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文鸯算是导致司马师病亡的罪魁祸首,司马昭为何要宽恕他?

三国:文鸯算是导致司马师病亡的罪魁祸首,司马昭为何要宽恕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28 15:34:39

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一月,正在率军围攻寿春城,讨伐诸葛诞叛乱的司马昭,意外地接受了两个人的投降。

这两个人是文鸯和文虎,都是曾经的魏国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的儿子。

早在诸葛诞叛乱的二年多以前,文钦就联合魏国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发动过一次反司马氏的叛乱,文鸯和文虎参与其中。

在叛乱失败后,文钦带着几个儿子投奔东吴,被封为镇北大将军,摇身变为东吴的高官。

随后,在诸葛诞发动反司马氏叛乱时,文氏父子又被东吴派到寿春支援诸葛诞作战。

在历史上,毌丘俭、文钦发动的叛乱,以及诸葛诞发动的叛乱,包括此前由太尉王凌主谋的一次叛乱,被统称为“淮南三叛”。

这三次叛乱都是以铲除司马氏家族为目的,文钦父子参与了其中两次,可见是顽固的反司马氏分子。

最重要的是,在司马昭之前的司马氏掌权人司马师是间接死于文钦之子文鸯之手。

《晋书·帝纪第二·景帝、文帝》中记载:

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

由此记载看,司马师之死和文鸯脱不开关系,甚至可以说文鸯是罪魁祸首。

文氏父子多次参与叛乱,文鸯还是导致司马师病死的凶手,可司马昭为何还要接受他们的投降?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大概有二点。

一:为了讨伐诸葛诞叛乱的战事顺利结束

文鸯和文虎向司马氏投降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们的父亲文钦,在寿春城中被诸葛诞杀了。

原因是,两人在被司马昭大军包围的寿春城中,对如何守住城池,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三国志·诸葛诞传》中记载:

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

诸葛诞的手下本就全是魏人,因此,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出城投降的很多。

文钦以此要求把诸葛诞的手下全赶出城去,即使击退了司马昭大军,手中无军士的诸葛诞也会被架空,成为东吴的棋子。

诸葛诞当然不干,还会怀疑文钦的用心,很干脆地把他杀了。

收到消息的文鸯和文虎在无法复仇的情况下,“闻钦死,勒兵驰赴之,众不为用”,只能逃出寿春城,向司马昭投降。

到了魏军大营后,很多人都请求司马昭杀掉文鸯和文虎,为司马师报仇:“军史请诛之”。

但司马昭否决了这个建议,他要宽恕文鸯、文虎,并以此来消除守城将士的抵抗之心,《三国志·诸葛诞传》中记载:

大将军令曰:“钦之罪不容诛,其子固应当戮,然鸯、虎以穷归命,且城未拔,杀之是坚其心也。”乃赦鸯、虎,使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呼语城内云:“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表鸯、虎为将军,各赐爵关内侯。

于是,在见到文鸯、文虎都被司马昭接纳后,寿春城中的军心一下就被瓦解了。

很快,城池被攻破,诸葛诞于逃亡途中被杀,叛乱被平息。

二:用文鸯做表率,安抚魏国国内的人心

自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司马氏成为魏国的主宰者以来,至诸葛诞叛乱时,短短八、九年时间里,比较大的反司马氏叛乱就出现了三次。

这些叛乱者,有的是忠于魏国,忠于曹氏,不甘心看到司马氏欺君擅权。

还有一部分是跟曹氏宗亲或反司马氏积极分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联姻关系,好友关系等。

他们在司马氏清除反对派权柄,以及诛杀其家族时,担心受到牵连,所以也开始反对司马氏。

比如文钦,他跟曹爽是同乡,还受到过曹爽的提拔,被视为曹爽的余党,司马氏杀曹爽掌权,文钦会不会担心被牵连?

