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很复杂,马谡的战略很宏大,失败的原因很特别

街亭失守的真正原因很复杂,马谡的战略很宏大,失败的原因很特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1927 更新时间:2024/2/20 2:01:37

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军事家,他一生运筹帷幄,长于计谋,在我国民间都有很多传说。像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等等。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诸葛亮一生也犯过错,而且犯的还是大错,就因为他一念之错,后来再也无机会去弥补了。以致于蜀汉在三国中的地位慢慢的衰败下去。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之时,当时,为了那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很久,因为在当时的三国,形势对蜀汉相当有利。因为曹魏的曹丕曹操死后,废了汉帝自立,曹丕死后,曹睿继位,但是曹氏毕竟是篡位新立,天下很多人心中还是很不服的。所以国内政局比较动荡。再加上曹睿登基后。举兵伐吴,但却遭到东吴的顽强抵抗。

讨伐东吴的失败却消耗了魏国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引起国力衰败。此时蜀汉的诸葛亮瞅准机会,发起第一次讨伐魏国的战争,可以说是以逸待劳,形势对曹魏是相当不利的。当时诸葛亮兵分3路,有2路以攻为主,一路专门伏击曹魏的援军。赵云和邓芝率兵为第一路大军,兵出斜谷道,专门吸引曹魏主力。

第二路由诸葛亮自己和魏延率领,兵进陇右,诸葛亮此次进兵并不是想一举攻克长安,而只是想对曹魏进行蚕食,先攻占其陇右三郡(天水、南安、安定),然后以富馀的益州为基础,以汉中为中心,逐步向北进行扩张。而攻占陇右三郡时,曹魏必然派军队来援,但是曹魏的援军想要支援陇右三郡,必须经过街亭。

所以,诸葛亮派了马谡王平率领第三路人马进军街亭。街亭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因此诸葛亮当时自认为战斗一打响,必然能成功的攻占陇右三郡的。当时的第一路大军赵云,兵出斜谷道后,闹出的动作还真大,曹魏大军倾巢出动,由曹真率领浩浩荡荡向赵云所部杀来。

当时赵云见曹魏一下子出动这么多军队,也出乎意料之外,只好率兵急速撤退,沿途为了防止魏军一路追赶,赵云派人放火烧了赤崖北面100多里的栈道。最终才甩脱追兵。而赵云的举动将曹魏主力全部都吸引了过来。使得诸葛亮的第二路大军畅行无阻,很顺利的进入陇右地区。向三郡发起进攻。

而诸葛亮派的第三路人马由马谡率领迅速进入了街亭,但是问题就出在马谡这一路大军,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用错了人,认为马谡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其实不全是这样的。马谡那次的军事失败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军事谋略,而是败在了他没有实战经验上。据说马谡当时兵进街亭后,对街亭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来诸葛亮是叫马谡带人守住进入街亭的路口的,但马谡进入街亭一观察发现:街亭在一个山谷的谷底,如果自己驻兵旁边的高山上,居高临下,把曹魏军队放进街亭然后封住路口,来个“关门打狗”岂不是更妙吗?于是他力排众议,屯兵于高山之上,当时作为军队副领队的王平也曾提醒他,当心敌人将他反包围。

但马谡没有听,不过为了保险,他让王平率一队人马驻在高山附近一隐敞之处,好遥相策应。当曹魏的军队开到街亭后,领兵的是曹魏名将张郃,他一眼就看出了马谡的军事意图,于是率大军进入街亭,另外派一队人马守住路口,并很快将那座高山团团围住。张郃下令属下只围不打,他知道强行进攻,敌人居高临下,自己肯定吃亏。

而只围不打,蜀汉军队时间一久必须断水断粮。但是马谡当时却没有想到这个令他后来大败涂地的关键因素——水。因为马谡是湖北荆州人,那里的高山丘陵到处都有水,他以前随刘备征战也基本上在那一带,所以对于街亭这边的地理情形一点也不清楚。所以最终因为军队严重缺水,不得不强行突围。

在突围时,遭到了以逸待劳的曹魏军队的围堵追杀,蜀军大败。幸得王平引一支人马赶来策应,才免遭全军覆灭之灾。马谡兵败退走后,街亭失守,魏军源源不断开进陇右三郡。诸葛亮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引兵撤退,第一次北伐就这样因马谡的街亭失守而失败了。事后诸葛亮因此事“挥泪斩了马谡”。但是如果马谡当时在那高山之上发现了一眼旺泉,让部队有足够的饮水供应,那么街亭之战的胜负就难定论了。

标签: 马谡诸葛亮曹魏蜀汉赵子龙张郃

更多文章

  • 如果当时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能不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马谡,诸葛亮,蜀汉,曹魏,张郃,关中

    这得看你怎么定义北伐成功。如果说拿下陇右就算北伐成功,那么如果当时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还是有可能成功的。但如果说消灭曹魏,一统天下才算北伐成功,那么守不守得住街亭都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就蜀汉那10万兵力,防守益州一州之地或许问题不大,但想要一统天下还真不可能。街亭很重要吗?说实话街亭这个地方还真没啥重

