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一共有15位大将军:司马懿、姜维、诸葛瑾上榜!

三国一共有15位大将军:司马懿、姜维、诸葛瑾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2/14 3:44:14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有多人担任过大将军这一官职。自公元220年开始,三国时期一共出现了十五位大将军,对于这些大将军来说,既有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比如司马懿、姜维、诸葛瑾,也有几位可能让人感到陌生。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15位大将军。

蜀汉

一、蒋琬

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中记载:“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琬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被蜀汉后主刘禅拜为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朝政。作为蜀汉的第一任大将军,蒋琬不仅管理兵马作战等事务,还需要处理朝廷事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二、费祎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六年(243年)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返回涪。十一月,费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由此,就费祎来说,成为蜀汉第二任大将军。作为蜀汉大将军,费祎和汉中都督王平一起参加了兴势之战。此战,蜀汉以3万大军,打退了曹爽的10多万大军。进一步来说,此战也成为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败给司马懿的原因之一。

三、姜维

在费祎之后,根据《三国志·姜维传》的记载:“十九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费祎是在公元253年遇刺身亡的,而姜维则是于公元256年被后主刘禅升为大将军。也即在费祎之后,蜀汉大将军一职空缺了一段时间。在成为蜀汉大将军后,姜维继续北伐中原。到了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伴随着后主刘禅的归降,以及姜维的被杀,蜀汉大将军一职,自然在姜维身上终结了。

曹魏

一、夏侯惇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由此,虽然夏侯惇是曹魏的第一位大将军,但是,因为年龄上的缘故,也即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多年,夏侯惇在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两个月后就病逝了。

二、曹仁

黄初二年(221年),在夏侯惇病逝之后,魏文帝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曹仁也成为曹魏第二位大将军。不过,两年后,也即公元223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六。

三、曹真

在曹仁去世后,曹魏大将军这一官职空缺了数年。在此基础上,曹魏的兵马大权,被曹真、曹休等曹魏宗室所掌握。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成为曹魏第三位大将军。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

四、司马懿

根据《晋书·宣帝纪》的记载:“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太和四年(230年),此时曹真已经由大将军迁为大司马了,所以,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讨伐蜀汉的时候,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因此,司马懿成为曹魏第四位大将军。

五、曹爽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在魏明帝曹叡病逝后,曹芳即位,拜曹爽为大将军。此时,曹爽与司马懿作为两位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曹芳这位皇帝。但是,在高平陵之变中,大将军曹爽却败给了太傅司马懿,也即作为执掌天下兵马的大将军,曹爽的失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在此基础上,曹爽不仅失去了大将军一职,还丢掉了性命。

六、司马师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曹魏朝廷大权,次年,司马师升为大将军。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

七、司马昭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司马师为大将军,执掌曹魏大权。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东吴

一、诸葛瑾

诸葛瑾(174-241年),字子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亮的兄长,太傅诸葛恪的父亲。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出任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册封宛陵侯。

二、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赤乌八年(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出任大将军,领荆州牧。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时,选为托孤大臣。孙亮即位后,担任太傅,掌握东吴大权。

三、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人。会稽王孙亮即位,孙峻升任武卫将军,册封都乡侯。设计诛杀太傅诸葛恪,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册封富春县侯。

四、孙綝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太平元年(256年),孙綝升任侍中、武卫将军。掌权以后,诛杀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升任大将军,册封永宁县侯。

五、丁奉

最后,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省霍邱县)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名将、权臣。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徐州牧,加封都亭侯,开始掌握吴国大权。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位列三公。综上,在三国时期,共有15位大将军,其中蜀汉三人,曹魏七人,东吴五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诞分别效力魏蜀吴,家族为何险些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魏国,刘备,三国,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魏蜀吴,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导语:在三国时期,社会风起云涌,出现了很多的枭雄人物。最主要讲述的就是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和曹操的魏国三国鼎立的故事。他们这些主公能够建立自己的政权,除了身边有很多勇猛的武将将军以外,最主要的还要依靠谋士的力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刘备,在他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以后,他后面的事业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险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诸葛恪,孙权

    诸葛一族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其族中的三位人杰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分属三家势力,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谱写了属于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由于他们分属三方势力,有人说这是诸葛家在投机取巧,多方下注来延续香火。然而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三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各自为己方势力效命的时间差长达

  • 常败将军备受恩宠,能力平平却官至大将军,诸葛瑾到底有何魔力?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诸葛瑾,大将军,孙权,诸葛亮,东吴,刘备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人称卧龙,在被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一直隐居在隆中。而诸葛亮家中还有一位哥哥,名叫诸葛瑾,比诸葛亮大7岁,很早就投奔了东吴孙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瑾在东吴的官越做越大,常败将军却备受恩宠,能力平平却官至大将军,诸葛瑾到底有何魔力?诸葛瑾诸葛瑾26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东吴长史,

  •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分别效力蜀吴魏,各自家族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刘备,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主要角色之一,是蜀国的丞相。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被刘备诚意所感动,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在诸葛亮是出师表中,诸葛亮表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其实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因为诸葛亮并非布衣之氏,同时也不会躬耕为业,诸葛家族是琅邪有名的望族

  • 诸葛瑾为孙权效力后,诸葛亮为何不投奔东吴,反而选择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瑾,孙权,诸葛亮,刘备,汉朝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作为三国时期的东吴重臣,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诸葛瑾年少时,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诸葛瑾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恭敬谨慎,从而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建安五年(200

  • 三国谋士诸葛瑾,怎样辅佐孙权建大业,稳固东吴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孙权,刘备,陆逊,吴国,蜀汉,诸葛瑾,东吴政权,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引子诸葛瑾,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政权著名智多星诸葛亮的兄长。与弟弟选择不同的是,他颇为仰慕孙权的才华,因此决定为孙权政权效力,与诸葛亮走上了一条相互对立的道路。他为人豁达大度,心胸宽广,凭借着一生的才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称为“神交”。他在东吴朝上中颇有威信,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诸葛亮来往密切,在二人

  • 三国鼎立,如何看待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各为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孙权,刘备

    说起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一说诸葛家的三兄弟。他们明明是骨肉至亲,却分别站在刘备、孙权以及曹操的阵营,为他们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从后来的结果看,他们三个都算得上是难得的人才,为自己服侍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他们有如此的才华和实力,为何不共同效忠同一个国家呢?首先,从诸葛家族的角度上来看,让诸葛三兄弟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蜀汉,诸葛恪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一方面是出自家族利益,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自抱负不同从而造成的选择不同,至于他们几乎被灭族,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遭遇不同而已。我们就分别来谈谈这三个人的家族以及他们来龙去脉。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有哪些共同的特性?这三个人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来

  •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东吴,大将军,虞翻

    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重用他呢?带兵必败的诸葛瑾诸葛瑾带兵天分属实不高,但运气好,第一次就参与了吕蒙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混了战功,

  • 诸葛瑾是大将军,诸葛亮是丞相,两人的官职谁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瑾,诸葛亮,大将军,丞相,孙权,刘备,天文学家,汉朝,三国

    东汉末年,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所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