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说马谡不可用,为何诸葛亮偏要用?诸葛亮:因为我对不起他哥

刘备说马谡不可用,为何诸葛亮偏要用?诸葛亮:因为我对不起他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脑袋大历史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1/10 20:08:55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去世。临终前,刘备在白帝城将自己儿子刘禅和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了诸葛亮。此外,刘备还语重心长地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在未来的岁月里,诸葛亮对刘备所有的嘱托,都用实际行动给了回应。唯独只有“不用马谡”这一点,诸葛亮却没有听从。最终,诸葛亮任用马谡防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大败亏输,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那么有很多读者感到奇怪,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的劝告,一定要任用马谡呢?这就要从马谡的兄长——马良说起了。

诸葛亮本是徐州琅琊人,后因躲避战乱寓居于荆州。作为客人的他,与多个荆州大族交好,比如襄阳的马氏家族。在当时,马氏家族出了五个青年才俊,被称为“马氏五常”,其中马良排名第四,马谡排名第五。在马氏五常,又以马良(季长)最为优秀。由于马良长着一对白眉,故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之说。相比于兄长,马谡(幼长)虽然才华横溢,但还是要差一点。

对于马良才能,诸葛亮可谓是推崇备至。诸葛亮投靠刘备后,立即将马良举荐为官。其后,诸葛亮随刘备入蜀,马良留守荆州。虽然分隔两地,诸葛亮和马良仍然书信往来不断。在诸葛亮看来,马良是蜀汉人才梯队的重要一员,可堪当自己接班人的人杰。从左将军掾到侍中,马良的官越做越大。

后来,马良还曾代表蜀汉出使东吴,得到了孙权的热情接见。孙权评价马良:“此人之奇雅,不下于孔明。”孙权竟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并给予极高的礼遇。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马良最终还是死在了孙权手上。在夷陵之战中,马良随军参战。刘备刚愎自用,没有将足智多谋的马良带在身边,而是让他去招抚武陵的五溪蛮,也就是沙摩柯等蛮王。与马良一样,另一位智谋之士黄权也被刘备打发到江北防御曹魏。失去了两个重要参谋,刘备终于犯下了兵家大忌,遭陆逊火烧连营700里,大败亏输。由于兵败如山倒,马良最终被吴军杀死。

由于没能劝服刘备不要伐吴,诸葛亮因此长期陷入自责之中。他曾哀叹道:“若法正在,必能劝说陛下不要讨伐吴国,即使讨伐了,也不至于有这样的大败。”同时,诸葛亮还为蜀汉人才的凋零而惋惜。马良年轻,且具有统帅之才,他的死又如何不让人痛惜。因此,诸葛亮非常重视他的弟弟马谡,想把他提拔为自己的接班人,也算对好友马良的一种补偿。

刘备看出了诸葛亮对马谡的重视,当然也看出了马谡“言过其实”的毛病。因此他才会死前特意告诫诸葛亮,绝不可大用马谡,更不能让他当你的接班人。然而诸葛亮或许出于侥幸心理,或许看到马谡确实有才,因此没有听从刘备的请求。

此后,诸葛亮经常将马谡派到地方锻炼,又将他带到军中,当自己的参谋。不仅让他接触地方治理,又让学习军事指挥,很明显他是想让马谡成为文武双全之人,让他成为蜀汉的支柱。而让马谡防守街亭,是诸葛亮对他培养计划的重要一步。如果马谡防守住街亭,使蜀汉成功掠取凉州。到时马谡一定威望大增,让他接班的计划自然也顺理成章。

然而令孔明失望的是,马谡违背军令,私自上山防守,最终被张郃截断水源,导致了大败。正所谓军法如山,诸葛亮只好处死了马谡,并对自己不听刘备遗命感到后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挥泪斩马谡”。

总之,马良的死,是蜀汉最大的损失之一。相比于善于守成的蒋琬费祎等人,马良的能力要更强;相比于出身降将的姜维,作为“荆州派”的马良要更加苗根正红。但可惜的是,他最终战死了。

诸葛亮出于补偿心理,想将弟弟马谡当哥哥用,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马谡死后,蜀汉的人才储备更加凋零,其灭亡也就无法避免了。

更多文章

  • 为何刘备能够一眼就看出马谡是一个庸才,而诸葛亮却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烛下青史标签:刘备,诸葛亮,庸才,赵括,丞相,马谡

    马谡我们都知道他还有一个兄弟叫赵括,这两个人都是纸上谈兵的高手,一个将赵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将蜀国的骄傲诸葛丞相忽悠得一愣一愣得。最后两个人的结果也是十分的相似,都是遭遇大败,所以我把这两个称作兄弟。但是马谡其实早就被看出来是一个庸才了,而且还被人警告不要用,而这个看出来他是庸才的人就正是蜀国的

