什么会走到手足相残这一步?庞涓不仅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去了他的膝盖骨,可是孙膑也不是吃素的,他死里

  • 孙膑马陵之战败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热度一生标签:庞涓,马陵,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周显王二十七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军援救,径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从韩国回撤,可这时齐国的军队已向西进入了魏国境内。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著称。早在魏文侯时,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创建了“魏武卒”。《荀子·议兵》对魏武卒的建立做了详细的记载:

  • 《资治通鉴有意思》8:既生庞涓何生孙膑,对手成就你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藤藤爸说学习标签:孙伯灵,庞涓,资治通鉴有意思,田忌,魏惠王,魏国

    ─── 资治通鉴有意思 ─── 第8篇 人的一生,总会碰到对手。 你会把他当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还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生相爱相杀的庞涓和孙膑。 苦难成就你的伟大,对手成就你的人生。 上篇讲了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故事。秦国日盛,魏国日衰。 魏国衰落的标志是两场仗、两个人。 表面是二

  • 庞涓把师兄孙膑挖掉双膝致残,还在脸上刻字,孙膑的报复更加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田忌,齐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渐渐失去统治权威,失去了凝聚力,原本紧密团结在周天子周围的各诸侯出现离心倾向,诸侯无不胸怀大志想做大做强。每当专制制度失去权威的时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是舆论宽松,思想自由的年代,更是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英雄辈出的年代。乱世让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横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刻字、挖掉双膝、隔断双脚,孙膑复仇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提起古代的军事家,我们应该能够想到孙膑,另外他和和庞涓的故事也总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关于两人的故事以及恩怨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根据史书的记载知道两人本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但庞涓先出山,辅佐魏国,在魏国也受到了重用。然而之后孙膑出山后,庞涓嫉妒他的才华并且感受到了威胁,而设计陷害了他。当然,最终孙膑得知

  •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为何会如此仇恨对方,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孙膑

    同窗之情是大家比较看重的一种友情,进入社会后,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提携、帮助,抱团取暖。孙膑和庞涓这对师兄弟,为何会如此仇恨彼此,要置对方于死地,孙膑杀了庞涓后去了哪里?名师出高徒。鬼谷子的一生中,教出了很多的名弟子,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鬼谷子的徒弟,大多不和,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期,一个推行“

  • 庞涓妒忌孙膑才华,挖掉了孙膑的膑骨,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动乱时期,在这个时期自然也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出现,孙膑和庞涓是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特别是孙膑。孙膑被称为中国兵法的集大成者,孙膑、庞涓师从于鬼谷子。其实孙膑和庞涓虽然同样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两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差别很大,庞涓想要打压孙膑,避免孙膑日后获得

  • 桂陵之战,孙膑如何领兵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有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倾听这个世界标签:庞涓,魏国,魏军,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桂陵之战,史说三国

    作者:拾荒者【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

  • 历史故事:孙膑庞涓师承鬼谷子,本是同窗好友为何最后却水火不容

    历史解密编辑:迦蓝雨浅陌雪晴标签:孙伯灵,庞涓,鬼谷子,魏国,田忌,魏惠王

    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01战国年间,孙膑和庞涓两个人同时拜入鬼谷子的名下进行学习。期间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共同立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