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旅行到卫国,为什么评价卫灵公“好德不如好色”?

孔子旅行到卫国,为什么评价卫灵公“好德不如好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3/12/17 19:39:41

卫献公回国当国君后,过了三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卫襄公即位。

卫襄公有一个小妾,在怀孕的时候,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里她见到一个老人,老人告诉她,说自己是康叔,会让她的儿子当卫国国君,所以要给她的儿子取名为“元”。

元就是开始、或者说第一的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个小妾醒来后就问卫襄公这个康叔是谁,卫襄公说,这是我们的开国君主。等到孩子生下来,发现真的是个儿子,襄公便认定,这孩子是天命所生,所以就立他为太子。

这样的故事,我们现在看来,漏洞百出,一看就是卫襄公这个心爱的小妾合谋演的一出戏,想让他俩的儿子当上卫国国君而已。当然,有些人可能会好奇,万一他俩生的是女儿,那怎么说?

这也是卫襄公的高明之处。当这个小妾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他避重就轻,只讨论康叔是谁,而不是说孩子的事。康叔是卫国开国君主,即便是小妾,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吧!不然的话,每年祭祖那不是白祭了吗?所以,这其实只是为后面做铺垫而已。通过这件事,让大家知道老祖宗托梦给这个小妾了,从而引起大家对她的重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等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儿子,卫襄公才公开说这是天命所生。如果生的是女儿,那他们可以先不提这个事,再过两年,说不定下一胎就是儿子了呢?

至于卫襄公的夫人,也就是正妻呢?她没有意见吗?

其实,卫襄公的夫人没有孩子,所以能争夺国君位置的只有庶子。

卫襄公只当了九年的国君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这个叫“元”的太子就当上了国君,也就是卫灵公

卫灵公三十八年的时候,孔子来到了卫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卫灵公听说孔子是个人,问他在鲁国的待遇怎样,孔子说“粟六万”,然后灵公就给了同样的待遇。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人卫灵公进献谗言,说孔子的坏话。其实,说坏话的人就是嫉妒,孔子一个新来乍到的工资都那么高,这怎么能忍?

而卫灵公对孔子本身也不了解,所以就派了一队士兵,天天跟着孔子,说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其实,连孔子都感觉得到,这些士兵是来监视他的。可见,卫灵公并不是一个心胸宽广,能够真正吸纳人才的人。

于是,孔子就离开了卫国。但是,过了几个月,他又回到了卫国,居住在蘧伯玉的家里。估计是这几个月在外面过得不顺利,所以就来蘧伯玉家里暂住一段时间。他俩的性格相对来说会比较投缘一点,孔子可以以访友为名住在这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是,没过多久,孔子的麻烦事又来了。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听说孔子又回来了,好奇的她就想见见这个传说中的人。上次孔子在卫国没见着,这次无论如也得见见。

于是,她就派人去给孔子传话,说:“四方而来的君子,看得起我们国君的,一定会见见我。我希望也能见见您!”

孔子本来是推辞的,毕竟自己去见他国国君的夫人,这不太合适。但是南子是远近皆知的美人,而且深得卫灵公的宠幸,还有参政的权力,在卫国势力不算小,如果得罪了她,那这卫国也就待不下去了。所以孔子最终还是前去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两人见面,中间隔着个帷幔,孔子按照礼制,对南子“北面稽首”行礼。夫人也对孔子行礼。之后,两个人才聊了起来。

孔子出来后,对徒弟们说:“我本来是不想见她的,但是现在既然见了,那就以礼答谢了!”说完后,他看见子路一脸狐疑地看着他,就知道子路是觉得他是想见见传说中的美女才来的。孔子被子路气得当场发誓:“我要是说假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不从圣人的角度来考虑,只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见完一个别人家的美女之后,出来说这样的两句话,多少有点心虚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一次的会面,孔子给南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一个多月后,卫灵公出游,南子特地安排孔子坐在卫灵公车驾后面的那辆车上。这可是离国君最近的车驾,一般人还真坐不到。孔子坐在车驾里,陪着卫灵公招摇过市,心里发出了一句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其实就是在批评卫灵公,说他好德不如好色,对德行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他对美色的重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孔子第一次来卫国的时候,听说孔子大才,便给了他高官厚禄,但是没过几天就听信谗言,派人监视孔子。这次回到卫国,住了几个月了,卫灵公也不召见他,反而因为南子的原因,让孔子同游,并且把车驾安排在第二辆。

可见,卫灵公对孔子的重视,并不是因为孔子的才华、能力、德行,仅仅只是因为美女的一句话而已。这个心理落差太大了,使得孔子对卫灵公极度失望。所以,这件事情之后,孔子就再一次离开了卫国。

更多文章

  • 《论语》第十五篇:卫灵公篇

    历史解密编辑:谈政论经标签:孔子,子贡,论语,卫灵公,子张

    第十五篇:卫灵公篇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

  • 卫灵公:他“演绎”的狗血剧情,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米雅聊历史标签:南子,卫国,孔子,宋国,晋国,卫灵公

