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快乐、知识,也诚挚的期望您在阅读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
公元218年,关羽威震华夏,这是他第1次也是最后一次威震华夏。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面关于先后经历了人生的最高峰和人生的最低谷。
话分两头,咱们先从曹操这边来说
曹操生性多疑,这是人所共知的毛病。而当时的太医令等人谋反,彻底刺激了曹操脆弱的内心,天下人只有我能欺负你们,你们绝对不能欺负我。对于曹操而言,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这个行为准则,于是曹操在得知有人想要谋反的时候,直接把这些人杀了个干净。
不久之后,曹操又把曹仁叫了过来,给他了一个称号,这个称号是征南将军。历史上但凡是征南将军,征北将军这样的将军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统领着大批量的部队去把对方给打服了。但是这一次曹仁没有把对方打服,反而被对方给打服了,因为曹仁所需要征服的对象正是关羽。
如果按照当时真实的实力,尤其是两国士兵的整体状态来看,关羽并不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投降曹操的宛城百姓在接近20年时间里面被曹魏压榨、欺辱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之下,直接导致宛城的百姓投降关羽,并且和关羽一起调转枪头怼着曹仁打了起来。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和曹操在汉中争得你死我活,可是曹魏的大将夏侯渊直接被黄忠给砍掉了。这个时候的曹操一来人心思动,不愿意再继续战争了,二来手下可用的将领不多,还需要分出好几个板块来多点防御。
思来想去之下,曹操只能放弃汉中,而这个时候刘备占领汉中,我们要注意这个时间节点。这个时间节点几乎是蜀汉的最光芒的时刻,如果以这个状态来看此时的蜀汉和曹魏两者相争,谁赢谁输还真不一定。
在当年的9月份,刘备自称汉中王,不久之后把关羽册封为前将军,张飞册封为右将军,马超册封为左将军,黄忠册封为后将军。这一系列的封赏表面上看起来给关羽的好处最多,可是关羽也最不乐意。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关羽的角度来看,自己和三弟站在同一个位置去享受朝廷给自己福利没有问题,但是马超和黄忠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能够和自己并列,尽管在自己之下可也是和自己并列呀,此时的关羽已经有了隐约间的躁动。
按照关羽的角度来看,如果自己不打几场漂亮仗,不能够攻占几个城池,就不能服众,同时也不能压黄忠和马超一头。自此开始,关羽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争,时间不长只有一年,却扭转了三国的整个局面。
关羽的战争头脑
关羽这个人尽管孤傲,但是关羽也有对应的本事和能耐。换句话来说,关羽的脾气秉性让人难以接受,可一些人仍然臣服于他,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关羽有能耐有本事。不久之后关羽水淹七军,斩杀庞德,囚禁于禁,这一战吓得北方的曹操都来回的哆嗦。
而此时的关羽明白,如果想再进一步地扩大战争果实必须往前推进,如果这个时候不打了,双方握手言和一来梁子结下了很容易被他们报复,二来之前的战争果实很容易随着曹魏的反扑烟消灰尽。所以在同年10月的时候,一部分人投降关羽的端口,关羽再一次围困樊城。
此次战役轰烈到什么地步呢?当时无论是东吴还是曹魏,都有不少人成为了关羽的党羽。没有看错,他们是关羽的党羽,那一些人说不对了呀:东吴的人不是效忠于孙权,曹魏的人不是效忠于曹操吗?
