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场上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气,白起:你走50步看看

战场上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气,白起:你走50步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4/1/23 12:28:11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最血腥的年代,因为政权不统一,割据势力太多,大家都想成为最强的那一个,邻国之间常年战役不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军事人才,白起就是其中之一。

《芈月传》中的一只狼和历史上真正的白起

很多人用豺狼来形容白起,大型历史电视剧《芈月传》中,就直接将白起塑造成了一个狼孩。楚国为了巴结秦国答应和秦王联姻,将公主芈殊嫁给秦王,作为陪嫁侍女芈月随芈殊一起前往秦国。

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才走到中途,就遭到了草原义渠王的队伍袭击,义渠王本来是要劫持秦王的王后,芈月为了保护芈殊,自己穿上芈殊的衣服故意逃跑引起抢亲士兵的注意。

结果芈殊安然无恙,芈月却被抓走,义渠王的目的是拿人质来要挟秦王,知道芈月并不是王后但并没有放她走,而是软禁在了草原。草原的人豁达,他们没有为难芈月,允许她在帐篷周围可以随意行动。

有一天芈月听到帐篷外一阵喧哗,便走过去看热闹,看到一伙人围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孩子正在鞭打。孩子年龄不大很少说话,虽然被围攻但一副不屈服的样子,周围的人都叫他狼崽子,因为他偷羊所以被抓住了。

这个孩子大概是在狼群里长大,和别人对抗的时候露出的也是狼的表情,龇牙咧嘴很凶狠的样子,芈月看着孩子可怜,用自己的手镯买下了这个孩子。

后来孩子就跟在芈月身边,芈月回到秦国后,这个狼孩和芈月成了非常要好的姐弟,这个狼孩就是白起。白起跟芈月弟弟魏冉一起进入军营,行军作战非常勇猛、狼性十足,这是电视剧中关于对白起身世的一个安排。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历史记载中,芈月和白起虽然并没有瓜葛,但白起却不姓白,而是姓芈,他的完整姓名应该叫芈白起,但人们都叫他白起。

根据历史的记载,白起出生于秦国的富商家庭,在那个年代,商人虽然生活富裕但社会地位很低,但很多人做生意赚钱之后就拿钱买官做。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禁止官职买卖,想做官只能通过建功立业来争取。白起看到买官没有希望,就只能想别的办法,正好秦国招兵,他趁机参军加入了军队。

参军后,白起逐渐显露出了他的军事才华,他依靠战功在军中站稳了脚跟,并且得到了秦国丞相魏冉的赏识。魏冉对白起非常器重,靠着累累战功还让白起得到了“战神”的称号。

纵览白起的一生,他打过很多场仗,并且保持着100%的胜率。不过,若是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一场战役,非长平之战莫属。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只余三脊残狼牙......

这一首诗是讲述白起的,描绘了白起凶狠、残忍的性格,诗词将白起比作了“狼”,也为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的那场战役,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长平之战中,白起率兵攻打赵国,被赵国名将廉颇死死拖住,尽管白起很会战术,无奈廉颇也是经验丰富且忠心耿耿的大将军,在长平对弈很久都分不出胜负。

赵国粮食产量比秦国低,赵王不想打持久战,那样太耗费物资,他急于求胜,想尽早进攻来结束战斗。可廉颇认为敌军势力强于赵军,不可以冒然进攻。

赵王以为廉颇退缩,他听信了大臣赵括的意见,罢免了廉颇的主帅职位,由赵括代替他和秦国交战。

白起和廉颇不相上下,赵括和白起相差就太多了,赵括虽然能言善辩,但他的见识都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际作战经验。

奈何,对于赵括纸上谈兵的一番言论,赵王却深信不疑。白起言语不多,但对排兵布阵相当用心,他心思缜密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取得胜利。

在他诸多的战术中,白起最擅长的就是包围战术,利用战场上的信息差,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每每都会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与效果,但包围战术最重要的就是“隐蔽”技巧。

不准吃羊肉

兵法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要想将士奋勇前进,来自后方的补给非常重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也造就了每个国家军队的饮食习惯、物资补给也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秦国处于我国的西北一带,那里的生活习惯一般是流行吃羊肉,一方面是与当地的环境有关系,另一方面羊肉的热量高,能够满足行军消耗大的需求。

