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看似情真意切,实则算计得一清二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看似情真意切,实则算计得一清二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1/17 3:07:01

《三国演义》中,身为蜀相的诸葛亮一生功绩卓绝,其在军事领域的谋略三国无人能敌与之比肩。况且诸葛亮不仅慧眼识人,而且对主君刘备忠心耿耿,也正因为此,诸葛亮才得以流芳千古。

然而,书中却有这样一个桥段,诸葛亮曾挥泪杀掉了手下的大将马谡,难道慧眼识珠诸葛亮真的是看错人了吗?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又有怎样的深意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马谡都生平

马谡是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他家一共兄弟五个人,都非常的有才能。虽说马谡年龄最小,但世间经常有人将其与五个哥哥相提并论,并称之为“马氏五常”。甚至连司马光也说过:“马谡才气过人”。

马谡算是很早跟随着刘备的将领,最初的他作为荆州从事来到了刘备麾下。马谡本人精明能干,巧舌如簧,而且非常喜欢与人谈论军事知识,虽说世间一向对马谡评价极高,认为其是胸有大才之人。

但刘备却一直对马谡提不起兴趣,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嘴上功夫厉害 但实际才能一般,所以不要太过于重用他。”

但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他给了马谡一个机会,将他提拔为参军,两人经常一起讨论行军打仗的策略,甚至于有时候谈到兴起,都忘记休息。

在诸葛亮讨伐南蛮之际,马谡也曾提出过建设性意见,他对诸葛亮说:“对于蛮夷之邦,攻心的策略远要比武力征讨有效得多。”

诸葛亮觉得马谡所言极是,故而七擒孟获,又七次将其放回,并且好言相劝,也正因为如此,孟获才对诸葛亮信服的服服帖帖。由此可见,马谡也是有点本事之人,并不是所谓的酒囊饭袋。

马谡街亭大败

有了孟获的事件,诸葛亮雨发掘的马谡是可用之才。马谡在刘备手下籍籍无名多年,如今得遇诸葛亮赏识,简直心里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他把诸葛亮看做自己人生中的伯乐。

很快,马谡等到了真正检验自己真才实学的那一天,建安六年,诸葛亮打算出兵北伐。他让赵云等人盘踞在箕谷之处,而自己则亲率大军向魏军发起了进攻。

由此可见,诸葛亮真不愧为一代贤相,哪怕是如此重要的战争,也要身先士卒,自己冲在最前面。

同样的,诸葛亮把马谡作为了自己的先锋,虽说当时在朝堂之上,诸葛亮任命马谡之时,受到了多方的质疑,朝中之人认为,老将军魏延更适合坐先锋的位置,马谡首次作战就担此重任实在不妥。

但是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向不器重魏延,他认为,魏延长有反骨不是一个值得托付后背的好队友。

于是马谡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任了,可谁知就是这一战让马谡丢了脑袋。当时,魏军派出大将张颌在街亭阻拦马谡,如此出兵的方式,早就已经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可谁知马谡关键时刻掉链子,他自作主张放弃了水源,还把部队驻扎在南山上。

部下们急忙劝马谡,希望他可以为部队先寻得水源,驻扎在山上,极有可能被敌人围而攻之。但马谡丝毫不听,他自信地认为,自己所找的地方好极了,张郃断然不会料,想到自己会在山上埋伏他一笔。可谁知张郃一看马谡驻扎的地方,差点就笑出了声。

张郃派人把马谡下山取水的道路给抢夺了过去,这样一来,蜀军部队里没有了水源补给,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而张郃也趁此时机突袭马谡,马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蜀军大败,马谡也赶忙逃命去了。

很快诸葛亮大军前来,发现原本应该由马谡镇守都地方却插着魏国大旗,在一询问,才知道马谡的愚蠢行径,当下气得半死。此番进攻也只好作罢,诸葛亮带着队伍,回到了赵云等人占据的箕谷处。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深意

回到这里的诸葛亮气不打一处来,多年的辛苦筹备,却被马谡一人的愚蠢行为彻底打翻。于是便有了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的桥段。但是老谋深算的诸葛亮,真的会被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骗到吗?

当然不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其实是故意而为之。首先,连刘备都可以看出来,马谡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诸葛亮又怎么会看不出?

而诸葛亮之所以在刘备去世以后重用马谡,是因为朝中实在是没有能与他探讨军事的人了,马谡又恰巧是一个能言善辩及其喜欢与人探讨军事之人。故而诸葛亮便将其留在了身边。

同样的,在听了马谡的诸多见解以后,诸葛亮甚至产生了一丝疑惑,此人究竟是否有真才实学。不论是英雄还是蠢蛋,战场上一比就可以看出。

所以当时诸葛亮决定北伐,其主要目的也并不是要和魏国拼个你死我活。因为当时蜀汉的实力已然羸弱,和风头正盛的魏国相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

诸葛亮只是想知道,马谡在如此严峻的战斗中,是否可以展现出其夸夸其谈时的军事才能。如果马谡真的有才,诸葛亮定然会重用于他,毕竟当时蜀国确实缺少一员大将,当时的赵云年事已高,而自己又信不过魏延。如果马谡吃了败仗,那此人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处,正好接着大家的意愿将马谡杀掉。

这样一来,诸葛亮之所以故意在朝堂之上破格提拔马谡的原因也就明了了,如若马谡打了胜仗,这种破格提拔反而会使他在军中更有威望。

但若是输了,马谡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诸葛亮自己只需摆出一副十分悲痛的样子,便也可以给世人塑造一个“哪怕你是庸才,我也肯给你机会”的模样,如此一来,也可以吸收人才,扩充蜀国力量。

