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燕王哙继位,丞相子之篡权夺位,齐湣王趁机灭燕

燕王哙继位,丞相子之篡权夺位,齐湣王趁机灭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Summer的圈子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3/12/7 5:02:09

公元前333年,燕文公去世,燕易王继位,当时燕国正处在举行国丧和政权交接的时期,齐宣王见有机可乘,便出兵攻打,夺取了燕国十座城池,主持六国合纵的苏秦感激燕文公对他的优待,就赶到了齐国,说服齐宣王把侵占的土地还给燕国,燕易王在位的时候,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私通,害怕被杀,便想出一计,他向燕易王提出,自己愿意到燕国的敌对国齐国去搞间谍活动,扰乱齐国,燕易王答应了,派他出使齐国。

燕易王十二年,燕易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哙继承了王位,燕王哙刚刚登上王位,苏秦的阴谋被齐人识破了,被刺死在齐国,燕国大臣子之和苏秦关系非常好,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有来往,苏秦死后,齐宣王开始重用苏代,子之和苏代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子之作为燕国的丞相,手握大权,地位尊贵,他做事独断专行,燕国大臣和百姓对此都有怨言,尽管如此,子之的权利欲望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他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力,甚至想把燕王哙杀掉,自己做燕王。

有一次,齐宣王派遣苏代出使燕国,子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苏代,并请他帮忙,苏代答应了,当苏代朝见燕王哙的时候,燕王哙问苏代,“齐宣王这个人怎么样?能不能成就霸业?”苏代回答说:“齐宣王这个人肯定不能成就霸业。”燕王哙好奇地追问原因,苏代回答说:“齐宣王这个人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许多贤能的大臣都被埋没了,仅仅凭这一点,就知道他不可能成就霸业。”苏代这样回答燕王哙,目的是想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增强燕王哙对子之的信任,这条妙计果然达到了预想的效果,燕王哙觉得如果想要成就霸业,就一定要信任自己的大臣,而燕王哙头号重臣就是丞相子之,从此之后,燕王哙更加尊重信任子之,子之非常感谢苏代的帮助,赠送给了他大量黄金。

子之的野性依旧没有得到满足,他派遣亲信大臣鹿毛寿去游说燕王哙,鹿毛寿对燕王哙进言说:“您应该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帝之所以被称为贤人,是因为他把天下禅让给了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尧帝因此享有了禅让天下的美名,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现在你如果把天下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您不就拥有了和尧帝一样的美名了吗?”燕王哙同意了他的说法,真的把王位让给了子之。

子之经过一番假意推脱之后,替代燕王哙登上了君位,他认识到自己继位后,燕国百姓一定不会服从他,何况姬平被立为了太子,朝中亲信很多,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拥立太子,自己的位置就很难保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再次派亲信游说燕王哙说:“夏禹本来打算把王位禅让给益,但任用太子的亲信作为臣子,夏禹年老的时候,启和他的亲信联合起来,推翻了益,夺取了王位,您现在也是一样,把王位禅让给了丞相子之,但朝廷任用的官吏都是太子的亲信,实际上还是等于太子在当权。”燕王哙一听也是,于是他就把俸禄在300 石以上的高等官吏的印信文书全都收上来,交给子之,并且授予子之任免官职的权力,从这时开始,子之正式行使了国君的权力,国事一概由他来治理,真正的国君燕王哙却不理朝政,反而沦为了臣子。

子之夺权篡位的行为引起了燕国臣民的极大不满,在子之治理国家的三年时间里,燕国国内大乱,百姓一直处于恐慌当中,这个时候,燕国太子姬平和将军市被联合起来,准备发兵讨伐子之,夺回王位,齐国得知了燕国内乱的消息,决定趁这个时机攻破燕国,齐湣王派人对姬平说:“我听说你想要整顿君臣的关系,驱除奸佞,发动义举,我的国家虽然力量薄弱,但愿意听从您的派遣。”太子姬平听说后十分高兴,马上聚集自己的亲信兵马,任命市被为将军,讨伐子之。

市被包子之居住的王宫,奋力攻打,但子之的防守很严,连续两个月都没有攻下来,子之派人离间太子和市被的关系,市被动摇,反而与百官联手,回过头来攻打太子,市被在战斗中身亡,太子将他的尸体陈列在闹市,让百姓参观,燕国这一乱就是好几个月,死去的人有好几万,燕国的百姓非常恐慌,民心涣散。

当时孟子正在齐国,他建议齐王抓住这个良好机会进攻燕国,于是齐国派遣章子为主帅,率领五都的军队,以帮助燕国铲除奸臣子之的名义,大举进攻,燕国的百姓对子之恨之入骨,恨不得早一点杀死他,因此热烈欢迎齐国军队,燕国军队面对敌军入侵,根本不做抵抗,齐君沿途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就到达了国都,燕国军队军心涣散,连城门都没有关,齐国军队轻松攻克了燕国都城,子之在做了徒劳的抵抗之后被杀,燕王哙也在混战中被乱刀砍死,一个妄想成为尧舜那样贤明君主的国家,落下了这样的一个结局。

