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度:东汉末年的辽东之王,曹操送上侯爷绶印,却被他直接丢掉

公孙度:东汉末年的辽东之王,曹操送上侯爷绶印,却被他直接丢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4636 更新时间:2023/12/21 23:42:02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赦封公孙度为永宁乡侯,并送上印绶。公孙度哈哈大笑:“老子都是辽东王了,还需你来封?”就将印绶丢进仓库。

大家都知道三国是指魏蜀吴,却常常忽略了,在地图的右上角还有第4国——辽东!公孙家族割据辽东长达50余年,其创始人就是公孙度!

公孙度,原名公孙豹,字升济,辽东襄平人(今辽宁辽阳),与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的公孙瓒并非同族。

公孙度少年时,父亲公孙延为了躲避追捕,带他逃到了玄菟(今沈阳附近)。在这里,公孙度遇上了自己的贵人——玄菟太守公孙琙。

公孙琙的儿子也叫公孙豹,在18岁早夭。因为公孙度与儿子同名,公孙琙对他异常亲厚,不仅让资助他上学,还为他娶妻,征召他为郡吏。就这样,公孙度从一个逃犯之子摇身一变成了仅次于太守的存在。

自此,公孙度仕途通畅,入京担任尚书郎,一步步地升至了冀州刺史。只是树大招风,公孙度旋即就因谣言被罢官免职,沦为平民。

多年以后,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公孙度又遇到了另一位贵人——董卓的大将徐荣。徐荣出身玄菟,与公孙度算是同乡。知道公孙度窘境的徐荣二话不说就向董卓推荐公孙度,董卓让公孙度回到祖籍辽东,担任太守。

虽然没能重返州刺史的高位,但公孙度还是很高兴获得翻盘的机会。

前往辽东的路上,公孙度发现天下已乱,中原群雄割据,民不聊生,反倒是北方比较太平。而辽东郡南临渤海,北面玄菟郡和鲜卑、乌丸,东临乐浪郡和高句丽等东夷,西边仅有狭长的辽西走廊与中原接壤,天生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

于是,公孙度心中有了割据自立的念头。

回到辽东后,公孙度召来亲信部将,信心满满地说:“卜卦有词‘孙登当为天子’,我复姓公孙,表字升济即为‘登’,指的就是我要当天子了!如今汉室将亡,愿与大伙一同称王称霸!”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很快就有人报告说襄平延里的祀社生出一块一丈多的大石,石下还有3个小石支撑着。部下解释这石头与汉宣帝的冠石相似,延里与公孙度之父公孙延同音,祀社主管土地,3个小石表示三公。

总得说来,就是寓意公孙度即将拥有天下的土地,并得到三公的辅佐。公孙度闻言大喜,王霸之气四溢。

公孙度因出身低微(玄菟小吏、逃犯之子)素来被辽东豪族轻视,便决定拿他们来立威。公孙度先盯上了襄平县令公孙昭,随便寻了个由头将他拿下,并在闹市鞭笞至死。

接着,公孙度又以迅雷之势,将郡中那些曾经怠慢过他或横行乡里的100多户世家豪族,全都找了借口,满门抄斩。一时间,人头滚滚,全郡上下都对公孙度畏惧不已。

解决完内部问题后,公孙度将目光瞄准了外族势力。

夫馀国夹在鲜卑与高句丽之间,直接臣服于公孙度,公孙度就将女儿嫁给夫馀国王。然后,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将周边的游牧民族一顿痛打,让他们乘乘降服,听从调遣。

内部咸服,威加海外,辽东偏远之地成了一方乐土,不少中原士人成群结队,北上避乱。其中就包括与华歆并称为“一龙”的龙腹邴原和龙尾管宁、名士王烈和国渊、猛将太史慈、原河内太守李敏等。

公孙度礼贤下士,扫塌相迎,然而这些人心怀故土,不愿久待。他们隐居山林,开课讲学,时刻准备返乡。

李敏多次不应公孙度之征,担心他加害自己,举家迁离。李敏不离开还好,这一离开反而惹怒了公孙度。公孙度将李敏之父开棺焚尸,又诛灭剩下的李氏宗族。

只有王烈同意公孙度的征召,担任其长史。因为王烈的帮助及其他隐士们推行教化,辽东被治理得“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更上一层楼。

情势一片大好的公孙度并没有着急称帝,即使他打下了周边的土地,但名义上只是幽州的一个郡守罢了。

因此,公孙度趁着公孙瓒南下与袁绍争霸,将触手延伸至辽西走廊;又大刀阔斧地重划地界,将扩充后的辽东分出辽西郡和中辽郡,取名为“平州”。同时,公孙度派人南下渡过渤海,占据青州东莱郡的几个县,取名为“营州”。

这样,公孙度就有所谓的2州之地,敢于自领“平州牧”,自封“辽东侯”。公孙度承制设坛,祭祀天地,亲耕藉田,巡视部队,乘鸾驾,戴九旒,旄头羽骑,宛如皇帝一般。

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于许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拉拢公孙度牵制袁绍,曹操不仅没有怪罪公孙度僭越,还派使者晋封他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

公孙度自命不凡,不屑一顾地将印绶丢在仓库之中,自此开始优哉享乐,渐渐失去了南下争霸的野心,偏安一隅。

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即将成为北方之主,威胁到辽东,公孙度刚好于此时去世。临死前,他召来儿子公孙康:“快把永宁乡侯的印绶从仓库里取出来,给你弟弟!”

公孙康依计而行,自己继位,而让弟弟公孙恭重新拾起曹操封的爵位。这是既向曹操服软,又表明仍愿意中立。果然,此举换来了曹魏的默许,公孙家成为三国鼎立之时,偏安辽东的国中之国!

