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的一位奇才,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结果却被满门抄斩!

三国的一位奇才,一手除掉姜维钟会邓艾,结果却被满门抄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茗人堂史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4/1/15 18:30:10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也即前期名将辈出,后期则名将凋零。比如在三国前期,吕布、马超、关羽、赵云、黄忠、张飞、张辽、甘宁许褚等众多武将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精彩事迹。但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名将。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因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格局的稳定,也是因为史料记载或者说文学作品侧重不同所致的。其中,就姜维钟会邓艾这三位名将,就是三国后期比较闪耀的存在。不过,在蜀汉灭亡之后,姜维、钟会、邓艾却被一位奇才接连除掉,那么,问题来了,此人是谁呢?

首先,这个人就是卫瓘,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从官职上来看,卫瓘初期是以文官为主的,并且长期处在宫廷之内。在三国后期,因为获得了司马昭的信任,所以,卫瓘得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到魏灭蜀之战中。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身份和立场,为卫瓘最终除掉姜维钟会邓艾这三位名将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埋下了伏笔。

公元263年,伴随着后主刘禅的归降,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在蜀汉灭亡后,姜维归降钟会,来到了成都。由此,姜维、钟会、邓艾这三位名将齐聚蜀汉都城成都。彼时,邓艾因为在消灭蜀汉上立下了大功,所以难免滋生了居功自傲的情绪。在此基础上,出于嫉妒也好,还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好,钟会与卫瓘密奏曹魏大将军司马昭,说邓艾有反状,于是将邓艾收押起来。在解决邓艾这一对手之后,钟会又和蜀汉大将姜维密谋,准备在巴蜀之地背叛曹魏和司马氏。当然,姜维的目的是借着钟会叛乱这一机会,以此图谋恢复蜀汉。所以,卫瓘、姜维、钟会可谓各有各的算计和目的。

在一番筹备之后,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姜维正式在蜀汉都城成都谋反。对此,卫瓘作为司马昭派来的监军,自然不会和钟会一路走到黑的。于是,卫瓘拿盐水来喝,让自己大吐,通过装病来麻痹钟会。紧接着,通过联系在益州的曹魏将士,从而引起蜀汉都城成都的混乱。在一片混乱中,想要造反的钟会、姜维相继被杀。在除掉姜维、钟会之后,卫瓘派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邓艾于三造亭,杀死邓艾父子。就这样,在短短数天时间内,卫瓘这位奇才接连除掉三国三大名将。

最后,之后,司马昭论功行赏,卫瓘出任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泰始七年(271年),也即进入到西晋时期,卫瓘继续受到司马炎的重用,得以出镇北境,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不过,在晋惠帝即位后,卫瓘与贾皇后对立,终在兵变中满门遇害,享年七十二岁。具体来说,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在晋惠帝即位后,司马亮、卫瓘成为辅政大臣。对此,贾皇后为了掌握西晋王朝的大权,视司马亮、卫瓘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在此背景下,贾皇后先是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处死司马亮,并在公元291年诛杀卫瓘满门。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卫瓘当年冤杀邓艾父子,如今遭到了满门抄斩,也算是得到报应了。

文/情怀历史

更多文章

  • 钟会谋反,本该被灭三族,为何亲哥哥钟毓的儿子却被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江山岁月标签:钟毓,钟会,曹魏,蜀汉,曹操,钟繇,司马昭,书法家,史说三国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下,谋反无疑是一项大罪,一般轻则被灭三族,重则被株连九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这位大将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蜀汉灭亡后,钟会被拜为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钟会以郭太后遗命之

  • 曹魏灭蜀第一功臣邓艾因何遭司马昭猜忌并唆使监军卫瓘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司马昭,邓艾,钟会,蜀汉,刘禅,姜维

    公元262年, 魏朝执掌朝政的权臣司马昭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出兵攻伐蜀汉事宜,邓艾等大臣多以为时机未到,不可操之过急,唯独司隶校尉钟会力挺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主张出兵,司马昭对群臣说:“自寿春之乱平定后,国家免役六年,修兵治甲,以备讨二虏,如今看来,吴地广而下湿(江南地广又是水乡泽国,不利于骑兵作战),用

