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难怪马岱杀掉魏延后就彻底消失了,你看马超死前,对刘备说了啥?

难怪马岱杀掉魏延后就彻底消失了,你看马超死前,对刘备说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水的焱燚 访问量:769 更新时间:2024/3/9 4:22:32

《三国演义》中的马岱,是蜀汉后期的一个重要将领,骠骑将军马超的从弟、副将,深得诸葛亮的信任。

历史上真实的马岱,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只有寥寥数笔。

马岱跟着马超来到蜀汉,除了斩杀魏延,以及参加北伐被牛金击败之后,就消失在历史中了。

作为西凉五马之一,到了蜀国居然一点没有存在感,一名猛将在蜀国经历了什么?他的结局如何?

跟随马超

我们知道马岱,大多数是从名将马超的经历中看到这个副将、从弟的,他没有单独的列传,充其量就是马超的跟班。

马超东征西讨,作为部下的马岱,追随其后。马超投靠张鲁,马岱就在张鲁阵营中,之后马超被排挤来到四川被刘备收编,他们就成了蜀汉的将军,安定了下来。

马超被收编后,刘备很看重他,定西川后,就封他为平西将军,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将马超封为了骠骑将军,这是非常高的职位,品位只在大将军之下,属于八大将军。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马岱一直追随诸葛亮,几次北伐,立下战功,是一个光彩耀人的将军。

在正史中,反观马岱,进入蜀汉后,没有什么战绩,好像坐上了冷板凳。我们无法判断他到底是资质平庸,还是蜀汉对马家兄弟有忌惮,将他们分开,不得而知。

马岱在历史中留下一笔的事件,就是马岱杀掉了魏延,他为什么要杀掉魏延,为什么这件事要他来做?

蜀汉人才凋敝

夷陵之战是蜀汉从盛到衰的一个转折点,精英人才要么病死要么战死,以至于诸葛亮北伐都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不得不用马谡,最后街亭失守让诸葛丞相一败涂地。

夷陵之战后,蜀军将领也没有剩下几个了,蜀军甚至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画面。

按照马岱的资历,他完全可以做作为蜀军的大将,独当一面,挑起重担,可偏偏史书上出现他的名字只是在斩杀魏延,北伐被牛金击败,马岱就销声匿迹了。他去了哪里?

马岱来到蜀汉并没有得到重视,待遇也不好,没有受到封赏和重用,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别人不信任他?

直到刘备去世,他开始紧紧追随诸葛丞相,有了依靠,混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此时诸葛亮与大将魏延之间爆发了战略上矛盾,他们矛盾由来已久,刘备在世,很器重魏延,让他驻守汉中,因此并未激化。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北伐,魏延要采取激进冒险的方法,诸葛丞相怎么能拿蜀国的未来冒险,两人的矛盾开始爆发。

魏延和诸葛亮在谋略上想法不同,魏延选择出奇制胜,去攻打曹魏获得胜利,诸葛亮选择慢慢蚕食,避免和曹魏直接硬刚。

魏延性格孤傲,他对自己非常自信,认为一定是正确的。

诸葛亮是一国丞相,他要思考的问题深度更深,不可能意气用事,必须有把握,还有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他对魏延这样骜不驯是看不上的,任何不服管教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不能使用他。

魏延和诸葛亮手下的杨仪矛盾很大,最终魏延被杀,还是和杨仪有关。马岱是丞相的手下,他必然是站队,卷入了这场阴谋。

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生前就对魏延做了安排,魏延脑后有反骨,必然要除掉。诸葛丞相已经定下了自己的接班人费祎姜维,自然要为他们铺路。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对于马岱怎么除掉魏延,三国演义中的叙述和三国志是有区别的。笔者更倾向于三国志中的呈现。

诸葛丞相病逝于五丈原前,做了最后的军事布置,他也交代了魏延,如果他不想撤军就随他去吧。

诸葛丞相去世后,魏延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丞相死了,就要举国退兵,这样是荒废国家大事啊?”

