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白起为何禁止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白起:走50步就懂了

长平之战白起为何禁止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白起:走50步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人观史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3/12/21 2:02:24

古代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说有史记载的第一次的战乱纷飞,那必然是东周之后的春秋和战国。春秋战国时代共计大大小小割据政权170个,其中最强的便是那“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后,秦一跃成为七雄里最强盛的国家,虽然商鞅最后被车裂,但变法内容却传承了下来,到了秦昭襄王这,秦国在经济、军事、国力全部碾压其他国家。

秦对外的发动的战争基本是赢多输少,除了国家的强盛,最主要的就是秦国有这好几位战力值爆棚的武将,其中一位就是白起

战功赫赫的白起

白起素来有古代战神的称呼,说起他的一生那可是战功赫赫,担任秦军主将三十年攻下了七十座城池,参加上百场战争,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夯实基础,其实白起并不是秦国人,他是楚国王族,父亲白公胜楚平王的嫡孙。

白起出生时,父亲正带着全家逃难,因遭人陷害不得不远离故土,后来在逃往郑国的路上自己的祖父被杀,因为这件事激起了父亲白公胜的称王之心,经过几年的努力,白公胜发动叛乱自立为楚王,全家搬到王宫居住。

本以为能过上安生日子的白起,又一次梦想破灭,没当几天楚王的白公胜被楚惠王赶下台,无颜再见家人,白公胜自缢身亡,小小年纪的白起被逐出楚国开始流浪。

那时候秦因商鞅变法变得强大,在军事上提拔有军功的贫民,白起为了混口饭吃加入了军队。本以为找到归宿,却没成想成就了辉煌的一生。

秦昭襄王十三年,十四岁的白起担任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新城,最终获胜,年纪轻轻就立下了此等战功,前途不可限量,也是因为这一仗引起了丞相魏冉的注意。

第二年,因为韩国战败的不甘心,游说魏国跟他一起联合共同抗秦,韩魏两国带着大军三十万浩浩荡荡屯兵崤函,阻止秦军向东行进。魏冉当机立断请求秦昭王任用白起为将攻打韩魏大军,秦昭王应允。

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的方法,对韩魏大军逐个击破,又逼着韩魏大军不停撤退,整个主力军队最后齐聚在了伊阙。

白起不费吹灰之力歼灭敌军主力二十四万,更是俘虏了魏国大将公孙喜,这场战争让白起一战成名,秦昭王听闻更是喜不自胜,封白起为国尉。

白起得到秦昭襄王重用,此后秦军对外战争基本都有白起的参与,对楚国的三次讨伐、对韩国的陉城之战,哪怕韩、赵、魏三国联合与白起对抗,其结果都是白起俘虏三国大将,斩杀军队三十万名战士,看到白起的勇猛,各国都想跟秦国签订盟约休战,尤其是赵国,对于白起他可是怕了。

其实每次赵国扮演的角色不是在救自己的道路上,就是在救他国的道路上。本想联合其他国家抗秦,可结果总是损军折将,如果不是国内有廉颇守着,赵国下场不会比韩国好半分。

可偏偏赵国国君孝成王昏庸无道中了奸计,换掉了忠心耿耿的廉颇,让赵国因为一次长平之战,国力“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

战况惨烈的长平之战

白起可以说在整个战国难有敌手,或许只有廉颇跟他打得不相上下。白起跟廉颇都是武力值爆棚的战神,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可惜各为其主注定是敌人,秦国要想完成统一称霸天下,赵国是一定要灭掉的。毕竟在战国七雄里,除了秦楚,赵国的实力最强。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军大将王龁开始伐赵。

赵国大将廉颇一连布置三挡防线,当第一道防线被破后,廉颇转变思路,全线镇守第二道丹河以东防线,以坚守为主,不断消耗秦军主力,廉颇的成功让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秦军损兵折将。

面对这个场景,秦昭襄王换下王龁,改派白起上阵,廉颇谁也不怕死守都城不肯出兵,秦国咸阳到赵国邯郸路途遥远,耗了几个月,秦军粮草将尽,面对这场景白起来了一招“反间计”。

他派人到赵国都城内散布谣言,谎称廉颇之所以不敢出城门,是因为他早就有投降秦军之意,还说白起最怕的是赵国大将赵括,并非廉颇,之所以不战就是避免投降秦国后两人尴尬。

这些话一字一句传到了孝成王的耳朵里,孝成王听完果然中计,换下了老将廉颇,让赵括顶了上去。

赵括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可半分都没有遗传父亲的用兵天赋,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白起为了歼灭赵国主力,先派出一小队人马上前击杀,下令许败不许胜。赵括第一次只带了几千骑兵外追,白起让所有士兵都装作逃跑的样式后退。赵括追了一段时间,不知何故停下调走回营,第一次的试探就这么结束,可这个时候白起却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

原来军中士兵喜欢吃羊肉,面对这个情况白起直接下令,把所有羊肉全部换成牛肉,此令一出士兵虽表面答应却总是私下议论,一次一个士兵实在没忍住就吃了羊肉被白起逮了个正着,白起恼怒以军规处置了他,士兵不服让白起给个明白,白起说:“你走50步试试,立刻就能闻到羊肉的膻味儿,如果有风,敌人就会寻着味道找到营地所在,到时候只会面临被歼灭的情况。”

