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双方在作战时,都会先列阵,由领衔的将军压住阵脚。如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描述,双方参战的主将或先出马的偏将,各自会互通姓名。
一般也会先打嘴炮,无非就是“你根本就不是本将的对手”“本将不斩无名之辈”“快快前来投降”“末将快快前来受死”等等,不一而论。
然后,双方就放马,各执手中兵器,在阵前交手,一方的将领被斩,或是败归本阵,得胜方就军旗一招,随得胜的将领掩杀过去。另一方往往用箭射住阵脚,防止对手冲进阵营。
颜良,是河北名将,袁绍麾下排名第一的猛将,拥有高超的武艺,其显赫的名声,与其出类拔萃的武力值,基本上是相匹配的,绝非浪得虚名。
白马之战,颜良均在一至三合内,连斩吕布手下“八健将”中的宋宪和魏续,且能在二十回合内,速败曹营名将“五子良将”中的徐晃。
徐晃,在典韦战死婉城以后,是曹营中武力值仅次于“虎疵”许褚的猛将,在杨奉帐下担任骑都尉时,曾与许褚大战,“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这让曹操另眼相看,可谓良将难得,就想方设法将其收括帐中,且委以重任。徐晃归顺以后,治军严整,屡立战功,不负众望,曹操称赞其“有周亚夫之风”。
徐晃,高大威猛,力大无穷,臂力非常人所及,手中兵器是金背开山斧。竟然在二十合内,被使用大刀的颜良速败。颜良武功之高,真的匪夷所思。
当时,曹营“诸将栗然”。包括许褚、夏侯兄弟、曹氏兄弟、乐进、李典等名将,都吓得不轻,没有一个敢出阵,主动挑战颜良,曹操只得收兵。
能刀刺颜良,而不是斩或砍,说明在骑马冲阵时,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始终是平端在手中的,借助赤兔马的高速,似长矛一般冲阵。将未作好作战准备,在麾盖下纳凉,或许刚刚还在悠哉喝酒饮茶的颜良刺下马来。
关羽,能一骑马、一把刀,就跨赤兔马,冲向10万大军的河北军营,可谓艺高人胆大,倘若对自身的武艺没有十足的把握,料关羽也不敢单身匹马就冲阵。
当时,关羽的武力值正处于巅峰状态,本身就拥有出众的武力。下邳之战中,夏侯惇奉命成功激怒关羽出城迎战,就将关羽引入了提前设伏的包围圈。
关羽却能以一对二,奋力杀退了将其合围在中间的许褚和徐晃。而许褚和徐晃却是曹营武力最高的两员将领,由此可见,关羽的武力深不可测。
就武力值总体而言,关羽的武艺确实要比曹营两大高手许褚、徐晃要强悍得多,这一点也从后来关羽与颜良的作战中得到证明。
当然,关羽能刀刺颜良,有不按常理出牌,偷袭成功的成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如前文所述,冷兵器时期作战,是很讲江湖规矩的,得先排好阵,布好兵,将领各通姓名,才正式厮打。
颜良,当时正在麾盖下,明显未作好作战的准备。关羽赤兔马快,已经冲到面前,一刀将措手不及的颜良刺下马来,割了首级,调转马头,冲阵而出,完成了堪称完美的一次绝杀。
关羽,处于武力的巅峰状态,又有了曹操相赠的赤兔马加成,自信心爆棚,称兵强马壮的河北军为“土鸡瓦犬尔”,颜良乃“插标卖首尔”。
刀刺颜良,割其首级,河北军兵大乱。关羽,以一己之力,解了白马之围。延津之战,交战仅三合内,关羽就让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羽马快,追上以后,脑后一刀,斩杀了与颜良齐名的另一位河北名将。
颜良、文丑,位居“河北四庭柱”前两位,排名在同为名将的张郃和高览之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两位河北名将,均死于关羽刀下,成就了关羽的一世英名。
能斩杀颜良、文丑,关羽的武力值之高,不容质疑,这是最为关键的。同时网友也必须看到,有了赤兔马以后,让关羽如虎添翼。
倘若不是赤兔马快,关羽追不上绕河而走的文丑,也就无法从背后,一刀将名将文丑斩了。同样倘若不是赤兔马快,关羽也不可能一刀将颜良刺于马下。
以文丑和少年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败;颜良在二十合内,速败徐晃;许褚与吕布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败;徐晃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等。从武将彼此对阵来判断,颜良、文丑的武力,不亚于关羽和赵云。
特别是颜良,其武力甚至不亚于吕布。因为吕布都做不到二十合内,就速败许褚。而颜良却能在二十合内,就速败徐晃。许褚和徐晃,却是半斤八两,武力值在伯仲之间。
据此来判断,各自在阵前展开,互通姓名以后再开打,即便关羽武功最强悍,甚至比吕布都厉害,也绝对做不到一刀刺颜良于马下。
关羽能刀刺颜良,有赤兔马马快,关羽偷袭的成分。关羽执行的其实就是一场特勤作战,凭借赤兔马高速冲阵,在颜良未做好作战准备,还未开口问来将是谁时,被关羽偷袭成功,一刀刺于措手不及的颜良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