标签: 齐湣王燕王哙齐国子之齐宣王苏秦

更多文章

  • 燕王哙:剥夺亲生儿子的利益,让外人当王,三年之后,国内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备,燕国,国君,燕王哙,诸葛亮,齐宣王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谈到,燕国国内酝酿着一场惊人的阴谋,燕国总理子之筹划着谋朝篡位。按说谋朝篡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已经不值得大惊小怪了,但子之的谋朝篡位还是很值得大惊小怪一下的,因为打法实在太不寻常,一步一步全靠忽悠。忽悠得燕王哙一门心思想学尧圣人的榜

  • “抄作业”翻车:燕王哙仿效尧舜主动禅位给大臣,结果被砍成肉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燕王哙,子之,齐国,燕昭王,齐宣王,燕国

    文|格瓦拉同志在漫长的帝王时代,史官们喜欢将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吹捧得无比高尚,殊不知它只是篡位的“遮羞布”而已,充满赤裸裸的谎言,根本没有想象中那般温情脉脉。不过,历史上有一些食古不化的人,却偏偏相信“禅让”制不仅存在,并且是大公无私、道德高尚的体现,甚至还有一位帝王跟尧舜“抄作业”,主动让位给大

  • 燕王哙禅让王位,究竟是过于理想还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齐国,子之,王位,燕国,苏代,先秦,周朝,燕王哙,齐宣王,历史故事

    在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时间长河里,要说燕国是存在感最低的强国,估计没有多少人反对。首先,燕国的开国国君名为昭公,是西周首任国王周武王的儿子,身份尊贵。但由于燕国远离中原地区,所以我们在春秋相关的史料记载里,只能看到燕国经常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到了战国时期,燕国强大了,游牧民族欺负不了他了,又换成被齐国欺

  • 从燕易王的燕国称王,到燕昭王的招贤纳才,燕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燕国,齐国,秦国,燕易王,燕昭王,赵武灵王

    燕国历史上出名的国君不多,燕王哙算得一个。当时的燕国处于燕易、燕王哙和燕昭王过渡之期,燕易王时燕国受齐国之侵扰,国力受损。燕易王在位期间,重用苏秦等臣,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与齐国对抗之中。齐国借攻燕之机,宣示齐国霸权,燕国不再能够置身事外。史书有:“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燕王易的夫人中有

  • 那些年寸土不争的燕国人,那些年担惊受怕的燕桓侯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燕桓侯,诸侯国,部族,周天子,齐国,戎狄,燕国

    燕宣侯以来,燕国的国力似有衰退,对周边如山戎、孤竹等族群的威慑力大为削弱。燕穆侯、燕宣侯大概都曾主动向诸侯国们请求政治庇护,可见燕国当时所属区域是呈现收缩策略的。公元前771年的镐京之乱而后,整个天下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又以北方的戎狄部族和南方的蛮夷部族为最强,但这些部族处于边缘地带,而且长期处于

  • 身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亲的昌平君,为什么选择叛秦成为末代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秦王政,昌平君,楚王,嬴政,秦国,秦王,秦昭襄王,秦相,周朝,先秦,春秋战国

    昌平君是秦王政亲政后极为重要的人物,不但是封君,而且高居相国之位,还与秦王政有两重亲戚关系。可以说,昌平君位高权重,尊贵之极。然而,昌平君最后还是选择叛秦归楚,在明知楚国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接手了楚国,与楚国大将项燕一起抵抗秦国到了最后一刻。为什么身为秦相,又是秦王政姻亲的昌平君,要选择叛秦成为末

  • 楚国末代楚王芈启:秦国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孙,秦始皇的表叔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嬴政,秦昭,楚国,秦国,昌平君,秦王

    楚考烈王熊完在位25年,前238年去世之后,其四个儿子先后都当上了楚王,分别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和楚王启,其中楚王启的一生经历颇为传奇,今天就来说一说楚国末代楚王芈启:秦国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孙,秦始皇的表叔。战国时期列国有质子于他国的惯例,楚国也不例外,比如楚顷襄王先后质子于秦国和齐国,其

  • 谁是昌平君?秦国丞相,也是末代楚王,找到他的真名用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昌平君,丞相,秦国,嬴政,吕不韦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存在着诸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疑点。秦始皇陵作为中国第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墓,迄今为止都无人敢挖掘。它把秦朝的所有神秘都一同深埋在了地下。两千年过去了,秦王朝还是那样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关于它有很多的记载,有传说也有史实。但我们对其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史料记载或者墓葬挖掘之

  • 神秘的昌平君:秦国丞相,末代楚王,真名在2000多年后才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明鉴标签:昌平君,秦国丞相,秦国,嬴政,王翦,秦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秦朝是一个让大家都充满了感慨的时代,一方面它一扫六国,统一全国,第一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做出了不少为百姓所抗拒的事情,所以二世而亡。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除了有秦始皇、李斯这样的名人,还有着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这个

  • 楚幽王并非春申君黄歇所生,这个谎言是楚王负刍为争夺王位而编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黄歇,楚王,楚幽王,春申君,秦国,嬴政,楚王负刍,周朝,先秦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典故。有的典故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也有的典故是因种种原因而诞生的历史谎言。战国时楚国宰相李园利用春申君黄歇移花接木生下楚幽王的故事便是其中的典型,而这个故事一度被认为是真实的,数千年来的各种典籍中广为流传,甚至连司马迁的《史记》也对其进行了收录。然而翻开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