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成王得利齐桓公得名,春秋第三个五十年,楚成王有更好的可能

楚成王得利齐桓公得名,春秋第三个五十年,楚成王有更好的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3/12/8 0:51:13

——春秋第三个五十年

前678年,晋武公位列诸侯;次年去世。此时已经是春秋第三个五十年。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在前681年的北杏会盟中,首次以诸侯身份代替周举行诸侯会盟;第二年,宋国背盟,齐桓公率领诸侯伐宋,宋国求和。前679年,齐桓公再次发起诸侯会盟,正式称霸。但以时间线论,楚成王经历了齐桓公称霸的主体时间,比晋文公去世还更晚,更适合作为这五十年的历史主线。

南方车战难发力,楚成王陪跑占淮西

楚成王继位稳定内政后,从前659年开始,连续三年伐郑;楚国如此冒进,齐国身为北方盟主,不仅帮郑国协防,还频繁地进行外交,会盟江国、黄国等淮西小国。前656年,齐桓公为遏制楚国北进,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南下攻打楚国的盟友蔡国,蔡国军队溃败;联军继续进攻楚国。楚国虽无力救援蔡国,但以方城为主的城防体系已经建立,齐桓公等诸侯视察后,放弃了进攻,与楚国订立城下之盟。

直接攻击郑国图霸的战略挫折后,楚成王调整战略,对郑国方向以骚扰为主,主攻方向放在淮西,陆续灭亡了弦国、黄国、英国等,其余赖国(厉国)、蒋国等成为楚国的属国。前645年,楚成王出兵攻打齐国的盟友徐国,齐桓公再次组织救援。但这次兵分两路,齐国与曹国攻击蔡国东方的厉国(当在原项国附近,最可能是楚国攻下后分封给属国赖国);鲁国宋国等联军直接救援徐国。

此战的结果是楚国在徐国的楼林打败徐国及救援徐国的盟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齐桓公因为年纪太大、威望开始下降,宋国在后面搞小动作攻击曹国;另一方面,楚国劳师远征,齐国联军分兵攻击楚国后路本身是高明的计策,然而结果是齐国主力攻打楚国后路却不能速胜,没法实现对楚国出征部队的包围。

楚成王的扩张,可以有更好的可能

这样的结果,跟楚国屡次北上却经常打败仗其实都是合理的。因为如今的800毫米降水线,正好在宋国、陈国、许国南部,那时候比现在还暖,降水线要北移,也就是陈国、许国等偏南的诸侯国,都已经是不太适合进行车战的地方。而楚国北上的话,对比同样翻山跨河到郑国的晋国,距离远很多;对比距离相近的齐国的话,在古代齐国可以利用济水进行后勤。

也就是说车战时代,齐国等北方诸侯要是深入南方,很容易施展不开,而楚国要北上,要受制于后勤,也是不容易发挥出正常的国力。

后来楚国与晋文公的城濮之战,本来楚成王都要班师了,但楚国的将军子玉(楚国王族)执意要战。但楚成王明白,楚军攻打宋国已经是劳师远征,因为已经跨过了淮河上游北部的所有水网,长时间维持这么长途的后勤,对楚国来说是灾难;因此在宋国的战争,只能速胜,不可恋战。但晋文公却是百折不挠才当上晋国国君的,绝对有耐心进行持久战,所以楚成王本身就是要战略性回撤的。城濮之战对楚国而言,打击并不大。

虽然意识到了后勤问题,但楚人并没有试图从根本性进行解决。笔者以往的文章中提过,楚人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问题;也正是楚人缺乏如秦人那样走蜀道吞并巴蜀,开凿郑国渠改善水利,乃至如吴国开凿邗沟那样发展运河运输,以至于大而不强,楚地后人空留遗憾。

车战时代郑国是争霸焦点,郑文公先朝齐桓继朝楚成三朝晋文

因为郑国的特殊位置,郑庄公当年意气风发;但在齐国、楚国、晋国开始中原争霸后,他的后代郑文公(前673—前628年)可就活得无比憋屈。郑文公在位时间与楚成王相当接近,但自齐桓公开始称霸后,就要求郑国朝贡,若有怠慢,马上就被齐国联军攻打;当然,楚国攻郑的话,齐人也会救援。

郑国是齐楚争霸的舞台,虽然楚国稍弱,但也不是郑国能抗衡的;郑文公尝试中立、不结盟,但马上招致齐国的攻击,《春秋》记载齐人等诸侯会盟时,“郑伯乞盟”。齐桓公去世,齐国衰落,郑文公只好马上与楚国结盟;城濮之战、晋文公崛起,郑国又马上尊晋国为盟主,但即使如此,身在晋国卧榻之侧,晋国仍然尝试进攻郑国。

论在位时间的话,秦穆公也不算短,而且秦国在秦晋韩之战中取胜,一度能够干预晋国的内政。但因为秦国进入中原的话,要么占据晋国的河东、河内,要么走周国这个国际公用通道。显然,晋国不是那么好啃下来的;但走函谷道,又容易被伏击或者被干扰粮道。因此,秦穆公即使在晋文公去世后试图争霸中原,也在殽之战中被晋国伏击。

综上,楚成王虽然陪跑,但也能经常出镜;秦穆公陪跑,因为地形更不利,只好图霸西戎。简而言之,春秋第三个五十年,齐晋争霸成功得名,但扩张受到限制;秦楚陪跑,但在外围扩张可以不受名声限制。真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标签: 楚成王齐桓公春秋齐国宋国秦国