    公元前496年,卫灵公与夫人的旧情人宋朝在洮地相见。谁知,他在见到宋朝的那一刻,不仅没发飙,还喜笑颜开地说道:“南子想见你,你能留在卫国给她一个惊喜吗?”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宋国公主,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她生性风流,时常跟一帮‘男朋友’混在一起,但他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哥哥宋朝。他们这对俊男美女时常光明正

  • 唐山群众排队4小时未进接待室说明什么?像历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海的倒影标签:齐王,邹忌,唐山,齐国,接待室

    唐山群众排队4小时未进接待室说明什么?像历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菜菜说情感2022-06-1510:21广东关注在历史上有一个事例,邹忌讽刺齐王的纳谏,齐王最终遵从了邹忌的提议,让全国人民都出来提问题,结果人满为患,最后齐国治国非常的好。唐山打架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开始反映自己的问题,唐山专门进行了招待人

  • 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活于世难道还不如一只土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万物解读标签:邹忌讽齐王纳谏,曾毅,刘备,凤凰传奇,祢衡,李自成

    作者:墨念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位两千年前的国学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人才是最聪明的,他告诉世人,如果只能了解别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就只能算你有智慧,称为智者;如果既能了解别人又能认识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聪明,可以称为明君;如果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对方,只

  • 战国策小故事《不怕“贼”贼偷,就怕“贼”惦记~邹忌的连环计》

    历史解密编辑:孤月今心PLUS标签:邹忌,田忌,魏国,齐国,齐王

    故事出自--齐策《成侯邹忌为齐相》邹忌和田忌是齐威王的左膀右臂,文臣武将。邹忌官拜相国,足智多谋,治国理政可是很有一套,是专门给齐大出点子,挣钱的文臣;田忌是大将军,王室成员,带兵打仗是员沙场宿将。是专门替齐大打人,抢地盘的武将。按理说,邹忌和田忌二人明明是齐大的左膀右臂,贤臣良将,本应同心戮力报齐

  • 战国策小故事《一场比美引发的政坛运动~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国,孟尝君,苏秦,邹忌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上回说到,青年才俊邹忌,通过摇琴劝谏齐威王,得到齐大赏识和重用,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当初的穷小子成功逆袭成了中央大干部,顷刻间成了京城响当当的知名人物,政坛新星。如今是这官有了,金钱、地位、房产、女人自然也有了,妥妥的五子登科。王都临淄,城北有一帅哥徐公,被誉为“

  • 战国策小故事《邹忌摇琴进谏》

    历史解密编辑:洋葱辣眼睛哦标签:邹忌,邹忌摇琴进谏,战国策,齐国,田忌,孙伯灵

    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威王纳谏》齐国王都临淄,沉浸在一片欢悦之中,新王登基了,史称齐威王。上任伊始,这位决定大干一番的新王却沉浸在管乐之中无法自拔。大王喜欢音乐的消息不胫而走,投其所好的奸佞臣子,便四处搜罗各路乐师进京演奏,以博取新王宠幸。一天一个身高八尺、仪表堂堂的青年才俊来到齐王宫,自

  •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琴谏相齐

    历史解密编辑:小恩说历史官方标签:邹忌,齐国,王见,齐威王,威王,臣子

    #中国历史故事#邹忌是战国中期齐国名士,博学善辩,曾以琴谏闻名,拜齐国之相。邹忌获悉齐威王正思励精图治,便前去求见。威王本好音律,听说邹忌擅长鼓琴,真是喜出望外,热忱地将他挽留在宫中。齐威王理毕朝务,悠然走近琴台。刚刚调正大弦小弦,邹忌忽然推门径入,连声赞扬说:“好高超的琴艺啊!”威王见他唐突而至,

  • 十年前邹忌猜忌田忌,十年后田婴猜忌田盼,是齐威王重用了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邹忌,齐威王,田忌,田婴,齐国,魏国

    楚威王即位后,东周局势大变已然发生。此时,三晋中的魏国经历了桂陵、马陵两次大战的沉重打击,已彻底走向没落。而桂陵、马陵两战中大获全胜的齐国,国力则步入鼎盛,一时间无人能敌。原本偏居一隅的秦国,则虎视眈眈地加大了东扩力度,不但迫使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还侵占了魏国河西的大片土地。就在中原城头大

  • 上下五千年105:齐王玩物丧志,邹忌以琴喻政,广开言路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邹忌,齐国,扁鹊,齐王,楚庄王,齐威王,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

    #历史开讲#上回说到扁鹊见蔡桓公,由于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疾病深入骨髓,扁鹊也无法医治,最后很快病死了,公元前356年,他的儿子齐威王继位。齐威王上任后不理朝政,专心在宫中抚琴,国势衰弱,赵魏韩等国家都趁机攻打齐国,齐国抵抗也总是吃败仗,甚至有大臣觐见,劝说齐威王玩物丧志,还被齐威王杀头,所以没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