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之战中,马谡怎么做,才能挡住张郃10天以上?说出来别不信

街亭之战中,马谡怎么做,才能挡住张郃10天以上?说出来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3/21 5:37:05

山断云川望眼收,街亭失守恨常留。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遣了自认为的得力助手,马谡镇守街亭,这也是北伐的重要布局之一。

刘备在世时,曾告诫过诸葛亮,不可重用马谡,原因在于他的无能。但诸葛亮没有将此建议放在心上。

诸葛亮可能认为,他的街亭战略,加上对魏军熟悉的王平辅佐,万无一失。结果却是马谡狼狈撤退。

仔细分析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如果马谡能够听从安排,在街亭,他是可以抵挡张郃10天的,具体要怎么做呢?

01诸葛亮的北伐战略

第一次北伐,从背景意愿、军事、战略等因素来看,双方几乎势均力敌,蜀军获胜的希望比较大。

当时,蜀汉和曹魏都希望安稳发展,尤其算是刘备去世后,蜀汉内部混乱,魏国对蜀汉的敌意减弱,这给了诸葛亮较为充分的筹划时间。

在此过程中,诸葛亮一直没有忘记刘备的临终嘱托。而且,如果北伐胜利,就可以实现刘备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蜀汉在天下人心中,才是真的“正统和合法化”。

诸葛亮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做了诸多准备。内政和防务都是他信任的人在负责,他还让提醒刘禅要亲贤远佞。蜀汉修复了和孙权的关系,再次结成了孙刘联盟。

固守蜀地自保不是诸葛亮的志愿,魏国与蜀、吴边境都有冲突发生。

虽然魏军整体军事实力优于蜀汉军队,但因曹丕的去世,魏国的军事大将们出现了变动,需要各司其职。如果发生战争,其他将领的驰援会有延后。

此种军事布局,更利于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实施。

蜀军和长安军团几乎势均力敌。人数比例约为1:1.2-1.5,领导长安军团的是郭淮,各项才能略逊于张郃。

此次北伐的战略是:出其不意。的确,在第一阶段的征战中,赵云部队的佯攻,声东击西,帮助蜀军主力夺取了陇右三郡。此时的作战形势一片大好,蜀军在战略上处于主动。

第一阶段胜利后,很多棘手的问题也摆在了诸葛亮面前:陇西的敌军威胁、占领地的面从腹诽、蜀军的分身不暇。

02挡住张郃10天以上的做法

在此境况下,马谡在街亭的失守,造成了蜀军灾难性的溃败。

如果马谡不擅作主张,在街亭,他可以抵挡张郃10天以上,进而牵制住魏军的援兵。蜀汉的第一次北伐,还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镇守街亭,关键就在于“下寨在要道”。

鉴于街亭两侧是山,地势陡峭,在道路中间设置障碍,一方面可以让魏军的骑兵减速,削弱骑兵的攻击力;另一方面,蜀军在旁边埋伏,在魏军下马步行时,使用弓弩攻击,射杀敌人。

即使蜀军不能正面对抗魏军,在魏军清理路障时,蜀军可以组织有效撤退。

马谡没有守卫城池,却将营地设置在山上,还远离水源地,没有在要道设置障碍,所有的安排一团糟。

他还认为,如果让部下“置之死地”,大家都会拼死一搏,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他对自己的排兵布阵甚是满意,对王平的反对置之不理,还予以反驳,自认“熟读兵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马谡的自以为是,让诸葛亮、王平的战术指导和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让一万多士兵,无辜牺牲。

结果就是,张郃的先锋部队,虽然是“长途跋涉”,疲劳作战,但切断了街亭蜀军的后勤补给,以少胜多,如探囊取物般夺取了街亭。

正是张郃在街亭的成功回击,阻止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熟读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对马谡是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街亭的历练,后续可以成为蜀汉的主力将领,否则也不会派遣王平襄理。

王平,巴蜀人,本在曹营效力,因处处掣肘,被打压、需背锅,愤而投奔蜀汉。王平虽然被魏国重臣打压,但他对魏国主要人物的性格、才能及军队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

在蜀地,诸葛亮可以说是王平的伯乐。王平的才能得以发挥,尤其是在街亭之战中,王平发现问题并及时劝阻。

对于镇守街亭的安排,王平懂得诸葛亮的用意,也知道自己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奈何马谡没有体会到两人的良苦用心,一意孤行,铩羽而归。

虽然街亭失守,后来,王平还是被诸葛亮重用。可以看出,王平是有才能的,特别是在蜀汉后期,王平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03失街亭后的影响

诸葛亮重用马谡,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刘禅上位,蜀汉内部矛盾频发,诸葛亮需要掌握兵权,才能在朝中独揽大权,进行北伐,实现一统。

身边老将的离去,让他力不从心,只能从年轻一辈进行培养。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之才,有目共睹。诸葛亮和马良亲如兄弟,发生移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者,马谡在离间司马懿和魏帝、七擒孟获中的“攻心”战略,都证实了其才能。