结语

事实证明,马谡也确实只是一个纸上谈兵之人。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也让我们看到了孔明先生过人的智谋与胆识。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对不能做马谡这样的人,要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学习了多少东西,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并且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像马谡这般,定然会栽大跟头。

标签: 诸葛亮马谡刘备张郃赵子龙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饶关羽杀马谡?史书用五个字给出答案:军令状就是废纸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诸葛亮,关羽,马谡,刘备,曹操

    军令状在古代和现代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但说法基本一致:“某某愿立军令状,如果不如何就如何如何。”在《三国演义》中有两张著名的军令状,那就是关羽去华容道之前,跟诸葛亮签约:“如果我放了曹操,愿依军法!”马谡去街亭之前,说的话更大、更狠:“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 青海挖出数枚竹简,解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诸葛亮必须杀死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马谡,蜀汉,魏国,张郃,竹简,三国,诸葛亮,青海省,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青海挖出数枚竹简,解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诸葛亮必须杀死马谡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大规模北伐。魏国毫无防备,天水、南安等三郡随即降汉。其后,诸葛亮派亲信马谡与王平防守咽喉要道街亭,希望能够挡住魏国来自洛阳的援军。然而在此战中,纸上谈兵的马谡连续犯下错误,最终败给了敌将张郃,导致第一次北伐功

  • 挥泪斩马谡,乌克兰为应对俄罗斯的全面进攻,将更换国防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于姐小果汁标签:马谡,俄军,乌克兰,俄罗斯,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

    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在党“人民公仆党”党魁大卫·阿拉卡米亚透露的消息:现年37岁的乌克兰国防情报局长布达诺夫将取代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一切在等泽连斯基最终拍板。阿拉卡米亚在泽连斯基的眼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俄乌谈判中,担任乌克兰代表团团长。至于为何突然更换列兹尼科夫,让布达诺夫

  • 诸葛亮为什么要处死“干儿子”马谡?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马谡,蜀汉,李严,蒋琬,丞相,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之一,常常被用来形容执法严明。某人犯了大罪,即使具备一定的才能,也是领导的心腹爱将,但法不阿贵,不能因为种种原因就网开一面,即使决策者非常惋惜,甚至到了痛哭流涕的地步,也一定要把罪犯绳之以法。在历史上,真的存在挥泪

  • 三国时期,刘备是怎么知道马谡不可大用的?你看马谡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马谡,诸葛亮,蒋琬,太守,蜀汉

    事实上,刘备在临终前,之所以叮嘱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主要是因为马谡干了一件蠢事,这件事让刘备把马谡给完全看清了!马谡“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说的是马氏一族的五个年轻人,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其中能力最强的当属马良。马谡作为马良的弟弟,也在这马氏五常中,可见马谡其实还是有不

  • 街亭之战,马谡为何要故意战败?来看马谡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马谡,诸葛亮,张郃,魏延,曹叡

    提起诸葛亮这位不世之才,人们或多或少会对他心生敬意。罗贯中便是他的头号“粉丝”,在所著的《三国演义》里把对诸葛亮的偏爱落在笔头,在他眼中,诸葛亮仿佛是世间所有美德与智慧的化身,只可惜天妒英才,时运不济,抱憾而逝。诸葛亮确实当得起千古流芳,但人无完人,世事也并非是任何人的囊中之物可以供他随意探知索取,

  • 马谡丢失街亭的背后,真相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马谡,张郃,诸葛亮,魏延,赵子龙,马忠

    说到马谡,大家一般想到的是他纸上谈兵、刚腹自用、不听劝阻,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杀。那么马谡丢失街亭的背后,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在汉中南郑集结蜀军10万,准备第一次北伐曹魏。此时,曹魏在关中、雍州一带兵马约有10万。长安守将为夏侯楙,毫无作战经验。作战经

  • 刘备能看出马谡不可大用,为何诸葛亮看不呢?因马谡没有那么差劲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刘备,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董允,陈寿

    公元223年,白帝城内,永安宫里,先主刘备卧于病榻之上,并对大臣们进行了一番嘱托,尤其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在百忙之中不忘嘱托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当时诸葛亮见先主奄奄一息,不忍反驳对方,因此只好应了下来。可是仅在5年之后,诸葛亮重用了马谡,并也因马谡而痛失北伐好局,最终致使第1次北伐功亏

  • 诸葛亮为什么看不透马谡的自负?如果任用王平守街亭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旧史新侃标签:马谡,蜀汉,任用,将官,火器,诸葛亮,中国军衔,王平(1907年)

    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其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成为了后世无数人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的一生中,也有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本文将围绕诸葛亮为什么看不透马谡的自负,以及如果任用王平守街亭会怎样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马谡,字幼常,是蜀汉时期的一位

  • 诸葛亮叮嘱马谡:防守街亭大路扎营!马谡:上山。结果被张郃击溃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诸葛亮,马谡,张郃,刘备

    228年,诸葛亮叮嘱前去防守街亭的马谡,一定要在大路扎营。马谡到街亭后,却直接令兵马上山防守,曹魏名将张郃来进攻时,不禁懵了:马谡的脑袋,是进了江水?还是进了海水?怎能如此防守呢?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投奔刘备后,刘备任命他为荆州从事,后随刘备进入蜀地。之后,刘备先后任命他为绵竹县令、越嶲太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