更多文章

  • 三国志11官渡之战:刘表、刘璋、张鲁、张绣、公孙度势力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张鲁,刘表,刘璋,张绣,公孙度,袁绍

    前文先介绍了三国志11“200年官渡之战”剧本中,势力较强的五个势力,袁绍、曹操、孙策、刘备、马腾。三国志11官渡之战:天下第一势力你觉得是谁?本篇,咱们来聊聊其他的五个势力。六、刘表势力强度:A破局难度:2星刘表占据荆襄及江夏。虽然地处地图靠近中间的位置,实际上周边却是大片的空城,除了与江东孙策接

  • 欧阳文忠公,一生注重名节,为何晏殊、苏东坡对他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水晶面包标签:晏殊,苏轼,韩琦,宋朝,欧阳修,宋仁宗,宋英宗,苏东坡,欧阳文忠公,中国音乐家

    公元1072年9月22日,北宋诗文革新领导者欧阳修,在家中赋闲十四个月后病逝,谥号“文忠”。为何欧阳修大限将至的时候,特意嘱咐儿子,把自己的墓志铭托付给老领导韩琦撰写呢?这是因为欧阳修为人,最注重的就是名节。然而在欧阳修心中一直有个隐痛,他担心这件事会成为他人生的污点。《清平乐》中的欧阳修公元106

  • 不是张绣婶婶或何晏母亲曹操当年偷的新娘子后来生了两个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张绣,何晏,袁绍,东汉,汉朝,秦宜禄,艺术家,曹操麾下

    在正史记载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是个调皮捣蛋的“官三代”——祖父是四朝元老宦官(据说名声还不错)、秩比二千石的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父亲是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曹嵩。这个小名阿瞒和吉利的小家伙和司空袁逢的儿子袁绍这对街头霸王几乎“无恶不作”,但是人们还真拿他们没办法,因为曹操他爹管军队,袁绍他爹管监察(司空相当

  • 日本学者犀利评价何晏和竹林七贤:一个嗑药者和七个“家里蹲”

    历史解密编辑:家庭主妇小黑标签:何晏,日本,曹操,竹林

    说到三国时代,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雄、豪杰、智谋之士。?乱世正是以统一天下为目标群雄展开激烈搏斗的状态,虽然这状态利于后世作为故事的题材,但对平民来说却是地狱。?“如果你出生在那个时代?”?“如果穿越时空的话会怎么样?”?对不起,答案很简单。只是死吧。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口急剧减少,仅仅是生存

  • 三国十大神童(下):曹操想认何晏做干儿子,诸葛恪从小爱怼人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曹操,何晏,诸葛恪,三国十大神童,诸葛瑾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我们书接上回,接着聊《三国十大神童》中的下面五位人选。前文请您参阅:冷知识:三国最有名的十大神童,他们后来命运如何?(上)前面说的五位神童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神童,而后面五位神童则是三国两晋时期的神童,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一、何晏何晏据说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也有说

  • 深得曹操喜爱的干儿子何晏,为何曹丕、曹叡都不喜欢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何晏,曹丕,曹叡

    作为曹操养子的何晏,一直不得曹丕及曹叡的喜爱和重用。曹芳继位后,曹爽专权,何晏靠依附曹爽,有了极大的存在感。可惜后来曹爽败给了司马懿,何晏也跟着倒霉,被夷三族。何晏,出生时间不详,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魏略》认为是何进弟弟何苗之孙),曹操养子及女婿。生父何咸,

  • 爱穿“女装”的何晏,究竟是嗜好特殊,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阔落标签:何晏,曹丕,曹操,曹叡,皇帝,曹魏,魏明帝,史说三国

    何晏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人。何晏的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何进在权力斗争中被宦官所杀,而何晏的父亲也死的早。照理说,何晏面临的应该是家道中落的成长环境。不过,幸运的是,何晏的母亲尹氏被“未亡人收割机”曹操看中(具体原因可能是她姿色好,也可能是门第原因),然后成为曹操的妾室之一。就这样,何晏成了曹操

  • 魏晋时举国名士服毒成风:服药第一人何晏靠“嗑药”御女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何晏,曹爽,曹操,曹丕,司马懿,曹叡

    道不尽三国英雄,数不清魏晋风流。他生性不羁,随性而为,不但才学无双,还是魏晋玄学的创世者之一;他风度翩翩,聪明好学,不但旷达雅远,还是后世潮流的引导者之一。曾有诗赞曰:“为郎容貌粉如玉,自古难有相似人。”这个人就是何晏,一个以才学惊艳曹魏,又以容貌闻名后世的奇男子。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传奇美男子何晏的故

  • 在处置曹操的继子何晏时,司马懿是不是过于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曹操,何晏,司马懿,曹丕,何进,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魏晋时期有个著名的相士叫管辂,有一天他受邀到何晏府上作客,却说了一堆相当无礼的话。回到家中,管辂的舅舅责怪他不怪得罪何晏,管辂却说:“跟死人说话,有什么好担心的?”果不其然,十几天后何晏就被司马懿送上了断头台,罪连三族。何晏的祖父就是东汉最后一位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十常侍之乱”中何进不幸被杀害

  • 刘备收养刘封,孙权收养凌烈和凌封,曹操收养曹真、何晏、秦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备,刘封,孙权,曹操,曹真,何晏,凌封,秦朗

    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巨头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收过养子,其中,刘备收养了一个养子,即刘封;孙权收养了两个养子,即凌烈和凌封;而曹操收养得最多,收养了三个养子,即曹真、何晏和秦朗。先说刘备,刘备在没有生出儿子之前,为了延续后嗣,收养了罗侯寇氏的儿子,名字叫寇封,作为将来基业的继承人,后来改为刘封。刘备作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