  • 成都之乱的智商排名,卫瓘>姜维>钟会>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卫瓘,邓艾,钟会,姜维,司马昭,诸葛瞻

    钟会力主伐蜀邓艾是个结巴,他的出身也只比涿郡屠户高上一级,幸运的是,在最基础的工作汇报中偶然遇到了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不仅活得久,看人的眼光也很毒辣,没多久就把邓艾从一个普通的文职调任到太尉府中,成为身边的亲信。又过了些许时间,邓艾连升三级,改任尚书郎,从司马家的亲信变成了朝廷的重臣,在高平陵之变后

  • “魏灭蜀之战”后,钟会、姜维、卫瓘共同构建的权谋修罗场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姜维,钟会,邓艾,蜀汉,司马昭,曹魏

    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在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钟会、诸葛绪、邓艾数路大军伐蜀。钟会攻破汉中,在剑阁与姜维的主力相拒;邓艾则偷渡阴平,轻兵奔袭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邓艾建立不世奇功。不过后来曹魏内部发生巨大的兵变,邓艾、钟会、姜维都死于这

  • 卫瓘只是一个文官,为何能以一己之力,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卫瓘,邓艾,姜维,钟会,魏国,司马昭,书法家,曹操手下

    卫瓘的经历再次证明,不是你做了什么,不是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而是你能不能笑到最后。三国早期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刘璋、张鲁这些诸侯,都是一时豪杰,独霸一方。但是他们最终被刘备、曹操、孙权建立的三国所代替。然而刘备、曹操、孙权的三国,也没有笑到最后。三国乱世最终结束了,但是统一三国的既不是魏国,

  • 三国末期将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邓艾,钟会,蜀汉,司马昭,曹魏

    卫瓘,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尚书令、侍中、太保。在三国时期,卫瓘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他是忠臣,如司马炎就说他:“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他认为卫瓘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忠臣,知识渊博、清风亮节、正直公允,可谓是完臣。也有人说他是小人,杜预就说他:“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

  • 卫瓘早期能干掉三国三员名将,最后为何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卫瓘,钟会,司马昭,邓艾,曹魏,司马炎

    卫瓘早期能够干掉三国三大名将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大,而是他的后台有多硬,还有就是他的老板司马昭要杀人,与卫瓘无关,卫瓘不过是执行者而已,但卫瓘最后死于女人之手。则恰恰说说明了卫瓘是无能之辈,他干的那些露脸的事情,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曹魏后期至西晋初重臣,曹魏尚书卫觊

  • 卫瓘仅有一千兵马,钟会邓艾掌兵20万,为何卫瓘能除掉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昭,刘禅

    263年8月,魏国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率领18万精兵三路攻蜀。其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卫瓘,以监军的身份监督邓艾、钟会,代理镇西将军军司,统兵一千人。蜀国灭亡之后,钟会邓艾出现异动,其中钟会密谋造反,割据蜀国故地为王,但这两人掌兵20余万,而卫瓘仅有一千兵马,双方兵力严

  • 卫瓘害死邓艾,诛杀姜维、钟会,他的结局如何?被满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卫瓘,邓艾,姜维,钟会,蜀汉,司马昭

    姜维、邓艾、钟会被人们称为三国后期的三大名将,可是蜀汉灭亡后,他们三个人居然被一介书生害死。杀死“三杰”的人名叫卫瓘!263年,卫瓘作为监军,单独率领一千余人,“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蜀汉灭亡后,成都爆发钟会之乱,卫瓘平定了叛乱,杀死了钟会、姜维,并派人害死了邓艾!那么,卫瓘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 钟会、邓艾灭蜀汉,却都死于卫瓘之手(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钟会,邓艾,姜维,司马昭,刘备,蜀汉

    原创(紧接上期)钟会矫诏逼将钟会唯一忌惮的就是邓艾。邓艾被抓,钟会立即进入成都,将邓艾装入槛车送往洛阳。蜀中军政大权全部落入钟会之手,一时间,钟会威震西土,自以为功名盖世,不能再为人下,准备谋反。还没进成都前,钟会在涪城和姜维已经商议好了计划,大致是先到成都接管军政权力,然后重新装备姜维等(蜀)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