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谋士诸葛瑾,怎样辅佐孙权建大业,稳固东吴政权

三国谋士诸葛瑾,怎样辅佐孙权建大业,稳固东吴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四讲事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1/2 16:51:50

引子

诸葛瑾,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政权著名智多星诸葛亮的兄长。与弟弟选择不同的是,他颇为仰慕孙权的才华,因此决定为孙权政权效力,与诸葛亮走上了一条相互对立的道路。他为人豁达大度,心胸宽广,凭借着一生的才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称为“神交”。他在东吴朝上中颇有威信,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诸葛亮来往密切,在二人的帮助之下使东吴和蜀汉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建安二十无年,在大将军吕蒙去世之后,诸葛瑾就代替吕蒙成为了南郡太守,驻守在公安。孙权登基为帝之后,他也得到了加官进爵,官至大将军。袁宏曾言:子瑜都长,体性纯懿。谏而不犯,正而不毅。将命公庭,退忘私位。岂无鹡鸰,固慎名器。

深思熟虑,追随孙权

建安二十年,孙权曾经派遣诸葛瑾出使蜀汉,想要与刘备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自然而然的,接待诸葛瑾的人便是他的弟弟诸葛亮,也正是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使此次任务圆满完成,他也平安的回到了吴国。诸葛瑾是一个极具有大智慧的人,他为人豁达,通透,每次和孙权谈话的时候从来不急言劝谏,只是会稍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点到为止。如何他的意见没有被孙权所认可,他就会立刻结束现在的话题换个话题继续,在同类的事情上得到孙权的赞同。这种行事作风,在当时可谓是极少数。当时的吴郡太守朱治,曾经对孙权有功,因此平时对他很是敬重。每次在他犯错的时候也不好意思指出,时间一长,孙权就挤压在了心中,对他很是不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葛瑾一直跟随在孙权身边自然知道孙权为何不痛快,却又不能直接与他说。就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通过阐述一件事务的原理来迂回的分析此事,在孙权看过之后,就将此矛盾化解了。

生性正直,气质儒雅

黄初二年,刘备准备带领军队攻打孙吴,知道消息之后,孙权立马召集朝中大臣前来商讨,最终决定向刘备求和。于是诸葛瑾就给刘备写信说:“您大老远的来攻打吴国,恐怕是因为孙权谋取荆州伤害关羽的缘故吧。不乞求和平,不着眼于大事,您这实在是小人物的心思啊。我想要为您分析这其中的轻重,您与关羽之间的关系亲近,但这又怎么比得上和先代汉族之间的联系呢?您生气荆州失守,但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又怎么比得上辽阔的中原大地呢?”就这样,刘备暂时的被诸葛瑾所说服了,放弃了攻打吴国的念头。诸葛瑾不仅对待国家大事颇有一套,还对于为官原则上有自己的坚持。东吴大臣虞翻因为在朝堂中说话过于直接狂放被孙权不喜,最后被流放。其他人都坐视不理,只有诸葛瑾不畏强权,多次上书替他求情。虽然未果,但虞翻还是十分感动,曾在信中写道:诸葛瑾为人宽厚仁义,近日来多亏有他仗义执言,为我奔走,奈何陛下对我积怨已久,五释放之可能。

出任将军,展露军事天赋

黄武五年,曹丕不幸病逝,得知消息之后孙权立马整顿军队攻打魏国。他任命诸葛瑾为左将军,率领军队兵分两路进攻襄阳,自己则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江夏。却没想到魏军势力太过强大,孙权屡次遭遇失败,而在另一个战场的诸葛瑾也被魏军大将司马懿所打败,吴国只能选择退步保存实力。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的登基为帝,诸葛瑾也成为了大将军。后来孙权再次北征,并派遣陆逊与诸葛瑾一同攻打襄阳。眼看着形势发展对他们极其不利,魏国的军队已经将他们牢牢地包围着,陆逊便与诸葛瑾暗中谋划,最终决定由诸葛瑾坐镇在舟船,陆逊则率领军队进攻襄阳。魏军颇为谨慎,看到陆逊前来便急忙退回城中,诸葛瑾就顺势引船而出,陆逊慢慢整顿好队伍,大张旗鼓地走上船。魏军不知缘由,不敢轻易追击,因此使诸葛瑾带领军队全身而退。