更多文章

  • 泓水之战失败者宋襄公为万世所笑,胜利者楚成王为何也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楚王,左传,郑国,先秦,周朝,楚成王,宋襄公,楚庄王,泓水之战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宋襄公篇(11)主笔:闲乐生公元前638年的宋楚泓水之战,可以说是春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次战争中,宋襄公谨守“不为阻隘,不鼓不成列”的上古军礼,不趁着楚军渡河时半渡而击,非要等楚军上岸并列好阵后才攻击,结果寡不敌众,遭受惨败,并身受重伤,为天下所笑。看来,自春秋始,礼崩乐坏

  • 楚成王临死前,恳求太子给他吃道菜,听到菜名,太子上去就是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楚成王,皇位,商臣,皇帝,太子

    皇帝是高危职业,古往今来,很多帝王勤勉治世,不辞辛劳为民谋福祉。在封建王朝,医疗技术普遍低下,而且他们面对的内忧外患形势都比较严峻,如果在承平年代,老百姓还能有好的光景,皇帝的位子坐得也长久,可是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皇帝的位子,也旦夕难保。除了这些外在原因,皇帝的家事,往往也能给皇帝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

  • 楚成王当年的约定,竟断送了楚国称雄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楚国,齐国,秦国,重耳,宋国,先秦,周朝,楚成王

    如今我们在形容不愿与人发生争端的时候,往往会使用“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其中舍是古代行军时使用的距离单位,每舍为三十里,在古代让出九十里的战线相当于拱手送给对方一场大胜。而在春秋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在与楚军作战时就主动后退了三舍,这主要是为了报答昔日楚成王的恩情。这也是当时楚成王向重耳索要来的,但楚成王

  • 匪议东周(二十五)僭越称王成为楚成王和楚庄王称霸的最大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齐国,先秦,周朝,楚成王,楚庄王,周王室,诸侯国,匪议东周,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是周朝南方的大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楚国国君一直与周王室及中原诸侯不睦,很多时候政治活动都被排斥在外,甚至被歧视的称为南蛮。尽管如此,楚国依然是周朝南方的强国,历代楚国国君兼并汉水周边南蛮各族,国力得到不断增强,成为了中原之外最强的诸侯国。称霸南蛮后,争霸中原就成了历代楚国国君的最

  • 楚成王临死前,恳求太子让他吃道菜,听到菜名,太子上去就是一刀

    历史解密编辑:荆楚文娱标签:楚王,太子,君王,先秦,周朝,楚成王

    春秋战国时候,楚成王算是一位不错的君王,当年他的哥哥楚王堵敖想要杀掉他,结果楚成王只能反击。最后,楚成王杀兄登基,但就是这样杀伐决断的楚成王,还是被自己亲自立的太子给杀害了。楚成王知道皇家争斗的惨烈,于是他很早就确立了儿子商臣为太子。没想到,商臣极有野心,他最终带人闯入宫中,准备夺位。眼见大势已去,

  • 在中原人的印象中,楚成王是个什么样的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成王,齐国,郑国,中原,周天子,齐桓公

    如果按照中原人的规矩来说,楚成王的王位是得位不正的。《史记》有:“十三年,卒,子熊畑立,是为庄敖。”楚文王死后,即位的是楚成王的兄长熊艰,也就是楚堵敖。《史记》载:“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可见,楚国人在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原人对权力的争夺欲望一并学过去了

  • 楚成王身边的那些臣子们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成王,齐国,息妫,管仲

    第一个要说的是子元,这个人是楚文王的弟弟,也是公族中的首要人物,更是楚国的第一权臣令尹。因此,这个人是比较跋扈嚣张的,不仅敢于在王宫文王夫人息妫的宫殿旁修建馆舍,还成天在那里莺歌燕舞。这就让息妫感到愤怒,言:“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但子元这个人始终还是

  • 杀兄夺位的楚成王,谁也没想到他会带领楚国踩在齐的头上问鼎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楚国,齐国,郑国,先秦,周朝,楚成王,诸侯国,楚文王,楚庄王

    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先民开发比较早的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所以,在诸侯各分天下的时代,谁掌握中原谁才能在各个诸侯国中拥有绝对话语权。春秋时期,雄居南方的楚国虽然到楚庄王时成功问鼎中原,威震诸侯。但事实上,早在楚庄王之前的楚成王时期,楚国就已经开始为初步称霸中原了。中原地区楚成王之前,楚国

  • 楚成王,是追逐权力的野兽,也是唯才是举的贤君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楚成王,狼王,王位,楚国,楚王

    据说在狼群中,狼在成年之后要想成为狼王,可以去挑战狼王,经过一场惨烈的搏杀,胜者为王,失败者只能离开狼群,然后慢慢死去。人类与狼族虽然有诸多不同,但有一些特质是共通的:比如对权力执着,这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公元前675年,带领熊氏族群南征北战、不断扩大王国边境的楚文王,病死在了伐郑的路上,继承者是一个

  • 楚成王死之前想吃熊掌,太子听完后不允,立刻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楚成王,齐国,随国,郑国,齐桓公

    公元前626年的一天,一位衣着华丽头戴通天冠的男子正一间装饰同样华贵的屋内来回踱步,在他身旁站着的人一言不发,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在屋外,则是无数早已枕戈以待的军士。而这位正在来回踱步的人正是楚成王,也就是在这一天,他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想要杀死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他面前站着的他的儿子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