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手握30万大军,他为何不造反?

蒙恬手握30万大军,他为何不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25 更新时间:2024/1/6 10:46:50

秦始皇驾崩后,蒙恬手握30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胡亥赐死也不造反?听完他死前说的这句话你就知道了,确实令人叹服!

蒙恬出生于名将世家,是秦国秦始皇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公元前221年,蒙恬被秦始皇封为将军,攻破齐国后,凭军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深得秦始皇的恩宠。

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蒙恬奉命率领30万秦军精锐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在此期间,蒙恬收复了河南地,即今鄂尔多斯一带,还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直道,从而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蒙恬驻守上郡的这十余年中,匈奴丝毫不敢南犯,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同时他还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的开发者,“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氏家族除了蒙恬之外,蒙恬的弟弟蒙毅同样深受秦始皇的尊宠,二人“分工”明确,通常是蒙恬担任外事,蒙毅为内谋。蒙毅官至上卿(相当于宰相),外出时,经常和秦始皇同乘一辆马车。

蒙毅法治严明,从不偏护权贵。有一次,赵高犯了错,被蒙毅依法判处死罪,可最终却被秦始皇给赦免了,但也因此给蒙氏兄弟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游行途中驾崩,赵高担心扶苏继位后,继续重用蒙氏兄弟,对自己不利,于是便和胡亥一起迫使李斯与他们合谋政变,假造遗诏,扶苏自杀,蒙毅被杀。

扶苏自杀后,胡亥本想放了蒙恬,但赵高不肯,执意想杀了蒙恬以绝后患,于是便让胡亥下令赐死蒙恬。面对胡亥赐死的命令,蒙恬并没有反抗,坦然赴死。

在死之前,蒙恬说了一句令曹操“怆然流涕”的话,同时这句话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手握30万重兵,却宁死也不造反: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从这句话中,大多数人都体会到了蒙恬对秦朝的忠诚,但也有一部分人将蒙恬的这种忠诚看作为“愚忠”,认为他应该忠诚的是秦朝,而不是篡位的秦二世胡亥。对此,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标签: 蒙恬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文帝若喜欢别的女人,独孤伽罗如何处置?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独孤伽罗,隋朝,野史秘闻

    隋文帝的皇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性格温顺、谦逊、知书达理,非常得隋文帝宠爱。皇帝去上朝的时候,她要送皇帝到大殿门口才离开,退朝后,还要去接皇帝下朝,然后,两个人再一起回宫,吃喝玩乐基本都守在一起相互照顾,时时刻刻不分离的节奏,足见他们的感情之深。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文献皇后也从不摆皇后的架子,不喜欢奢

  • 清朝彤贵妃四年生三胎为什么反而位分连降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清朝彤贵妃四年生三胎为什么反而位分连降三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彤贵妃来自舒穆禄氏,生于嘉庆二十二年,父亲玉彰是一名郎中(官位)。舒穆禄氏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来自旧姓“石抹”,属于契丹人种。而且,舒穆禄氏还是辽、吉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曾有八人

  • 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那韩国灭郑为何没有诸侯讨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战国七雄之外的各个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战国

  • 清军入关的战况如何?二十万人打败上百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军入关,清朝,战史风云

    满洲入关时到底有多少兵力?经过多年档案史料发掘,似乎至今没有找到直接统计。所以一般只能根据各种侧面资料进行推算。比如李新达1982年的文章,认为总兵力约20万。推算依据是:入关时,满洲八旗有310个牛录、蒙古八旗118个牛录、汉军八旗164个牛录。以满洲每个牛录300人、蒙汉每个牛录200人的平均值

  • 古代的夜生活单调吗 除了早点睡觉还能娶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蜡烛,历史解密

    时间再向前推个几十年,我们的上一辈有人还可能过着没电的生活,他们的照明完全依靠蜡烛和油灯。我们这一代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电灯照明,现在很多人更是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因此很难想象没电的生活该怎么过。其实,古人的夜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单调乏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再到封建时代,一直都没

  • 雍正为何让年妃一介女流“卸甲”?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诸多细节可谓是耐人寻味,并非是那种使人看一遍就忘记的肥皂剧,可以说是寓意深刻,是一部经典的职场厚黑学教科书。那么今天宋安之来分析分析雍正王朝中一个有意思的剧情,并且借此来说说雍正王朝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便

  • 历史上脱脱的一生有何作为?他为何会被撤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王朝,每个人都会想到元朝。蒙古铁骑的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倘若出现了一个如成吉思汗一样优秀的领导者的话,这支队伍便会攻无不克。

  • 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权,东吴,文史百科

    纵观孙权一生,少时接手一摊子,跟着刘备,曹操两个老江湖、老英雄作对手,耗死二人,总有些傲气的积累。那会儿君臣分明,君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七十岁去世,都是在群臣的围昧谄润中度过,难免会有恃无恐,妄相忖度。你以为帝王那么好当,摆在那个位置更是有相当大的压力,很多帝王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下面

  • 韩信触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韩信,战史风云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从而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

  • 古代少女为什么称作“黄花闺女”?是怎么由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词汇,听起来话中有话,若仔细琢磨,能发现许多学问。像“黄花闺女”这个词汇,其含义经过多次演变后,最后终于定型,是指代那些待字闺中,青春年少,等候出家的处女。若追根刨底,能发现这个词汇大有来头。黄花闺女在古代,那些皇亲国戚,以及大户人家里未出嫁的公主和小姐,都会在额头上贴上一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