再比如诸葛诞,他的至交好友邓飏、夏侯玄分别被司马懿、司马师诛杀三族,他也是担心被牵连,因此才起兵反叛。

曹氏、夏侯氏毕竟执掌权柄多年,魏国国内忠于他们的臣子不少,曹氏、夏侯氏和贵族、世家、功勋们之间的联姻,也让很多家族之间都沾亲带故。

包括司马氏,同样跟曹氏、夏侯氏有姻亲关系,司马昭跟诸葛诞也是亲戚,他的弟弟司马伷娶的就是诸葛诞的女儿。

他们的担心并非是幻想,早在司马懿剿灭太尉王凌发动的叛乱后,就做出过“诸相连者悉夷三族”的决定并付诸实施。

连续的三次叛乱,让继承司马懿、司马师掌权的司马昭反应过来,如果不能安抚住国内的人心的话,将来还会继续有人反叛。

加上在司马昭主政之前,司马懿、司马师已经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清除行动,诛杀了相当一部分顽固的反司马氏分子,对司马氏掌权的威胁,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因此,司马昭觉得,可以开始怀柔了。否则,魏国国内不断的有叛乱,司马昭哪还有余力对付蜀汉、东吴?

让魏国国内非司马氏一系的贵族、世家、功勋们不在胆战心惊的过日子,彻底消除他们抵制司马氏掌权的心理,是司马昭必须要做的事。

在征讨诸葛诞叛乱时,司马昭已经开始接受叛军将领的投降或投诚,并且,在认可他们的投降后,也不杀他们。

先接受投降,再诛杀三族,这种阴损手段,在司马氏家族中,是有前科的,司马懿杀曹爽,杀王凌,就是用的这一招。

为了安抚住降将的心,安抚住所有人的心,司马昭也需要一个榜样。

而文鸯和文虎就是这个榜样,如司马昭在寿春城下,安排军士对着城中大喊的那样:“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

确实,连多次反叛的文钦后人都能宽恕,连触发司马师病重身亡的文鸯都能宽恕,别人还需要担心吗?

接受文鸯和文虎的投降,并既往不咎,予以重用,是司马昭安抚人心的最重要一步棋。

三:结语

文鸯因起特殊的过往,成为司马昭能迅速剿灭诸葛诞叛乱,以及安抚国内人心的重要棋子。

当然,从阴暗角度猜想,文鸯其实是司马昭得以掌权的功臣,司马师不死,哪来的司马昭上位?

这种猜想对不对,或许只有司马昭自己知道。

不管怎么说,司马昭在剿灭诸葛诞叛乱时,赦免文鸯并继续重用,其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至少在司马昭去世之前,魏国国内除了皇帝曹髦有过一次讨伐司马昭未遂的行动外,再无如“淮南三叛”这样的叛乱发生。

这其中,或许就有文鸯作为司马氏的仇人,却没被杀的表率作用。

文鸯虽然最终还是死于司马氏之手,可那是在他向司马昭投降的33年之后了,他间接杀死司马师的过错,早就被司马氏放下了。

否则,也不会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为剿灭鲜卑叛乱,给予文鸯这员虎将“平虏护军、督凉、秦、雍诸军”的权力。

回首到诸葛诞叛乱时,司马昭大度的赦免文鸯的行为,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该有的高明。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

更多文章

  • 三国末期战神文鸯,曾一战惊死司马师,杀个七进七出,结局却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紫芸情感小故事标签:文鸯,曹爽,曹魏,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诸葛诞,三国演义,中国古文献

    文鸯,可谓三国后期的战神,有“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之勇,素有“小赵云”的美誉。只是可惜,三国归晋之后,文鸯却被夷灭了三族,死于非命,不能不让人为之叹息。文鸯出世的首战,就凭借勇武,惊死了大名鼎鼎的司马师,一战成名。在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等人,掌控了曹魏大权。司马氏专权,引发了“淮

  • 狠人对决,文鸯七进七出仿佛赵云再世,司马师眼珠崩出一声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告诉航海家标签:赵子龙,司马师,文鸯,司马懿,司马昭,魏国

    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西园闻见录》正元二年(255年)正月,毋(guàn)丘俭、文钦谎称得到了郭太后的手诏,于寿春举兵6万讨伐司马师,开启了曹魏后期淮南三叛的第二叛。司马师不敢怠慢,亲率大军10余万前往迎敌,并命诸葛诞、王基、邓艾等将领与之配合。此役,司马师仗着兵多粮广,以对

  • 文鸯被认为有赵云的风范,他到底什么水平?放到前期难进前10名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赵子龙,文鸯,吕布,邓艾,张郃,马超

