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二十四:百里奚不谏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二十四:百里奚不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孟子研究院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3/12/29 21:55:00

《万章上》9.9

原 文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1)自鬻(2)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3),食牛(4)以要秦穆公(5)’,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6)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7)假道于虞以伐虢(8)。宫之奇谏(9),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10)不知以食牛干(11)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12)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13)谓贤者为之乎?”

译 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以五张羊皮的价格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替人养牛,以获得秦穆公的任用’,确实是这样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是好事之徒编造的。百里奚是虞国人。当时晋国用垂棘所出的美玉和屈地所产的良马,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百里奚不劝谏。他知道虞公不会听从劝谏,于是离去,到秦国时已经七十岁了。他竟会不知道用养牛的方式以求得接近秦穆公是一件污浊的事,这能说是明智吗?他知道虞公不会听从劝谏就不去劝谏,这能说是不明智吗?他知道虞公将要亡国就先离开,这不能说不明智啊。当被秦国任用时,他知道穆公能有所作为而辅佐他,这能说不明智吗?他辅佐秦国,使他的国君名扬天下,流芳后世,不贤明能做到吗?以卖身来成就其君主,乡里洁身自爱的人都不会做,难道说贤者会这么做吗?”

注 释

(1)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虞亡后碾转而成秦国大夫,辅助秦穆公建立霸业。据《史记·商君列传》,百里奚听说秦穆公贤明,想去拜见,“行而无资,自粥(同‘鬻’)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

(2)鬻(yù):卖。

(3)五羊之皮:五只羊的皮。

(4)食牛:赵岐注:“为人养牛。”

(5)秦穆公:又作秦缪公,秦国国君,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

(6)虞:周初所封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前655年被晋所灭。

(7)垂棘之璧:朱熹《集注》:“垂棘之地所出之璧也。”屈产之乘:朱熹《集注》:“屈地所生之良马也。”

(8)虢:周初所封诸侯国,原封地在今陕西宝鸡,西周灭亡后迁至今河南三门峡,前655年被晋所灭。

(9)宫之奇:虞国大夫,曾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虞公拒绝晋国借路的要求,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后,接着灭掉了虞国。

(10)曾:竟。

(11)干:求取;干求。

(12)有行:犹“有为”。

(13)而:连词,表转折。犹“却”。

本期解读

本章驳百里奚自鬻其身以要秦穆公说。关于百里奚身世,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种是万章引用的“自鬻”说,后被司马迁记入《史记·商君列传》中。但《史记·秦本纪》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穆公闻百里奚贤,用五张黑色公羊皮将其换回,并委以国政,称“五羖大夫”。孟子不同意“自鬻”说,对其进行了驳斥,而主张“用贤”说。本章与前论伊尹孔子两章一样,都是为贤者正名,同时申述士人的进退出处之道。

需要说明的是,百里奚在虞国面临亡国危险时,没有积极进谏,而是明哲保身;在国家将要灭亡时,又先逃离虞国,投奔秦国,孟子对其予以肯定,认为是明智的。这与儒家强调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否矛盾呢?其实不然。儒家主张积极出仕,得君行道,但现实中的君有贤与不贤之分。当坏人当道时,一个智者就应该全身而退。所以孔子讲:“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所以邦无道也就是君无道时,孔孟都不主张对君主愚忠,他们是民本论者,而不是君本论者。至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主要是针对民众而言,是维护民众的利益,坚守人间的道义,而不是为国君甚至国家无谓地献出生命。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14.14)。为民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君和社稷则不必。另外,关于百里奚的生平,孟子不同意“自鬻”说,似乎也没有取“赎买”说,而是提出“之秦”说,认为百里奚是主动离开虞国投奔秦国的。显然在孟子看来,这样才更符合百里奚的身份,可能包含了“夫子自道”,实际反映了孟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立场。

更多文章

  • 一件小事折射百里奚的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百里奚,秦国,秦穆公,楚国,君主

    春秋时代,虞国大夫百里奚在虞国灭亡后,逃到了楚国,被楚国抓住,作为奴隶。此时的秦国君主是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有知名度的君主没几个,秦穆公得算最有知名度的。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人才,于是以“百里奚本是秦国奴隶,误入楚国”为名,将百里奚从楚国讨要回来。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很快得到了秦穆公重用,

  • 百里奚:当你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记得来看看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国,楚王,齐国,管仲,百里奚,秦穆公,历史故事

    百里奚(公元前725年--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人,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得力助手,辅助秦穆公称霸,并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华奠定了基础。史称五羖大夫。历史有名的贤相。百里奚饱读诗书,才识过人,但家境贫困。春秋时期的等级制度森严,低微的平民是没有机会入仕为官的,贫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也

  • 五羊大夫百里奚,是金子总会发光,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秦国,司马迁,秦穆公,虞国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百里奚雕像先秦时期的文化碰撞格外激烈,衍生出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像儒家

  • 与姜子牙一样,百里奚七十再出山,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姜子牙,重耳,晋献公,晋国,秦国

    不久之前,笔者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谈及中年危机与中年焦虑,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招募35岁以上的中年人,其原因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详谈,但笔者想说的是:一方面中年人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提高自身、寻找机会,乃至可以前往落后一些的城市发展,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要盲目,有时候一位老将就能扭转乾坤,给用人单位

  • 秦穆公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都是有故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秦穆公,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晋献公

    春秋早期,秦国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等几代人的努力,才在诸侯之中立足。终于,秦穆公闪亮登场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一跃跨入大国行列。秦穆公能有如此功绩,离不开人才的帮衬,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得到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大贤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晋世家》记载,秦穆公

  • 说不清、道不明的“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他的真实身份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史记·秦本纪,秦穆公

    百里奚为秦国第一名相,千古流芳。在众多史书的记载里,百里奚的身份是非常混乱的。但百里奚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影响最深的,却是明人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该书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写: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家穷,三十多岁了,始娶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管仲,齐国,鲁国,宰相,西汉,司马迁,百里奚,历史学家,历史故事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

  • 百里奚:供职于秦却成谜,辅佐秦穆公干了啥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国,重耳,商鞅,郑国,周朝,先秦,秦穆公,百里奚,晋献公,汉高祖刘邦

    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

  • 百里奚:供职于秦成谜,辅佐秦穆公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国,重耳,商鞅,夷吾,郑国,周朝,先秦,秦穆公,百里奚,晋献公,历史故事

    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

  • “五羖大夫”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孟明视,百里奚,秦国,重耳,秦军,郑国

    说到秦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和谐君臣 ,秦始皇和李斯是一对,秦昭襄王和范雎是一对,秦惠文王和张仪是一对,秦孝公和商鞅是一对,而更早时候的秦穆公和百里奚也是一对。秦穆公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确切来说应该是西部霸主,离不开百里奚的辅佐。而百里奚能成为秦相,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起来,秦穆公能得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