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浊清
有很多小伙伴们都是三国迷,对三国中的人物也是耳熟能详,对一些经典事件更是熟记在心,相信大家对诸葛亮挥泪斩杀马谡都不会陌生,有人觉得诸葛亮太过于残忍,这可是他的爱将,在同僚当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可是他的遭遇却令人唏嘘不已,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斩杀他呢?
其实从一些历史记载,或者我们从电视剧的一些故事剧情的时候能够窥探出,当时马谡跟随诸葛亮被罚,由于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指令,导致街亭失守,光会纸上谈兵的他连续犯下了不少错误,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样的结果也让诸葛亮倍加痛心,即便是周围的爱将都向诸葛亮求请,希望能够放过他一马,但最终诸葛亮还是将其斩杀。有很多人都不能够理解当时的蜀汉人才紧缺,诸葛亮难道不知道吗?他为何因为一件败事而要将其斩杀?
从青海挖出数枚竹简中或能够揭开历史真相,也就知道诸葛亮为何要斩杀马谡了。考古专家们在青海省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就在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座西汉晚期墓中发现了珍贵的木简。从这些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窥探到,当时的刑法十分的严苛,触犯死刑的罪行高达13472种,频率也十分的严格,每一条每一款都必须要严格执行。
而最为典型的就是2点记录一旦触犯,必定是死路一条,第1个就是“违抗将令律”,也就是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些士兵也不得擅自违抗,一旦违抗命令就得军法处置,也就是已死谢罪。诸葛亮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如果由于喜欢这位爱将就从中包庇他,不管不顾军律军威,那么在日后根本就达不到以敬效尤的效果,军队也很难管制。
另外还有一条则是“擅退者,后行杀之”,其实这个意思和前面很相似,意思是说如果在作战的过程当中,即便有失败之势头,如果将领还没有下令是不能够擅自退却的,如果这么做了,不管是谁一律处死。再结合马谡的行为,似乎就违反了这两条,因此才让魏国上将直接轻松的拿下了城防工事,导致蜀汉大败失去领地。作为一个非常注重法制的政治家,诸葛亮自然要明察秋毫,也不能够有一点的私心在里面,要不然也很难服众,这也是诸葛亮要杀他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