一番话让所有士兵都恍然大悟,从此军内打仗期间都只吃牛肉,第二次进攻赵括军队,白起依旧下令许败不许胜,这次赵括可没回营,一心想歼灭白起的赵括带着四十万赵军猛追秦军,到了山林茂密之处,才发现落入秦军陷阱。

白起让左右两军出动,把赵国大军全部包围,赵括见状带兵突围,被白起一箭射死,剩下的四十万大军白起下令全部活埋,战国时代最惨烈的长平之战就此落下帷幕。

此战以后,赵国的国力急速衰退,再也没有任何能力跟秦国对抗,赵王追悔莫及却为时已晚。

结语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战神之一,三十年内无败绩,虽然战功赫赫,但此人却残暴不仁,对敌军动辄上万的斩杀,只不过下场并没多好,功高盖主终会一死,最后被赐死在杜邮。

标签: 白起秦国秦军赵括长平之战信平君

更多文章

  • 战场上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士兵不服气,白起:你走50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白起,秦国,赵括,秦军,秦王,信平君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最血腥的年代,因为政权不统一,割据势力太多,大家都想成为最强的那一个,邻国之间常年战役不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军事人才,白起就是其中之一。《芈月传》中的一只狼和历史上真正的白起很多人用豺狼来形容白起,大型历史电视剧《芈月传》中,就直接将白起塑造成了一个狼

  • 长平之战中,秦军的主帅原本不是白起,为何一开始不用白起呢?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白起,秦军,赵括,赵军,秦国,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当然,因为长平之战,白起也奠定了自己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地位,也即如果长平之战的话,白起想要力压王翦、李牧、廉颇

  •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那为何杀神白起仅仅封君,未被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白起,秦国,王翦,嬴政,秦王,吕不韦,春秋战国,四大名将,军功爵制度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那为何杀神白起仅仅封君,未被封侯?相信大家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个疑惑,“杀神”白起凶名赫赫,一生征战无数,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到死,白起也仅仅只是一个“武安君”,并未被封侯。而且白起还是被他效忠了一辈子的秦昭襄王赐死的。可不到五十年之后,有一个人却凭借着“身有长物”,压根

  • 白起一生到底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历史标签:白起,秦国,秦军,应侯,赵军,长平之战,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他是虎狼之师的形象代言人,一生征战37年,却无一败绩,斩敌百余万,致使六国无人再敢挂帅迎战。因其作战以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为终极目标,故被称作杀神。白起从公元前294年的左庶长开始,至公元前257年因功高震主被赐死于杜邮,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之上。白起,秦国郿邑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

  • 王者荣耀:孙膑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没天敌,他只怕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游戏曝光台标签:孙膑,天敌,鬼谷子,花木兰,王者荣耀,太乙真人,战略游戏,多人游戏,网络游戏,天美工作室群游戏

    ● 本赛季的孙膑在调整之后依然是T0级别的辅助英雄,因此越来越多的玩家会选择Ban掉他。然而,在当前游戏中,过于强势的英雄实在太多了,因此现有的Ban位已经不够用了。因此,许多玩家认为,孙膑应该再次进行调整。● 许多人认为,软性辅助角色不应该拥有过高的强度。然而,孙膑一直被Ban掉,这可能是因为人们

  • 谁能想到孙膑在失去双腿后,依然成为了战国当时最耀眼的一颗将星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魏国,庞涓,齐国,田忌,兵法,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孙膑,本名不详,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因其早年曾受到膑刑故称孙膑。虽遭庞涓陷害无法行走,却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帮助齐国打败魏国,其身残志坚、不图虚名的精神得到后世的传颂赞扬。鬼谷学艺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通天彻地精通百家学问的人物,隐居在云梦山鬼谷之中,自称鬼谷先生。以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 世人只知“田忌赛马”,却不知孙膑和田忌,晚景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孙伯灵,田忌,庞涓,齐国,魏国,魏武卒,齐威王,孙膑

    “田忌赛马”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则故事,这篇故事也入选了我国的教科书,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田忌是齐国大将,他经常和齐威王,以及齐国众公子赛马,还设重金赌注。比赛的马匹,分为中、上、下三等。田忌的上、中、下三等马,皆不如齐威王的马匹,他和齐威王比赛时,总是输。孙膑为了帮助田忌赢下齐威王,他调换了马匹出场的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庞涓,战争,孙膑,孙伯灵,膝盖骨,山东省

    孙膑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被誉为“兵家三绝”之一。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著名的兵书、谋略书以及与庞涓的一战等历史事件。然而,近年来,一些考古发现与研究却揭示了孙膑另外一面鲜为人知的残酷行径。据发现于山东的竹简记载,孙膑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下令挖去大批敌军的膝盖骨,令人感到惊愕与恐惧。本文

  • 孙膑:一个人要熬过4道坎,才能真正成事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齐宣王,鬼谷子,四大名将

    01兵法里说:“兵者,诡道也。”人生如用兵,有章可循,又变化莫测。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只能随机应变。战国时期的孙膑,经历了被割掉膝盖骨,被同学陷害等磨难,终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得到了司马迁的点赞:“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他是如何熬过低谷的?如何成就自己的?从他的一生中,可以

  •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田忌,秦国

    慈不理财,善不掌兵,古往今来,统帅将士者绝大多数都为狠辣之辈,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对师兄弟,师兄庞涓,心狠手辣,然而惨淡结局,师弟孙膑忠厚仁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复仇。然而,活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又有几人会真的善良,如果孙膑真的如史书中的那般印象,在两场战役中,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