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两个人对彼此的肯定,自古以来,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出现叛徒,而且叛徒是令人发指的,是所有人都厌恶的。
历朝历代,都会有这样一些叛徒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从而让自己的国家进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让人们为之动容,世人们也经常用此来表达对彼此的信任。
但刘备的另一个好兄弟却在最后的关头,背叛了刘备,这个人还是刘备的小舅子,他的前半生一生都在为刘备效力,后来却背叛了刘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刘备的自家人,会对他做出这种事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糜芳的忠诚
众所周知,糜竺和糜芳是妥妥的富二代,他们的祖上是做生意的,到了他们这一代,更是富到了极点,甚至坐上了徐州首富的位置。
在那个三足立鼎的乱世中,糜竺和糜芳本来可以守着他们的财富安安稳稳地过一生,不用参与到这混乱的局面中来。
但是那时的商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不过糜竺和糜芳财产那么多,足够他们生存下来,压根不需要有什么地位。
可糜芳本人却不这么想,他一心想要找一个靠山,通过再三的考量下,选择了刘备,而那时的刘备刚刚起步,正好缺钱缺东西缺兵力。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正式达成联盟,不久之后,糜芳带着大量的资产加入了刘备的阵营中,还把自己的亲妹子嫁给了刘备。
这是多么大的诚意啊,又送钱又送人的,在后来的几次打仗中,尽管没有怎么赢过,反而一直都在逃跑,他也跟随着刘备未曾变心。
一个好好的富家子弟,跟着刘备过着整日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狼狈地和刘备一起投奔了曹操。
曹操看出这两兄弟的可利用之处,于是让糜芳担任彭城相一职,想留下他们在自己身边做事。
跟着刘备跑了小半辈子的糜芳看到有官当,就兴冲冲地过去了,不当白不当呗,就这样暂时安定了下来。
一直持续到刘备又准备跑路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这个官,他想着以后是要跟刘备做大官的,区区一个彭城算得了什么。于是乎,跟着刘备再次出逃了。
背叛刘备
跟着刘备出来的糜芳,继续过着曾经那种四处流浪的生活,不过这时的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依旧资助着刘备的事业。
20多年的漫长投资,终于,这一天让他等到了,刘备拿下汉中后,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立马安排了糜芳担任南郡太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是整个国家的中心地带,以此可见刘备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子是多么的看重,但这个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糜芳需要和关羽一同镇守荆州。
一个是自己拜过把子的好兄弟,一个是妻子娘家的小舅子,本来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刘备的位置也能坐得很稳了。
但不可估摸的还是人心,但是关羽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个靠金银财宝才晋升上来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没有去打过仗,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实在是浪费资源。
说到底还是仇富心态,于是他觉得糜芳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对他态度也不是很好,就这样,两人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后来更是因为一条导火索,酿成了大祸,给当时的局面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后来的某一场战事上,关羽要北伐襄樊,但因为糜芳、傅士仁没有提前筹备好足够的粮草,被关羽好一顿骂,甚至在出发前还放出了一句狠话“回来在收拾你们”。
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让糜芳不惜背叛了刘备,导致关羽再也没能回来,身死他乡,后来张飞和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发动对吴国的战争,最后兵败,张飞惨遭杀害,刘备也病逝于白帝城。
糜芳的背叛,直接导致了三兄弟的死和一个国家的灭亡,但是这个背叛者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不过这都属于后话了。
投靠东吴
当时就是因为那一句话,才使糜芳头脑一热,趁关羽在外打仗的时候背叛了他,不但不去救援关羽,反而打开城门,投降了东吴。
关羽在前线奋勇杀敌,突然听到糜芳把城池献了出去,心神一恍,被敌军紧紧包围,处于水深火热的战斗中,最后惨遭埋伏,寡不敌众,死于战场。
后来经过网友们的分析,认为糜芳背叛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关羽的态度让他心生怨怼,最后终于爆发出来;二是因为傅士仁的叛变,糜芳还没来得及想出对策,就被迫牵着鼻子走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糜芳本身就是一个怕死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背叛国家,更何况当时他的妹妹也早就不在了。
不管什么原因,糜芳最终的选择是背叛刘备,自古以来,背叛者的生活都不会太好,他投靠东吴后。
在孙权的手下做一个名不出众的将军,而孙权又最讨厌这样叛变的小人,于是在朝堂上处处针对他,私下里还不停地打压糜芳。
所以糜芳在东吴的生活并不如意,因为顶着背叛者的名号,很多人明里暗里都瞧不起他,有的脾气大点的人直接对着糜芳破口大骂。
而糜芳自知理亏,也从不还口,每天过的是如履薄冰,这就是背叛者的下场,无论去了哪里,都会受到所有人的鄙视。
结语
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管曾经是多么亲密的关系,不到最后关头,是无法发现他真正的为人是怎样的。
前期糜芳一直都忠于刘备,而后期他的背叛,是刘备没有意料到的,更是我们所预料不到的。
但是只要背叛了,他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人们谩骂,而且糜芳的一生都在受良心的谴责,所以,忠于自己,忠于国家,是我们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