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失荆州非战之罪:刘备糜芳刘封费诗马超的言行,该怎样解读?

关羽失荆州非战之罪:刘备糜芳刘封费诗马超的言行,该怎样解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2501 更新时间:2024/1/20 4:21:49

“大意失荆州”成了后世加在关羽身上一个不太光彩的符号,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即使关羽比诸葛亮还谨慎,也不可能在曹操孙权两面夹攻下保全荆州——就是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都在也不行:曹操勉强可与孙刘联盟抗衡,刘备孙权都打不过另外两家联手。

关羽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孙权两方主力,失败是必然的,他最好的结果,就是固守待援,但是刘备的舅子糜芳已经把荆州最重要的南郡送给了孙权,关羽就是想固守待援也没了根据地。

无城可守的关羽只能往西川撤退,但是关羽在撤军途中,并没有得到任何接应,于是和儿子关平一起被擒斩于临沮,为刘备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关羽父子为刘备的事业付出了生命,却有人说关羽败亡是咎由自取:两年间的两次傲慢冲动,让他失去了获救的机会!

事情果真如此吗?要讨论名将、武圣关羽的结局,当然不能仅看《三国演义》,如果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关羽之所以失去获救的机会,或许跟他的两次“傲慢冲动”有关,但主要责任绝对不在关羽,而且真正的“傲慢”,似乎也只有一次而已。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失荆州的主要责任不能都推给关羽,关羽之败,让我们想起了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前说的那句话:“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

关羽之败,非战之罪,失荆州的责任应该由谁来负,我们看看战前战中战后刘备、诸葛亮、糜芳、刘封、费诗、马超的言行,或许会发现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一开始打得有声有色: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要迁都避其锋芒——当时的大汉天子刘协正在许昌,如果这块金字招牌被关羽抢走,曹操那些“丞相、魏王、加九锡”的荣耀,就会在一天之内被剥夺。

襄樊之战的战果,并不仅仅是抓了于禁杀了庞德,连曹操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降了关羽,许昌附近的梁县、郏县、陆浑县地方武装也表示服从关羽调遣。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关羽孤军奋战的弱点也暴露了出来:上庸三郡的刘封孟达不肯出兵支援(战役之初关羽就向他们发布征召令,而不是战败之后求救),镇守南郡的糜芳接济粮草又很不及时,负责看守烽火台防范东吴的潘濬也掉了链子,最后关羽在樊城之下成了强弩之末——如果再给关羽几天时间或再下一场中雨,樊城的城墙就泡塌了,那时候曹仁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关羽的手掌心。

时间不等人,老天也不肯再出力,关羽的部队很快就开始饿饭了。为了喂饱手下将士和于禁带来的三万俘虏,关羽只好不告而取了孙权在湘关存放的粮食。

关羽拿下樊城,就可以撤回大本营休整,但是孙权和曹操都不愿意关羽获得最后的成功,孙权派出吕蒙、陆逊白衣渡江偷袭南郡,曹操派张辽徐晃分进合击驰援樊城,曹操也亲帅大军开赴前线。

曹魏孙吴两家或公开或秘密地大规模调动军队,连关羽都受到了曹操指使徐晃送来的情报,只有成都方面毫无反应,这就十分令人困惑了:荆襄之战轰动天下,曹孙刘三家本应侦骑四出,随时关注战役进展,怎么刘备和诸葛亮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时至今日,襄樊战役是关羽擅自行动,还是受刘备诸葛亮之命行事,史料一直没给出明确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关羽拿下许都救出大汉天子刘协,那么局势将会对曹操和刘备都十分不利,对东吴倒是没啥影响——孙权集团早就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

曹操失去刘协会怎样,刘备得到刘协会怎样,或者说关羽得到刘协会怎样,读者诸君当然想象得到:万一关羽得到刘协而不交给刘备,那事情就麻烦了——万一刘协“任命”关羽为丞相、荆王、大司马、大将军,三国鼎立岂不就变成了四方争霸?

关羽或许没有拿到刘协之后另起炉灶的心思,但是刘备和曹操这两位当世枭雄,却不能不把事情往最坏处想,更何况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融洽了,关羽拒接刘备印信事件,使他们不再“义虽君臣,恩若父子(兄弟)”。

关羽拒接刘备印信,不肯与黄忠同列只是借口,他真正生气的,是自己当了二十年汉寿亭侯(建安五年到二十四年)而没有晋升,在汉朝爵位就代表军功,爵位二十年不动,别人会以为关羽寸功未立呢。

黄忠斩了夏侯渊,马上就从白丁赐爵关内侯,从“老卒”变成了“贵族”,关羽在受封前将军之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凭此大功,就是封个县侯都不过分,但是刘备连个乡侯都不给。刘备之所以如此“吝啬”,主要是因为关羽在受封“前将军、假节钺”时表现得很傲慢、很冲动。

关羽“傲慢冲动”地发怒,被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全都看在眼里,于是费诗对关羽发出了威胁:“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我就是个送信的),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印信你爱要不要,不要我就走了),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你这样做会有啥严重后果,自己掂量去吧)!”

