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相百里奚至情至性的坎坷一生,死时整个秦国都为他哭泣

秦相百里奚至情至性的坎坷一生,死时整个秦国都为他哭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3/12/27 13:50:01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秦穆公篇(6)

主笔:闲乐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东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大器晚成的百里奚终于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报负,从奴隶一朝跻身为大秦的宰相,可是屈指算来,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从三十岁离家出外闯荡,到七十岁时功成名就,四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当年因家乡灾荒而逃散无踪的亲人,无时无刻不在苦苦地寻找他们的下落,可是这么多年来,妻儿都音讯全无,难道,难道他们真的已经在灾荒中死掉了?……他不敢再想下去了,因为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能在临死之前见到自己的妻儿,成了他此生最大的一个心愿,也是最后的一个心愿。

这一天傍晚,百里奚拖着疲惫的身躯下朝回来,吃了晚饭,独自一人坐在华堂上,环顾着穆公送给自己的这个空荡荡的大宅子,心里也变得空荡荡的,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处,一个人怀念往事,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回忆变成了他唯一的寄托和依靠。

暮色四起,夕阳斜斜地照在门外的院子里,倍显落寞。

起风了,萧瑟的北风吹进堂来,吹过百里奚斑白的须发——他的确很老了,老的年轻时很多事都快要忘记了,可是他永远没办法忘记的是自己离开家乡的那一个早晨妻子杀母鸡煮小米为他饯行的那幅画面,这幅画面定格的远处,不断地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自己和家人见的最后一面,而这一别,就是整整四十多年。

如果他们还活着,老妻应该快七十岁了,儿子也应该长成了一个中年,呵呵,说不定连孙子都有了,如果他们现在出现在我面前,我会不会不认得他们了呢?百里奚怔怔地想着,脸上露出了浅浅而略带几分凄凉的笑容。

这时几个乐工鱼贯走了进来,百里奚纷飞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哦,又到了每日奏乐的时候了,他到了秦国以后,每天夜色来临的时候都要听一些家乡国的乐曲,以解思乡之苦,这已经成为了他这些年唯一的习惯,因为这些熟悉的音乐能抚平他沧桑的皱纹,让他杂乱的心境宁静下来。

一曲即终,堂外突然多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她躬身道:“老妇人也略同音律,相爷能让我为您演奏一曲吗?”

堂内众人都愣了,这个老妇是谁,怎么如此放肆,百里奚的管家见此情景忙冲了上去,呵斥道:“你不过是府里新雇来的洗衣妇,不好好干活,跑进来凑什么热闹,还不快出去,不要打扰了相爷的雅兴!”

“让她试试吧,我这个奴隶都能当上宰相,为什么洗衣妇就不能弹琴呢!”百里奚喝止了管家,把那个老妇召了进来,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个老妇很亲切,很熟悉。

老妇来到堂内,也不说话,面色从容地坐到琴边铮铮淙淙的弹了起来,随着流泉般清雅的琴声,她哀婉的轻声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忆前时,烹伏雌(即母鸡), 炊扊扅(指砍了家里的木门做柴火),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子啼饥,夫绣,妻游衣。嗟乎,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乎,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听到这儿,一下子愣了,抬眼直勾勾地看着那个老妇:她的脸上满是千沟万壑的皱纹,杂乱的长发像一缕缕白絮般飘飞在风中,那抚琴的有如枯枝的干瘦双手上一道道皲裂的口子,不知历经了多少生活的磨难和沧桑;只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就如夜波涛中的一点灯塔,闪烁出凄婉幽怨的光芒,一下子照进了自己心灵的最深处。

这,这不就是这四十年多年不断闪过自己脑海的那个眼神吗,百里奚一下子站了起来,踉跄地走下堂来,紧紧地握住老妇的手,发出颤抖而嘶哑的声音:“夫人,是你吗?”

“是我,夫君,我找得你好苦啊……”两行清泪从老妇干瘪的双颊上滑落下来,滴在两个老人紧握的双手上。

四十年的分离在这一刻化作了四秒钟的对望,他们颤巍巍地紧紧抱在了一起,老泪纵横,像是秋风中的两片落叶,终于掉落到泥土里,埋作在了一块。

原来,杜氏自百里奚走后,靠自己织麻过日子,转年碰上灾荒,无法糊口,掩埋了病死的老母后,就带着儿子孟明视逃荒,颠沛流离,一面抚养儿子,一面四处打听百里奚的消息。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听到秦国有一个新任的宰相叫做百里奚,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丈夫,就辗转流浪到了秦国,进相府当了洗衣的女仆,希望找机会当面认一认。碰巧遇上乐工弹琴贺寿,就借琴责夫一试,想不到他真的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夫君。

