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为孙权效力后,诸葛亮为何不投奔东吴,反而选择刘备呢?

诸葛瑾为孙权效力后,诸葛亮为何不投奔东吴,反而选择刘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4073 更新时间:2024/1/10 21:12:04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作为三国时期的东吴重臣,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诸葛瑾年少时,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诸葛瑾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恭敬谨慎,从而获得了人们的称赞。

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孙权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见诸葛瑾,对其才华感到惊奇,向孙权推荐了他。自此之后,诸葛瑾和鲁肃等人一样,都成为了孙权的亲信。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亮,则一直留在了荆州。大约在公元207年前后,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正式出山。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瑾为孙权效力后,诸葛亮为何不投奔东吴,反而选择刘备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没有选择为孙权效力,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东吴人才济济,而诸葛亮又不是甘愿屈居人下之人。公元200年,孙策在丹徒打猎的时候,遭到了刺客的袭击,不久之后,孙策病逝,孙权开始执掌江东。孙权即位之后,麾下不仅拥有周瑜、张昭、程普孙坚、孙策留下的老臣,他自己也招募了诸葛瑾、鲁肃、陆逊、吕岱步骘等人才。

因此,即便诸葛亮获得了诸葛瑾的推荐,来到东吴之后,他也很难成为孙权的左膀右臂。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平日喜欢吟诵《梁甫吟》,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在隐居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就立志成为管仲、乐毅这样的人物。所以,他希望辅佐的主公,实力可以不强大,但是,这位主公一定要给他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相对于拥有一方基业的孙权,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无疑可以放手一搏,让诸葛亮来掌控前进的方向。

就第二个原因来说,则是荆州和江东长期交战,双方的关系是比较紧张的。早在公元192年,孙权的父亲孙坚率军攻打荆州,结果刘表派出黄祖迎敌,后者成功射杀了孙坚。因为杀父之仇,孙策平定江东之后,曾率军攻打荆州。等到公元200年,孙权执掌江东,同样多次和荆州的刘表多次交手。

对于诸葛亮来说,他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的关系。至于诸葛亮的大姐,则嫁给了荆州本地的士族——蒯祺。从这一角度来看,诸葛亮和刘表也有一定的姻亲关系。在此基础上,如果诸葛亮离开荆州,前往江东投靠孙权,后者很可能会怀疑诸葛亮的动机。再加上荆州和江东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孙权也不会放心任用诸葛亮。对于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自然也会预料到这一点。所以,他一直没有为孙权效力的打算。

就第三个原因,则是诸葛亮忠于汉室,相对于割据江东的孙权,辅佐汉室后裔的刘备,更符合诸葛亮的志向。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因为这一缘故,诸葛亮对于汉朝的感情是比较深厚的。当然,在来到荆州后,他发现汉室后裔的刘表,根本没有匡扶汉室的理想,所以,他也没有考虑辅佐刘表。至于孙权这位诸侯,不仅和汉室没有关系,更没有表现出兴复汉室的举动。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多次才见到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不仅具备匡扶汉室的目标,还用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

最后,诸葛亮遂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出山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诸葛亮时年27岁。

公元208年,诸葛亮亲自来到江东,劝说孙权一起抵抗曹操。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协助刘备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公元211年,刘备进入益州。公元213年,诸葛亮等人前往益州支援刘备,帮助其击败了刘备。公元217年,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诸葛亮坐镇成都,负责运送粮草等物资。公元219年,刘备击退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

公元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后,将诸葛亮册封为丞相。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能够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了。换而言之,诸葛亮选择跟随弱小的刘备,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标签: 诸葛瑾孙权诸葛亮刘备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谋士诸葛瑾,怎样辅佐孙权建大业,稳固东吴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孙权,刘备,陆逊,吴国,蜀汉,诸葛瑾,东吴政权,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引子诸葛瑾,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政权著名智多星诸葛亮的兄长。与弟弟选择不同的是,他颇为仰慕孙权的才华,因此决定为孙权政权效力,与诸葛亮走上了一条相互对立的道路。他为人豁达大度,心胸宽广,凭借着一生的才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称为“神交”。他在东吴朝上中颇有威信,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诸葛亮来往密切,在二人

  • 三国鼎立,如何看待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各为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孙权,刘备

    说起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一说诸葛家的三兄弟。他们明明是骨肉至亲,却分别站在刘备、孙权以及曹操的阵营,为他们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从后来的结果看,他们三个都算得上是难得的人才,为自己服侍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他们有如此的才华和实力,为何不共同效忠同一个国家呢?首先,从诸葛家族的角度上来看,让诸葛三兄弟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蜀汉,诸葛恪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一方面是出自家族利益,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自抱负不同从而造成的选择不同,至于他们几乎被灭族,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遭遇不同而已。我们就分别来谈谈这三个人的家族以及他们来龙去脉。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有哪些共同的特性?这三个人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来

  •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东吴,大将军,虞翻

    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重用他呢?带兵必败的诸葛瑾诸葛瑾带兵天分属实不高,但运气好,第一次就参与了吕蒙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混了战功,

  • 诸葛瑾是大将军,诸葛亮是丞相,两人的官职谁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瑾,诸葛亮,大将军,丞相,孙权,刘备,天文学家,汉朝,三国

    东汉末年,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所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聊一聊东吴左都护诸葛瑾打过的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诸葛瑾,孙权,东吴,曹魏,陆逊,司马懿

    曹操集团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常常被网络上调侃为“种田将军”、“肉票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是不理想,先后被吕布、高顺、刘备击败过,但是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却非常高。所以有一句话形容他: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在东吴也有类似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世说新语》中评

  • 东吴有五位“大将军”,第一位是诸葛瑾,最后一位是丁奉!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丁奉,大将军,诸葛恪,孙峻,东吴,孙权,三国,汉朝

    大将军,始于战国时期,通常是地位最高的武将官职。东汉时期,大将军的地位,甚至要在三公之上。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不仅执掌天下兵马,甚至还能通过加封录尚书事的形式,从而处理朝廷事务。比如蜀汉历史上,蒋琬、费祎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都曾被刘禅册封为大将军。而就东吴来说,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位大将军。一、诸葛瑾

  • 诸葛瑾看着儿子诸葛恪,一声叹息:这孩子的聪明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诸葛瑾,诸葛恪,孙权,诸葛亮,孙亮,诸葛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臣武将,各显其能,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如果要在这个年代找出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定是榜上有名,但如果说要罗列出几个三国末期的能人,想必不少人会两眼一黑,想不出几个人来。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也好,《三

  • 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东吴,孙权,孙休,孙皓,诸葛亮,诸葛恪,左将军,三国,汉朝

    左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左将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超、刘备、吕

  •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