    三国时代猛将如云,像吕布、孙策、关羽、典韦等人都具有超强的武力值,而他们也通过一系列的战例打出了知名度。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猛人基本扎堆于三国前期,后期能够算得上超一流的武将可谓寥寥无几,不过有个人却是例外,他就是被认为有赵云的风范的后期狠人——文鸯。这文鸯在乐嘉城一战成名,成功赢得了无数粉丝的认可

  • 文鸯悍勇堪比张飞赵云,在战场上惊死司马师,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前期的故事总是猛将如云,而到了后期则大多以智取胜,包含了不少阴谋的诡计。而魏将文鸯却是三国末期少有的猛将,其战斗力被认为可与前期的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媲美,在小说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文鸯在战场上的表现与小说差别不大,都体现出了超级猛将的素质,让后人看得热血喷张。他

  • 文鸯之父文钦勇猛善战,因与诸葛诞搞不好关系,被诸葛诞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潜雅艳美食标签:文钦,文鸯,东吴,诸葛诞,毌丘俭,司马昭,史说三国

    文钦是文鸯的父亲,果敢刚毅,勇猛善战,在战场上,立下不少战功,但是,他为人比较粗犷,不拘礼数,加上自身脾气也不太好,因此,和很多人都搞不好关系,尤其是和诸葛诞,关系闹得很僵。最终,也因为和诸葛诞处理不好关系,文钦惹怒了诸葛诞,被诸葛诞杀死。当时,诸葛诞和文钦都是一条战线上的,他们的一个共同目标是讨伐

  • 盘点三国中的少年将军都有谁, “小赵云”文鸯能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周敏说科技标签:赵子龙,文鸯,凌统,姜维,孙策,邓艾

    三国名将辈出,既有吕布,关羽,张飞这样的青壮年猛将,也有黄忠,严颜,黄盖这般大器晚成之人。单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国中还涌现出一批少年英才,他们个个身怀大志,武艺高强。下面咱们就盘点一下三国的少年将军,看看有“小赵云”之称的文鸯能排第几?第八,凌统在孙策平定江东时,凌统便随父凌操一起投奔到孙策帐下。凌操

  • 三国后期,魏蜀吴各有一位拿得出手的名将:文鸯、姜维和陆抗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姜维,吴国,魏国,三国,诸葛亮,陆逊

    1800多年前,是历史上最为多事的时期——三国。纵观三国,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发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人们因战争而流离失所,世界满目疮痍。民有失一物,伤人心。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的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精明的谋士、勇猛的将领、英明的统帅。但在三国后期,却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尤

  • 王者之心:我本来只是想抓文鸯,想不到歪打正着俘虏了一堆肉票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颜良,文鸯,肉票,骑兵,武将,攻城战,爱情片,动作片,奇幻片,王者之心,剑与魔法电影

    开局发你一个碗,开荒全靠农民工,taptap版《军令如山:王者之心》这款手游最大的特色,就是让身为玩家的你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三国历史。至于猛将云集的豪华阵容,只能靠着你带着一群泥腿子一刀一枪拼出来。一边攻打资源区一边刷客栈信息,还是找到了不少角色的。黄盖、廖化、蒋琬之流总是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来回

  • 后三国时代第一猛将:文鸯,传说可以和赵云相媲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赵子龙,文鸯,三国,猛将,张郃,曹操

    鸯,后三国时代猛将,也是魏末晋初名将,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早期骁勇善战,依附大将军曹爽,效忠于王室。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后,随父联合毋丘俭于淮南起兵勤王。兵败之后,向南投奔吴国。诸葛诞发动淮南叛乱,奉命率军驰援。双方发生内讧,父亲为诸葛诞所害,遂降于司马昭,封关内侯。西晋建立后,任平虏护军。咸宁三年

  • 张飞、张辽、张郃大战文丑、文聘、文鸯,哪一方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张飞,张辽,张郃,文丑,文聘,文鸯,三国,汉朝

    三国演义中,张姓有三大名将,分别是张飞、张辽、张郃,恰巧“文姓”也有三位猛将,分别是文丑、文聘、文鸯。如果“三张”大战“三文”,这两个阵营,哪一方会赢呢?“三张”阵营能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三张”阵营的实力三位张姓名将,其中最厉害的是燕人张飞,张飞有勇有谋,作战勇猛,是三国时期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