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纵贯上下五千余年,深远持久,源远流长,就像一盘长达数千年布局的星河日月棋,在这场旷古绝今的棋局之中,充满了跌宕起伏和坎坷不平,也恰到好处的对应了我国整个古代阶段的社会状态,其中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最为凸显。
说道这两千多年,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江山易主,皇权更替,虽说在这段时间之内经历了很多次封建王朝的更替,但是多数情况是换了一个姓氏继续一统天下,所以在多数情况之下都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也有例外。
除了多数完成天下统一的王朝之外,同样也存在许多政权并立的状态,彼此之间为了底盘征战不断,毫不留情,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东汉末年的大混乱时期了,在这段时间之内,由于朝廷的衰落,造就了一大批枭雄。
占据地方州郡并且彼此之间相互讨伐,都希望实现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起落之后,逐渐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大势力之间的对峙状态,并且各自开展了招揽人才的状态,尤其是早期的刘备集团,可以说是名将无数。
赵云,关羽,张飞基本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由于这些猛将的名声实在是太过响亮,所以导致一些勇猛的武将并不是很凸显,比如两败魏延勇战牛金的悲剧英雄马岱,他的武艺在三国是什么水准?
动乱的背景与马家的大背景
当时的大汉王朝可以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由于后期皇帝更替太过频繁,甚至将还未断奶的婴儿都放在了皇位之上,这种操作很快导致朝政旁落,并且被一度掌握在宦官的手中,彼此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潮廷之上混乱不堪。
当然,祸不单行,天长日久的自然灾害导致地方上民不聊生,很快就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更可笑的是当时的朝廷竟派不出军队前去平叛,为了短暂维护即将倾覆的朝廷,无奈之下将军队组建的权利放给了地方,这种做法,在战乱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正如刘备所说,战乱平定之时,就是群雄并起之日。这种抱薪救火的方法导致了中原地区的特大混乱,掀起了一股争权夺利的腥风血雨,但是相比之下,马岱一家的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当中原正在群雄逐鹿的时候,马岱,哥哥马超以及父亲马腾正在西凉过着偏安一隅的生活,并且号称世代公侯,其实身份地位也是比较高的,长期处于偏远地区起到了驻守的作用。
但是后来的世道变化让马岱一家变成了羌军铁骑的领导人物,所谓山高皇帝远,羌军不但战斗力强大,并且还不受管制,并且后来中原的枭雄都忙着争权夺利,基本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存在,当然,后来的马腾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计策之中。
当时中原的诸侯为了牵制敌军,经常有一句话“且就说是西凉马腾谋反”导致马腾一度成为了背锅侠。虽说马腾一家没有真的造反,但是西凉羌军的强悍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矛盾与马家军的战斗力
随着曹操的势力逐渐发展强大,掌握了大汉的实权。此时依旧在镇守边疆的西凉马腾一家当然是不能容忍汉朝的名存实亡,所以就兴师问罪,结果被曹操用计谋擒拿,然后处死了,这种做法激怒了马超和马岱两兄弟,很快就找曹操报仇。
潼关一战,两兄弟联手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溃不成军,就连曹操也亲自感叹说马超不减吕布当年之勇,这次追杀可以说给曹老板留下了心理阴影,此时的马超已经是锋芒毕露,而此时的马岱跟随在他身边,虽说战斗力不俗,但是依旧被马超的光芒所覆盖。
当时的马超被报仇冲昏了头脑,忙着追杀曹操,甚至其叔父韩遂都前来助战,结果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一方面送一个草稿造成误会,另一方面宣扬他和马腾之间的矛盾,结果韩遂还真的反手投降了曹操,如此,原本牢不可破的马家大军就输在了阴谋诡计之上。
马超与马岱兄弟二人也是走上了四处漂泊的道路,而后到了西川,暂时投靠张鲁,以求安身之所。
与刘备的冲突与归顺
在当时,西川之主刘璋错误地引刘备大军入川,结果二人很快展开了一场西川的争夺大战,当时的刘备可以说是最强大的阵容,武力方面关羽,张飞,赵云,都是顶尖的战斗力,计谋方面卧龙凤雏二人齐聚,刘璋当然是打不过,所以只能请求张鲁支援。