  • 为什么马谡一定要死?诸葛亮:街亭可以失守,但马谡逃跑绝不可饶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资讯大咖标签:诸葛亮,马谡,蜀汉,刘禅,曹魏,刘备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文章类型/历史见闻字数|1052,阅读约3分钟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刘禅写了一张表,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和对刘禅治国的期许。这才是流芳百世的“模范榜样”。诸葛亮开篇就提到了当时蜀汉的危机。“先帝在中路未崩先创业,今下三分使利尽,实为危急存

  • 街亭之战, 如果把马谡换成魏延, 能不能守住! 其实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乐乐换毛记标签:魏延,马谡,蜀汉,三国,诸葛亮,司马懿,街亭之战,曹操手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因为马谡的无能,导致街亭失守,最终使得北伐功亏一篑,令无数人叹息。而在战前,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此战应该让魏延这种猛将前去守卫的,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换作魏延来守街亭,真的能够守住吗?事实上,要想知道魏延能不能守住街亭,我们只需要看懂街亭之战的真相!街亭之战汉中之战,刘备首次于正

  • 如果魏延代替马谡镇守街亭,他能守住街亭吗?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魏延,马谡,张郃,三国,司马懿,诸葛亮

    诸葛亮最有希望消灭魏国的北伐便是第一次北伐,当时蜀军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便夺取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大有一鼓作气拿下西京长安的气势。然而,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先锋马谡丢了街亭,蜀军处于被动局面,不得不撤兵,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大部分人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马谡丢了街亭,如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情况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深度军事标签:诸葛亮,马谡,张郃,蜀汉,曹魏,曹真

    老周摘要: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五次北伐,第一次是时机最好,初期战果也最大,但由于马谡没能守住战略要地街亭,导致功败垂成,不得不仓促撤军。那么如果当时马谡守住了街亭,情况会有怎样的不同,第一次北伐会有多大的成果?【本文系“网易号故事大赛”参赛文章】【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君事”被永久封冻

  • 孟良崮之战:马谡在街亭吃的亏,千年后还是有人不长记性,该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马谡,孟良崮,74师,张灵甫,国军,诸葛亮

    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读历史,就是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然而,总有人不信这个邪,让街亭和孟良崮这两个相距千里的古战场,通过一场战役,来了一次惊人的轮回!孟良崮,在山东中部的沂蒙山区,群山连绵,溪流纵横。孟良崮的周围,有各式各样的崮,“崮”,就是石头上的意思,鲁中山区到处都是这种叫作“崮”的石

  • 诸葛亮著《出师表》,为国举荐了很多人才,为何把马谡看走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马谡,蒋琬,刘备,姜维,庞统,诸葛亮,政治片,言情片,天文学家,出师表(韩国电视剧)

    一提到诸葛亮的用人,难免会想起马谡和“事必躬亲”。这已是吐槽这位千古名人的代名词了。然而,但凡懂点文言文,稍微花点精力去读读“原著”,或许能够得到比较全面而又中肯的评价。一、对比用人先来个最打脸的。蒋琬是吧?刘备早就想剁了。武侯去世后托孤找谁去?《本传》:刘备到地方视察工作,“见琬众事不理,又沉醉,

  • 不要被马谡一样的伪专家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太空激光标签:马谡,诸葛亮,伪专家,失街亭

    不要被马谡一样的砖家坑了。某经济学家说: 贫富两极分化,以老百姓不造反为底线。这话荒谬至极,如果真的发展到老百姓造反的地步,那就证明整个社会病入膏肓了,政府再紧急采取挽救措施,或安抚或镇压等,也很难了,因为癌肿瘤已长成,治也来不及了。贫富两极分化的极端,就易造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史上的农

  • 还在笑话马谡?街亭没有守住,真是只是马谡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马谡,张郃,诸葛亮,刘备,赵子龙

    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一事,不少人都将原因归结于马谡不听号令上,笑话他好论军计,实战能力与嘴上功夫天差地别。但是,街亭没守住,真的只是马谡的原因吗?夷陵之战蜀汉大败,刘备一心想为关羽报仇顺便收回荆州,却输给了自己不应该的赌气。公元223年,刘备心力憔悴,大限到了。诸葛亮接过刘备的托付重任之后,就想

  • 诸葛亮为何单单安排马谡斩杀魏延,难道马谡真的字丁啉?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诸葛亮,魏延,马岱,姜维,马超,马谡

    随着魏延狂妄地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身后一人应声大呼:“吾敢杀汝!”只见一将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人大惊失色,原来是魏延阵中的马岱立了大功!话说杨仪与魏延二人不和,为何诸葛亮要除去蜀国大将魏延,却留下长史杨仪呢?就算动手,为何单单安排马谡动手呢?下面咱们就从原著视角分析一番。魏延被斩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