马谡的确有才,但缺乏指挥实战的经验。所向披靡的将领都需要久经沙场,这一点被诸葛亮忽略了。

事后,停止主攻、就地防御,“挥泪斩马谡”和上表刘禅担责。但大势已去,于事无补。

牵一发而动全身。失街亭,让诸葛亮停下第一次北伐的脚步,间接导致后续的北伐战果,差强人意,诸葛亮抱憾终身。这也让魏国重新审视蜀汉,调整边防驻军,加强国境的守卫。

幼常自负失街亭,可叹遗此千古恨。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潜心准备多年,集结蜀汉顶级人才,最终功败垂成,损失惨重。固然,不能将全部责任推脱到马谡身上,但街亭的失守,是北伐的转折点。

诸葛亮作为最高指挥者,“尽意指教”马谡,私心配备王平,但的主观偏向,及无视马谡恃才而傲的性格缺陷,都间接导致了马谡的悲剧,进而让蜀汉的“雄图”功亏一篑。

标签: 张郃马谡诸葛亮蜀汉刘备街亭

更多文章

  • 刘备临死前说马谡不堪大用,他是如何看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备,马谡,诸葛亮,太守,关羽,蜀汉

    标题:刘备临死前说马谡不堪大用,他是如何看出来的?文/酒剑仙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死前,他把诸葛亮叫到身边,举国托付,甚至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诸葛亮听后泪流满面,表示自己将竭尽全力,以死相报。有人说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然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却不这么认为

  •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会成功吗?情况并不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马谡,张郃,蜀汉,魏国,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马谡失街亭”是三国历史上一件令人颇为遗憾的事情,很多人都把诸葛亮北伐最大的失误归咎在重用马谡这个人身上,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的北伐是否就真的会成功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才刚刚开始而已,离成功还差得远。首先:我们看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

  • 刘备说马谡不可用,为何诸葛亮偏要用?诸葛亮:因为我对不起他哥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刘备,马谡,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天文学家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去世。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将自己儿子刘禅和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了诸葛亮。此外,刘备还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在未来的岁月里,诸葛亮对刘备所有的嘱托,都用实际行动给了回应。唯独只有“不用马谡”这一点,诸葛亮却没有听从。最终,诸葛亮任用马谡防守街亭,导

  • 为何刘备能够一眼就看出马谡是一个庸才,而诸葛亮却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烛下青史标签:刘备,诸葛亮,庸才,赵括,丞相,马谡

    马谡我们都知道他还有一个兄弟叫赵括,这两个人都是纸上谈兵的高手,一个将赵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将蜀国的骄傲诸葛丞相忽悠得一愣一愣得。最后两个人的结果也是十分的相似,都是遭遇大败,所以我把这两个称作兄弟。但是马谡其实早就被看出来是一个庸才了,而且还被人警告不要用,而这个看出来他是庸才的人就正是蜀国的

  • 败失街亭的马谡究竟该不该杀?为何那么多人请求诸葛亮免其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马谡,诸葛亮,司马懿,失街亭,蒋琬,魏延

    马谡败失街亭,使第一次出军北伐的诸葛亮失掉了进攻的依托和有利的形势。曹魏从关中派来的援军通过街亭源源不断、畅通无阻地开至陇右。本来占有很大优势的蜀军,现在西面有陇西未降,东有曹魏援军接踵上陇,已对蜀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为了保存实力,等待再次北出祁山攻魏的时机,诸葛亮只得忍痛放弃已经到手的魏属凉州三郡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真意切,实则背后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马谡,张郃,赵括,孟获,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在现如今也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空谈理论,对于很多事情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实际行动中来就彻底废了,根本没有主持大局的能力,而赵括也因为他的失败成了这一成语的典型人物,孰不知除了赵括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类似的,他便是三国时期蜀国将领马谡。而提到他,大家肯定会想到马

  • 马谡失守街亭后,这两人为他求情,结局却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马谡,诸葛亮,蒋琬,蜀汉,刘禅,曹魏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

  • 马谡守不住街亭,谁能守住街亭,诸葛亮手下至少3个人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马谡,魏延,张郃,姜维,赵子龙,刘备,三国,天文学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他在安排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的人选时,错误地选择了马谡。随后因为马谡的战略失误,导致街亭被曹魏名将张郃夺取,蜀军的粮道被曹魏切断,诸葛亮只能被迫撤军,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诸葛亮也因此挥泪斩了马谡。街亭是连接汉中和陇西咽喉之地,也是蜀汉运输粮草的必经之路

  • 向朗:诸葛亮的同门师兄,私自放走兵败的马谡,被诸葛亮贬为平民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马谡,向朗,刘备,丞相,刘表,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228年,马谡违抗诸葛亮的军令,失守街亭,畏罪潜逃。向朗发觉后,安慰马谡:“你只管逃,丞相问起,我就说不知道!”马谡有些担忧,年已60的向朗又道:“你放心,即便丞相发现此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我好歹算是他的师兄呢!”马谡感激不已,小心翼翼地绕过看管的守卫,逃离蜀军的驻地。不久,蜀军发现马谡逃走,询问

  • 挥泪斩马谡原来是蜀汉阵营的一次大洗牌:还有五个人跟着倒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马谡,诸葛亮,刘备,蜀汉,曹操,赵子龙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而马谡的主要罪名,是没听诸葛亮的战术安排“违亮节度”丢了街亭。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让人难以理解,毕竟诸葛亮和马谡都是蜀汉臣子,不服从长官的安排,有罪,那么抗旨不遵又该有个什么罪名呢?这里的抗旨不遵,是诸葛亮自己的说的。在杀了马谡之后,诸葛亮边哭边说:“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