费诗来荆州赐官,不但带着前将军印信,还带着耳朵和嘴巴,关羽的“傲慢冲动”,他必然一五一十甚至添油加醋地汇报给刘备。读者诸君试想一下:如果您是刘备,得知关羽拒绝自己的任命,会有怎样的不快和焦虑?

关羽被费诗一句话点醒,赶紧放低身段接受了任命,其实他在接受印信的时候,已经知道刘备早已对自己不满了:原先关羽是刘备之下的二号人物,现在却跟张飞、马超、黄忠军衔相等了,至于可以代表刘备的“节钺”,说它好使就好使,说它不好使就不好使,起码在“国舅”糜芳和“王子”刘封面前就不好使。

刘封不派兵,糜芳不给粮,关羽在樊城前线既无粮草也无救兵,最后连大本营也被糜芳送给了吕蒙——这时候即使孙武吴起复生,姜尚韩信再世,也已无力回天。

关羽在荆襄之战中一败涂地,只能往成都撤退,然后就在马超的防区临沮中了东吴的埋伏:“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临沮是马超的防区,当时还是刘备集团的势力范围,孙权的兵将深入设伏,马超居然毫无察觉,刘备也没有让他出兵接应,这就令人十分费解了:如果刘备和马超如此闭目塞听,对荆襄之战毫不知情,又怎么能成为三国枭雄名将?

于是有人说,关羽失去获救机会,主要是源于关羽的另一次“傲慢冲动”,也就是要入川修理马超。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却发现其中并无关羽要跟马超打架的记载,而且在真正的古代战争中,也极少有大将单挑,关羽当时已经年近六旬,更不会冲动到和马超像小卒子一样厮打,他只不过是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情况而已,结果是诸葛亮将事情公开并扩大了:“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关羽不认识马超,问问情况属于寻常之事,对马超也算不上冒犯,而马超属于主动投降之人(葭萌关大战纯属虚构),绝不会为此怀恨在心,或者说根本就不敢怀恨在心。

如果刘备一声令下,马超就是跑断尾巴,也得冲过去救关羽——他作为不太受信任的降将,寄人篱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表现忠诚的机会,是绝不会放过的,至于他跟关羽那小小的“过节”,根本就不值一提。

马超没有营救关羽,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而且在刘备称帝后还高升了:张罗着替关羽报仇的张飞受封西乡侯、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而马超则被封为斄乡侯、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熟悉汉朝官制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张飞和马超谁的官职更高。

分析完关羽、刘备、诸葛亮、马超、费诗等人在荆襄之战前后的表现,读者诸君还会认为关羽是死于自己的两次傲慢冲动吗?

其实要探寻关羽荆州之败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只要想清楚几个问题就可以了:刘备为何让养子刘封掌兵、让舅子糜芳管粮?荆襄之战旷日持久,曹孙两家大病调动,刘备和诸葛亮为何置若罔闻?如果关羽拿下许都救出刘协,诸葛亮可能会很高兴,从小就立志要坐“羽葆盖车”的刘备,又会作何感想?

笔者认为,失去荆州和关羽绝非刘备本意,他顶多也就是想让关羽受点挫折,然后小惩大诫,让这位比较骄傲的大将变得谦虚一点而已,没想到事情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但关羽一败涂地,连他进取中原的根基荆州都丢了,而失去荆州和关羽却不起兵报仇,于公于私都说不过去……

标签: 关羽刘备糜芳马超

更多文章

  • 吕蒙偷袭荆州时,要是糜芳傅士仁死守不降,关羽还会败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吕蒙,关羽,荆州,东吴,傅士仁,孙权

    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联手击败了曹操。在此基础上,荆州的郡县也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公元215年,经过湘水划界后,关羽镇守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东吴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荆州的势力。公元219年,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

  • 糜芳跟随刘备24年,为何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选择背叛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备,糜芳,关羽,东吴,孙权,曹操,麋芳,三国,汉朝

