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清军入关的战况如何?二十万人打败上百万人

清军入关的战况如何?二十万人打败上百万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3/12/13 3:12:44

满洲入关时到底有多少兵力?经过多年档案史料发掘,似乎至今没有找到直接统计。所以一般只能根据各种侧面资料进行推算。

比如新达1982年的章,认为总兵力约20万。推算依据是:入关时,满洲八旗有310个牛录、蒙古八旗118个牛录、汉军八旗164个牛录。以满洲每个牛录300人、蒙汉每个牛录200人的平均值推算,则总数为14.7万人(满洲八旗约9万人、蒙古八旗约2万人、汉军八旗约3万人)。另外加上天佑兵、天助兵、外藩蒙古兵、朝鲜兵等等,总计约20万人。

对李新达的推算,也有不少质疑。一派认为,满洲各牛录实际没那么多人,9万人说太多;一派又认为,满洲兵数,还应加上大量包衣等等,似又认为李新达说太少。

显然,单靠所谓“编制”得出的“平均值”推算,很难认为是确数。所以还是需要直接统计来印证。

目前所知满洲兵数的最初直接统计,是入关后五年的顺治五年,数字为:满洲八旗55330人;蒙古八旗28785人;汉军八旗45849人。其中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人数,都比李新达的估计要多。而满洲八旗人数却又大大少于李新达的估计。这组数据,也成为质疑李新达“高估”的重要依据。

但这毕竟不是入关时的直接统计。其动态趋势还是值得注意的。又过了九年,顺治十四年的统计显示:满洲八旗49695人;蒙古八旗26053人;汉军八旗78782人。除了汉军八旗大大增加外,满洲和蒙古八旗都明显减少。其中满洲八旗减少5635人、蒙古八旗减少2732人。考虑到人口出生等状况,战争中的实际损失可能更多。

顺治五年到十四年的战事,远不如顺治元年到五年这么激烈,满蒙八旗的减员尚且如此显著,可推测顺治初满洲八旗的损失更大。另据《宁安县志》,满洲入关之初,仅宁古塔一个地区出身者,就有130个骑都尉和云骑尉阵亡。骑都尉和云骑尉是清代的爵位,分别为正四品和正五品。宁古塔地区普通士兵死亡人数不详,但表彰八旗遗孀的贞洁碑有1100块。再考虑未婚死亡者等等,则宁古塔地区的死者可能就有数千人。八旗的总死亡人数,估计也相当可观。

因此,顺治元年到五年之间,满洲八旗人数急剧减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李新达推测入关之初满洲八旗有9万之众,或许并非高估。至于李新达没有纳入考虑范围的包衣丁数,据顺治五年统计为21万6967人;顺治十四年23万7338人。包衣有时用于战斗是不假,但到底有多大使用比率,目前尚无定论。似乎还不能将其总丁数视为兵数。

结论是:李新达推测入关之初满洲兵数约为20万(不含包衣),总体而言仍是一个较为正确的估计。山海关之战时,多尔衮率满蒙八旗约三分之二和汉军和天佑兵等入关,其总兵力约在10万左右。

标签: 清军入关清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夜生活单调吗 除了早点睡觉还能娶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蜡烛,历史解密

    时间再向前推个几十年,我们的上一辈有人还可能过着没电的生活,他们的照明完全依靠蜡烛和油灯。我们这一代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电灯照明,现在很多人更是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因此很难想象没电的生活该怎么过。其实,古人的夜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单调乏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再到封建时代,一直都没

  • 雍正为何让年妃一介女流“卸甲”?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雍正王朝电视剧上映于1999年,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诸多细节可谓是耐人寻味,并非是那种使人看一遍就忘记的肥皂剧,可以说是寓意深刻,是一部经典的职场厚黑学教科书。那么今天宋安之来分析分析雍正王朝中一个有意思的剧情,并且借此来说说雍正王朝不为人知的一面。那便

  • 历史上脱脱的一生有何作为?他为何会被撤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王朝,每个人都会想到元朝。蒙古铁骑的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倘若出现了一个如成吉思汗一样优秀的领导者的话,这支队伍便会攻无不克。

  • 与曹操刘备相比,东吴的孙权晚年为什么会成为暴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权,东吴,文史百科

    纵观孙权一生,少时接手一摊子,跟着刘备,曹操两个老江湖、老英雄作对手,耗死二人,总有些傲气的积累。那会儿君臣分明,君有着绝对的权威,他从十八岁开始,到七十岁去世,都是在群臣的围昧谄润中度过,难免会有恃无恐,妄相忖度。你以为帝王那么好当,摆在那个位置更是有相当大的压力,很多帝王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下面

  • 韩信触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阵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韩信,战史风云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从而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

  • 古代少女为什么称作“黄花闺女”?是怎么由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国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词汇,听起来话中有话,若仔细琢磨,能发现许多学问。像“黄花闺女”这个词汇,其含义经过多次演变后,最后终于定型,是指代那些待字闺中,青春年少,等候出家的处女。若追根刨底,能发现这个词汇大有来头。黄花闺女在古代,那些皇亲国戚,以及大户人家里未出嫁的公主和小姐,都会在额头上贴上一种装

  • 揭秘:薄姬为什么会和儿子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薄姬,汉朝,野史秘闻

    妻子死了之后,一般要与丈夫合葬,可薄姬临死之前,不愿与丈夫刘邦合葬,而要与儿子合葬,这是怎么回事呢?薄姬是个苦命的女人,她是魏国宗室女魏媪的私生女,薄姬长大之后,魏媪就把女儿送给了魏王魏豹,给他当侍妾。然而,魏王后宫佳丽三千,薄姬虽有几分姿色,但比起其他的绝色美女来说逊色不少,所以难以受到宠幸。这时

  • 姚崇: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

  • 李道宗可以说是战功累累,为何却被影视小说给丑化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道宗,丑化,文史百科

    李世民的弟弟李道宗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弟弟,很多人对他其实并不是很熟悉,毕竟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把所有关注点都吸引过去了。但是李道宗也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而且战功累累。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却被丑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李道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白江口之战唐军为何能以一敌四?白江口之战后倭国改名日本!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白江口之战,战史风云

    公元663年,8月27日,朝鲜半岛南部的熊津江口,如往常一样的风平浪静。唯一不同的,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海战即将上演。倭军(此时日本还不叫日本,《大宝律令》后才称日本)一千余艘战舰,在其统帅阿倍比罗夫、庐原君等人的率领下,联合陆上的百济军队,共计五万余人,气势汹汹的向熊津江口杀来。不料,却被大唐刘仁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