作为遗嘱的执行人杨仪和魏延矛盾重重,杨是一个心眼比较小的人,听到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自然要诬告魏延造反,并派人攻打不想退军的魏延。

魏延选择了带着自己亲属和亲兵逃向了汉中,随后被马岱追上杀了。

仔细想一想,如果魏延真的反了他为何不去投降曹魏,其实他并没有反。诸葛亮遗嘱追杀魏延也是无稽之谈,都是后人造的势。

有可能是杨仪从中作梗,他没有成为诸葛丞相的接班人,他也不高兴,经常发牢骚,居然说出:“丞相病逝后,我如果投降曹魏,境遇一定比现在好的话”。大逆不道的话给他招来了祸事,官职一贬再贬,最后畏罪自杀。

马岱与魏延并无私人矛盾,作为一个执行命令的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重用,因为触及了皇权,他和杨仪未经刘禅的允许直接斩杀了边关大将,是要受到处罚的,杨仪最后畏罪自杀了,马岱并没有受处罚。

他为什么可以逃脱?

刘禅和诸葛亮继任者对马岱的态度

刘禅并不傻,杨仪在诛杀了魏延之后,原本以为会得到奖赏和身居高位,但是皇帝并没有领他的情,反而将他贬官,这是为什么?

魏延是刘备信任的人,他对刘家忠心耿耿,当刘禅被告知魏延谋反,皇帝的态度也是耐人寻味的。

魏延的谋反的消息传到刘禅这里,他并没有立刻派兵绞杀,而是让人对魏延“好言抚慰”。

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刘禅是不想杀了忠臣,甚至想通过这件事让魏延交出兵权....

最终打压魏延的杨仪受到惩罚,执行者马岱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

事实上马岱没有受到惩罚,就是诸葛丞相继任者们对他的保护了,否则他也会和杨仪一样。马岱为了自保,只能选择归隐。

当年马超临死前和刘备说过:“自己家族被曹操诛杀殆尽,今天我死了,就让马岱来继承宗族,摆脱陛下照顾他。”

有这句话在,马岱的命怎么都是可能保下来的,想在朝廷继续高官厚禄,可能性不大。

马岱为了将功折罪,又参加北伐,与曹魏激战,结果吃了一个败仗,此后就消失了。

他只能认命了,归隐乡间做一个富家翁。

更多文章

  • 悲剧英雄马岱:两败魏延勇战牛金,他的武艺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马岱,魏延,武艺,马超,刘备,诸葛亮

    中国历史,纵贯上下五千余年,深远持久,源远流长,就像一盘长达数千年布局的星河日月棋,在这场旷古绝今的棋局之中,充满了跌宕起伏和坎坷不平,也恰到好处的对应了我国整个古代阶段的社会状态,其中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最为凸显。说道这两千多年,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江山易主,皇权更替,虽说在这段时间之内经历了很

  • 三国疑问:马岱为何要斩杀魏延?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马岱,魏延,刘备,诸葛亮,马超,曹操

    马岱何许人也?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马岱是蜀汉时期著名的将领,家居陕西,如果你对马岱了解甚少,那么他的堂哥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身居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他们原来出身贵族,后来家道中落,直到马超学艺归来,马氏家族才出现转机,马岱非常崇拜他的这个堂哥,一直都跟随着他,在马岱25岁的时

  • 斩杀魏延后,马岱去哪了,为何后来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延,马超,姜维,明朝,诸葛亮,曹操手下,马岱(成化进士)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表示自己全家都被曹操诛杀殆尽,现在就剩下从弟马岱,现在就把他托付给您了。同年十二月马超病逝,年仅47岁。至于马超托付给刘备的马岱,则成为蜀汉中期的一位重要武将。比如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杨仪争权,马岱奉杨仪命率军斩杀魏延。也即在