  • 败失街亭的马谡究竟该不该杀?为何那么多人请求诸葛亮免其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马谡,诸葛亮,司马懿,失街亭,蒋琬,魏延

    马谡败失街亭,使第一次出军北伐的诸葛亮失掉了进攻的依托和有利的形势。曹魏从关中派来的援军通过街亭源源不断、畅通无阻地开至陇右。本来占有很大优势的蜀军,现在西面有陇西未降,东有曹魏援军接踵上陇,已对蜀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为了保存实力,等待再次北出祁山攻魏的时机,诸葛亮只得忍痛放弃已经到手的魏属凉州三郡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似情真意切,实则背后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马谡,张郃,赵括,孟获,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在现如今也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空谈理论,对于很多事情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实际行动中来就彻底废了,根本没有主持大局的能力,而赵括也因为他的失败成了这一成语的典型人物,孰不知除了赵括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类似的,他便是三国时期蜀国将领马谡。而提到他,大家肯定会想到马

  • 马谡失守街亭后,这两人为他求情,结局却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马谡,诸葛亮,蒋琬,蜀汉,刘禅,曹魏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声称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曹真前去防守郿县;诸葛亮则亲率诸军进攻祁山,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魏明帝更亲身到长安督战,并

  • 马谡守不住街亭,谁能守住街亭,诸葛亮手下至少3个人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马谡,魏延,张郃,姜维,赵子龙,刘备,三国,天文学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他在安排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的人选时,错误地选择了马谡。随后因为马谡的战略失误,导致街亭被曹魏名将张郃夺取,蜀军的粮道被曹魏切断,诸葛亮只能被迫撤军,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诸葛亮也因此挥泪斩了马谡。街亭是连接汉中和陇西咽喉之地,也是蜀汉运输粮草的必经之路

  • 向朗:诸葛亮的同门师兄,私自放走兵败的马谡,被诸葛亮贬为平民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马谡,向朗,刘备,丞相,刘表,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228年,马谡违抗诸葛亮的军令,失守街亭,畏罪潜逃。向朗发觉后,安慰马谡:“你只管逃,丞相问起,我就说不知道!”马谡有些担忧,年已60的向朗又道:“你放心,即便丞相发现此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我好歹算是他的师兄呢!”马谡感激不已,小心翼翼地绕过看管的守卫,逃离蜀军的驻地。不久,蜀军发现马谡逃走,询问

  • 挥泪斩马谡原来是蜀汉阵营的一次大洗牌:还有五个人跟着倒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马谡,诸葛亮,刘备,蜀汉,曹操,赵子龙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而马谡的主要罪名,是没听诸葛亮的战术安排“违亮节度”丢了街亭。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让人难以理解,毕竟诸葛亮和马谡都是蜀汉臣子,不服从长官的安排,有罪,那么抗旨不遵又该有个什么罪名呢?这里的抗旨不遵,是诸葛亮自己的说的。在杀了马谡之后,诸葛亮边哭边说:“先帝

  •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是正确的?专家:如果不是他,诸葛亮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马谡,司马懿,刘备,蜀汉

    机会,对于一名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指挥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要想正确判断和把握机会,那就得全靠指挥者和部下的智慧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如果判断准确,并能及时抓住战机,出奇制胜,那么不仅能够掌握战局的主动权,而且还可以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直到取得战争的胜利。反之,如果判断失误的话,

  • 如果马谡按诸葛亮战前部署当街据守,能阻抗张郃大军守住街亭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马谡,诸葛亮,张郃,魏延,赵子龙

    当时的北伐蜀军中,魏延、吴懿乃至王平都是百战宿将,极富实战经验,而诸葛亮却违反众意 ,擢拔弟子、参军马谡为诸军先锋,与魏明帝曹睿所遣名将张郃战于街亭。结果不出众人意料:马谡大败亏输,士卒溃逃星散,街亭易手。诸葛亮统领蜀军主力进退失据,已成强弩之末,只好放弃先前的战果,裹挟三郡部分人口退还汉中。如此可

  • 如果诸葛亮派的不是马谡而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16年后答案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诸葛亮,马谡,魏延,刘备,张郃

    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其实刘备早已给出了答案!从刘备对魏延和马谡的看法来分析,魏延之才能远超马谡,当然是能够守住街亭的,事实上,就算是诸葛亮也认为魏延是能够守住街亭的,而十六年后的汉中防卫战也证明了魏延的能力!以魏延的才能,足以守住街亭!街亭之战街亭之战大家都是比较熟悉了,当时诸葛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