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景公佩服孔子才学,要送他一块地,孔子的选择,大部分人想不到

齐景公佩服孔子才学,要送他一块地,孔子的选择,大部分人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山岁月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3/12/11 19:51:18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政治家了,也因此结识了齐景公晏婴。后来,齐景公因为赞叹孔子的才学,甚至要送一块地给他,但是孔子的选择,却让人非常意外,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呢?这一切,要从孔子与齐景公的相识过程说起。

公元前522年,这一年,孔子在鲁国任职,齐景公和晏婴在出访鲁国的时候,特地召见了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孔子。齐景公当时和孔子讨论了有关秦穆公称霸的原因。齐景公问孔子为什么秦穆公能在国家占地小且位置偏僻的时候还能称霸。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回答是这样的,“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可也,其霸小矣。”意思就是说秦国的志非常远大,政策也用得到位,既懂用人,又上下团结。齐景公因为孔子的这番回答而对他刮目相看,两人从此算是结识。

公元前517年,鲁国内部发生了战争,当时鲁国的君主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跟着鲁昭王一起来到了齐国。在齐国,孔子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甚至还要将齐国尼溪一带的土地送给孔子。

在《论语》中,关于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按理说,孔子作为一个从别的国家逃到齐国的臣子,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和送地的行为应该感到非常荣幸,然后收下这块地,为什么孔子要拒绝齐景公的一番好意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孔子淡泊名利且志不在一个国家。

要知道,孔子是个淡泊名利的一个政治家、教育家,他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比起名利来说,孔子更加热衷的其实是政治和教育,齐景公要送给孔子一块地的做法,其实算是马屁拍在马腿上,孔子在意的并不是能够拥有多大块的土地,也不是能够拥有多少的财富,他在意的其实是自己的才能是否能够得到展现,自己研究出来的思想能否传播到天下每个角落。

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他带领着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将近十三年,为的就是能够传播他研究出来的学说,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其实是志在四方的。如果孔子接受了齐景公的地,那就意味着他将会一辈子都被捆绑在齐国,而且过早地开始过于安逸的生活。这种情况对于一个热衷于研究学问的学者来说,可以说是地狱一般了。

因此,孔子拒绝了齐景公的好意,为的就是能够去追求自己更加远大的理想。所谓“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并不符合孔子价值观的赏赐,也就入不了孔子的眼了。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孔子旅行到卫国,为什么评价卫灵公“好德不如好色”?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孔子,卫国,南子,国君,卫灵公,科学家,民族乐器,春秋战国

    卫献公回国当国君后,过了三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卫襄公即位。卫襄公有一个小妾,在怀孕的时候,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里她见到一个老人,老人告诉她,说自己是康叔,会让她的儿子当卫国国君,所以要给她的儿子取名为“元”。元就是开始、或者说第一的意思。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这个小妾醒来后就问卫襄公这个康叔是谁,卫襄公

  • 《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篇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孔子,子贡,论语,卫灵公,子张

    第十五篇:卫灵公篇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

  • 卫灵公:他“演绎”的狗血剧情,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米雅聊历史标签:南子,卫国,孔子,宋国,晋国,卫灵公

    公元前496年,卫灵公与夫人的旧情人宋朝在洮地相见。谁知,他在见到宋朝的那一刻,不仅没发飙,还喜笑颜开地说道:“南子想见你,你能留在卫国给她一个惊喜吗?”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宋国公主,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她生性风流,时常跟一帮‘男朋友’混在一起,但他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哥哥宋朝。他们这对俊男美女时常光明正

  • 唐山群众排队4小时未进接待室说明什么?像历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齐王,邹忌,唐山,齐国,接待室

    唐山群众排队4小时未进接待室说明什么?像历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菜菜说情感2022-06-1510:21广东关注在历史上有一个事例,邹忌讽刺齐王的纳谏,齐王最终遵从了邹忌的提议,让全国人民都出来提问题,结果人满为患,最后齐国治国非常的好。唐山打架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开始反映自己的问题,唐山专门进行了招待人

  • 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活于世难道还不如一只土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邹忌讽齐王纳谏,曾毅,刘备,凤凰传奇,祢衡,李自成

    作者:墨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位两千年前的国学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人才是最聪明的,他告诉世人,如果只能了解别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只能算你有智慧,称为智者;如果既能了解别人又能认识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聪明,可以称为明君;如果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对方,只

  • 战国策小故事《不怕“贼”贼偷,就怕“贼”惦记~邹忌的连环计》

    历史解密编辑:孤月今心PLUS标签:邹忌,田忌,魏国,齐国,齐王

    故事出自--齐策《成侯邹忌为齐相》邹忌和田忌是齐威王的左膀右臂,文臣武将。邹忌官拜相国,足智多谋,治国理政可是很有一套,是专门给齐大出点子,挣钱的文臣;田忌是大将军,王室成员,带兵打仗是员沙场宿将。是专门替齐大打人,抢地盘的武将。按理说,邹忌和田忌二人明明是齐大的左膀右臂,贤臣良将,本应同心戮力报齐

  • 战国策小故事《一场比美引发的政坛运动~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国,孟尝君,苏秦,邹忌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上回说到,青年才俊邹忌,通过摇琴劝谏齐威王,得到齐大赏识和重用,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当初的穷小子成功逆袭成了中央大干部,顷刻间成了京城响当当的知名人物,政坛新星。如今是这官有了,金钱、地位、房产、女人自然也有了,妥妥的五子登科。王都临淄,城北有一帅哥徐公,被誉为“

  • 战国策小故事《邹忌摇琴进谏》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邹忌,邹忌摇琴进谏,战国策,齐国,田忌,孙伯灵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威王纳谏》齐国王都临淄,沉浸在一片欢悦之中,新王登基了,史称齐威王。上任伊始,这位决定大干一番的新王却沉浸在管乐之中无法自拔。大王喜欢音乐的消息不胫而走,投其所好的奸佞臣子,便四处搜罗各路乐师进京演奏,以博取新王宠幸。一天一个身高八尺、仪表堂堂的青年才俊来到齐王宫,自

  •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琴谏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邹忌,齐国,王见,齐威王,威王,臣子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是战国中期齐国名士,博学善辩,曾以琴谏闻名,拜齐国之相。邹忌获悉齐威王正思励精图治,便前去求见。威王本好音律,听说邹忌擅长鼓琴,真是喜出望外,热忱地将他挽留在宫中。齐威王理毕朝务,悠然走近琴台。刚刚调正大弦小弦,邹忌忽然推门径入,连声赞扬说:“好高超的琴艺啊!”威王见他唐突而至,

  • 十年前邹忌猜忌田忌,十年后田婴猜忌田盼,是齐威王重用了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邹忌,齐威王,田忌,田婴,齐国,魏国

    楚威王即位后,东周局势大变已然发生。此时,三晋中的魏国经历了桂陵、马陵两次大战的沉重打击,已彻底走向没落。而桂陵、马陵两战中大获全胜的齐国,国力则步入鼎盛,一时间无人能敌。原本偏居一隅的秦国,则虎视眈眈地加大了东扩力度,不但迫使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还侵占了魏国河西的大片土地。就在中原城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