的确是这个样子,但是当时的一部分官员认为曹魏和东吴大势已去,唯有关羽能够威震华夏。甚至一部分武将、一部分文官都和关羽有书信往来,希望能够在关羽这边讨个官当当。
阴沟里翻了船,关羽被东吴砍了一刀
同年也就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年尾,曹操发布了一个命令,这个命令是什么呢?说出来不怕大家笑,曹操发布的命令是因为汉献帝在许昌离关羽的军队太近了,为了保证汉献帝的安全,咱们赶紧迁都吧。
没错,曹操已经被打到这个地步了,换句话来说这个时候的曹操都认为自己必死无疑,手下的士兵也无人能够和关羽争锋。而这个时候像司马懿等这些谋臣拼了命的劝阻,终于把曹操给安定下来了,而曹魏的谋臣又认为东吴肯定不愿意看着关羽得志。
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吴一直瞅着荆州呢,就想着早点把荆州要回来。现在刘备那边越来越厉害了,就连关羽这边也越来越厉害了,到时候别荆州要不回来整个东吴也没了,于是东吴决定开始使绊子。
再加上此时关羽刚刚打了几个胜仗,自然对手下的人更是孤傲,他甚至扬言这一场战争打完之后,回来就惩罚那些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官员。这一下子把守城的官员吓得不轻,而孙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开始引诱他们投降,在他们投降之后,孙权又马不停蹄的召见吕蒙,让吕蒙偷袭荆州,在不久之后南郡失守,荆州的大门儿彻底打开。
在公元219年的12月,也是公历的220年1月中下旬和2月上旬的这一个时间段里面,关羽大势已去,率领着数10位随从逃跑一路逃到了麦城。
这场战争的隐形人物
在整场战争的运转过程当中,其实一直有一个隐形人物,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不自知。他是谁呢?就是刘封。当时刘封手中可调动的精锐部队不下5万人,这5万人几乎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压力,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换句话来说只要刘封愿意,那么就随时随地可以通过这一批部队来援助关羽。
那一些人说了:古代战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一旦战局崩溃,不要说5万人就是15万人也挽救不了危局,是这样吗?并不是。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和现阶段的热兵器战争其实是有区别的,再加上关羽的个人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尽管自己手下士兵溃散,但是守住一个地方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关羽对东吴、对曹魏的战争历时漫长,刘封完全有时间也有足够的精力调动这一部分士兵来营救关羽。但是刘封没有营救,转而眼睁睁的看着关羽被杀身亡。
刘备的愤怒
作为关羽的大哥,刘备在得知关羽死后非常伤心、非常生气,但是在伤心和生气之中需要有一个隐藏关口,一直很少有人分析。那就是刘备也意识到,一旦关羽去世,荆州就没了,一旦荆州没了自己北伐的目的就没了,北伐的目的没了,那就意味着这一辈子能够保持到最好状态,也就是三国鼎立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关羽去世之后,刘备着急忙慌地给自己的二弟三弟报仇,而给二弟三弟报仇的一大部分因素,其实重点还是在荆州。因为荆州太过重要了,它是北伐的为数不多的重要跳板,一旦没了荆州,后期哪怕诸葛亮用兵如神也依然饱受粮食的困扰。
假如历史有如果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历史有如果呢?那一些人说了:整个历史就如同蝴蝶效应一样,稍微动一点点,可能后面的东西就无法预估了,无法预估归无法预估,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在关羽权力最顶峰的时候,东吴、曹魏其实就已经有大部分的子民官员、文臣武将来投降。
而且只要关羽活着,在当时的荆州震慑力就是无限大的,一旦刘封能够及时的派遣部队救援关羽或者辅佐关羽的话,那么以关羽当时的状态守住荆州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底线,一旦守住了荆州,与汉中那边的刘备呈犄角之势,此时的蜀汉综合实力就会在东吴之上,曹魏之下。
而以诸葛亮最开始的预计,此时还不能和东吴撕破脸皮,所以需要象征性地给东吴一部分土地来让东吴心安,最起码不给自己背后捅刀子。在曹魏的角度来看:曹操当时已经吓破了胆,甚至要决定迁都来逃避关羽的锋芒。
由此也见得:此时的曹操早已无心再战。而当时刘备手下又有马忠等一系列的大臣,这些臣子们能文能武,能打能跑;更要命的是自己的二弟三弟,也都是骁勇的将领。张飞,关羽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极大的战略优势,所以从当时的角度来看,如果关羽没有去世,当然我们说的是如果,那么以蜀汉为代表的统一整个天下或者最起码可以压制住东吴和曹魏。
而之后的晋王朝以及晋王朝的典型代表八王之乱则不会出现,延续下来的汉王朝改朝换代也好还是继续把汉献帝刘协迎接过来也好,问题都不大,最起码不会出现大乱子。
趣谈唐宋元明清:历史爱好者,优质历史创作者,每天分享历史趣知识。关注我,支持原创,每天分享有趣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