    糜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郡朐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汉末三国时期的蜀国将领,刘备糜夫人的兄弟。麋芳先辈世代经商,家中仆役上万,财产极为丰厚。最初与兄长麋竺跟随徐州牧陶谦。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逝,麋芳与兄长一起追随刘备。此后的十余年间,刘备多次因为兵败而失去了立足之地,麋芳始终跟随刘

  • 吕蒙偷袭荆州时,若糜芳死守荆州等回援,关羽还会惨遭杀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吕蒙,关羽,糜芳,刘备,张飞,荆州

    三国时期战乱纷纷,群雄涿鹿,不少英雄豪杰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在那个诡谲的时代里,除了善用谋略,还要善于用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边有一位好的能人贤才。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毕竟人心不可测,总会有背叛者的存在,而导致自己或者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众所周知,刘

  • 糜芳是刘备的二舅哥,为什么还会背叛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涛鸡公搞笑标签:糜芳,刘备,蜀汉,关羽,太守,麋芳,汉朝,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

    在蜀汉的文臣武将里,糜芳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但糜芳的身上所背负的耻辱,却是最难以洗刷的。糜芳是很早就跟随刘备集团的人,糜芳的大哥就是糜竺,他可是刘备的创业资金的提供者,后来刘备也娶了糜竺的妹妹,也就是糜夫人,这么算下来,糜芳可以算是刘备的二舅哥了。既然跟刘备的关系这么近,为什么糜芳在担任南郡太守

  • 糜芳进谗言,刘备扔手戟:长坂桥头张飞几回合能把赵云挑落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张飞,关羽,赵云,麋芳,汉朝,三国,赵子龙,糜芳进

    糜芳这个厚脸皮真不是个东西,他在长坂坡前的一句话,激起了张飞的怒火,也差点断送了赵云性命——要不是刘备对赵云了解甚深,对张飞事先进行了劝解,他过江迎娶孙尚香的时候,身边就会少了一个大保镖,诸葛亮到柴桑吊孝的时候,也可能死于东吴诸将刀剑之下。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八十三万人马下江南,新任荆州牧刘琮望风归

  • 徐州首富糜芳,坚持资助刘备20余年,当南郡太守后却成了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刘备,糜芳,关羽,张飞,曹操,东吴,太守,南郡太守,麋芳,汉朝,三国

    信任是两个人对彼此的肯定,自古以来,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出现叛徒,而且叛徒是令人发指的,是所有人都厌恶的。历朝历代,都会有这样一些叛徒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从而让自己的国家进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让人们为之动容,世人们也经常用此来表达对彼此的信任。

  • 关羽攻樊城,为何会留下糜芳、傅士仁守卫荆州?我们都误会了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关羽,糜芳,傅士仁,刘备,孙权,曹操

    事实上,我们都误会了关羽和糜芳、傅士仁二人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甚至于说,糜芳傅士仁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忠诚度,是丝毫不亚于关羽的,他们之所以会突然投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荆州丢失的主要原因历来一说起荆州的丢失,大家都归罪于关羽,因为关羽太高傲了,得罪了孙权,导致

  • 糜芳作为刘备的小舅子,投资刘备长达20年,为何在荆州选择了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糜芳,刘备,关羽,曹操,荆州,麋芳,三国,汉朝

    刘备这个创始人最开始的投资集团除去刘备自己的好兄弟张飞之外就是后来的徐州首富糜氏家族了。根据东汉的人口统计数据来说的话,东汉末年天下人口本来有五千多万,因为刚刚经历了盛世,从盛世之中滑落成这个样子也实属正常,到黄巾起义的时候整个天下应该是有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人口的,但这个时候位于徐州的糜芳他们家族之

  • 拒绝曹操,跟随刘备20多年,为何糜芳最后背叛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曹操,刘备,糜芳,关羽

    我们都知道,刘备曾经短暂地拥有过徐州,后来因为吕布偷袭又丢了,连家眷都陷在城内。转眼间从土豪变成负二代,这对于当时33岁身怀大志的刘备来说,打击不小。幸好,一位贵人出现并帮助了刘备。他不仅给了刘备很多钱,数千名仆人,而且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这个贵人,就是当时徐州城的大富豪糜竺。从那一天起,他和他弟弟

  • 刘备的小舅子糜芳投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吃不饱标签:糜芳,刘备,关羽,东吴

    糜芳,刘备的小舅子,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但在最关键时刻,糜芳却背叛了刘备和关羽,开城投降了东吴,直接导致关羽没有了大后方,最终被东吴擒杀。可以说,糜芳是造成关羽悲剧的第一责任人。那么,作为皇亲国戚,糜芳为什么会投降东吴呢?糜芳,一不缺钱,二不缺地位。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和哥哥糜竺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