余嘉锡曾经这样评价他: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继以瞻、恪、靓,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犹与王、葛并称。诸葛瑾,确实是一位难得的经世之才,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时期也能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东吴朝堂中占据一个重要地位,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辅佐在吴王身边,为吴国政权的巩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更多文章

  • 三国鼎立,如何看待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各为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孙权,刘备

    说起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一说诸葛家的三兄弟。他们明明是骨肉至亲,却分别站在刘备、孙权以及曹操的阵营,为他们出谋划策征战沙场。从后来的结果看,他们三个都算得上是难得的人才,为自己服侍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他们有如此的才华和实力,为何不共同效忠同一个国家呢?首先,从诸葛家族的角度上来看,让诸葛三兄弟

  •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蜀汉,诸葛恪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人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一方面是出自家族利益,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各自抱负不同从而造成的选择不同,至于他们几乎被灭族,则是由于他们各自的遭遇不同而已。我们就分别来谈谈这三个人的家族以及他们来龙去脉。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有哪些共同的特性?这三个人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来

  • 诸葛亮带兵打仗必定失败诸葛瑾为什么还能做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诸葛亮,诸葛瑾,孙权,东吴,大将军,虞翻

    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重用他呢?带兵必败的诸葛瑾诸葛瑾带兵天分属实不高,但运气好,第一次就参与了吕蒙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混了战功,

  • 诸葛瑾是大将军,诸葛亮是丞相,两人的官职谁更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瑾,诸葛亮,大将军,丞相,孙权,刘备,天文学家,汉朝,三国

    东汉末年,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所以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

  • “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聊一聊东吴左都护诸葛瑾打过的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诸葛瑾,孙权,东吴,曹魏,陆逊,司马懿

    曹操集团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就是夏侯惇。夏侯惇常常被网络上调侃为“种田将军”、“肉票将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却很是不理想,先后被吕布、高顺、刘备击败过,但是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却非常高。所以有一句话形容他: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在东吴也有类似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世说新语》中评

  • 东吴有五位“大将军”,第一位是诸葛瑾,最后一位是丁奉!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丁奉,大将军,诸葛恪,孙峻,东吴,孙权,三国,汉朝

    大将军,始于战国时期,通常是地位最高的武将官职。东汉时期,大将军的地位,甚至要在三公之上。到了三国时期,大将军不仅执掌天下兵马,甚至还能通过加封录尚书事的形式,从而处理朝廷事务。比如蜀汉历史上,蒋琬、费祎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都曾被刘禅册封为大将军。而就东吴来说,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五位大将军。一、诸葛瑾

  • 诸葛瑾看着儿子诸葛恪,一声叹息:这孩子的聪明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诸葛瑾,诸葛恪,孙权,诸葛亮,孙亮,诸葛瞻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臣武将,各显其能,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如果要在这个年代找出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定是榜上有名,但如果说要罗列出几个三国末期的能人,想必不少人会两眼一黑,想不出几个人来。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也好,《三

  • 东吴有六位“左将军”:除了诸葛瑾,另外五位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诸葛瑾,东吴,孙权,孙休,孙皓,诸葛亮,诸葛恪,左将军,三国,汉朝

    左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左将军,比如大家熟悉的马超、刘备、吕

  • 关羽被擒后,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就在江东,他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关羽,诸葛亮,诸葛瑾,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江陵西北几十公里处的夹石被马忠擒拿,《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孙权征关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孙权使诱之,关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潘璋司马马忠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其中,书中明确记载,孙权当时正在

  • 为什么诸葛瑾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这才是孙权离不开他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孙权,陆逊,吕蒙,刘备,东吴,汉朝,三国,诸葛瑾,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南阳三葛,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三国时的诸葛三杰,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其中“卧龙”诸葛亮名副其实,“哮天犬”诸葛诞也算差强人意,唯独中间这个“猛虎”诸葛瑾却很另类。历史上能被称作“虎”的人物,一般都是猛将或者心机毒辣,比如江东猛虎孙坚、冢虎司马懿。但这位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除了官越做