  • 马岱斩杀魏延后, 为何就此消失不见了! 你看看魏延背后站着谁

    历史解密编辑:胡文说科技标签:刘备,三国,明朝,诸葛亮,魏延后,曹操手下,马岱(成化进士)

    作为马超的堂弟兼副将,马岱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五虎去世以后,马岱几乎可以算是蜀军中排得上号的猛将了,诸葛亮北伐时期,对马岱也非常器重。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自从马岱斩杀了魏延,他似乎就销声匿迹了,那么马岱究竟去哪里了呢?他的结局如何?马岱马岱和庞德一样,都是马超的副将,在和敌军作战期间,表现非常

  • 曹操为啥要杀了高顺,但却接受张辽臧霸投降,他们都是原吕布旧将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操,张辽,臧霸,吕布,高顺,陈宫

    既然说到高顺,还有点特殊,那就先了解一下高顺。 从《三国演义》看,高顺这个人,武力一般,只能算三四流将领。但据历史记载,高顺练兵有术,且有一定眼光,为人正直,作为武将,还不饮酒,不接受别人馈赠,脾气另类。对主子忠诚,看到不顺眼的事,经常给吕布提意见,最大缺陷是不善言词,但提意见却一针见血。高顺曾经给

  • 张郃不如颜良文丑,张辽不如臧霸高顺,为何投降曹操后成了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颜良,张辽,曹操,张郃,高顺,文丑

    曹魏五子良将中,以二张表现最为出色:孙权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步卒击溃,诸葛亮首次伐魏,被张郃打了回去——司马懿当时正在荆州操练水军准备打孙权,根本就没去西城听诸葛亮弹琴。要是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张郃在“河北四庭柱”中位列第三或第四,张辽位居“吕布八健将”之首。但是在正史中好像根本就没有“河北四庭柱

  • 吕布军中五大派系:张辽非嫡系,高顺不属于并州军,臧霸只是盟友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吕布,臧霸,高顺,张辽,刘备,陈宫,三国,汉朝,并州军,曹操手下

    吕布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主薄,汉末风云际会之下,吕布先是杀丁原投靠董卓,接着又杀董卓出任朝廷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并进封温侯,执掌东汉朝廷军权,不过没多久又被反攻长安的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赶出长安,离开长安无处可去的吕布先后投靠袁绍和张杨,接着陈宫和张邈趁曹操东征徐州之际迎吕布入主兖州,吕布席卷兖

  • 张辽奋战天柱山;臧霸威慑孙仲谋,聊一聊曹操扫平淮南山贼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张辽,曹操,臧霸,孙权,袁术,于禁

    张辽的“天柱山之战”应该算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有名的战役(当然赶不上官渡、赤壁、南郡、汉中、夷陵这些影响深远的战役),是张辽作战勇猛的一个具体体现;臧霸有“臧传说”的外号,是说臧霸在舒县这里屯兵,就威慑孙权不敢出兵,也算是对孙权在江淮战场主动进攻的表现的一种调侃。这些都是发生在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

  • 受到臧霸敬重、与张辽先敌后友的武周,儿子死于''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臧霸,张辽,武周,曹操,曹魏,八王之乱

    在三国时期有很多明星人物,也有很多名气不那么高的冷门人物。这些冷门人物是对于后世的人来说的,在当时则未必如此。比如说小编要介绍的这个人物——武周,他的名气在现在来说并不算高,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与臧霸、张辽这些明星人物有不小的瓜葛。武周的儿子在西晋也是重要人物,不过死于''八王之乱''的混乱当中。下

  • 谥号好食邑多:同为吕布八健将,臧霸降曹后地位为啥比张辽高?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吕布,张辽,臧霸,曹操,关羽,太守

    在《三国演义》中,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的时候,手下有八员健将,而大家熟知的高顺不知为什么不在其中,可能那时候他跟吕布已经产生了隔阂,被雪藏了。当年两军对垒,喜欢摆谱的吕布一字排开了八员健将,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在正史中,吕布部下内讧,郝萌曹性一死(高顺斩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