然而,在长平之战的后期,白起却突然下了一道禁令:“禁止吃羊肉”,并要求把军中的羊肉换成了牛肉。对于这个规定很多士兵不理解,在口馋的情况下,不惜违背军令也要吃上一口羊肉。

习惯与行为是会传染的,从第一个人开始吃羊肉,后续违背军令的人越来越多,白起自然也就发现了。他下令将偷吃羊肉的人执行军法,这些人自然不明其故,便询问之中的缘由。

白起并没有说太多,而是让其中的几个士兵走50步,随后白起问其它的人“闻到了什么味道”,士兵们皆回答是“羊肉的膻味”,而且还久久不能散去、飘的很远。

此时白起便告诉手底下的士兵,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隐蔽性”,若是每个士兵都吃羊肉,那么敌人很容易就根据气味判断出我军的状态,进而使得战局功亏一篑。

如果现在是去赵国侦查敌情,这个气味也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成为敌人的目标。禁止吃羊肉是为了让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暴露自己,不给敌人留下蛛丝马迹。

士兵们知道白起的良苦用心后,纷纷称赞不已,对白起的命令心服口服,此后再也没有吃羊肉的人了,这条看似“荒唐的军令”也得到了士兵们的认可,并带他们走向了最终的胜利。

长平之胜,俘虏40万赵军

得知赵括挂帅后,白起让一队人马假装战败退到长平地带,其余人马则隐藏起来,因秦军的身上早已没有了羊肉的膻味,赵军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

赵括不知秦军的撤退,其实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的计谋,以为自己带领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所以沾沾自喜、步步紧追,想一举打败秦军。

白起一方并没有将全部的军力集中在一起,而是将大部分的兵力调遣在外围,赵括进入包围圈后,立刻让隐藏的人马断了赵军的后路,当赵括率领的部队追赶秦军时,其实已经进入了秦军的包围圈。

此时白起让军队守住重要的关口,并不断压缩包围圈的范围,把赵军全部围在里面。后来,赵军虽然知道中计了,但却毫无任何办法,只能够一拖再拖、等待战机。

奈何因为粮食供应不上,很多人都饿死了,还没打仗就失去了战斗力。经过四十多天的拉锯战,白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对赵军大举进攻,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赵括战死沙场,其余的40万赵军皆成为了秦军的俘虏。

古时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士兵们都是从各国百姓中招来的,他们只是跟着谁就为谁卖命。白起认为这些人将来会成为秦国攻打赵国的阻力,既然已经抓了就要一个不留的全部杀死。

因为未来这四十多万人一旦再上战场,又是一股劲敌、又是一场血战。为此,白起假意说送这些人回家,实际上却在暗中设下埋伏,将他们推入挖好的坑中活埋。

这场屠杀太过残忍,几十万人丢失了性命,白起也被认为是“人屠”。这次战役对赵国打击很大,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来,但却为秦国强大奠定了基础。

孙子兵法》中曾说:“兵者诡道也,”其实任何的“诡道”都是建立在严谨的行为之上,若是将领的心思不够细腻,战术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被对方识破,进而中了别人的“计中计”。

白起是兵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许多人都说他用兵如神,其实白起最大的优势便在于“细心”,从蛛丝马迹中就可以找到破敌之法,与己方存在的缺点。

与其说他用兵如神,不如说他知己知彼,才做到了百战百胜。赵括就是因为在进军的时候,没有掌握好战局的变化、秦军的动向,才使得赵军陷入了包围圈。

40万赵军被杀,从此赵国几乎葬送了所有的有生力量、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跟秦国叫板了。从“禁止吃羊肉”这件事情上来看,战场上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战局的走向,这便是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人大意或许只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但将领没有深思熟虑的性格,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白起秦国赵括秦军秦王信平君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中,秦军的主帅原本不是白起,为何一开始不用白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白起,秦军,赵括,赵军,秦国,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当然,因为长平之战,白起也奠定了自己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地位,也即如果长平之战的话,白起想要力压王翦、李牧、廉颇