之后,百里奚和自己的妻儿一一相认,细数别情,很快,有人将此事禀告给了秦穆公,穆公也为他们一家团圆大为高兴次日,百里奚带着儿子孟明视入朝谢恩。秦穆公见孟明视勇武过人,就将孟明视拜为大夫,与西乞术、白乙丙并称为将军,号称“三帅”,专职掌管征伐大事。

好了,四十年风雨两茫茫,故事终于有了个大团圆的结局,从此,百里奚和杜氏百年相守,这个鼓琴责夫获团圆的故事便流传后世,成了一段佳话。

古往今来多少大英雄大豪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有,“造福百姓戏兮得民心”的就更有了,可是要说“至情至性,40年痴心不悔”,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到呢?至情至性,方是英雄本色。史书载百里奚“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无论从哪个方面,百里奚的德行都毫无瑕疵,令人仰慕,而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可敬之处。

标签: 百里奚秦国孟明视宰相文绣秦穆公

更多文章

  • 名家解孟 | 梁涛《孟子》解读一百二十四:百里奚不谏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秦国,孔子,梁涛,秦穆公,百里奚不谏,烽火戏诸侯

    《万章上》9.9原 文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1)自鬻(2)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3),食牛(4)以要秦穆公(5)’,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6)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7)假道于虞以伐虢(8)。宫之奇谏(9),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

  • 一件小事折射百里奚的人品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百里奚,秦国,秦穆公,楚国,君主

    春秋时代,虞国大夫百里奚在虞国灭亡后,逃到了楚国,被楚国抓住,作为奴隶。此时的秦国君主是大名鼎鼎的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有知名度的君主没几个,秦穆公得算最有知名度的。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人才,于是以“百里奚本是秦国奴隶,误入楚国”为名,将百里奚从楚国讨要回来。百里奚到了秦国后,很快得到了秦穆公重用,

  • 百里奚:当你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记得来看看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秦国,楚王,齐国,管仲,百里奚,秦穆公,历史故事

    百里奚(公元前725年--前621年),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虞国人,后来成为秦穆公的得力助手,辅助秦穆公称霸,并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华奠定了基础。史称五羖大夫。历史有名的贤相。百里奚饱读诗书,才识过人,但家境贫困。春秋时期的等级制度森严,低微的平民是没有机会入仕为官的,贫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也

  • 五羊大夫百里奚,是金子总会发光,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秦国,司马迁,秦穆公,虞国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百里奚雕像先秦时期的文化碰撞格外激烈,衍生出的流派更是数不胜数,像儒家

  • 与姜子牙一样,百里奚七十再出山,辅佐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百里奚,姜子牙,重耳,晋献公,晋国,秦国

    不久之前,笔者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谈及中年危机与中年焦虑,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招募35岁以上的中年人,其原因很多,笔者就不一一详谈,但笔者想说的是:一方面中年人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提高自身、寻找机会,乃至可以前往落后一些的城市发展,一方面用人单位不要盲目,有时候一位老将就能扭转乾坤,给用人单位

  • 秦穆公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百里奚推荐了蹇叔,都是有故事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秦穆公,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晋献公

    春秋早期,秦国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秦武公等几代人的努力,才在诸侯之中立足。终于,秦穆公闪亮登场了,在他的治理之下,秦国一跃跨入大国行列。秦穆公能有如此功绩,离不开人才的帮衬,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他是如何得到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大贤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晋世家》记载,秦穆公

  • 说不清、道不明的“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他的真实身份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百里奚,秦国,齐国,孟明视,史记·秦本纪,秦穆公

    百里奚为秦国第一名相,千古流芳。在众多史书的记载里,百里奚的身份是非常混乱的。但百里奚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影响最深的,却是明人冯梦龙的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该书第二十五回《智荀息假途灭虢,穷百里饲牛拜相》、第二十六回《歌扊扅百里认妻,获陈宝穆公证梦》写: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家穷,三十多岁了,始娶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管仲,齐国,鲁国,宰相,西汉,司马迁,百里奚,历史学家,历史故事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

  • 百里奚:供职于秦却成谜,辅佐秦穆公干了啥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国,重耳,商鞅,郑国,周朝,先秦,秦穆公,百里奚,晋献公,汉高祖刘邦

    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

  • 百里奚:供职于秦成谜,辅佐秦穆公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秦国,重耳,商鞅,夷吾,郑国,周朝,先秦,秦穆公,百里奚,晋献公,历史故事

    说起来秦国丞相,大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来商鞅、李斯,而百里奚却不为人所熟知。《李斯列传》开篇即黑,司马迁春秋笔法运用巧妙,“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借用李斯的口吻,对“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感慨:人生也如鼠,有没有出息主要是看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司马迁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