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只有常山赵子龙。
三国前期,强将如云。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许褚大战典韦;马超恶斗张飞;许褚酣战马超;赵云长坂大战……这些打斗场面已成经典,让读者过目难忘,也为演义增色不少。
而三国后期,由于超一流高手们相继离世,再也难现经典的打斗场景,小说后面的章节,也让人觉得有些乏味枯燥了。
但文鸯的出现,让人精神一振,眼晴一亮。小将乐嘉城单骑退雄兵,仿佛让人看到了当年赵子龙长坂坡的风彩!
长坂当年独拒曹,
子龙从此显英豪。
乐嘉城内争锋处,
又见文鸯胆气高。
文鸯乐嘉城单骑退兵是否可与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相提并论?
一,单骑退兵的文鸯
文鸯,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有万夫不当之勇。
当时朝廷司马兄弟大权在握,曹魏政权名存实亡。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不顾左眼肉瘤之痛,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司马师大军齐聚襄阳,先屯兵南郑,后兵分三路,一路取项城,一路取寿春,一路取乐嘉城。
文鸯随父亲文钦领兵五千前去保乐嘉城。司马师大军来到乐嘉城西,正安营扎寨。
文鸯献计:"趁彼营寨未成,分兵二路,左右夹击,可获全胜。"
当晚黄昏,文钦领兵二千五,从城南杀出,文鸯领兵二千五,从城北杀出,约定三更时分在魏寨会合。
三更时分,文鸯军马冲进敌寨。文鸯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
司马师闻报"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
司马师大惊,心急如焚,眼珠从肉疮口内迸出,血流满地,疼痛难当,又恐军心生乱,只得咬被头而忍,被单都被咬烂。
司马师屯兵城西,是为了等待邓艾大军到来。文鸯冲入敌寨,而文钦一军半途迷路,文鸯独自冲杀。杀到天明,又遇邓艾率军来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负。
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文鸯部下各自逃散,文鸯单人匹马,冲开魏军,往南而走。
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敌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拔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缓而行。魏将连追三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一员小将,面临数百魏将追杀,镇定自若。并不时勒马冲入敌阵,鞭打抢挑,杀死几人,再缓缓而行,完全视众人为无物。这份胆识,这等冲阵能力,也只有七进七出敌军中的赵子龙可与之相比了!
二,七进七出的赵子龙
刘备创业之初,多次被他视为主要对手的曹操追着打。急急似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魚。不是准备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
这次逃到长坂坡,曹操大军杀到,刘备一行被冲得散落各处。
赵云负责保护的二位夫人和幼主刘禅也被大军冲散了!
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杀到天明,寻不到刘备老小。便往南向曹操大军杀去。
在敌军中,找到甘夫人,枪挑淳于导,救下糜竺,杀开大路,送二人到长坡桥的张飞手中。又跃马回头杀向曹军。杀死曹操背剑之将夏侯恩,夺得青釭宝剑!子龙插剑提抢,杀入重围,孤身一人,无半点退心,只为寻找主母和幼主!
终于寻到带着阿斗的糜夫人,重伤在身的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救阿斗,投井而亡。
赵云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不三合刺死魏将晏明,与“河间张郃”大战十余合,因顾念怀中幼主而走,不想连人带马陷入土坑。张郃赶来举枪便刺,赵云战马凭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大惊而退。
又遇马延、张凯、焦触、张南四将,子龙抢刺剑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直透重围。
正行间,山坡下又转出钟缙、钟绅兄弟。赵云挺枪便刺,不三合刺杀钟缙。宝剑挥出,连盔带脑,砍去一半,钟绅落马。
在景山顶上的曹操见状,不由赞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
这一战,是演义中最精彩的打斗之一。赵云从中表现出来的忠心、勇敢、武力,都让人赞叹不已!成了传颂千古的经典!
三,赵云与文鸯谁的表现更胜一筹?
1,胆识
十八岁的文鸯,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手握长枪。
面对司马师大军压境,少年将军选择主动出击。并独闯魏营,在父亲迷路,不能按计划前来接应的情况下,小将并不慌乱,而是奋勇杀敌。遇名将邓艾,力战五十合,不分胜负。面对百余魏将追赶,镇定自若,缓缓而行,并数次回马冲进敌阵,斩将立威。这份胆识,在演义中鲜有人能及!
少年将军赵云在磐河界桥出场时: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一出场,赵云便大战河北名将文丑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后又单枪匹马冲入袁绍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长坂坡独闯曹营七进七出。汉水之战,更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
子龙"一身是胆",文鸯胆识超群。两人都是勇猛异常的大将,在胆识方面,二人不相上下!
2,武力
文鸯在师马师大军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挡,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司马师听闻"为首一将,勇不可当",也大惊,眼疾加重。面对百余魏将,文鸯来去自如。其冲阵斩将能力相当出色!
而赵云多次在敌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在演义中,论冲阵斩将能力,赵子龙当排首位。但文鸯的冲阵斩将能力相此赵云,也是稍逊而己,但高于演义中的其他人。"前赵云,后文鸯"的说法,主要是指二人的冲阵能力而言。
若论武艺,文鸯与邓艾战五十合不分上下,这时文鸯已作战多时,体力上处于劣势,从中可以看出,文鸯的武艺高于邓艾。文鸯就是三国后期武力最高者,高于姜维、钟会等人。但若与前期战将相比,文鸯的武艺不会超过张郃。而赵云面对张郃,那是稳操胜券的。所以,文鸯的武艺,比赵云是要低一档的!
三,忠诚度
赵云对刘备始终是忠心耿耿的,长坂坡为救主母而幼主,赵云是准备"决一死战"的。以后更是长期护卫刘备的人身安全。
文鸯对曹魏是忠诚的,因反对司马师独揽大权才反判。兵败后不得不投奔东吴,其父文钦被诸葛诞斩首后,文鸯兄弟又被迫转投司马昭。因其在乐嘉城夜闯大寨时,司马师受惊吓,眼疾加重而亡。这也为他以后被司马氏打压埋下了伏笔。
文鸯的忠诚,虽然与赵云不可同日而语。但其反复叛投,都是被迫而为之,并不能说文鸯是个反复无常之人。相反,文鸯的胆识、武艺及至为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本文主要依据《三国演义》,不谈正史,望理解)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