  •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那为何杀神白起仅仅封君,未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白起,秦国,王翦,嬴政,秦王,吕不韦,春秋战国,四大名将,军功爵制度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那为何杀神白起仅仅封君,未被封侯?相信大家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个疑惑,“杀神”白起凶名赫赫,一生征战无数,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到死,白起也仅仅只是一个“武安君”,并未被封侯。而且白起还是被他效忠了一辈子的秦昭襄王赐死的。可不到五十年之后,有一个人却凭借着“身有长物”,压根

  • 白起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历史标签:白起,秦国,秦军,应侯,赵军,长平之战,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他是虎狼之师的形象代言人,一生征战37年,却无一败绩,斩敌百余万,致使六国无人再敢挂帅迎战。因其作战以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为终极目标,故被称作杀神。白起从公元前294年的左庶长开始,至公元前257年因功高震主被赐死于杜邮,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之上。白起,秦国郿邑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

  • 王者荣耀:孙膑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没天敌,他只怕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曝光台标签:孙膑,天敌,鬼谷子,花木兰,王者荣耀,太乙真人,战略游戏,多人游戏,网络游戏,天美工作室群游戏

    ● 本赛季的孙膑在调整之后依然是T0级别的辅助英雄,因此越来越多的玩家会选择Ban掉他。然而,在当前游戏中,过于强势的英雄实在太多了,因此现有的Ban位已经不够用了。因此,许多玩家认为,孙膑应该再次进行调整。● 许多人认为,软性辅助角色不应该拥有过高的强度。然而,孙膑一直被Ban掉,这可能是因为人们

  • 谁能想到孙膑在失去双腿后,依然成为了战国当时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魏国,庞涓,齐国,田忌,兵法,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孙膑,本名不详,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因其早年曾受到膑刑故称孙膑。虽遭庞涓陷害无法行走,却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帮助齐国打败魏国,其身残志坚、不图虚名的精神得到后世的传颂赞扬。鬼谷学艺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通天彻地精通百家学问的人物,隐居在云梦山鬼谷之中,自称鬼谷先生。以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 世人只知“田忌赛马”,却不知孙膑和田忌,晚景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伯灵,田忌,庞涓,齐国,魏国,魏武卒,齐威王,孙膑

    “田忌赛马”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则故事,这篇故事也入选了我国的教科书,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田忌是齐国大将,他经常和齐威王,以及齐国众公子赛马,还设重金赌注。比赛的马匹,分为中、上、下三等。田忌的上、中、下三等马,皆不如齐威王的马匹,他和齐威王比赛时,总是输。孙膑为了帮助田忌赢下齐威王,他调换了马匹出场的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庞涓,战争,孙膑,孙伯灵,膝盖骨,山东省

    孙膑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被誉为“兵家三绝”之一。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著名的兵书、谋略书以及与庞涓的一战等历史事件。然而,近年来,一些考古发现与研究却揭示了孙膑另外一面鲜为人知的残酷行径。据发现于山东的竹简记载,孙膑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下令挖去大批敌军的膝盖骨,令人感到惊愕与恐惧。本文

  • 孙膑:一个人要熬过4道坎,才能真正成事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齐宣王,鬼谷子,四大名将

    01兵法里说:“兵者,诡道也。”人生如用兵,有章可循,又变化莫测。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只能随机应变。战国时期的孙膑,经历了被割掉膝盖骨,被同学陷害等磨难,终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得到了司马迁的点赞:“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他是如何熬过低谷的?如何成就自己的?从他的一生中,可以

  •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田忌,秦国

    慈不理财,善不掌兵,古往今来,统帅将士者绝大多数都为狠辣之辈,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对师兄弟,师兄庞涓,心狠手辣,然而惨淡结局,师弟孙膑忠厚仁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复仇。然而,活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又有几人会真的善良,如果孙膑真的如史书中的那般印象,在两场战役中,几十

  • 孙膑帮助齐国两次击败魏国,他最终是什么结局呢?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孙伯灵,魏国,齐国,吴国,庞涓,秦国,田忌,孙膑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法,魏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魏武侯在位时,魏国继续南征北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不过,到了魏惠王在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