此时的马超和马岱就都站在了刘皇叔的对立面,当然,对于马超的大名刘备早就知道了,所以也是相当重视,派出了张飞前去叫阵,早些的时候,张飞曾经和马岱交过手,但是马岱的实力虽说也有,但是面对张飞只战斗了大约十个回合,就不敌逃走了。
并且当时的马岱还是在极度愤怒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当时的张飞在见到马岱的时候是不屑于动手的,因为他压根就没听说过有马岱这一号人,所以对马岱很藐视,此时的马岱很是愤怒,直接主动出击,迎战张飞,但是奈何根本不是张飞的对手。
而后马岱与魏延之间也发生过战争,当时与魏延作战的时候还是游刃有余,但是马岱比较擅长用脑子,在对战魏延的时候来了一手战术性失败,假装逃跑完成了诱敌深入,最后完全击败了魏延,照这样来看。马岱也是有勇有谋。
不仅如此,马岱的战略眼光也是非常的长远,当时马超在与张飞大战一天一夜之后,刘备就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收服马超,结果诸葛亮就献上一计,再一次离间了马超,造谣说马超要造反,使得失去了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蜀汉派李诙劝降,马超当时还是宁死不从,埋伏了刀斧手,而马岱早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当前的处境,直接对归降刘备表示赞同。而后兄弟二人也是投降了刘备,也是在此之后,马岱的能力才逐渐体现了出来。
南征北战的马岱
其实刚刚归顺刘备的时候,马岱的重要性还并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当时的蜀汉正处于巅峰时期,战斗力方面有五虎上将,所以当时的马岱只能算是小角色,但自从刘备兴兵伐吴之后,马岱逐渐占据了蜀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夷陵之战的失败表明蜀汉开始走下坡路,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武将的亡故,首先是关羽张飞,而后是黄忠和马超,等到诸葛亮最后南征的时候,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厉害的武将了,除了年迈的赵云之外,也就剩汉中太守魏延和平北将军马岱了。
此时的马岱在北伐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兵渡泸水的时候,马岱身先士卒,带领大军以身试毒,凭借自己顽强的身躯为大军开路,而后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也是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当时的诸葛亮也是相当的重用马岱。
南征之中,马岱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让许多南中的将领和百姓都记住了平北将军这个名号。也正是如此耀眼的表现,让其在北伐之中依旧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就是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由于诸葛亮的失策,错误派遣了马谡驻守街亭,导致蜀国大败而不得不退回成都,而后诸葛亮在权衡之后,依然是派遣了比较信任的马岱前去断后,而马岱也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将前来追赶的魏国大军尽数杀败。
而后在接连数次的北伐之中,虽说马岱在诸葛亮的任用之下都拼尽了全力,但奈何上天不保佑蜀汉,多年连续六次的征战全都失败了,就连诸葛亮也是在第六次北伐之中病故在五丈原,而在临死之前的诸葛亮,也是发挥了魏延的最大作用。
当时诸葛亮在弥留之际的时候,就知道只要自己一死,那魏延是一定要造反的,所以在当时,就将马岱一人叫到身边,传授密计,果不其然在诸葛亮亡故之后,魏延很快就跳出来造反了,当时的马岱还战术性的投靠了魏延。
这种情况对于蜀汉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当时表面的情况来看就是蜀汉的两大战斗力都背叛了,按当时诸葛亮的密计,诱导魏延在阵前大叫三声谁敢杀我,结果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马岱斩首了。
自此,众人才知道,原来马岱是作为丞相亲信安插在魏延身边的线人,最终,马岱也因为帮助国家清除叛逆的大功在回国之后受到封赏,由此可见,马岱也算是后期蜀汉的全才了,战斗力不俗,还擅长使用计谋,此外对于国家也是忠心耿耿。
至于马岱的战斗力呢,在前期蜀汉全明星阵容的时候可能名不见经传,但是到了后期也是有很大的作用,虽说打不过张飞这种强力型的武将,但是结合自己的智谋,也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